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模板9篇(幼儿园各领域教案的模板)

时间:2022-02-01 19:56:00 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公用边,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在操作活动中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电脑、转换仪。

  2。记录纸、小kt板、羊羊图片、彩色吸管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看视频,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你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吗?一起来看一段动画吧!(幼儿欣赏动画)

  师:灰太狼又来抓羊了。喜羊羊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用食人花消灭灰太狼)

  师:慢羊羊村长答应了吗?它说了什么?(要留着食人花做保镖呢)它提出了什么要求?(想得到食人花就得闯过几道难关)

  师:那我们一起去闯关吧!

  二、闯关游戏。

  1。第一关,认识图形,感知图形边的数量。

  师:仔细听,村长出了什么题目?

  村长:你认识什么图形,它有几根棒拼搭成的?

  小结:你们认识的图形可真不少,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还知道了每种图形有几根棒拼搭成的。

  教师点击按钮,出现鼓掌声。

  师:恭喜你们,顺利通过第一关。

  2。第二关,认识公用边。

  师:第二关,村长出了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这是两个什么图形?(三角形)共有几根小棒?(6根)拿掉一根小棒,还有几根?请你用5根小棒,拼出两个三角形。

  师:谁愿意来试试呢?

  幼儿操作白板。

  师:哇,你们成功了!不过,我有些好奇,同样是两个三角形,为什么第一次两个三角形用了六条根棒,第二次用了五根棒?

  小结:原来这根小棒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条边。这两个图形合用了一条长短一样的边,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公用边。叫什么?(幼儿重复“公用边”)(教师边说说用笔划出来)什么叫公用边?(幼儿组织语言回答:两个图形合用的一条长短一样的边)

  村长:那我来考考你们,下面的图形中,哪根小棒是公用边?

  师:请你用蜡笔把公用边划出来!

  幼儿独立操作。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找到的公用边?(幼儿用白板笔操作)

  幼儿操作时,教师引导其余幼儿讲述“这是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公用边”等。

  师:你们都找到了吗?(点击课件)恭喜,闯关成功!

  3。第三关,根据要求拼图形。

  师:哇,这么快就到第三关了,听听村长又出了什么题目?

  村长:请用六根棒,用公用边的方法,拼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教师用笔点出课件中的数字和图形。)

  师:我们先数数,这两个图形原来用了几根棒!(幼儿一起数)

  师:听清楚村长的要求了吗?先数六根棒,再用公用边的方法拼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幼儿操作。

  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时,找找不同的公用边。

  师:正方形的四条边都可以作为公用边,赶紧拼一拼吧!

  师:来,请你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拼的?它们的公用边在哪里?

  师:这条公用边在上面,这个图形是向上的。

  师:谁跟他拼得不一样?你是怎么拼的?它的公用边在下面,这个图形是向下的。有没有小朋友使用的公用边在左边?

  小结:(点击课件,出示四个方向的拼图。)小朋友们真聪明,使用不同的公用边,拼出的图形方向也不同。

  师:咦,这张表是什么意思?(用九根棒,用公用边的方法拼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教师边说边用笔点着表格说。

  师:我们先数数这个长方形和梯形用了几根小棒!(11根)梯形的这条长边用了两个小棒,长方形的两条长边也都用了两根小棒!

  师:现在,只给你9根小棒,怎样拼出这两个图形呢?动动脑筋哦!

  幼儿操作。

  师:请你再拿三根小棒,现在我们有9根小棒了,请你用这9根小棒,用公用边的方法拼出一个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

  师:公用边是两个图形合用的一条长短一样的边哦!赶紧动手试一试吧!

  师:看,我把你们拼的图形都请上来了。谁来找一找公用边呢?

  小结:原来,这两个图形用到的公用边,是长方形的两条长边。你们成功了吗?(点击课件,鼓掌)

  4。第四关,游戏“造房子”。

  师:最后一关了,村长出的题目一定很难,你们有信心闯关吗?好,请听题!

  村长:为了更好的抵御灰太狼,我们的羊村要改造了。请你用公用边的方法,把小样们的房子造在一起!

  师:我们看看喜羊羊原来是什么形状的房子?(正方形)美羊羊的是一座三角形的房子,懒羊羊的是长方形的房子,沸羊羊的是梯形的房子。(说图形的时候,教师请幼儿一起说。)

  师:这一关有点难,那请一组上的小朋友合作完成任务吧!记住,使用公用边的方法把小羊的四座房子都造在一起!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可以先为一只小羊造房子,然后商量一下,再为谁造房子,怎样造就用到了公用边这个方法。

  师:房子造好了,别忘了把小羊送回家!

