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红橘教学评语5篇(家乡的红橘教案)

时间:2023-04-17 11:21:03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家乡红橘教学评语5篇(家乡的红橘教案),供大家参考。

家乡红橘教学评语5篇(家乡的红橘教案)

家乡红橘教学评语1

  8、家乡的红橘

  教材分析:

  关于家乡,我们有太多的话想说,她的一山一水总是那么令人牵挂。或是美丽的自然风光,或是淳朴的父老乡亲,或是独特的风味小吃!《家乡的红橘》一文就透过小小的红橘,表达了作者浓浓的家乡情,深深的自豪感,让我们也随着那深情的笔触一起去品味吧!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2、学习本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红橘的有关知识及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5)

  1、复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男女生赛读、齐读。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呢?

  生自主质疑,师梳理出本节所要探究的重点问题:

  家乡的红橘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

  3、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出示自探提示:

  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与问题有关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及时批注在旁边。

  生借助自探提示进行自学,师巡视辅导。

  二、解疑合探(25)

(一)小组合探

  要求:

  1、小组长认真负责,确保人人参与。

  2、组长做好分工,安排好讨论结果的记录和整理,小组内若有其它问题,一并讨论解决。

  3、激情投入,体验合作学习的愉快!

  4、时间:3分钟。

(二)全班交流。

  1、体会橘子树叶的可爱。

(1)作者用哪些词来写橘子树的叶子可爱?把它们用重点符号标出来(学生汇报:茂盛、四季常青、闪着绿油油的光)

(2)理解“茂盛”的意思。

(3)指导朗读、背诵。让我们想象一下:绿得发亮的叶子是那么坚定有力地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多美啊!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自读、抽生读,师生点评,齐读,试背)。

  2、体会橘子花的可爱。

(1)勾画出写花骨朵特点的词。

  米粒大小、洁白、形状像茉莉、一簇簇、指甲那样大、香气。(2)理解词语:竞相开放、争奇斗艳。(3)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橘子花的?

(大小、形状、颜色、数量、香味)(4)指导朗读、背诵。

  师:作者观察得多么细致,描写多么细腻。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花儿竞相开放,花香醉人的情景。(抽读、评价、教师范读、齐读)。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们仿佛真的看到那洁白、朴素的花骨朵,仿佛真的闻到了那醉人的香味。

  师:这么美的句子,想把它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吗?下面就自己背一背吧!(自由背、学生背、师引背、齐背。)

  3、体会果子的可爱。

(1)课文哪些词语写出了青色的橘子的可爱?(学生汇报:肥实、压弯了枝头、又酸又涩)

(2)理解:肥实。

(3)指导朗读:齐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果实缀满枝头的情形。过渡:到了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成熟的果子又有哪些可爱之处呢?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红橘的呢?

  4、感悟橘子丰收的情景。

(1)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颜色:红色金黄色的瓤

  形状:像一盏盏的小灯笼

  味道:甜甜的感受: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师:对,你看作者观察多细,想象多美啊!在写这些丰硕的果实时,用了“有的??有的??有的??”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师:红橘不但样子可爱,而且味道甜美,令人舒畅,让我们仔细读读。(指名朗读)

  师:闭上眼睛,想象橘园丰收的景象。然后请你描述你想象中的情景。(2)指导背诵:有感情地朗读并把它背下来,体会作者对家乡红橘的喜爱之情。(自背、抽背、引背、齐背)

  过渡:家乡的红橘每一阶段都有它的可爱之处,无论是橘树叶、橘子花,还是橘子,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可爱,就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三)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1、外地客人来到我们家乡,你准备向客人怎样介绍家乡的红橘。先说给同桌听,再在全班介绍。

  2、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家乡红橘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红橘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顺序观察一种事物的写作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得更有条理。

  三、质疑再探(5)

  1、请同学们再回顾一下课文内容,看看前面提出的问题是否解决?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预设:作者怎么这么了解红橘?

  2、引导学生自主解疑。

  四、运用拓展(5)

  1、自主测试:

(1)自编题:你想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自编题。

(2)教师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在班级交流、测试。

  2、教师补充题:模仿第5段写一种水果,注意要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3、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可以从内容、结构、中心、写法等方面来说。)(2)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8 家乡的红橘

  春天的橘叶:茂盛、闪着绿油油的光

  四五月橘子花:不声不响一簇簇

  秋天青色果实:压弯枝头

  果子成熟了:像小灯笼 让人喜爱

家乡红橘教学评语2

《家乡的红橘》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教学难点:能学着本文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3.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词,理解本课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橘吗?吃过红橘吗?你对红橘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抽生说)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红橘的文章,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作者眼中的红橘是怎样的?

