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磨岗位作业指导书3篇 磨煤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时间:2022-10-04 16:59:48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煤磨岗位作业指导书3篇 磨煤机检修作业指导书,以供借鉴。

煤磨岗位作业指导书3篇 磨煤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煤磨岗位作业指导书1

  及以上规格煤磨操作管理

正常操作

煤磨系统的操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

  A.磨机喂料量:在正常操作中,在保证出磨煤粉质量的前提下,根据窑喂煤的情况调整喂料量。调整幅度可根据磨机的出口温度、磨机差压、电流等因素来决定。调节喂料的同时,调节系统用风。

  B.磨机差压:差压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差压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磨机喂料量、通风量、出口温度等。差压发生变化时,要看喂料是否稳定,如有大的波动及时联系相关人员处理,并做适当调整,来稳定磨机运行。如喂料正常,则要注意系统用风是否正常。

  C.磨机出入口温度:出入口温度对保证煤粉质量和磨机、袋收尘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出口温度主要通过调整喂料量、冷风挡板、热风挡板来控制,入口温度则主要通过调整冷风挡板、热风挡板来控制。

  D.出磨煤粉的水分和细度:水份控制指标≤%.根据煤粉水份的变化,可对磨出口温度做小幅度的调整,如出口温度达到80°C 左右,煤粉水份仍不合格,就要考虑可能是原煤中结合水含量过多造成的,结合水干燥时是很难除去的。细度控制指标方孔筛≤%.为保证煤粉细度,可通过调整选粉机转速、喂料量、系统通风量来加以控制。如煤粉过粗,可增大选粉机转速、减小喂料量、降低系统通风量来调节;如煤粉过细,用相反的方法进行调节。

  E.袋收尘进口温度:袋收尘进口温度太高时,要适当降低磨出口温度;袋收尘进口温度太低时,有结露和糊袋的危险,要适当提高磨出口温度。

  F.袋收尘出口温度:正常情况下,出口温度略低于进口温度,但出口温度太低时,有结露和糊袋的危险;

  H.粉仓锥部温度:正常在50°C左右。如异常持续升温,则通知现场检查。

常见故障处理 排风机跳停

  磨机、喂料联锁跳停,立即关闭热风挡板,打开冷风挡板,降低磨进出口温度,关闭袋收尘及排风机入口挡板,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煤粉输送设备跳停

  磨机、喂料、袋收尘排风机联锁跳停,立即关闭热风挡板,打开冷风挡板,降低磨进出口温度,关闭袋收尘及排风机入口挡板,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原煤断料或堵料

  逐渐关闭热风挡板,打开冷风挡板,加大选粉机转速,必要时停磨,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磨内着火

  如磨出口温度持续上升,判断为磨内着火时,立即停磨和排风机,关闭磨机出入口挡板,关闭袋收尘进出口及风机挡板,采取灭火措施;

袋收尘着火 如高于进口温度且持续上升,判断为袋收尘着火时,立即紧停煤磨系统,关闭袋收尘进出口挡板,采取灭火措施;

煤粉仓着火

  如异常持续升温,则通知现场检查。如仓内着火,则煤磨系统紧停,关闭仓底压缩空气,采取灭火措施。但严禁打开仓顶人孔门、观察孔进行灭火及在没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将燃烧的煤粉排出仓外。

停机操作

停止原煤仓进煤,如果长时间停机需将仓放空; 通知窑操作员,做好停机准备;

关小热风挡板开度,开大冷风挡板开度,将给料机调到最小给煤量,同时降低磨出口温度,当磨出口温度下降到50°C左右时,且物料尽量排空后,停止喂料组及磨主电机组设备;

  A.短时间停机应保证磨内料量,袋收尘及煤粉输送组不用停;

  B.长时间停机,应排空煤粉仓,如因故不能排空,应加辅生料粉来隔绝空气; C.停磨20分钟后,通知现场检查袋收尘灰斗及煤粉输送设备内有无煤粉,拉空后方可停袋收尘、排风机和煤粉输送设备;

  D.停机后,中控仍要密切关注系统温度,防止系统着火 ; E.进行停机后的检查,现场按操作规程检查中。

紧急停机

当系统发生如下情况时,采取紧急停机措施:

  A.发生重大人身、设备事故时; B.磨机吐渣口发生严重堵料时; C.当袋收尘灰斗发生严重堵料时; D.当煤磨、袋收尘及煤粉仓着火时。

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控制喂料量与系统用风量的平衡;

