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语录热门19篇 老子语录热门文章

时间:2022-10-24 13:22:58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老子语录热门19篇 老子语录热门文章,欢迎参阅。

老子语录热门19篇 老子语录热门文章

老子语录热门1

  1、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

  2、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5、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8、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0、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百谷,善处其下也。上善若水。

  11、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2、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1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4、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16、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17、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9、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者,以其善下。

  20、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语录热门2

  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语录热门3

  1、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长久。

  5、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6、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8、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能够示人。

  9、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2、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4、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7、治大国,若烹小鲜。

  18、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9、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2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2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2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25、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6、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2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8、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2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32、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3、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

  3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5、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36、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3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9、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语录热门4

  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5、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6、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7、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9、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10、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1、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

  1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3、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4、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1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16、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7、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8、生而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恶渊而为善,无尤也。

  1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20、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语录热门5

  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3.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4.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5.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6.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7.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8.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0.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语录热门6

  1.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sha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2.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3.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5.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6.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7.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9.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10.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老子语录热门7

  1.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4.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6.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7.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8.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老子语录热门8

  2019精选老子语录100句

  1、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3、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4、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6、治人事天,莫若啬。

  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9、江海之因此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0、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2、道生一,生命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3、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经典语录)

  14、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1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6、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7、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0、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2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2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4、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5、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26、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7、为无为,则无不治。

  2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2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3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31、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3、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5、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36、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37、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能够示人。

  3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3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0、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4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能够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

  42、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4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44、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45、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

  46、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49、“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50、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5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52、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3、绝学无忧。

  5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5、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5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9、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

  6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长久。

  61、治人事天,莫若啬。

  6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63、圣人在天下,翕翕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64、正复为奇,善者为妖。

  65、治大国,若烹小鲜。

  66、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6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68、将欲翕(合上)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6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71、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7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7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75、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76、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77、柔弱胜刚强。

  78、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79、道生一,生命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80、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81、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8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83、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84、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85、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8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8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88、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89、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9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91、天长地久。天地因此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9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9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95、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但是欲兼畜人,小邦但是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96、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9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9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9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100、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019推荐必读老子名言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5.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6.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1.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4.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32.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4.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6.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8.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40.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41.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2.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4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4.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45.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46.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7.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9.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50.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51.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5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5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5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5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5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60.治人事天,莫若啬。

  6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62.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6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64.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6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6.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6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68.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9.治大国,若烹小鲜。

  70.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71.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7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73.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7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7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7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8.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7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80.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81.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82.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3.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8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85.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86.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87.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8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89.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90.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9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2.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9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9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9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96.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97.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9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99.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0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语录热门9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 老子名句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 Lernen ist wie Rudern gegen den Strom. H?rt man damit auf, treibt man zurück

·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 老子语录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将欲取之,必先之。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老子语录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 老子名言

·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 老子名言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 老子名句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老子名言

·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 老子名句

·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 老子名句

·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 老子名句

·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老子名言

·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 老子语录

·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 老子名句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 老子名句

·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 知足者富。

·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 老子语录

·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 老子名句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小国寡民。

·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 老子名句

·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 老子名言

·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 老子名句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 老子语录

·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老子语录

·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 老子名句

·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老子名言

·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 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 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 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 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老子语录

·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 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 王。正言若反。

·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 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 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 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 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老子语录

·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 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被褐怀玉。

·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 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 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 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 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 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 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 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 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老子名言

·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 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 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 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 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 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 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 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 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 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 老子语录

·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 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 之道。

·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 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 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 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 天下贵。 —— 老子语录

·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 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 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 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 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 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 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 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 老子名言

·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 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 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

·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 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 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 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 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 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 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老子名言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 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 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 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 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 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 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 妙。

·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之后必有凶 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 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 老子名句

·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 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 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 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 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 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 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 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 老子名句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 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 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 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 华。故去彼取此。

·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 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 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 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 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 誉。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 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 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 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 老子语录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 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 见而明。不为而成。

·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 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 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 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凶无 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 老子名句

· 豫呵其若冬涉水。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老子名句

·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 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能欲多,事欲少。所谓心小者,虑患未生,戒祸慎微,不敢纵其欲也;志大者,兼包万国一齐殊俗,是非辐辏中为之毂也;智圆者,终始无端,方流四远,渊泉而不竭也;行方者,立直而不挠,素自而不污,穷不易操,达不肆志也;能多者,文武备具,动静中仪,举措废置,曲得其直也;事少者,采要以拥众,抵约以治广,处静以持躁也。故,心小者禁于微也,志大者无不怀也,智圆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能多者无不治也,事少者约所持也。故,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行;其子过也,无微而不改。行不用巫觋而鬼神不敢先,可谓至贵矣。然而战战栗栗日慎一日,是以无为而一之诚也。愚人之智固已少矣,而所为之事又多,故动必穷。故,以正教化,其势易而必成;以邪教化,其势难而必败。舍其易而必成,从事于难而必败,愚惑之所致。”

· 做人的道理:心思要细,志气要大,心智要圆,行动要方,才能要多,事情要少!