  师出示课题:家乡的红橘,生齐读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家乡的红橘有那些可爱之处?

  3、出示自探提示:

  1)自读课文,把红色音节的字音读准,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2)勾画出生字连成的词语,每个词语自读三遍。3)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二、解疑合探

  1、检查生字、词读音。

(1)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认读、教师及时纠错,抽生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注意:翘舌音:畅、束平舌音:素 前鼻音:嫩

  后鼻音:竞 多音字:骨(骨气、花骨朵)(2)把生字、词带进课文中再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抽读、师生互评、齐读)

  2、了解课文大意 (1)这篇课文一共几段?

(2)谁来说说课文的几段各讲了什么? 学生汇报:

  第一段: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第二段:春天时,橘子树叶长得很茂盛。第三段:四五月时,橘子花开了,花香醉人。第四段:秋天,橘子树上结满的青色果实压弯了枝头。第五段: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第六段:总结全文,赞美家乡的红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3、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男女生赛读、齐读。2)复习课文:全班齐读课文。

  2、质疑: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呢?

  3、出示自探提示:

  自由读课文,思考:红橘的叶、花、果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划出相关语句,并把自己的感受批注下来。

  二、解疑合探

  1、精读课文,感受红橘的可爱

  1)出示第1段,自读思考第1段讲了什么?(家乡的红橘生长在长江边)2)过渡:作者家乡的红橘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请自读课文2~5段,边读边思考。

  3)(学生汇报:第2段写了春天时,橘树叶长得很茂盛)师板书:橘树叶。4)作者用哪些词来写橘子树的叶子可爱?把它们用重点符号标出来。(学生汇报:茂盛、四季常青、闪着绿油油的光)5)理解“茂盛”的意思。6)指导朗读、背诵。

  7)那绿绿的叶子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在阳光下闪光,多美呀!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自读,抽生读,师生点评,齐读,试背。

  8)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生:第3段主要写橘子花的可爱)师板书:橘子花。

  9)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橘子花的可爱?勾画表现橘子花可爱的词语。(学生汇报: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绽放、醉倒)10)11)理解词语: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指导朗读、背诵。

  a)自读,边读边想象花儿竞相开放,花香醉人的情景。抽读、教师范读、齐读。

  b)这么美的句子,想把它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吗?下面就自己背一背吧!(自由背、抽背、师引背、齐背)12)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第4段写了青色的橘子压弯了枝头,很可爱)师板书:青色的橘子。13)小组讨论:课文哪些词语写出了青色的橘子的可爱?(学生汇报:肥实、压弯了枝头、又酸又涩)14)理解:肥实。15)16)指导朗读:齐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果实缀满枝头的情形。到了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成熟的果子又有哪些可爱之处呢?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红橘的呢?请生自读第5段。师板书:成熟的果实。17)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颜色:鲜嫩的、金黄色的瓤 形状:像一盏盏的小灯笼 味道:甜甜的感受: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18)指导背诵:有感情地朗读并把它背下来,体会作者对家乡红橘的喜爱之情。(自背、抽背、引背、齐背)19)家乡的红橘每一阶段都有它的可爱之处,无论是橘树叶、橘子花,还是橘子,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可爱,就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师板书:让人喜爱。

  2、理清顺序,总结全文

  a.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描写一种水果? 结构:总-分-总 顺序:时间顺序 修辞:比喻、拟人、排比 中心:表达出喜爱之情 细致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

  b、测一测 这篇课文是按()顺序写的,先写初春的橘子树,接着写四五月时的橘子花,再写()的青色果子,最后写()的成熟果子。通过对红橘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三、质疑再探 同学们还有疑问吗?

  四、拓展运用 (1)学生自编题。

(2)教师展示典型题并讲解。

  五、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自己写一写,主要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附:板书设计 8.家乡的红橘

  春天橘叶:茂盛、闪着绿油油的光 四五月橘子花:竞相开放 秋天青色果实:压弯枝头

  十一月果子成熟了:像小灯笼让人喜爱

家乡红橘教学评语3

《家乡的红橘》教学课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

  2、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

  2学着本文的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个谜语。

  2向其他人了解红橘的特点,生长情况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没有开始新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