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袋收尘灰斗锥部温度的变化,温度大于65°C或过低时,通知现场检查灰斗下料情况,并采取必要处理措施;

当系统出现燃爆、急冷或其他紧急事故时,进行系统紧停机之前关闭入磨热风挡板入全开冷风挡板;

煤粉仓锥部温度超过85°C且有上升趋势时,表示煤粉已经自燃,要采取紧急措施处理;

如停机时间超过1小时,则要清除磨机内的物料; 磨机出口温度低于40°C才可打开磨门。 煤磨系统安全措施

为防止煤粉外溢,所有设备都设计成在零压或负压下运转,如果煤粉由于偶然原因外溢,要立即清扫;

系统煤粉基本上是在富氧气氛,故现场要加强巡检; 为防止袋收尘、煤粉仓着火、爆炸,设有二氧化碳灭火装臵;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严格控制入磨、出磨热风温度,不得太高。

煤粉仓也设有二氧化碳灭火装臵及锥部温度检测装臵,仓内着火时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

巡检中注意事项

  A.每班按时巡检,当磨机出现异常振动时,应及时停磨检查,在设备停机时,也必须坚持巡检,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B.煤及煤粉如果外溢,及时处理; C.车间内有无明火;

  D.车间内整洁情况,有无煤粉堆积现象 ;

  E.设备是否有因为磨擦等原因引起的设备发热情况; F.润滑部位润滑油量是否适宜; G.各防爆阀、防爆门是否正常; H.现场各温度仪表显示是否正常; I.各溜子是否堵塞; J.煤粉仓锥部是否助流空气;

  袋收尘燃烧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袋收尘燃烧的原因分析

  收尘燃烧的基本条件:

  A.煤(粉)与空(氧)气充分混合。

  B.存在火源,如达到着火温度的高温气流、火星等。

  一般认为煤粉浓度的燃爆极限为150~1500g/Nm

  3.此极限范围的波动范围比较大,它随着煤粉的挥发分、灰分、分散度等的变化而变化。据煤炭科研部门的试验,我国煤粉的爆炸下限浓度范围一般为:褐煤45~55g/Nm3,烟煤110~ 335g/Nm3,上限浓度范围均在1500~2000 g/Nm3。煤粉越细,分散度越高,越易爆炸。其爆炸下随粒径的减小而降低。煤粉粒度在75um以下时就更危险了,粒径大于1mm的煤粉爆炸的可能性很小。其爆炸下限随粒径的减小而降低。而在实际生产中煤粉的粒径比1mm要小得多,大部分都在75um以下。

  煤粉的挥发分含量是影响爆炸的重要因素,挥发分越高,爆炸的可能性越大,挥发分小于10%没有爆炸的危险,挥发分大于20%时爆炸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实际生产中煤粉的挥发分都大于20%。

  另外,气体中的CO含量、氧含量、温度等因素也都对煤粉的燃爆有一定的影响。实际生产中,煤粉和氧气已充分混合(尤其是窑头取风),所以避免煤粉燃爆只能是消除火源。

  火源作为煤粉燃爆的必备条件产生的方式有两种: a.有燃料及空气混合物的整个容器同时达到某一温度,超过该温度(即着火温度),混合物便自动地不需外界作用而着火。

  挥发分含量越高的燃料着火温度越低,烟煤的着火温度是350~500℃。b.在冷的燃料及空气混合物中,用一个小热源在某一局部地方点火引起燃烧,然后燃烧便向其他地方传播,使整个混合物自动着火。这个小热源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 ● 磨内金属结构的硬性磨擦产生火花; ● 用金属物敲击煤粉仓等部位产生火花; ● 焊接时产生的明火; ● 煤粉的自燃。

  在实际生产中袋收尘的燃爆大多是这个原因造成的。煤粉的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强的氧化生热能力。氧化生热速度随废气中的煤粉含量及其可燃物(尤其是挥发分)的增高和煤粉在系统内积存量、分散度、比表面积的增加而加大。当氧化热速度超过排热 速度时,煤粉的温度逐渐升高,又加速了氧化生热速度,当达到煤粉的自燃温度时,则产生自燃。根据实验室检定,80℃以下时煤的温升随其反应速率反而下降,高于80℃其活性随温度上升而上升。且煤磨袋收尘允许工作温度:一般低于90℃。另外,煤中水份的含量及变化是影响煤自发热一个主要因素,当水蒸发时从外界吸收大量的热,冷凝时就将这些热传给煤粉,理论上讲,含水量增加1%将使煤温上升17℃。同时,高速流通的废气在提供煤以氧气的同时也会带走大量的热,而低速则恰好相反,尽管也提供相当数量的氧气,但却不能带走其自发产生的热量。

