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用爱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灵3篇(关爱留守儿童德育论文)

时间:2022-12-21 21:57:46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论文用爱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灵3篇(关爱留守儿童德育论文),欢迎参阅。

论文用爱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灵3篇(关爱留守儿童德育论文)

论文用爱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灵1

  用爱点亮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工作札记

  几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深深的体会到: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家,班主任又是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更是朋友。在班级管理中,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挚的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形成健康、团结、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下面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捕捉闪光点、激发学习兴趣。

  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希望得到班主任的认可,作为做了二十几年班主任的我具有深刻的体会。因此,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我都能从他们身上发现到各自的闪光点,抓住有利时机,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如:科学课上,在学习了凸透镜的性质后,我要求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一架土照相机,下节科学课上展评。下节课展评时我班的邢介胜同学制作的照相机最好,很精制、使用价值较高,看来是下了一番工夫。作为邢介胜来说是我班的地地道道的“调皮鬼”,自习课上捣乱的是他、作业完不成的是他、书写最不认真的是他。对此,我和任课教师多次和他座谈,都无济于事,真让人束手无策。可是,这次为什么奇迹般的做的最好呢?一开始,我持怀疑态度,但是我的想法瞬间发生了变化,这就是他的闪光点。想法确定后,及时对他进行了表扬,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并且让他帮助同学们制作照相机,他接受任务后积极性很高、很热情。跑

  前跑后帮同学整理所需纸盒,还送给了彭凯一个凸透镜。这样大大的提高了他的积极性,从此学习有了兴趣。各科学习都有了进步,后来我让他担任了科学课代表。对此,我内心震动很大,每个同学都渴望得到教师的重视,都希望得到公平的对待,教师只有一视同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及时评价。才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他们才会觉得自己也能行,才会大胆尝试。

  二、抓住典型、树立榜样。

  去年刚调入本校接这个班时,发现教室内一把椅子七零八落,没人来管。对次,我抓住这一课题开展了“人人争做小主人”活动。让同学们展开讨论,说说怎样做才算是班级小主人。各组发言激烈,最后由小组长汇总全班汇报。有这次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第二天的早晨,我刚走进教室,一幅激动人心的场面展现在面前。那把瘫痪的椅子复原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察这把椅子,是用透明胶纸粘贴住的,表面很光滑、很干净,看上去与新的没什麽两样,只是不很牢固,但是,作为小孩子来说已经不错了。我把椅子高高举起笑着问同学们,这是谁做的,大个子男生张震站起来回答说:本来今天早晨我想做的,可是,我刚进教室,就发现陈晨同学已经修好了,紧接着教室里一阵热烈的掌声??。我及时表扬了这两位同学,并让身为班长的陈晨同学发言说说是怎么想的。她说:我作为班长,原先我做的不够,从今天开始我要带领同学们争做班级小主人,老师同学们,看我的行动吧!最后,我把陈晨的名字写在表扬栏内。从第二天开始:玻璃明了、卫生工具摆放整齐了、地上干净了??,随后

  表扬栏内又添上了张丽、张蓉荣、彭震??。

  以上,是我的几点做法,效果不错。总之,要想作好班级工作,只有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子女,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同时,努力学习,积累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我相信班级工作会做的更好。

论文用爱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灵2

  用爱点亮心灵的灯盏

  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任何甜言蜜语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惟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收获希望。

  张扬是我们班有名的“捣蛋鬼”,无视班级纪律,总是随心所欲,当然与其他学生生气打架那是常事,更不把老师的话当回事,学习对他而言更是不值一提,因此不完成作业是家常便饭。除此之外,他性格内向,然而无论什么时候他总爱嚼泡泡糖,似乎在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一切。由于学习态度很差,因此学习成绩也很差,考试不及格是经常的事。我刚刚接手这个班时,我是未见其人,早闻其声。这个班级可以说是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学生组成的,学生的能力是参差不齐,再加上班容量很大,所以管理班级是首要任务。第一天班会课上,我郑重其事地向全班宣布:“亲爱的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不再是低年级的小朋友了,而是高年级的小学生了。作为新的班主任,我不在乎你以前是什么样,别人说你什么,我关注的是从今以后你们的表现。我坚信你们都是懂事的好孩子,我也相信你们一定会从零开始,我更相信你们一定会比以前做得更好。”

  我的一番颇具鼓动性的话对全班学生确实起了不小的作用。开学一段时间,无论是班级的班风,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都表现得很不错,我们班的整体表现还得到了领导的表扬。此时我心中暗喜,没想到学生更需要鼓励和表扬。我特别留心观察了张扬,确实也在整个班级的影响下进步了: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上课能勉强遵守纪律,作业也能勉强完成,老师的话也好像能听得进去,但还时不时地嚼着泡泡糖。尽管如此,我也很满足了,最起码这足以证明他是能改变的。然而,正当我心里很得意时,一切又恢复到了原点,他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尤其是在最近两次批改他的作业时,我发现他的作业不仅书写潦草,真可谓是龙飞凤舞了,而且总会漏写一些作业,一检查他的作业记录本,原来他根本没写这些作业内容,家长检查作业签名时自然也会疏忽,以为老师没有留这些作业。所以,直觉告诉我他在有意不记录这些作业。

  为了彻底地帮助他改变原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让他和其他学生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我必须赶紧采取行动。首先,我找他了解他的内心想法,通过我与他的谈话,我了解到他的本性还是善良的,他也非常渴望自己和同伴们一样,听老师教诲,做好一名小学生,可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觉得自己无药可救,因此只能顺其自然。对此,我坚决否认,我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让他认识到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他想去改。看得出来,我们谈话之后,他充满了自信。接着,我又找到了他的家长,才了解到他是单亲家庭,从小跟着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忙于挣钱