  金铃铛,黄又黄。

  摇一摇,没声响。

  闻一闻,喷喷香。

  拨开往里看一看,住着一群小月亮。

  生: 橘子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让我们来学习我们的新课《家乡的红橘》。大家一起来都课题。读完课题后,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红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连贯,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检测生字、词语(用大屏幕展示生字、词)。

  师:看,生字想和大家交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从课文中跳出来了,让我们去打打招呼吧。

(1)齐读生字、词语。

(2)抽生读,注意读准后鼻音(竞jìnɡ),前鼻音(嫩nèn),平舌音(素sù),翘舌音(畅chànɡ)。

(3)同桌互相考考。

(4)老师也想考考大家,老师随便指读(去掉拼音读)。多音字(骨),形近字(辩、辨、辫、瓣)(竟、竞)。

  3快速读完全文。

  想:作者为什么写家乡的红橘?

  生:因为家乡的红橘十分可爱。

  生:从最后一段,我知道,家乡的红橘真让人喜爱。所以,要写家乡的红橘。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

  师:作者是怎样写出家乡的红橘的可爱的呢?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

  1带着这些问题,快速浏览全文。

  2学生讨论后汇报:

  生: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写的。按生长过程来写的。

  生:抓住红橘的叶子、花骨朵、果实来写的。

  3读第2段。

  思考:

  春天来了,红橘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四季常青、绿油油)。

  经过风霜考验是什么意思?(经过风吹霜打)。经过风吹霜打后更加茂盛,是多么坚强啊!

  让我们想象一下:绿得发亮的叶子是那么坚定有力地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多美啊!捧起书来边读边想象。

  4读第3段。

(1)思考:花骨朵有什么特点?勾画出写花骨朵特点的词。

  米粒大小洁白形状像茉莉一簇簇指甲那样大香气

(2)想一想: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写的?

(大小、形状、颜色、数量、香味)

  师:作者观察得多么细致,描写多么细腻。

  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

  抽生读,评价。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们仿佛真的看到那洁白、朴素的花骨朵,仿佛真的闻到了那醉人的香味。

  5读第4~5段。

  思考:作者是怎样写果实的?

  开始是青色的果子又酸又涩,果实成熟了,像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读这个句子,体会这句话表达了几层意思:

  生:写出了颜色是红的。

  生:写出了形状像“小灯笼”。

  生:写出了数量多“一盏盏”。

  生:写出了果实的可爱。

  师:对,你看作者观察多细,想象多美啊!在写这些丰硕的果实时,用了“有的??有的??有的??”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师:红橘不但样子可爱,而且味道甜美,令人舒畅,让我们仔细读读。

  师:闭上眼睛,想象橘园丰收的景象。然后请你描述你想象中的情景。

  师:作者从颜色、大小、数量、味道写了果实的可爱。

  6小结。

  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地方让人喜爱?

  四、拓展延伸

  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抓住形状、颜色、味道把它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家乡的红橘(喜爱)

  叶

  花骨朵

  果实

家乡红橘教学评语4

《家乡的红橘》 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新课改精神、新教材特征和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我在设计家乡的红橘这一课的教案时以语文“本体性”教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能力,争取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3、能积累本课的好句好词。

  4、能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根据要求,写一写。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难点:

  能学着本文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准备:

  课件

  两个黑口袋

  几个青橘子和红橘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利用实物进行谈话导入课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法:课前准备一个黑袋子,里面装几个红橘。上课之后老师装着很神秘的样子,自豪地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送一份礼物给几位同学。”于是,老师就请几个同学上来摸袋子里的东西。当小朋友们摸出红橘之后,下面肯定一片哗然。这时老师就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生:“红橘。”师接着问:“那有谁知道红橘什么时候成熟?它什么时候开花?开的花是什么颜色?......”相信没有学生知道。此时,老师就说:“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们将一起来了解它。”(板书课题:家乡的红橘)然后齐读课题2遍。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请生自由地读课文,标出段落,勾画出生字词。

  2、同桌互相学习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自学情况。(注意:检查时方法一定要多样,可采取齐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等。)

  4、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写的10个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找出用什么方法才可以将这些字又快又准的记住。(教师提示:可以用以前学过的加一加、减一减、编顺口溜、形近字比较记忆等)

  3、难写生字首次放大书写。(把学生认为不好记的生字放大到四个拼习格子那么大,让学生认真写两遍。教师一定要指出该字的注意事项。比如哪笔长哪笔短,把这个字的哪一笔写好是关键。)

  4、听写检测识字效果。(写完生字后马上听写加强记忆,最好两次效果更佳。)

