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3篇(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解读)

时间:2022-11-06 22:24:36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3篇(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解读),以供借鉴。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3篇(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解读)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1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2017版)

(修订说明:CNAS-CL09实施后,对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提高了要求,对实验室人员在配制培养基过程的生物安全、高压锅的生物指示剂还有菌种的传代次数均提出明确的要求,为适应新要求,对旧版的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过程作了补充,同时修改和完善了一些小问题)

  一、目的

  制订本规则,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实验设备安全卫生以及防止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入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三、安全操作规程: 1.员工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入口处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和电话、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及离开实验室的程序。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做好卫生防护,并在有关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同时注意做好环境维护及保密工作。

进行感染性实验时,禁止他人进入实验室,或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入。免疫耐受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方可在实验室工作。

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尽量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实验过程中,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

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用75%乙醇或巴氏消毒液消毒。

实验人员在配制培养基过程中,需尽量避免接触性或吸入性危害,特别是配制TTB和碘液等对人体有害的培养基或试剂时,要穿戴工作服、口罩和手套,并在通风橱中进行。

  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和检测(如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等)。工作人员要接受有关的潜在危险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每年要接受一次最新的培训。人员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并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方案。

  禁止将无关动物带入实验室。2.无菌室安全操作规程

  无菌培养室每天都要用%的新洁尔灭拖洗地面一次(拖布专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min以上,超净工作台台面每次实验前要用75%酒精擦洗。然后紫外线消毒30min。操作用具如移液器、废液缸、污物盒、试管架等用75%酒精擦洗后置于台内同时紫外线消毒。

  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75%的酒精,%的新洁尔灭溶液,等等。

  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

  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或用75% 乙醇等消毒剂再次擦拭双手),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

  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灭菌后通无菌风至少30min以上人员才能进入。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

  供试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检查前,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外表面。

  每次操作过程中,均应做阴性对照,以检查无菌操作的可靠性。吸取菌液时,必须用移液器吸取,切勿直接用口接触吸管。

  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培养皿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5%来苏尔溶液或巴氏消毒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小时后取出冲洗。

  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用5%石碳酸溶液或3%的来苏尔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30分钟,再做处理。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

  凡带有活菌的物品,必须经消毒后,才能在水龙头下冲洗,严禁污染下水道。无菌室应每月检查菌落数。在层流无菌风开启的状态下,取内径90mm的无菌营养琼脂平板5个,分别放置无菌室四周及中央位置,开盖暴露30分钟后,倒置于36℃培养箱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100级洁净区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平皿,级洁净室平均不得超过3个菌落/平皿。如超过限度,应用臭氧发生器等对无菌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3.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安全使用操作程序:

  堆放:将需灭菌的物品予以妥善包扎,各包之间留有空隙,依次堆放在灭菌桶的筛板上,以蒸汽穿透,提高灭菌效果。需灭菌物品外需黏上高压指示胶带以检验灭菌温度是否达到要求。

加水:在锅体内注入生活用水,水位一定要超过电热管2厘米以上(不宜过多);连续使用时,每次操作前,必须补足上述水位,以免烧坏电热管和意外发生。

密封:在每次使用高压锅前,都必须认真检查高压锅的出气伐和安全阀,确保其状态完好,如有故障,在故障排除之前不得使用高压灭菌锅。把堆放好物品的灭菌桶放在锅体内,盖上锅盖并锁紧。

加热灭菌:将灭菌器接通与铭牌一致的电源,按下电源开关,接通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已正常输入本器,按下开始按纽电热管开始加热工作;非全自动的高压灭菌锅要注意排空空气,确保灭菌时高压锅内是饱和水蒸气,高压灭菌锅内灭菌期间工作人员需监视高压锅指示面板上的压力、温度和时间等。

开盖:灭菌结束后,切勿立即将灭菌锅内的蒸汽排出,否则:由于液体物品的温度未能下降,而压力蒸汽突然释放,会使液体剧烈沸腾,造成溢出或容器爆裂。应待压力表指针归零位后,方可开启锅盖。