· 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老子名言

·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 子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恒古多变,谁生吾哉!

·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 老子名句

·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 老子名句

·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 老子名言

·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

  老子励志语录大全整理

]

老子语录热门10

  1.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7.将欲取之,必先之。

  8.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语录热门11

  1.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2.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4.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5.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6.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7.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8.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0.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sha人。夫乐sha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老子语录热门12

  老子语录

  1、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3、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4、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6、治人事天,莫若啬。

  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9、江海之因此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0、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2、道生一,生命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3、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经典语录)

  14、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1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6、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7、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0、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2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2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4、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5、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26、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7、为无为,则无不治。

  2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2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3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31、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3、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5、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36、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37、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能够示人。

  3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3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0、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4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能够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

  42、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4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44、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45、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

  46、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49、“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50、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5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52、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3、绝学无忧。

  5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5、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5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9、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

  6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长久。

  61、治人事天,莫若啬。

  6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63、圣人在天下,翕翕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64、正复为奇,善者为妖。

  65、治大国,若烹小鲜。

  66、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6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68、将欲翕(合上)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6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71、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7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7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75、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76、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77、柔弱胜刚强。

  78、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79、道生一,生命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80、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81、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8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83、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84、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85、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8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8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88、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89、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9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91、天长地久。天地因此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9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9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95、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但是欲兼畜人,小邦但是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96、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9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9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9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100、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10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0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0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04、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10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106、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07、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0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0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1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111、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112、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113、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14、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115、希言自然。

  11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1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18、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119、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20、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12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2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2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2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2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2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27、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128、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9、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13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131、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13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33、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13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35、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136、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3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38、我独异于人。

  13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40、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41、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

  142、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能够得志于天下矣。

  14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45、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46、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47、治大国,若烹小鲜。

  14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14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150、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51、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52、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53、国之利器,不能够示人。

  15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5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5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老子语录热门13

  1.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3.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4.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老子语录热门14

  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7、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9、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0、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11、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可是欲兼畜人,小邦可是欲入事人。

  1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3、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5、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6、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7、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8、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2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2、治大国,若烹小鲜。

  23、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能够示人。

  2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9、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能够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0、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长久。

  35、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6、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7、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3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9、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能够为善?

  4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2、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4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4、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45、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6、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4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48、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49、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5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5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52、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53、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54、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55、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5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8、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59、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6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6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6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6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64、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65、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66、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67、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70、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71、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73、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7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75、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76、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7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7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7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80、治人事天,莫若啬。

老子语录热门15

  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9.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0.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语录热门16

  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3、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5、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6、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7、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8、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老子名句

  9、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10、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1、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12、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老子语录

  13、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1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老子名句

  1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6、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8、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19、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名言

  2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4、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5、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26、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27、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28、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语录

  29、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30、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能够市尊。美行能够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31、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2、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名句

  33、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能够有国。有国之母能够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3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35、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36、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37、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8、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名言

  39、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4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42、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长久。——老子名言

  43、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语录

  4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45、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4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老子语录

  47、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被褐怀玉。

  48、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4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50、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可是欲兼畜人。小国可是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5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2、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名句

  53、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能够示人。

  54、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55、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56、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57、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5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59、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60、和大怨必有馀怨,安能够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语录

  61、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6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6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64、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能够为善?——老子名句

  6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66、小国寡民。

  67、知足者富。

  68、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69、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70、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7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72、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73、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老子名句

  74、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75、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76、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77、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7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79、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语录

  8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8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82、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83、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老子语录

  8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名言

老子语录热门17

  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5.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6.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10.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语录热门18

  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的标准,于是就有了与之对立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的标准,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

  2.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有与无相互生化,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比较,高与下相互趋向,音与声相互应和,前与后相互追随。

  3.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圣人总是做能够顺应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的事,做事时用行动来教化,而不用语言来教化。

  4.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出处I(道德经?第二章》【译文】生养了一切但不据为己有,做成了什么并不自恃有功,成就了事业并不居功自傲。就是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名就不会消逝。

  5. 为无为,则无不治。【出处】《道德经?第三章》【译文】做那些无为无欲的事,那么就没有什么不能治理的。

  6.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出处】《道德经?第五章》【译文】说的太多往往使自己隐人窘境,不如顺其自然,格守中庸之道。

  7.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出处】《道德经?第六章》【译文】它(谷神)的本体是绵延存在而又若有若无的,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出处】《道德经?第八章》【译文】至上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益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居处于众人所讨厌的低处,所以,水的性子很接近于道。

  9.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出处】《道德经?第九章》【译文】金银财宝很多,没有谁能守得住。

  10. 功成身退,天之道。【出处】《道德经?第九章》【译文】成功之后激流勇退,符合天的道理。

  11.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出处】《道德经?第十一章》【译文】“有”能给人以小的利益,“无”才有真正的“大用”。