  四、再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1、同学们表现的很不错,这些字娃娃都被我们送回了家。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朗读,勾画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小组讨论,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3、请生自由发言,告诉大家自己喜欢的句子。

(注意:如果生找的是描写叶子的句子,教师要说:“你找得很好这是描写叶子的。”然后请全体学生齐读。如果生找的是描写花的,教师也要总结说:“这是描写花的。”然后齐读。等等,教师随机处理即可。)

  五、小结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高气爽,硕果累累。今天我们一起来到了作者的家乡,领略了橘园从春天到秋天的美丽。

  六、布置作业

  教师课件出示文中的词组,让学生抄下来课后完成。(要求到课文中找答案){()的阳光

()的花骨朵

()的光

()的叶片

()的小灯笼

()的瓤

()的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不知道同学们完成得怎么样,现在老师要检查检查。)

  1、以报听写的方式检查上堂课布置的练习。

  2、同桌互相检查,汇报结果。

  3、齐读巩固。

  4。谈话过渡。(红彤彤的红橘人见人爱,今天让我们再一次来到作者的家乡,一起走进那成片的橘。)齐读课题:家乡的红橘(要求:自豪地、高兴地读)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段。

  2、思考:从第一段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生1:我知道,作者的家乡在长江边上。)

(生2:我知道,作者的家乡有成片的橘园,那里盛产红橘。)

  3、教师总结评价

  你们回答得真好,从第一段我们知道了作者家乡的位置和当地的特色,有照应题目的作用。(板书:位置、特色)

  4、再一次齐读第一段。

  三、学习2--5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读2--5段,找出里面表示时间的词。

  2、抽生回答。(注意:有可能学生一下找不出春天或秋天,教师要加以引导。然后竖着板书“春天、四五月、秋天、十一月左右”)

  3、齐读第2段。思考:本段写的什么?它又什么特点?

  4、抽生回答。(生:“叶子。”)

(师:“什么叶子?请表达完整。”)(生:“橘树的叶子”)

(师:“对了,回答的真好。板书:叶子

  那谁来告诉大家书上用了哪些词来描述橘树的叶子的呢?”)

(生:“四季常青、茂盛、闪着绿油油的光”)

(师:“同学们找得真好,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美丽的画面。然后老师再课件出示图片,请生再一次有感情地齐读一遍。(板书:四季常青

  闪着绿油油的光)

  5、分小组合作学习。

(1)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小组讨论学习第3自然段。第二小组讨论学习第4段。第三小组讨论学习第四段。(要求:每组要讨论出自己负责的这一段主要写的什么?它们有些什么特点?或是怎么去描写的?)

  6、学习第3段 (1)请第一小组的汇报讨论学习结果,并展开深入的学习。(首先让第一小组的齐读自己讨论学习的这一段,在请生总结汇报。)

(生:“经过讨论,我们认为第三段写的是橘树的花。花的特点有,小巧、洁白、清新、朴素”)

(师:“你们做得真好,这段的确是写的橘树的花。写了花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观感。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花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观感的词句。)板书:形状、大小、颜色、气味、观感(2)学习本段重难点

(让生思考一会儿过后,教师说现在请大家一起回答老师:“花骨朵的大小像什么?”)(生:“米粒!”)

(师:“绽放后形状像什么?”)(生:“茉莉!”)

(师:“花瓣有多大?是什么颜色的?”)(生:“有指甲那么大,是白色的。”

(师:“虽然橘子树的花是那么的不起眼,但它却芳香沁脾。现在请同学们看到大屏幕。思考这些地方是运用什么方法来写的?”)(用红线画出米粒大小的花骨朵,绽放开来,形状像茉莉,一瓣一瓣的,有指甲那么大。提示:在学习第7课的第2自然段时学过这种方法。)

(生:“举例子!”)

(师:“对了,用了举例子的方法。那谁来说说这种方法有什么作用?”)提示:上次讲过,仔细思考。

(生:“更形象,生动。”)

(师:“不错,这种举例子的方法会把一样东西写得很形象,很生动,给人更直观的感受。”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把第3段读一遍。”)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把这段话的第一句齐读一次,谁能告诉大家这句话是用什么手法来写的?”)如果没有人知道,此时教师出示课件娇艳的花朵和不起眼的花骨朵加以引导,使其形成鲜明的对比,师阐述说:“这两种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写作手法就叫对比。在这里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橘子树花骨朵的不起眼,暗示了它的小巧、朴素。现在请全体女生一起将这段读一遍。”)

