【导语】下面是网友“q46”整理的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方案,供大家参阅。
为了落实《中华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进我校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与规范化,并结合该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了教师语言文字培训方案。
一、基本方针
根据有目的的培训及提升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和学生对国家语言文字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的认知,提升他们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运用能力。使普通话和规范字变成教师教学的基本术语和用字,使普通话变成校园内的通用语言,进而提升院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工作规划
培训后,普通话将不仅是我校的教学语言,师生在教学及学习活动中广泛使用普通话,更将变成校园语言,师生员工在教学、大会、宣传及其它团体活动中均使用普通话。在学校公共场所的用字规范率达到100%,教师的板书、备课等撰写要规范,避免异体字和错字的出现。
三、主要工作及对策
(一)健全机构及制度管理。
1.创立院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管理网络,强化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
2.强化制度建设,保证制度管理的实施。
比如,教师需持有普通话资格证书入岗、升职及评优的管理制度,组织“推普周”的系列活动、校内用字规范制度、课堂与课余术语的监督机制等。力求通过制度化管理将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学校各个领域。尤其在学生常规管理、评优、教职员工的聘请、考核和评优等环节中落实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
(二)加强普通话知识的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校刊、黑板报等途径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设定“易读错字分析”栏目,按时展现易读错字供全体师生学习;在学校教学区开设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语,构建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加强教师普通话培训和考核工作。
将普通话水准作为新聘教师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职教师应通过普通话考评(语文教师需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准;其他教师需达到二级乙等或以上水准),不合格的教师将被视为不过关,没法升职专业技术职称或评优。
将“讲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列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教师语言文字能力培训的重要要求有:
1.普通话应成为教师的教学术语和学校语言,语文教师应能用普通话正确、流畅且富有感情地阅读课文。
2.教师在板书、备课等书写时要认真规范,避免异体字和错字。
3.教师应能引导学生开展口语交流。
4.教师可以对学生撰写给予指导。
5.教师需具备对学生诵读、口语交际和撰写进行评价和鉴赏能力。
(四)重视日常渗入与进行系列活动。
1.组织每年的“推普周”系列活动,包含悬架宣传横幅、贴到宣传语、各班手抄报、推普专题广播等。
2.每学年进行普通话及用字规范化知识的教育和普通话、规范字基本培训测试,以测促训,以训保质。
3.举行与语言文字工作相关的各种评比活动,进一步增强师生观念,提升素质。比如钢笔字和粉笔字评定、诗文朗诵赛事、教师说课比赛等。
4.使普通话变成校园通用语言,师生在教学以外大会与团体活动中均需应用普通话,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日常交谈时也要应用普通话。师生在接待外界客人和接电话时必须采用普通话,教师的备课、板书、批阅及考卷制做均需应用规范字。
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方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