灭菌后无菌工器具及培养基应存放于无菌区域(如灭过菌后的无菌室或生物安全柜内),无菌物品需有明确标识。

每年至少2次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生物指示剂检查灭菌效果并记录,指示物需放在不一达到灭菌的部位(如堆放物品的居中位置)。4.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

  确认玻璃窗处于关闭位置后,打开紫外灯,对安全柜内工作空间进行灭菌。灭菌结束后,关闭紫外灯。安全柜使用前后均需灭菌。

  抬起玻璃门至正常工作位置。打开外排风机。打开荧光灯及内置风机。检查回风格栅,使之不要被物品堵塞。在无任何阻碍状态下,让安全柜至少工作10分钟。

  用消毒液彻底清洗手及手臂。穿上工作褂,戴橡胶手套并套在袖口上,如有必要的话,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按实验程序放入实验材料,要将工作区域内的污染物质与洁净物质分开放置。尽量将所需要的物品在正式操作前全部放入安全柜,但不要过载,不要挡住前后风口。尽量避免使用可干扰安全柜内气流流动的装置和程序。在操作期间,避免随便移动材料,避免操作者的手臂在前方开口处频繁移动,尽量减少气流干扰。

  尽量不要使用明火,接种环之类用红外灭菌器灭菌。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有物质溢出或液体溅出,在将物品移出安全柜前,要对其表面进行消毒,为防止安全柜内有任何残留的污染物,在安全柜工作过程中,就要将安全柜内表面全部消毒。所有接触了污染材料的物体,在从安全柜中取出前,要进行表面消毒。所有开口容器,从安全柜中拿出前要盖好。

  全部工作结束后,用70%的乙醇或适当的中性消毒剂,擦拭安全柜内表面,让安全柜在无任何阻碍的情况下继续至少工作5分钟,以清除工作区域内浮沉污染。

  关闭照明灯和安全柜风机。关闭玻璃门,打开UV灯消毒。灭菌结束后,关闭UV灯。定期抬起工作区域下面板,擦拭或冲洗工作面底下空间。

  5.标准菌株安全操作规程

  标准菌株由专人保管。保管人负责建立标准菌株目录;目录至少应包编号、菌株号、菌种名称、来源、购买日期、购买数量、保存方法等。

  标准菌株应做好标识后,保存于专用冰箱中。

  标准菌株不能随意转借其它单位或个人,需要时,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提供。

  必须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标准菌株实验,操作过程中,不要穿戴巳经污染的防护性手套触摸门柄、仪器或污染区以外区域,避免扩大污染范围。

  试验结束后,操作过程中所有可能与生物危险物接触或被污染的试验器械和物品,能够高压消毒的必须高压消毒,不能进行高压消毒的物品,应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处理。

标准菌株传代原则上不超过5代。

  6.微生物培养物废弃物安全处理程序

尽可能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防止利器损伤。非一次性利器必须放入厚壁容器中并运送到特定区域消毒,最好进行高压消毒。

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装有污染针、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之前必须应用次氯酸消毒液或其他有效药品进行消毒。

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须经巴氏消毒液消毒处理或高压灭菌后,置于专门污物袋内,交由专业卫生处理公司处置。

实验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

  7、微生物实验室紧急事故处理办法

  刺伤、切割伤或擦伤。受伤人员应脱下防护服,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使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进行消毒,必要时进行医学处理。同时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潜在感染性物质的食入。应脱下受害人的防护服,进行必要的医学处理。报告食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在生物安全柜以外)。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暴露人员应接受医学咨询,同时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负责人。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一定时间内严禁人员入内,若实验室没有中央通风系统,应推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同时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待气溶胶排出、较大的粒子沉降后,在生物安全负责人的指导下,清理人员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备进行污染的清除。

  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的溢出。应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被感染性物质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质溢洒的破碎物品,并倒上消毒剂。作用适当时间后,将覆盖物以及破碎物品清除,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已污染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放在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应对其进行高压灭菌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消毒。所有操作过程中要求戴手套。

  若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应将这些信息复制后,再将原件置于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按废弃物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