  养家,黑白颠倒,平时根本无暇顾及他的生活,更别提他的学习了,几乎从来没有体验过家长陪伴着做作业的幸福,平时聊天的机会也很少,因此造就了他自由散漫、内向、无所事事的性格。对此,我告诉家长,为了自己孩子的将来,一定要管孩子,要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否则将来后果不堪设想。家长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在家长的配合教育下,我更加有信心可以改变他了。

  于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关注他,尤其是在作业方面我要求学生每天放学前都要进行同桌互检作业登记,检查无误无漏后,要在对方作业登记本上签名,让他没有“漏记”的理由,逐渐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我每天都会在课堂上选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问他,让他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果他答对了,就在班上大力表扬他,逐渐我发现他爱上了学习,更积极地回答问题,因为他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课后,我常常带他到办公室帮他补习功课,还给他讲一些关于学习态度要端正,做事要有恒心的故事。渐渐地,他学习的态度认真了,嘴里不在有泡泡糖,更关心起班级来了,也爱主动找我谈话了,能尽力管住自己了。

  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他再也没有一次不听我的话;再也没有一次与其他同学打架;再也没有一次漏记作业,欠交作业,丢失作业的情况出现。而且让老师和家长都非常欣慰的是,他在一次小测验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清楚地看到他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真的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自己的进步。他还在日记中这样写到:“老师,谢谢您!是您的爱帮助了我;是您的爱改变了我;是您的爱教育了我。我一直觉得自己很笨,但是我现在不这么想,我觉得我自己很棒!我对自己充满信心。”当我看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师爱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

  案例分析:我们都知道理解、热爱和尊重一个懂事、聪明、可爱的孩子不难做到,因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人们去夸赞的地方。可对于那些在成绩上不好、品行上不良的孩子,我们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而这些孩子,恰恰更需要我们的理解、热爱和尊重。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教师应当把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要给他们一份特别关心,特别的爱,像这些久旱的小苗,他们渴望得到甘露,渴望得到微笑、鼓励、表扬,如果他们得到了滋润,那么他们的心理定会感受到温暖、友善,得到鼓舞,定会有人生的美好追求,相信他们,一个个都会变得非常优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当你真正用自己的情感去关爱学生,那么你的收获也会是丰硕的。

论文用爱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灵3

  用爱点亮留守学生的心灵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涌入到城市务工,但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他们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于是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学生。得到父母关爱,享受家庭温暖,是每个小孩与生俱来不可或缺的权利。但农村留学生的大量存在,反映出其此项基本权利的部分缺失。随着离开父母的时间增加,留下来的孩子们也不可忽视地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爱

  点亮

  留守学生

  心灵

  农村留守学生的基本状况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留守儿童”监护的方式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由于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有几个“留守儿童”,真是力不从心。以上情况说明祖辈难以承担监护教

  育之责。二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女,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一、留守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心理情感不健全

  留守学生多数是学龄儿童少年,他们一般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代为监护管理。由于不在父母身边,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他们得不到应有的父爱和母爱,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不愿意看到甚至嫉妒同龄儿童少年躺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接受父母的关爱。缺失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容易受到创伤,往往只能无条件地、被动地承受现实。他们孤独、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他们内心痛苦,看上去淡漠、自闭。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需要正确的引导。在对我任教的学生调查中,有近97%的孩子表示很想父母,而且在生活以及学习中也遇到了很多他们的祖辈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想与父母交流,当问及他们为什么没与父母沟通时,他们多半表示父母很忙,少数表示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有点生疏,不想和他们讲什么了!”而绝大多数的代理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少或从来不与孩子谈心”。这样,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代理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些都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

  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因此,留守学生有的厌学、逃学甚至过早流入社会。

  二、教育“留守学生”的基本对策

(一)“子不教,父之过”,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加强与留守孩子的联系

  父母毕竟还是孩子最重要的亲人,是孩子教育问题的主要承担者。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亲子教育是必不可少,也是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留守儿童的父亲外出打工使得他们失去了这种教育的机会,这便要求父亲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方式来加强与孩子的联系,以弥补他们不能在孩子身边教育的缺憾。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从调查结果看,父亲频繁和留

  留守子女联系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孤僻。所以给他们的关爱必不可少。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可见,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给他们送去慈母般的温暖。天凉了,嘱咐他们多穿几件衣服;天热了,关照他们注意避暑,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温暖。留守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愉快地学习、生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现,教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学校就是他们的家。有许多儿童,本来活泼开朗,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与同学关系融洽,每天都看到他很乐观,父母外出打工离开之后他们渐渐变了,上课变得沉默寡言,而且还经常与同学闹别扭,所以在课余时间,老师应与他们聊天,听他们述说心中的烦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和同学一起玩,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老师学校带给他们的温暖,幼小的心灵不再迷茫孤独,这样便有利于他们正常或是更好地完成学业。同时,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我让亲子间保持电话联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我与班上的“留守学生”交朋友,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2008年我任教的学生冯小明经常逃学,我上门家访,原来他父亲病故后,母亲到深圳打工,由于家庭的不幸,生活的贫困,其母亲根本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使小冯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于是,我和小冯谈心,使他明白母亲对他的爱;我经常为他补课,解除他学习上的困扰;每个月还从不多的工资中拿出三十元资助他;还经常送一些生活用品给他,整整一年,从没间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我耐心的帮教下,他不再自卑逃学,树起了

论文用爱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灵3篇(关爱留守儿童德育论文)相关文章:

心灵深处的感触的高中议论文10篇(心灵美的议论文高中)

心灵的窗户议论文初三作文3篇(关于窗的议论文作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4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