  7、学习第4段

(师:“女生的声音真甜美,就像橘子花一样,把我们醉倒了。)(1)第二小组的齐读第四段。(2)小组代表发言。

(生:“第四段写的是秋天的青色橘子。它的特点是肥实、又酸又涩。”)(师:“同学们完成的很不错。”板书:青色果子

  肥实

  又酸又涩)(3)齐读感悟(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品读一下这一段。)(4)学习本段重点

(课件出示第4段,用红线将一串串、压弯了腰勾画出来。请学生思考这些划线地方的词,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生:“这些词让我知道了橘子很多。”)

(师小结:对了,这段写了秋天,结出了很多惹人喜爱的青色果子,但不能吃。不知道这些橘子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成熟?我们好期待。)

  8、学习第5段

(1)全体齐读感知大意。

(2)第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生:“写的11月左右的成熟了的橘子,像小红灯笼,而且很好吃。”)

(师:“对了,这段写了成熟的红橘像小红灯笼,味道甜甜的。)板书:成熟的橘子

  像小红灯笼

  甜甜的(3)学习第5段要点

  a:课件出示第5段的第一句话。思考:这是一个什么句?(生:“比喻句!”)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成熟的红橘比作小红灯笼。”)

(师小结:作者把小红灯笼比作成熟的红橘写得真好。“ B;学习第5段的第二句话。思考:观察这句话有什么特点?(生::“这里面有3个有的。”)

(师:“对!这句话连续出现了3个有的。用了排比的手法。现在请同学们来帮帮我们的作者,用上有的一词把省略号补充完整。”)

(生:有的、、、有的、、、有的、、、)

(师:写的真好,你们真是一个优秀的小作家。刚才我们说的这些都是作者在远处看到的样子。那么走近看又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在书上去找答案。)C:学习第5段最后3句话句。

(生:走近了看,红橘的皮上还有一个个小窝窝。)(师:别看它的皮上长着一个个窝窝,它的味道可好了,吃了会让人觉得十分舒畅。)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读最后几句话,先让我们想象一下吃了橘子的感受,带着舒畅的感觉读。)

  四、学习第6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句话。(2)思考:这是一个什么句?(生:感叹句!)

(师:我们知道感叹句有赞美的作用,在这里它起了一个总结全文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板书:让人喜爱(3)再次齐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积累好词佳句

  请全体同学全体起立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会了就立即坐下。实在不会的几个学生下课后一定要安排学生监督完成。

  六、整理思路、回顾全文

  1、带领学生梳理板书。

(师:第一段写了家乡的----生:位置和特色。)

(师:第二至五段按时间顺序写了橘子树的--生:叶子、花、果实。)(师:第六段总的写了家乡的红橘--生:让人喜爱!)

(师:本文作者的这种写作方式称为总--分--总。板书:总分总

  而且,第二部分是按植物生长的先后顺序写的。)

  七、布置练习

  请同学们课后选择一样自己熟悉的水果按本文第二部分的写作顺序来写,可以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七、总结

  这就是作者家乡的红橘,虽然它开的花是那么的不起眼,但是能结出甜甜的果实,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回味。我希望同学们也能像橘子一样给大家带来快乐。

  八、板书设计

  家乡的红橘

  总:

  1、位置、特色

  2、春天

  叶子

  茂盛

  闪着绿油油的光

  分

  3、四五月

  花

  小巧、洁白、清新、朴素

  4、秋天

  青色果实

  肥实

  又酸又涩

  5、十一月左右

  成熟的果实

  甜甜的总

  6、让人喜爱

  教学反思:这两堂课里,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除了几个别的后进生当堂课不会写本课生字和背诵好句好段外,其他的都另我十分满意。特别是学生完成的小联笔进步明显,很真实。让我有些小开心。

家乡红橘教学评语5

  教材分析

  本课为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8课。这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文章,全文共分为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家乡在长江边上,有成片的橘园。第2自然段写春天时节,红橘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第3自然段写四五月份,橘子树长出了米粒大小的花骨朵,花香醉人。第4自然段写秋天,橘子树结出的青色果实惹人喜爱,但吃起来又酸又涩。第5自然段写十一月左右,红橘成熟了。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家乡的红橘让人喜爱。通过描写,表达了作者浓浓的家乡情。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红橘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教学难点

  能学着本文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橘吗?吃过红橘吗?你对红橘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抽生说)

  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红橘的文章,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作者眼中的红橘是怎样的?