  在实际生产中,被粉磨的煤粉经袋收尘收集后储存于煤粉仓内,一般随即被输送到窑或分解炉内燃烧,氧化生热的时间很短,此部分煤粉不会造成危害。关键是那些逐渐堆积以致静止不动的煤粉,如袋收尘灰斗死角或防爆阀破损后内部积聚的煤粉,在加上此处通风效果很差,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煤粉逐渐自燃。被带入袋收尘内很容易引起燃爆。致使煤粉堆积的几种情况:

● 在试生产时,系统各死角没被不可燃物(如石灰石)填充完而堆积煤粉; ● 风管角度设计过于平缓;

● 煤粉水分大,容易粘结;水气的冷凝放热,使堆积的煤粉温度升高更快; ● 磨出口温度低,低于露点时引起结露、糊袋; ●系统保温效果差,造成结露; ● 系统漏风严重,造成结露; ● 袋收尘内漏进雨水,造成煤粉粘结; ● 防爆阀破损,造成其内部积灰;

● 回转阀或煤粉输送设备跳停,没及时发现或处理。

煤磨袋收尘着火的预防对策 中控操作方面:

  A.尽量控制磨入口温度小于300℃,最高不超过350℃;

  B.磨出口温度控制在70°C~75°C,水分合格的条件下偏低控制,达85°C时磨机及排风机跳停,减少过烘干及过粉磨现象。当喂料过高或过低时,更要严格系统各参数; C.烘磨磨时,磨出口温度不可升得太高;袋收尘出口温度尽量高于露点15℃再开磨(露点温度42℃~46℃),但袋收尘很难烘干,只有开磨后用高温煤粉来烘干袋收尘; D.停磨时可先把磨出口温度降到50°C左右时,再断料停磨,并控制好磨出口温度; E.停机前必须清灰,将滤袋上附灰清除干净,并放空灰斗中的积尘,以免粘结成块或煤粉自燃,确保设备安全;

  F.停机时间较长时,原煤仓煤粉要排空,如果因故不能排空,要采取辅加生料粉等防护措施;

  G.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出现故障及时处理。

煤磨岗位作业指导书2

  煤磨突发事件作业指导书

  AH-Ⅲ-Ⅲ

  煤磨突发事件作业指导书

  一、非计划停机

  1.停机时间在24小时以内

(1)煤粉制备系统正常停车,系统各部分包括磨机、分离器、袋收尘、管道内的煤粉全部抽空,煤磨主排风机停车。

(2)关闭热风门,煤粉仓顶插板,煤粉仓顶检修门、防爆阀等,待出煤磨袋收尘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时关闭冷风门、停煤磨主排风机。(3)中控室监控煤粉仓仓顶温度、煤粉仓仓底温度、袋收尘灰斗温度、磨内温度、一氧化碳浓度,如发现参数异常上升,通知巡检工检查处理。

(4)一氧化碳浓度缓慢上升,通知巡检工检查异常情况,中控短时间开启煤磨主排风机,打开冷风阀,降低一氧化碳浓度。

(5)巡检工定期现场巡检,加强对煤粉输送螺旋底部温度(手摸或测温枪测)的检测。

  2.停机时间在24小时以上,时间较长(1)排空煤粉仓

(2)不能排空煤粉仓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煤磨排风机开10Hz,向煤磨出磨管道中施放生料粉或粉煤灰,使系统各处均匀的覆盖,最后以两个煤粉仓仓重各上升1吨为好。