  教师观察每一组的操作情况。对比较快的组提出要求:把公用边的找出来,换上黄色的边。

  师:你们快完成了,那请你们把公用边找出来,换上黄色的边!

  师:已经完成的一组,小朋友可以和边上的朋友说说,谁和谁的房子用到了公用边!

  幼儿基本完成。

  师:小朋友们房子都造好了,派个代表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样为小羊们造房子的?谁和谁的房子用到了公用边?

  幼儿说的时候,教师指出公用边是哪条。

  三、看视频,唱歌退场。

  师:小朋友们真棒,帮助羊羊闯过了难关。看!喜羊羊终于得到村长的食人花了!(播放视频)

  师:灰太郎被消灭了,我们一起唱歌庆祝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课题生成:

  幼儿数学活动要求教师们在活动中,首先做到的就是要使幼儿真正理解一个数学概念,并掌握这一概念的的属性。“星期”这一时间概念的属性之一是其顺序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之二是其周期性(七天一循环,周而复始)。因此,此数学活动宗旨就是让幼儿理解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即“周”这一概念。其次、还要注意到紧密联系幼儿已有的序数、邻数的知识,联系幼儿生活中天天伴随“星期×”的经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课题名称:认识时间“星期”(大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方面:录音机、多媒体计算机各一台,录有童话电《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磁带一盒。星期转盘游戏的`课件,星其盘操作材料若干套(与幼儿小组数相同)。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习了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3分钟左右)。

  (1)复习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助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谁呀;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形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自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18,20分钟)

  (1)听文学作品《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童话故事,第一遍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老师出面期妈妈图片)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

  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边听录音,边思考。

  (2)听录音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放录音同时随故事情节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星期一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亏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其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町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呢(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始)。

  3、幼儿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8~10分钟)。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的两个邻居是星期×和星期×。(意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概念。)

  4、活动评价(2分钟)。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淡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5、分组进往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戴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先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子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戈延续进行。

  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都非常可爱,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个食指,轻轻地点着那排圆溜溜的脑袋:“梅花、桃花、兰花…~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同花的名字一样吗?”

  星期妈妈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觉得它们都非常聪明,伶俐,于是她叉快乐地喊了起来:“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她边说边伸出一个食指,轻轻地点着那圆溜溜的脑袋:“聪聪、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这儿;她叉停住了,“哎呀,不行,这不是跟小腮友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又想,突然,她拍着自己的大脑袋自言自语地说:“啊哈!我真糊涂,七个孩子不正好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吗?就按他们出生的次序排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七。”星期妈妈说到最后一个孩子的名“星期七”时,感到这个太别扭了,她想了一下说一天生一个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妈妈取好七个名字,嘘了一口气,高兴;“好啦好啦,七个好听的名字、算取好啦!”

  过了一会,星期妈妈拿来两件红色的衣服说:“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两个孩子,就让他们穿上最漂亮的红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这五个孩子长得大。星期妈妈说:“给他们穿上黑衣服最漂亮”,于是她又拿来黑衣服,一边给他们穿一边笑嘻嘻地说:“黑衣服,黑衣服,黑出白皮肤,衣服黑,皮肤白,人人见了都喜爱。”

  星期妈妈的孩子们渐渐地长大了,他们不但学会了走路,而且,还经常手拉手围在妈妈身边,跳起快乐的“圆圈舞”呢!

  效果评析:

  此教学活动以游戏贯串始终。开始部分以“数字娃娃排队”“数字娃娃找邻居”游戏形式复习巩固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激励了幼儿学习热情,为新授作了知识铺垫。新授部分以幼儿喜爱童话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向幼儿介绍“星期”知识,幼儿在全神贯注地欣赏中,了解了星期的有关知识,并对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有了粗浅的理解。紧接着通过星期转盘游戏,幼儿在实际活动中,真正体验到了星期概念的内涵,透彻地理解了星期的顺序性,突破了星期周期性这一难点。然后通过活动评价,使幼儿主动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到了整理、概括,在理解的前提下学习运用数学语言。最后幼儿在有趣的角色游戏中,形象地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情况,轻松愉快地结束教学活动。整个活动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幼儿在动静交替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获得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好。

  专家点评:

  看到本课题的生成,教师对活动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以及教学方法和步骤的思考,可以看出教师已能对所组织的数学活动进行理性的思考了,幼儿园数学活动是一种充满理性的活动,而我们白教师常常还只是停留在追求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变化上,能从理解的高度去思考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的人还较少。希望幼儿教师学会从经验到理论的提升。