  12.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收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译文】色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味道使人味觉不灵,骑马打猎使人心思放荡发狂,贵重的物品使人的行为不轨。

  13.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出处】《道德经?第二十章》【译文】众人都很聪明睿智,唯独我却显得糊里糊涂。众人都很精明,唯独我看着很笨的样子。

  14.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译文】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内涵,只有一个字:“道”。

  15.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译文】委屈圆转可以使之保全,矫正弯曲可以伸直,低洼可以使之盈满,破旧可以使之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

  16.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译文】正因为不和人争,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17.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译文】从事于道的人就认同道,有德的人就认同德,失去道德的人就认同道德沦丧。

  18.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译文】固执己见的人不能明察事物,自以为是的人分不清是非。

  19.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译文】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立功勋,自高自大的人不能进步。

  20.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译文】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没有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21.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译文】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22.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滴,善数不用筹策。【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译文】善于行走的不留踪迹,善于说话的不会给人留下话柄,善于计算的人不用任何工具就算得很精准。

  23.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译文】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是善人的借镜,可以警醒善人。

  2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译文】能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能认识自己的人,是真正聪明的人。

  25.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译文】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26. 知足者富。【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译文】知足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

  27. 死而不亡者寿。【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译文】肉身虽死但精神不被忘记的人才叫“长寿”。

  28.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译文】大道一旦讲出来,就会感到平淡无味,看起来不起眼,听起来不人耳,用起来却受益无穷。

  29. 将欲歇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译文】要想收敛,必先张开。要想削弱,必先加强。要想废弃,必先兴盛。要想夺取,必先给予。这是知细微之理而收显著之效。

  30.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译文】鱼不能离开水,国家最锐利的武器不能够让人知道。

  31.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译文】道,看起来无所作为,却无所不能。

  32.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译文】上德之人,没有故意洛守德,所以自有道德。下德之人,害怕失去德,所以反而没有德。

  33.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译文】丧失了大道,才强调道德.丧失了道德,才强调仁爱。丧失了仁爱,才强调正义。丧失了正义,才强调礼法。

  34.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译文】天下的万物都产生于“有”,而“有”却从“虚无”中来。

  35.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译文】大的地域没有边角,贵重的器具最晚成XF,大的声音没有什么声响,大的形象没有形体。“道”隐藏在无名之中。

  36.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译文】虚无之道生太极一气,太极一气生阴阳两仪,阴阳交合生三才,三才化生万物。

  37.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追求学问,就要求天天都学有所得。而追求大道呢,只是要求每天尽量减少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对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减之再减,最后就可以达到无为的境界了。

  38. 无为而无不为。【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处于无为的境界之中,没有什么不能做到的。

  39.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译文】圣人常常没有自己的私心,而把百姓的心当作自己的心。

  40.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译文】言语无法表达“道”的真意,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说“道”,如果有人在说“道”,肯定不了解“道”的真意。

  41.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译文】执政者要遵循天道、顺从人伦,以常规的道理治理国家。但用兵却要用诡诈、出奇制胜。要取得天下太平,须用“无为”之法、自然之道。

  4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译文】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中又藏有祸端。

  43. 治大国,若烹小鲜。【出处】《道德经?第六十章》【译文】治大国像是烹小鱼,不能总是翻动、多变,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44.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译文】欲图难事,先从易处着手。欲为大事,先于细处起步。天下的难事,必然从容易开始。天下的大事,必然从小处做起。

  45.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出处】《道德经?第六+三章》【译文】圣人自始至终重视细微的小事,不做什么所谓的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事。

  46.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译文】合抱的大树,是从很小的小树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的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远行,一步步走才能到达。

  47.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译文】普通人做事,往往是几乎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如果能慎始慎终,就不会有失败的事。

  48.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译文】我有三件宝,一直在坚持地守护着它们。一个叫仁慈、一个叫勤俭,第三个是不敢争胜冒尖。

  49.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一章》【译文】知道了但装作不知道,这才是高明。不知道却装作知道,是真有毛病。圣人没有这种毛病,因为圣人以这种“强不知以为知”的毛病为病。就是因为他们把“强不知以为知”当作病,所以才不会有毛病。

  50.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二章》【译文】百姓不害怕威严的统治,那么祸乱就要来了。

[老子语录]

老子语录热门19

  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4.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6.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7.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8.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语录热门19篇 老子语录热门文章相关文章:

伤感的语录12篇(一些伤感的语录)

经典的语录12篇(20句经典语录)

经典名人的语录12篇(著名人物的经典语录)

为高考加油的励志口号2篇 高考加油励志口号简短语录

巴菲特名言12篇 巴菲特名言经典语录

关于童年的秘密读后感大全3篇(童年的秘密经典语录及读后感)

毕业分离经典语录短信3篇

教师节教师职业感言范文6篇 教师节教师感言经典语录

几米的经典语录10篇 几米经典语录配图

伤感的语录12篇(非常伤感的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