(3)停机及操作注意事项,同“停机时间在24小时以内”时的情况

  二、系统内着火

(1)原煤仓着火 ①手动采用CO2灭火 ②立即停止原煤仓进煤 煤磨突发事件作业指导书

  AH-Ⅲ-Ⅲ

③检查着火的部位,是可见部位着火的,可由巡检工直接用水浇灭。④着火部位不可见,如原煤仓仓壁高温,可考虑开孔放出,或由仓底排出。

⑤将原煤仓放空,巡检工在磨头皮带秤定点监视,发现着火原煤立即用水浇灭。

⑥原煤仓清空后,检查无着火原煤后,恢复正常生产。(2)磨内着火

①立即停磨,关闭热风门,降低系统温度。

②打开煤磨检查门,将着火的原煤和煤粉挖出,垫上一层生料粉。③提高磨内风速,避免煤粉和原煤在出磨风管中堆积。

④加强对出磨风管的巡检,勤测出磨风管的下部温度,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煤粉仓着火 ①手动开启CO2灭火系统

②煤粉仓着火多为锥体部位结皮、积煤或收尘器灰斗着火,火星带入煤粉仓所致。

③煤粉仓着火的表现为煤粉仓顶部或底部温度异常上升,并超出允许范围即可判断为煤粉仓着火。由于生产的连续性,煤粉仓中的煤粉连续流动,煤粉仓中的煤粉浓度很高,超出爆炸范围,故发生爆炸的可能性较小,采用将仓中煤粉放空的方法解决。放空煤粉仓时,需确认仓顶所有人孔门已关闭。

④煤磨保持正常生产,降低着火煤粉仓的仓位,直至煤粉仓用空,然煤磨突发事件作业指导书

  AH-Ⅲ-Ⅲ

  后立即进煤保持生产。

⑤计划检修时安排着火煤粉仓清仓,清除煤粉仓死角中可能残留的火星。

(4)袋收尘灰斗着火 ①手动启用CO2灭火系统

②煤磨袋收尘着火的危险性最高,易引发烧伤或爆炸等严重事故,造成停产损失,应重点预防。

③灰斗着火的原因多为灰斗死角积灰或结块,收尘器出口温度低结露煤粉结块,电气线路漏电,机械摩擦几种。

④着火的表现为灰斗温度偏高,特别是离进风口最近的两只灰斗,温度突然迅速上升,现场检查灰斗壳体温度高,且有火星从灰斗中落下。⑤发现灰斗着火后,需停磨处理,打开全部灰斗的检修孔,检查并将着火的煤粉排出,灰斗下的螺旋也要检查,清出的煤粉灭火后倒入原煤仓中。

⑥检查灰斗的积灰部位用钢板盖住,焊牢,查找其他的着火原因。⑦检查袋收尘滤袋是否有破损,无问题并开磨生产。

  三、爆炸

(1)磨内爆炸

①磨内爆炸多为磨内着火引起,在开磨停磨时,系统风量变化大,发生几率最高。

②磨内爆炸后需立即停磨。

③检查进磨、出磨风管等处防爆阀的破损情况,检查分离器的叶片。煤磨突发事件作业指导书

  AH-Ⅲ-Ⅲ

④打开煤磨检修门,如发现有着火原煤则挖出,检查磨辊轴承。⑤各处设备修补完成后即可开磨。(2)袋收尘爆炸

①启用CO2灭火系统

②发生袋收尘爆炸后,立即通知分管领导。

③系统紧急停车,切断袋收尘电源。

④进入现场需两人一组,一人检查,一人监护,人要处于上风位臵,检查爆炸情况进行灭火,如不能控制时呼叫119,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⑤根据煤粉仓位情况,安排停窑。

⑥检查系统各处的防爆阀和设备的损坏情况,进行修理。

⑦检查袋收尘下的螺旋是否有火星,煤粉仓覆盖生料粉或粉煤灰,并注意煤粉仓温度和一氧化碳浓度。(3)预防方法

①平时的预防工作要做好 ②煤磨周边无明火

③防爆安全阀要确保能正常使用。④煤磨的环境卫生要注意确保无煤粉堆积。

⑤中控操作员对煤磨的几个关键点:入磨气体温度、出磨气体温度、袋收尘进口温度、袋收尘灰斗温度、煤粉仓最高温度及变化情况、袋收尘的差压、CO浓度等的参数重点监控,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现场巡检及相关人员检查。

煤磨岗位作业指导书3

  5000T/D熟料生产线

  水 泥 事 业 部 干 法 生 产 线

  煤磨中控操作作业指导书

  试行版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文件编号: 受控状态:受控 发放编号:

  2006年11月1日发布

  2006年11月1日实施

  5000T/D熟料生产线

  一、1、目的及适用范围

  目的

  本规程制定了煤磨系统的操作细则。使操作统一化、规范化。从而保证煤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煤粉质量负荷煅烧要求。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辊式煤磨系统的操作。