  反思与讨论:

  淡谈你对有关幼儿数学教学方面理论的了解和认识。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组成,初步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5的4种分解图各一张,数字卡1—4各2张,挂图1张,小鸡图片5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挂图

  1、草地上来了几只小鸡?数一数。

  2、小鸡找不到家,引导幼儿帮忙分在两个房间里。怎么分?说明要求和记录方式。

  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找出了几种方法,然后让幼儿说一说是怎么分的,请幼儿到黑板上演示分法。

  三、师幼共同总结。

  5可以分成几和几?有几种分法?(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教师用数字将幼儿的分法记录在黑板上。

  5 5 5 5

  ∧ ∧ ∧ ∧

  1 4 4 1 2 3 3 2

  四、引导幼儿再次讨论。

  1、按照那种顺序分容易看得清,又不漏掉?(一边的数字从1开始,依次越来越大,每次增加1,另一边的数字依次越来越小,每次减少1)。

  2、引导幼儿将5的4种分合方法记录在纸上。

  5

  ∧

  1 4

  2 3

  3 2

  4 1

  五、游戏《拍手对数》。

  如教师说:对5“我拍1”,幼儿:“我拍4”,1和4组成5;对5“我拍2”幼儿“我拍3”,2和3组成5;边拍手,边对数,游戏继续进行。

  活动反思

  数的组成是生活中的一个数学活动,具有探索性。孩子们喜欢自己分点心、分玩具、分学习用品。设计5的组成这节教学活动,要注意幼儿原有的经验,充分发挥孩子的能动性,让幼儿自主用不同学具进行探索、演练数的组成。在新要求与旧经验中引领幼儿,让幼儿学习、发现。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画面特征自主探索5的加法,并列出5的加法算式。

  2. 初步理解加法中两个部分数的互换规律。

  3. 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5的加法式卡、5的加法图。

  2.苹果(5的加法图)、梨子(一道5的加法算式)、橘子(算式填写完整)

  活动过程:

  1.以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秋天到了,很多动物约好一起去秋游,也邀请我们一起去呢。”

  2.拍手游戏:复习5的组成

  小动物们可开心啦!邀请我们一起玩“5的拍手游戏”。

  师:“我拍1”幼儿:我拍4,师幼:我们一起拍拍手。

  3.来了几只动物。(幼儿看图自主探索学习5的加法)

  (1)集体探索5的第一组加法

  教师:很多小动物都来了,我们看谁来了?(出示1只小兔)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呢?(又出示4只兔子)你能用三句话说清图片的意思吗?谁会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呢?1、4、5各表示什么?

  (2)幼儿自主探索5的加法

  ①教师:还有哪些动物来了呢?请你从篮子里拿一张图片,先学会用3句话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图片的下面列上算式。

  ②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③个别幼儿进行交流。(先用3句话说清图意,再列出算式)

  4.探索加法中两个部分数的互换规律。

  (1)教师把幼儿探索出的算式题贴在黑板上,读一读。

  (2)为了让大家看清楚些,我们一起来把它们分分类。(把相同数字的算式贴在一起。)

  (3)请幼儿观察2组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结加法中加号前后两个数可以互换的规律。

  5.游戏摘果子:复习巩固

  教师:小动物们来到了果园,摘了很多果子,但是一定要把果子上的题做对了,水果才能带回家。

  苹果:看图编题,列算式。

  梨子:写朋友题。

  橘子:算式填写完整。

  (1)幼儿任选一种水果进行操作。

  (2)评价操作情况。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

  3、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实物钟表4块,幼儿人手一个钟表模具。

  2、录音机、磁带。

  3、太阳娃娃头饰、一教师扮太阳娃娃

  4、彩笔、长布、小篮子。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天线宝宝乐园”去做客,你们高兴吗?(在《天线宝宝》音乐伴奏下幼儿做活动前的热身运动,激发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一教师戴太阳娃娃头饰,扮太阳娃娃)说: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好多礼物,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引出课题并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师: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

  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师: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的?(长短、粗细)短短粗粗的这根针我们叫它时针,长长细细的这根针我们叫它分针。(加深巩固)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观察时间为12点钟表)师: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师:请小朋友上来把分针拨1圈,看一看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

  师总结:

  当分针走1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他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对比时间为12点、1点钟表)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师总结:

  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对比时间为12点半、1点半钟表)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6)

  师总结:

  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是半点。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出:分针指6,时针后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3、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玩游戏“我说你拨”

  ① 、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相互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②、每组推举1位代表进行比赛,看谁拨的又对又快。

  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1、师: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

  2、教师归纳:钟表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朋友认识了钟,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了。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你们记住了吗?