  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适当时间(如30min),使气溶胶沉积。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不开盖或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如30min)。同时应通知生物安全负责人。玻璃碎片应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棉花进行清理。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入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进行消毒。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消毒后回收。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多次擦拭,再用水冲洗后干燥。

  清理时,应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在外面再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内离心管发生破裂。所有的密封离心桶都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若怀疑在安全杯内发生破损,应松开安全杯盖子并将离心桶高压灭菌,也可采用化学消毒的方法进行处理。

  生物安全柜内生物危害溢出。等待至少5min,让安全柜充满气溶胶,清理时应穿戴实验服,安全眼镜和手套,且让安全柜继续工作。使用浸泡消毒剂的消毒纸巾吸附溢出物,进行消毒处理应保证一定的接触时间(至少20min)。并用同样的消毒纸巾擦拭安全柜内壁、工作台表面和柜内所有设备。按照正确的生物废弃物处理步骤处理被污染的物质,将可回收的被污染物品放入生物危害物回收袋或高压灭菌盘并且用报纸包起来,然后进行消毒或清理。用消毒剂对无法进行高压灭菌的物品进行至少20 min的消毒处理后再拿出安全柜。最后脱下个人防护服并放进污染物收集袋中进行高压灭菌处理。若所要清理的物品达到2级生物安全水平或者更高,应联系生物安全办公室负责人。

  使用消毒剂进行清洁的具体步骤如下:用干纸巾覆盖溢出物(用来吸附液体)后,再放上浸泡消毒液的纸巾,使消毒剂包围溢出物,并确保消毒剂与污染溢出物充分接触,尽可能减少气溶胶的形成。对溢出物附近的所有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处理一定时间,使消毒剂的消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用正确的消毒剂擦拭设备,并按照正确的生物危害物处理程序处理被污染的物质。对可回收利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2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tiger

  一、目的

  制订本规则,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实验设备安全卫生以及防止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人员人身安全、卫生健康安全管理及设备安全。

  三、职责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四、安全操作规程: 1.员工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入口处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和电话、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及离开实验室的程序。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做好卫生防护,并在有关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同时注意做好环境维护及保密工作。

进行感染性实验时,禁止他人进入实验室,或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入。免疫耐受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方可在实验室工作。

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尽量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实验过程中,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

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用75%乙醇或巴氏消毒液消毒。

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和检测(如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等)。工作人员要接受有关的潜在危险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每年要接受一次最新的培训。人员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并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方案。

  禁止将无关动物带入实验室。2.无菌室安全操作规程

  无菌培养室每天都要用%的新洁尔灭拖洗地面一次(拖布专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min以上,超净工作台台面每次实验前要用75%酒精擦洗。然后紫外线消毒30min。操作用具如移液器、废液缸、污物盒、试管架等用75%酒精擦洗后置于台内同时紫外线消毒。

  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75%的酒精,%的新洁尔灭溶液,等等。

  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

  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或用75% 乙醇等消毒剂再次擦拭双手),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

  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并且同时打开超净台进行吹风。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

  供试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检查前,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外表面。

  每次操作过程中,均应做阴性对照,以检查无菌操作的可靠性。吸取菌液时,必须用移液器吸取,切勿直接用口接触吸管。

  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培养皿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5%来苏尔溶液或巴氏消毒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小时后取出冲洗。

  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用5%石碳酸溶液或3%的来苏尔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30分钟,再做处理。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

  凡带有活菌的物品,必须经消毒后,才能在水龙头下冲洗,严禁污染下水道。无菌室应每月检查菌落数。在层流无菌风开启的状态下,取内径90mm的无菌营养琼脂平板5个,分别放置无菌室四周及中央位置,开盖暴露30分钟后,倒置于36℃培养箱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100级洁净区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平皿,级洁净室平均不得超过3个菌落/平皿。如超过限度,应用臭氧发生器等对无菌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3.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安全使用操作程序:

  堆放:将需灭菌的物品予以妥善包扎,各包之间留有空隙,依次堆放在灭菌桶的筛板上,以蒸汽穿透,提高灭菌效果。需灭菌物品外需黏上高压指示胶带以检验灭菌温度是否达到要求。