  二、煤磨系统工艺流程简述

  原煤从均化堆场经输送设备运至原煤仓原煤仓下的计量称是电子皮带称,计量后的物料入煤立磨,煤立磨用的热风来自窑尾废气,废气经高温风机出来后,至双筒分离器,分离部分细粉送回生料均化库,气体经引风机到煤立磨刮板腔。煤立磨采用中心下料,煤块在离心的作用下均匀撒在磨盘上,经磨辊研磨后细颗粒被甩出,被刮板腔经喷口环上来的热风带走,在立磨腔体上部的选粉机细颗粒进行分选,粗颗粒重新回到磨盘上,细颗粒带到袋收尘被收集,经收尘器下部的锁风回转下料器绞刀输送到窑头、窑尾两个煤粉仓。煤粉仓下有环形助流装置,防止煤粉仓蓬仓。煤粉仓下部有菲斯特粉体计量称,将计量后的煤粉输送至窑头、窑尾使用。

  三、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通知巡检工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所有人孔门、检修门都要严格进行密封,防止漏风、漏料、漏油。

  岗位工检查各管路及阀门调节灵活,冬季运行时,要检查油的粘度,必要时预加热,以免油凝结而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确认中控室画面显示的各参数值指示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各种计测仪表功能准确可靠,调节量与实际相同。

  确认系统每一机组联动、联锁,模拟各种故障停车检验、报警保护等均有效可靠。确认原煤输送系统正常运行。

  确认原煤仓的料位高低,仓位不高于75%,并确认原煤仓无堵塞。确认离心风机的风门在零位置后才能启动。

  四、煤磨系统开车、停车顺序

  开车顺序:

  煤磨减速机油站启动→煤磨液压站组启动→密封风机组启动→煤粉输送系统启动→袋式收尘器启动→煤磨排风机启动→煤磨选粉机组启动→煤磨主电机启动→入磨皮带称启动。

  5000T/D熟料生产线

  停车顺序:

  停入磨皮带称→停煤磨主电机→停煤磨选粉机→停煤磨排风机→停袋式收尘器→停煤粉输送系统→停密封风机→停煤磨液压站→停煤磨减速机油站。

  出现不同的故障时停车的原则:不管发生哪一路故障,首先要对故障原因,对工艺生产及设备安全保护的运行程度以及排除故障预计需要的时间,能够及时准确的判断,然后根据轻重主次。以先单机停车,其次分组停车,最终迫不得已才系统停车的原则实施故障处理,尽可能快速地恢复生产。

  开停车注意事项 启动条件:

①一次风和密封风压差≥2kpa

②煤磨出口温度60℃—70℃之间 ③减速机油站润滑条件满足 停车注意: ①停磨之前,将给煤量调到最小给煤量,同时降低分离器出口温度。②冷风门开启,一次风门关闭,待分离器出口温度降至≤60℃时,停止给煤。③按顺序停喂煤称、锁风阀、煤磨。以下情况时自动组停煤磨组: ①原煤仓料位≤1M ②煤磨出口温度≥80℃ ③液压站加载泵停(延时30S)④润滑油条件不满足 ⑤喂料称、锁风阀停 以下情况煤磨组急停: ③出口温度≥90℃

②一次风和密封风压差≤1KPA ③煤磨机停

  五、煤磨工艺参数的调节

  煤磨工艺参数的控制范围:

  入磨粒度≤50MM

  料层厚度:15-25MM 入磨原煤水份≤10%

  磨机振动≤/S 入磨温度:200-250℃

  选粉机转速:55-65%

  5000T/D熟料生产线

  入磨负压:

  密封风压: 磨出口负压:-— 喂料量:40-45T/H

  研磨压力:13-14MPA 煤磨工艺参数的调节原则

  磨机负荷的控制:磨机负荷的大小即喂料量的大小通过磨机的进出口压差反映,根据磨机进出口压差来调节喂料量,压差大,减小喂料量,压差小,加大喂料量。磨机进出口温度的调节:根据磨机进出口温度调节入磨热风阀、冷风阀的开度。磨机进出口压力的调节:根据磨机进口压力大小通过调节磨机进口冷风阀及热风阀的开度,使磨机进口压力维持在稳定值。