  六、延伸活动:尝试设计钟表。

  师:让我们来当小小设计师,自己尝试设计各种形状、不同时间的钟表。(幼儿在轻音乐伴奏下自由在布上设计钟表,画玩后展示给客人老师)

  师:今天太阳娃娃送给我们的礼物帮助我们学习认识了钟表,那我们把设计的钟表回赠给太阳娃娃好吗?

  太阳娃娃:谢谢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把它贴到外面的走廊里让其他的小朋友也来学习认识钟表好吗?跟我走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按一定规律排序的物体随处可见,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经常会运用已有的各种排列经验为娃娃穿项链、手镯等,但是大部分幼儿排序的规律只停留在abab或aabb的规律上。如何让幼儿进一步探索排序的规律并有创意的按规律排序,特设计了本活动。《纲要》中提出:“教学中要结合生活和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感知、理解事物的关系,对具体的事物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在活动中通过故事情节、游戏引线,借助PPT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梳理排序规律,通过肢体游戏表现按一定的规律排队。提供常见的生活用品——吸管(同一大小、同一颜色)让幼儿尝试排序,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创造出不同的排列规律,拓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排列规律并续排。

  2、能够创造不同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3、感受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PPT一张、绿毛龟、青蛙图片各四张

  2、学具:操作板人手一份、各色吸管各100根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听故事,引出规律。

  1、提出要求:在故事中,听到“绿毛龟”三个字的时候马上起立。

  2、教师讲述故事,并依次贴出绿青蛙、绿毛龟。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小结:原来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4、初步尝试续排。师:如果我要接着排,后面会是什么呢?(绿青蛙、绿毛龟、绿青蛙、绿毛龟……)

  二、观察PPT,引导幼儿探索规律并续排。

  1、幼儿观察小猫家周围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都是什么样的规律?

  2、幼儿自由讲述发现的规律并进行续排,引导幼儿说完整。

  (1)小动物(abcabc……)

  (2)向日葵排列(abab……)

  (3)鱼排列(aabb……)

  (4)气球(ababbabbb……)

  3、教师总结:我们发现了这么多有规律排列的东西,它们有的按物体名称,有的按外形特征,有的按上下左右的方向,还有的按数量的规律进行排列。

  4、游戏:幼儿用肢体动作排序。

  (1)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向日葵排列规律。

  (2)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鱼的排列规律。

  三、幼儿操作

  1、介绍材料:出示操作板及同色吸管。

  2、提出操作要求:

  操作时从左到右进行排序。

  铺的路必须是有规律、有创意的。

  铺完路后,要检查铺的路是否有规律。

  3、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师幼共同评价幼儿作品,总结创新之处。

  四、思维拓展。

  师:你发现生活中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呢?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等是查看时间的工具,学习查看他们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大(小)字卡,月历和数字卡人手1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高兴吗?

  那我们先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

  看到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学号、年龄、时间等)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

  1。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2。出示房子图,小朋友瞧,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字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秘密,这些数字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想不想听?

  教师利用大字卡讲述故事。

  3。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卡回答问题。

  (1)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个日娃娃呀?它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

  (2)大月房有哪几个月?小月房有哪几个月?

  大月有几日?小月有几日?

  (3)顶小的月是几月?有多少日?

  三、学习查看挂历的方法,练习找日期。

  1。现在老师指日期,请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日?

  老师说日期,请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教师:那今天是几月几日?你们怎么知道的?

  小结:对了,象日历、挂历、台历等可以查看日期。

  2。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些挂历、台历,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展览会,看看找找说说日期

  (如:生日、节日等),并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师听。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并能正确说出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的名称和基本特征;

  2、探索兴趣的激发,以及观察、比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2、准备四种颜色的圆圈(红、黄、蓝、绿四色)

  活动过程:

  1、让每位幼儿自由选择一样物品,请他们自由的观察、触摸和摆放

  老师:每位小朋友到老师这来拿一样玩具,待会玩的时候,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你拿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它摸上去是有什么感觉?把它放在桌子上看看会怎么样?并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幼儿带着问题自由操作,教师从旁观察,并适时给予指导)