加水:在锅体内注入生活用水,水位一定要超过电热管2厘米以上(不宜过多);连续使用时,每次操作前,必须补足上述水位,以免烧坏电热管和意外发生。

密封:在每次使用高压锅前,都必须认真检查高压锅的出气伐和安全阀,确保其状态完好,如有故障,在故障排除之前不得使用高压灭菌锅。把堆放好物品的灭菌桶放在锅体内,盖上锅盖并锁紧。

加热灭菌:将灭菌器接通与铭牌一致的电源,按下电源开关,接通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已正常输入本器,按下开始按纽电热管开始加热工作;灭菌期间工作人员需监视高压锅指示面板上的压力、温度和时间等。

开盖:灭菌结束后,切勿立即将灭菌锅内的蒸汽排出,否则:由于液体物品的温度未能下降,而压力蒸汽突然释放,会使液体剧烈沸腾,造成溢出或容器爆裂。应待压力表指针归零位后,方可开启锅盖。4.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

  确认玻璃窗处于关闭位置后,打开紫外灯,对安全柜内工作空间进行灭菌。灭菌结束后,关闭紫外灯。安全柜使用前后均需灭菌。

  抬起玻璃门至正常工作位置。打开外排风机。打开荧光灯及内置风机。检查回风格栅,使之不要被物品堵塞。在无任何阻碍状态下,让安全柜至少工作10分钟。

  用消毒液彻底清洗手及手臂。穿上工作褂,戴橡胶手套并套在袖口上,如有必要的话,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按实验程序放入实验材料,要将工作区域内的污染物质与洁净物质分开放置。尽量将所需要的物品在正式操作前全部放入安全柜,但不要过载,不要挡住前后风口。放入.尽量避免使用可干扰安全柜内气流流动的装置和程序。在操作期间,避免随便移动材料,避免操作者的手臂在前方开口处频繁移动,尽量减少气流干扰。尽量不要使用明火。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有物质溢出或液体溅出,在将物品移出安全柜前,要对其表面进行消毒,为防止安全柜内有任何残留的污染物,在安全柜工作过程中,就要将安全柜内表面全部消毒。所有接触了污染材料的物体,在从安全柜中取出前,要进行表面消毒。所有开口容器,从安全柜中拿出前要盖好。

  全部工作结束后,用70%的乙醇或适当的中性消毒剂,擦拭安全柜内表面,让安全柜在无任何阻碍的情况下继续至少工作5分钟,以清除工作区域内浮沉污染。

  关闭照明灯和安全柜风机。关闭玻璃门,打开UV灯消毒。灭菌结束后,关闭UV灯。定期抬起工作区域下面板,擦拭或冲洗工作面底下空间。

  5.标准菌株安全操作规程

  标准菌株由专人保管。保管人负责建立标准菌株目录;目录至少应包编号、菌株号、菌种名称、来源、购买日期、购买数量、保存方法等。

  标准菌株应做好标识后,保存于专用冰箱中。

  标准菌株不能随意转借其它单位或个人,需要时,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提供。

  必须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标准菌株实验,操作过程中,不要穿戴巳经污染的防护性手套触摸门柄、仪器或污染区以外区域,避免扩大污染范围。

  试验结束后,操作过程中所有可能与生物危险物接触或被污染的试验器械和物品,能够高压消毒的必须高压消毒,不能进行高压消毒的物品,应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处理。

  6.微生物培养物废弃物安全处理程序

尽可能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防止利器损伤。非一次性利器必须放入厚壁容器中并运送到特定区域消毒,最好进行高压消毒。

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装有污染针、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之前必须应用次氯酸消毒液或其他有效药品进行消毒。

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须经巴氏消毒液消毒处理或高压灭菌后,置于专门污物袋内,交由专业卫生处理公司处置。

实验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

  7、微生物实验室紧急事故处理办法

  刺伤、切割伤或擦伤。受伤人员应脱下防护服,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使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进行消毒,必要时进行医学处理。同时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潜在感染性物质的食入。应脱下受害人的防护服,进行必要的医学处理。报告食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在生物安全柜以外)。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暴露人员应接受医学咨询,同时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负责人。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一定时间内严禁人员入内,若实验室没有中央通风系统,应推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同时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待气溶胶排出、较大的粒子沉降后,在生物安全负责人的指导下,清理人员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备进行污染的清除。