  磨机振动的调节:有金属进入磨内会引起磨机振动,需立即停磨,通知电工停电,巡检工打开磨门检查,并取出金属异物。

  磨机吐渣的调节:通过调整系统通风量来调节喷口环处的风速,达到调节磨机吐渣的目的。

  产品细度的调节:选粉机的转速和该处的风速是影响产品细度的主要因素,选粉机转速不变时,风速越大、产品越粗。风速不变时,选粉机转速越快、产品越细,调节选粉机转速是控制产品细度的主要方法。正常运转时注意问题

  密切临视磨机进出口压差变化和磨机电流的变化,防止原煤仓堵料而造成磨机喂料不足,磨机振动。

  加强磨机润滑站的巡视和监视,对正常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油量油压不足,油温过高和过低,各部位轴承温度、磨机振动、减速机振动大等故障都必须停磨。

  密切监视原煤仓及煤粉仓的煤粉温度,严格控制出磨气体温度,防止煤粉水份过高,引起结露。

  六 非正常操作控制

  断料

  主要表现为磨主机电流下降,磨机出口温度升高,料层厚度变薄,应根据情况及时打开冷风阀,关小热风阀门、甚至停引风风机,必要时停磨处理。

  吐渣大

①煤磨启动时,由于风量调节滞后,会造成磨内风速低,短时间吐渣量大。②紧急停磨时,由于磨内存料多,造成再次启动时吐渣量大。③研磨压力低,喂料量大。

  5000T/D熟料生产线

④入磨原煤粒度大、水份大、煤质差。⑤磨辊、磨环及喷口环磨损严重。⑥风煤比例失调。⑦系统漏风严重。⑧选粉机转速整定值高。

  措施:减少喂料量,加大研磨压力,调整系统风量来调节磨内风速、降低选粉机转速、对系统进行密封、对管道及收尘器进行清理减小通风阻力、调节磨辊和磨环之间的间隙。出磨风温高

  应关小入磨热风阀门开度,开大冷阀门,增加喂料量或关小尾排风机阀门。排风机跳停

  应及时止料,关闭热风阀门、打开冷风阀,停引风风机,通知现场岗位人员进行检查,根据排风机跳停原因及停机时间长短,决定是否停主机设备。研磨压力低

  液压系统故障,油温低、温管堵塞,通知岗位人员进行调节,减小喂料量。高温风机跳停

  止料,打开冷风阀门,停引风风机,如果短时间内不能启动高温风机应停止煤磨。主电机跳停

  关闭热风阀门,打开冷风阀门,停引风风机,通知相关人员检查。

  七、安全注意事项

  为防止煤粉外逸,系统所有设备要在零压或负压下工作,如有煤粉偶然外逸,应通知岗位工立即清扫,设备内部不能产生煤粉堆积现象。

  系统设置了CO2灭火系统,为防止煤粉仓、袋收尘器等设备着火、爆炸,用CO2气体将煤粉仓或袋收尘器内的O2稀释到12%以下,一般当煤粉仓或袋收尘器灰斗中的煤粉温度达到80℃以上时,或由于紧急停车等原因使设备内部残留一部分煤粉而停车时间较长时,应喷入CO2气体。

  袋收尘器灰斗装有温度检测仪,正常温度55-65℃

  为防止设备开车时发生爆炸,应启动排风机,将煤磨等设备管道中可能产生的易燃气体预先排出。

  磨机出口气体温度不准超过70℃

  根据煤粉细度合理调节选粉机转速,以减少过粉磨现象。

  当喂煤量过高或过低时,严密监视各工艺参数显示的变化,防止出现意外。

  5000T/D熟料生产线

  停车前,应将磨机袋收尘器及输送设备内的煤粉全部排空后,才可停车。预计停车三天以上时,煤粉仓中的煤粉应排空。

  煤磨排风机紧急停车时,严密监视磨机出口温度变化,控制其温度不能超过设定值。当发列煤粉仓温度太高或冒烟,为防止更大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以下处理: ①立即停止向煤粉仓供煤的螺旋输送机。

②立即关闭所有与煤粉仓连接风管上的阀门,防止新鲜空气进入煤粉仓。③关闭煤粉仓出口螺旋闸门,输送设备停车。④喷入CO2气体。

⑤认煤粉仓内温度降低到安全值以下后,方可通知现场检查煤粉仓内的情况。

  水泥事业部干法生产线 2006年11月1日

煤磨岗位作业指导书3篇 磨煤机检修作业指导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