  2、教师从幼儿的观察中向学生介绍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的名称及其特征

  ㈠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㈡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玩法回答,如:“我玩的是小球,一推它就向前滚,一挡,它就向别的方向滚,我把小球放在地上,它站不住总向周围滚”,“我玩的是方积木,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滑”,“我玩的是可乐瓶,一推,它就向前滚,一挡,它就停下来。我把小可乐瓶放在桌上,它能立住”等。

  ㈢教师对于幼儿的观察分析进行总结型概述

  老师:球体无论从哪一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平面上能向任何方向滚动;圆柱体的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圆形,中间上下一样粗,把它平放在一个平面上,会前后滚动,像一根柱子;正方体有六个面,六个面一样大,都是正方行,把它放在桌面上,不管怎么放,都不能滚动;长方体和正方体差不多,有四个面是一样大,是长方形,还有两个面是正方形,也是一样大,把它放在桌面上,不管怎么放,也都不能滚动。

  3、请幼儿分别将各种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形状的物品进行分类,并请能力强的幼儿检查是否放对了。

  老师:为了证明小朋友们都认识它们了,下面来请小朋友将手中的物品分分类,将球体放入红圈内,将圆柱体放入黄圈内,将正方形放入蓝圈内,将长方体放入绿圈内。

  (分好后)

  老师:我请小朋友来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都分对了,如果有错,应该放在哪里?

  4、请幼儿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教室内的事物)

  老师:不知道小朋友们有没有注意到,其实我们教室里面有很多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大家来找找看好不好?(找到后,老师夸小朋友们真厉害)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建立凑十法中“十”的模型。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知道如何凑十。

  2、经历知识转化的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方法。

  3、体会数学学习中的转化思想。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凑十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完整叙述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小猴子图片 、桃子图片、2行5列的大表格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加几。

  为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奠定基础。

  1、师出示课件卡片: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0加几的加法,有一只聪明的小猴子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小猴子),有没有信心?请看大屏幕: 10+1=( ) 10+7=( ) 10+3=( ) 10+8=( ) 10+5=( ) 10+6=( ) 10+2=( ) 10+4=( ) 10+9=( )

  2、小结:10加几等于十几。

  二、看盒子说数。让孩子们在头脑中将盒子建成10的模型。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小猴要送大家一个礼物,(出示空盒子)这个盒子非常神奇,能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想知道它的秘密吗?

  1、先来仔细观察一下:一共有几个格子?

  2、如果每格装一个菠萝,一共可以装多少个?

  3、出示9个菠萝图:现在有几个菠萝?怎么知道的?

  4、出示8个、7个菠萝图,提问同上,感受8加2和7加3的模型。

  5、出示10个菠萝图,问答后小结:装满就正好是10个。

  三、小动物们的问题。

  体会凑十的优越性,初步感受凑十需要从一个数里分出一部分和另一个数组成10。

  1、小猴的桃子,9+3。引出凑十法,从多样化中初步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

  (1)出示10个格子的盒子装有9个桃子,盒子外面有3个。师背景叙述:爱劳动的小猴帮妈妈摘桃子,昨天摘了一些放到盒子里,看一看是几个?(9个)今天又摘了几个?(3个)。

  (2) 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能解决什么问题(提一个数学问题)?(两天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3)你知道吗?怎么知道的?可能出现点数、接着数和凑十法,对于前两种请学生上黑板演示一遍即可,凑十法做重点分析。教师对凑十法的引导语:从外面拿一个放进去装满正好是10个(板书10),10加剩下的2等于12。启发其它孩子理解,提问:听明白他的想法了吗?谁来再说说?/一样想法的请举手,再来说说。引导其它孩子评价,教师定性评价语:不仅快,而且一眼就看出一共是 12个。

  (4) 教师在课件上圈出盒子,小结:将盒子装满凑齐10个,加上盒子外面剩的2,一眼就看出是12,又快又简便。这真是一个有魔力的盒子,只要你将它喂饱(装满)它就告诉你答案。结语:凑十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

  教师小结: 脱离实物进行凑十。

  1、说图意、提问、列式。

  2、说计算过程。提问:怎么凑十?

  教学反思:

  “凑十法”是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必须用“凑十法”进行计算,但是学生应该会“凑十”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凑十”的计算方法.做一做时再通过圈一圈、看图计算和算一算,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凑十”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数学。

  小百科:凑十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思路。运用凑十法能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10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9篇(幼儿园各领域教案的模板)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安全教案模板九篇(幼儿园教案万能模板)


相关热词搜索:幼儿园教案万能模板   幼儿园大班数学试卷模板   幼儿中班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