  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的溢出。应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被感染性物质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质溢洒的破碎物品,并倒上消毒剂。作用适当时间后,将覆盖物以及破碎物品清除,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已污染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放在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应对其进行高压灭菌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消毒。所有操作过程中要求戴手套。

  若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应将这些信息复制后,再将原件置于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按废弃物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

  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适当时间(如30min),使气溶胶沉积。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不开盖或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如30min)。同时应通知生物安全负责人。玻璃碎片应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棉花进行清理。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入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进行消毒。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消毒后回收。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多次擦拭,再用水冲洗后干燥。

  清理时,应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在外面再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内离心管发生破裂。所有的密封离心桶都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若怀疑在安全杯内发生破损,应松开安全杯盖子并将离心桶高压灭菌,也可采用化学消毒的方法进行处理。

  生物安全柜内生物危害溢出。等待至少5min,让安全柜充满气溶胶,清理时应穿戴实验服,安全眼镜和手套,且让安全柜继续工作。使用浸泡消毒剂的消毒纸巾吸附溢出物,进行消毒处理应保证一定的接触时间(至少20min)。并用同样的消毒纸巾擦拭安全柜内壁、工作台表面和柜内所有设备。按照正确的生物废弃物处理步骤处理被污染的物质,将可回收的被污染物品放入生物危害物回收袋或高压灭菌盘并且用报纸包起来,然后进行消毒或清理。用消毒剂对无法进行高压灭菌的物品进行至少20 min的消毒处理后再拿出安全柜。最后脱下个人防护服并放进污染物收集袋中进行高压灭菌处理。若所要清理的物品达到2级生物安全水平或者更高,应联系生物安全办公室负责人。

  使用消毒剂进行清洁的具体步骤如下:用干纸巾覆盖溢出物(用来吸附液体)后,再放上浸泡消毒液的纸巾,使消毒剂包围溢出物,并确保消毒剂与污染溢出物充分接触,尽可能减少气溶胶的形成。对溢出物附近的所有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处理一定时间,使消毒剂的消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用正确的消毒剂擦拭设备,并按照正确的生物危害物处理程序处理被污染的物质。对可回收利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3

  实验室生物安全实施

  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生物安全实施标准操作规程(SOP)

  一、进入规定

  1、在实验室入口处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注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和负责人电话。

  2、未经许可,非授权人员不能进入实验室。

  3、实验室门保持关闭状态。

  4、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个人衣物不能带入实验室。

  二、个人防护 ㈠工作服

  1、在实验室工作时,穿着工作服。

  2、不能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离开实验室。

  3、实验室工作服不能与日常服装放在一起。㈡手套

  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时,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洗手。用过的一次性手套丢入感染性医疗废物袋内。

㈢洗手

  脱手套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都洗手。㈣其他防护

  1、当有可能受到喷溅物污染、碰撞或人工紫外线辐射伤害时,戴合适的护目镜。

  2、不能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

  3、不能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

  4、不能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内储存食品和饮料。

  三、实验室工作区

  1、实验室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

  2、每天工作结束之后,消毒工作台面和生物安全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

  3、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养物废弃于医疗废物容器内,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

  4、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

  生物安全管理自查制度

  一、科主任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科室全面的生物安全自查,同时不定期抽查。年末制定下一年的自查计划。

  二、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有对各自相关岗位的自查责任。

  三、自查内容

  1、各种设施和配置、标志

  检查实验室入口各种生物和消防安全标识提示是否完整;各实验室功能区是否按照规定划分;各实验室的通风、水、电是否安全;各实验室的设施是否完全,是否配备相关的安全措施。

  2、实验室消毒和废物处理

  实验室每天实验结束后,进行台面、地面、空间的消毒,并保持有相关记录;同时由专人(保洁员)负责将实验废物和其他医疗废物进行装包,放置医院规定地点,并记录;实验所需要的物品高压或者废弃物需要高压消毒的,由专人负责高压,并保持记录。

