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

时间:2024-11-23 16:21:18 综合范文

  【前言】以下是会员“linwendi”分享的读《三国演义》有感,以供参阅。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一曲激荡人心的英雄赞歌,一首感人至深的永恒传说。娓娓讲述,造就了一段段广为流传的传奇故事;细细品味,乃是一串串让人激动不已的名称。历史的尘埃早就落定,只有奔流不息的水流依然激荡。然而,心里挥之不去的迷雾依然笼罩,昔日战场回荡的号角余音仍在耳边缭绕;以及那些奔流跃动的战马嘶鸣,如同清脆的笛声,悲怆的琴音,在萧瑟的秋风中萦绕出动人的旋律。周末的七国争夺,最后归于秦朝;秦国灭亡后,又经历楚汉之争,之后又归汉……书里上百位人物、无数军事谋略,加上作者借用历史人物,论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加深入人心。提及三国,大家自然会想到爱民如子的刘备;忠义双全、声威赫赫的关羽;足智多谋、鞠躬尽瘁的孔明。他们以忠诚和仁爱遭受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高度推崇,也深受众多劳动人民的钦佩。

  然而,其中有一个刻画的人物让我不禁觉得不平,那便是被称作“乱世奸雄”的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以反派人物形象走完了他征战的一生,背负着“乱世奸雄”、“乱臣贼子”、“阴险狡诈”、“残暴绝情”等众多罪行,被世人普遍传扬。难道历史中的曹操确实如此不堪吗?曹操在北方开展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短缺的问题,对农业的修复作出了贡献;他重视选任人才,从地主阶级中低层人员中选拔,抑止豪强,加强中央集权。他所统治区域的社会经济也得以恢复与发展。擅于兵书,所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多部书本。善于诗文,创作的《蒿里行》、《观沧海》等作品,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并体现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魄力浑厚,感人肺腑。诗词清峭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曹操乳名阿瞒、吉利,因此也被称为曹阿瞒。曹操出生在一个阵营显赫的官宦家庭,父亲曹嵩在汉灵帝阶段曾担任太尉,这在朝中中算得上是高官。因此,曹操从小锦衣玉食,与许多官宦子女一样,好吃懒做,整日流荡。正是如此,《三国志》上说他少年时机敏灵便,善于谋略,但又任侠放浪,不务正业。

  曹操的叔父看不惯他的放纵,几回跟他父亲诉苦,曹操因此受到了训斥。一次,曹操在路上遇上叔父,装作中风。他的叔父手足无措地去找他父亲,而当他父亲赶到时,发觉曹操已恢复如常。从那时起,叔父对曹操的坏话再也无法造成他父亲的重视。丧失叔父的束缚,曹操变得更加明目张胆。这表现出少年时期的曹操十分有心机,居然可以玩弄父亲和叔父于股掌之间。年轻曹操聪慧机敏,具有灵活应变能力,但骄纵放纵,不修养身心,也不钻研学业,因此社会中对他的才华并不看重,只有梁国的乔玄等人感觉他与众不同,乔玄曾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它在君乎?”早期的曹操身上就显露出其未来变成霸主的潜质,这也成为他后来崛起的资产之一。

读《三国演义》有感相关文章:

读《怪物大师》有感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必备10篇

读《墨菲定律》有感11篇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12篇

读《骑鹅历险记》有感12篇

读《哈姆雷特》有感12篇

读《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12篇

实用读西游记有感作文3篇

读《让孩子学会写作》有感范文3篇

读青铜葵花有感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