  师出示课题:家乡的红橘,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

  1自读课文,把红色音节的字音读准,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注意:翘舌音:畅、束

  平舌音:素

  前鼻音:嫩

  后鼻音:竞

  多音字:骨(骨气、花骨朵)

  2勾画出生字连成的词语,每个词语自读三遍

  3检查生字、词读音。

  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认读、教师及时纠错,抽生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进课文中再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抽读、师生互评、齐读)

  三、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标出段,弄清各段讲了什么?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1)这篇课文一共几段?

(2)谁来说说课文的几段各讲了什么?

  学生汇报:

  第一段: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

  第二段:春天时,橘子树叶长得很茂盛。

  第三段:四五月时,橘子花开了,花香醉人。

  第四段:秋天,橘子树上结满的青色果实压弯了枝头。

  第五段: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

  第六段:总结全文,赞美家乡的红橘。

  四、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用喜欢的方式记忆课后田字格中的10个字。

  2教师重点指导“骨”字的写法,请生观察写“骨”字时应注意什么?骨字的第四、第五画是点、横钩。

  3师范写“骨”字。生在桌上用手指写3遍。

  4生练习:打开练习本,把其余的9个字在田字格里写2个,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5展示书写。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抄写词语,每个三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男女生赛读、齐读。

  2复习课文:全班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受红橘的可爱

  1出示第1段,自读思考第1段讲了什么?(家乡的红橘生长在长江边)

  2过渡:作者家乡的红橘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请自读课文2~5段,边读边思考。

  3(学生汇报:第2段写了春天时,橘树叶长得很茂盛)师板书:橘树叶。

  作者用哪些词来写橘子树的叶子可爱?把它们用重点符号标出来。(学生汇报:茂盛、四季常青、闪着绿油油的光)

  理解“茂盛”的意思。

  4指导朗读、背诵。

  那绿绿的叶子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在阳光下闪光,多美呀!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自读,抽生读,师生点评,齐读,试背。

  5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生:第3段主要写橘子花的可爱)师板书:橘子花。

  6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橘子花的可爱?勾画表现橘子花可爱的词语。(学生汇报: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绽放、醉倒)

  理解词语: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7指导朗读、背诵。

(1)自读,边读边想象花儿竞相开放,花香醉人的情景。抽读、教师范读、齐读。

(2)这么美的句子,想把它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吗?下面就自己背一背吧!(自由背、抽背、师引背、齐背)

  8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第4段写了青色的橘子压弯了枝头,很可爱)师板书:青色的橘子。

  9小组讨论:课文哪些词语写出了青色的橘子的可爱?(学生汇报:肥实、压弯了枝头、又酸又涩)

  理解:肥实。

  10指导朗读:齐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果实缀满枝头的情形。

  11到了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成熟的果子又有哪些可爱之处呢?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红橘的呢?请生自读第5段。师板书:成熟的果实。

  12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颜色:红色金黄色的瓤

  形状:像一盏盏的小灯笼

  味道:甜甜的感受: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13指导背诵:有感情地朗读并把它背下来,体会作者对家乡红橘的喜爱之情。(自背、抽背、引背、齐背)

  14家乡的红橘每一阶段都有它的可爱之处,无论是橘树叶、橘子花,还是橘子,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可爱,就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板书:让人喜爱。

  三、理清顺序,总结全文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按红橘生长的时间顺序写的,先写叶,再写花,最后写果实由青变红。下边就请同学们勾画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完成课文第2题,读一读。

  出示课后作业:

  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初春的橘子树,接着写四五月时的橘子花,再写()的青色果子,最后写()的成熟的果子。

  2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家乡红橘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红橘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顺序观察一件事物的写作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得更有条理。

  四、作业

  1模仿第5段写一种水果,注意要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附:板书设计

  8 家乡的红橘

  春天橘叶:茂盛、闪着绿油油的光

  四五月橘子花:竞相开放

  秋天青色果实:压弯枝头

  十一月果子成熟了:像小灯笼让人喜爱

家乡红橘教学评语5篇(家乡的红橘教案)相关文章:

20年后回家乡的作文加评语3篇 二十年后回家乡作文讲评

家乡作文评语7篇 写美丽的家乡作文评语

写美食的作文加评语 家乡的美食 作文评语3篇(美食让生活更美好作文带评语)

家乡作文评语精选100句5篇(家乡美作文评语)

介绍家乡一处景物教学评语共6篇 描写景物评语大全小学

家乡的桥作文加评语3篇 有关桥的作文评语

写家乡作文加评语3篇(我的家乡作文加评语)

我的家乡作文带评语3篇 写美丽的家乡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