  3、技术规范和操作规范的落实情况

  各个实验区是否备有各种相关的SOP文件;各种实验的原始记录是否保存完整;各种操作是否按SOP进行。

  4、设备和仪器运行情况

  大型或重要的设备和仪器运行,需要有运行记录;一些对温度有要求的设备和仪器,要记录监测其温度;其他一些高级设备如生物安全柜,需要详细记录其完整的运行参数;离心机定期进行去除污染,如遇裂管,还需进行消毒;对于故障的仪器和设备,通知工程师维修,并有记录。

  5、个人防护 实验室不能穿露脚趾的鞋,穿戴工作服,特殊的区域需要戴口罩和帽子;实验均需戴手套,实验完后,丢弃手套,随后洗手方可离开实验室;如工作中,接打电话,需脱手套,到工作区域外进行。

  6、菌毒种及样本管理

  每天的实验标本,放置规定的地方,并记录保存数量;菌毒种,由专人保存在规定的地方,并上锁和记录;标本的过期销毁,由专人负责,并有销毁记录;菌毒种的移动或其他需要,需记录。

  四、纠正措施

  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纠正措施,实施整改并进行跟踪验证;将自查中发现的问题,作为下一次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的内容。

  实验室操作生物危害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一、标本运送和接收的安全操作

  1、标本容器:标本应用防漏的有盖塑料容器盛装,容器上贴有标签,将标本容器放入外附化验单的胶袋内,然后将之放入坚实的专用标本运送箱内。保持标本直立,以尽量防止泼溅。

  2、标本勿摇晃,以免溶血或溢出。

  3、运送人员运送过程中不可逗留或聊天,更不得打开标本运送箱。

  4、运送人员不可直接用手接触标本;不可将标本放入口袋内;不可戴手套按压电梯按钮。

  5、运送过程中,如标本打翻泼洒时,先检查是否受伤,留于原地,立即打电话给检验科,让专职人员现场查看。

  6、标本接收:实验室设置专门的标本接收窗口。

  7、打开包装:需进行接种的标本容器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并准备好含氯消毒剂。容器有破碎或标本泄露时,立即丢弃至医疗废物容器内,并填写拒收单,通知相关部门重新采集标本。

  二、实验室的基本安全操作

  所有微生物标本接种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工作台上防置一块浸有含氯消毒液的纱布,使用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见表

  实验室基本安全操作

  感染性物质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吸入 材料和操作 接种针和环

  目标

  避免被接种物洒落

  正确的操作

  微生物接种环的直径为2-3mm,完全封闭,长度小于6mm以减小抖动

  经消化道摄入

  皮肤和眼睛接触锐器损伤 接种标本 培养基上划线 标本涂片 痰液涂片干燥 移液管 移液管 实验材料 戴手套 皮下注射针头

  避免产生气溶胶 避免病原体溅起 避免产生气溶胶 避免产生气溶胶 避免产生气溶胶 避免经口摄入 避免经口摄入 避免接触感染性物质 避免意外注入感染性物质

  电子加热器消毒接种环,不应在培养基上冷却接种环 轻轻划线

  不应直接倒在拨片上 不用明火烧

  不应反复吹吸混合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溶液 不应用口吸移液管

  不应将实验材料置于口内,不应舔标签,不应在实验室内饮食和储存食品

  戴一次性手套,避免触摸口、眼、鼻及面部 减少使用注射器和针头;用过的针头不应折弯,重新盖帽、从注射器取下、不应用手直接操作‘注射器不应用于移液

  针头、玻片以及破碎的玻璃

  血培养瓶

  避免锐器损伤

  针刺入瓶时注意安全

  避免意外伤害

  丢弃锐器盒中

  三、其他安全操作 ㈠血清分离

  1、操作时戴手套及护目镜。

  2、血液和血清小心吸取,不能倾倒。

  3、移液管使用后清洗、消毒、压力蒸汽灭菌(121℃,20min)后备用;如为一次性移液管则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容器内。

  4、带有血凝块等的废弃标本管,加盖后放入医疗废物容器内。

  5、备有含氯消毒剂以清除喷溅和溢出标本。㈡装有冻干感染性物质安瓿的开启

  1、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

  2、首先用75%乙醇消毒安瓿外表面。

  3、如果管内有棉花或纤维塞,可在管上靠近或纤维塞的中部锉一痕迹。

  4、用尽浸泡75%乙醇纱布抱起安瓿以保护双手,手持安瓿。从标记锉痕处打开。

  5、将顶部小心移出,放入锐器盒内。

  6、如果塞子仍然在安瓿上,用消毒镊子移出,弃于医疗废物容器内。

  7、缓慢向安瓿中加入营养肉汤以重悬冻干物,避免出现泡沫。

  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生物安全管理

  一、菌(毒)种根据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保藏。

  二、菌(毒)种保藏机构是指由卫生部指定,按照规定接收、检定、集中储存与管理菌、毒种或样本,并能向合法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单位提供菌(毒)种或样本的非营利性机构。

  三、所有保存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指定2名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编号、登记、详细填写“菌(毒)种登记表”及阳性标本相关资料,包括菌名、编号、保存时间、保存地点、记录人等,个人不得擅自保留菌、毒种。

  四、严禁随意将菌(毒)种置于非菌、毒种专用保存场所,做到三专(专室、专柜、专锁)。,五、每次使用菌(毒)株都做好使用记录,包括菌名、编号、用途、使用人、使用时间等。

  六、所有菌(毒)株在废弃时经压力蒸汽灭菌后按一般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并有记录。

  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事故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一、生物危害物的溢出处理 ㈠潜在危害物的溢出处理

  1、在生物安全柜外:

⑴所有人员立即撤离相关区域,并开窗通风。⑵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

⑶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1h内严禁人员入内。⑷门口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过了相应时间后,在生物安全负责人的指导下清除污染。

  2、在生物安全柜内:

⑴在安全柜处于工作状态下立即进行清理。

⑵消毒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气溶胶的生成,消毒作用达到有效时间后,再用水擦拭干净。

⑶所有接触溢出物品的材料都消毒。

㈡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

  1、关闭电源,让机器密闭30min,使气溶胶沉积。

  2、通知生物安全负责人。

  3、戴厚橡胶手套操作。

  4、破碎的离心管、离心桶、十字轴或转子都放在盛有消毒剂的容器内。

  5、未破损的戴盖离心管刚在另一个盛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回收。

  6、离心机内腔用消毒剂擦拭。

  7、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放入医疗废物容器内。㈢生物危害物溢出清除程序

  1、戴手套、口罩,穿防护服,必要时进行脸和眼睛防护。

  2、永不覆盖并吸收溢出物。

  3、将消毒剂倾倒于布上,用布覆盖周围区域。

  4、使用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朝向中心进行处理。

  5、消毒作用达到有效时间后,将布以及污染材料清理掉;如果含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玻璃碎片用镊子清理,使用簸箕来收集处理过的物品,并将它们置于锐器盒中以待处理。

  6、再次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

  7、污染材料及清理的布和抹布放入医疗废物容器内。

  8、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将其放在消毒液内浸泡。

  9、如果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将这些信息复制,并将原件置于感染性医疗废物袋内。

  10、在成功消毒后,报告部门负责人目前溢出区域的清除污染工作已经完成。

  二、剌伤、切割伤或擦伤

  参照《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

  三、经胃肠道摄入潜在感染性物质。

  1、去医院门急诊进行相应的处理。

  2、报告摄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留完整的医疗记录。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3篇(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解读)相关文章:

施工合同4篇 标准施工合同

离婚协议书2022标准版7篇(标准离婚协议书范本)

关于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完成情况的汇报3篇 机电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

个人二手房买卖合同标准格式5篇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大学生标准入团申请书_入团申请书格式6篇(入团申请书格式范文大学生)

宁波市强制性标准和建筑节能综合检查3篇

标准采购合同通用范本3篇 采购合同范本 标准版

标准房屋租赁合同范例3篇(房屋租赁合同标准版范本)

大学生标准的入团申请书模板3篇 入团申请书模板 大学生

简单个人租赁合同标准范本3篇 个人租赁合同简单版文本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