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4篇 平行四边形教学主题

时间:2023-10-28 11:49: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4篇 平行四边形教学主题,供大家参阅。

关于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4篇 平行四边形教学主题

关于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1

  【回顾与思考】:

  活动一:

  准备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将它们相等的一组边重合,得到一个四边形.

  (1)你得到了怎样的四边形?与同伴交流一下

  (2)观察拼出的这样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的对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3)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连成的线段叫做对角线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记作” ”

  活动二:(1)观察你所拼的平行四边形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为什么?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

  几何语言: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

  ∴AB= ,BC= ( )

  ∠A = ,∠B = ( )

  【知识应用】:

  1. □ABCD中,AB=3,BC=5,则AD= CD= 。

  2. □ABCD中,∠B=60°,则∠A= ,∠C= ,∠D= 。

  3.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边AB、BC的长度

  (2)求∠D、∠C度数。

  【当堂反馈(小测)】:

  1.已知□ABCD中,∠B=70°,则∠A=______,∠C=______,∠D=______.

  2.在□ABCD中,∠A +∠C =270°,则∠B=______,∠C=______.;

  3.在□ABCD中,AB=3,BC=4,则□ABCD的周长等于_______.

  4.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56 cm,两邻边长的比为3∶1,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较长的边长为_______.

  5.已知,如图,□ABCD中,∠A=70°,AD=5 cm,求∠B,∠C,∠D的度数及BC的长度。

  6.已知,如图,□ABCD中,∠CAD=20°,∠D=50°,求∠B,∠BCD的度数

  【巩固提升】:

  1、已知□ABCD中,∠B=70°,则∠A =______,∠D =______。

  2、在□ABCD中,AB=3,BC=4,则□ABCD的周长等于_______。

  3、在□ABCD中,已知BC=8,周长等于24, 则CD=_______。

  4、 在□ABCD中,∠A=65°,则∠D的度数是 ( )

  A. 105° B. 115° C. 125° D. 65°

  5、在□ABCD中,∠B比∠A大20°,则∠D的度数是 ( )

  A. 80° B. 90° C. 100° D. 110°

  6、一个四边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依次如下选项,其中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88°,108°,88°B、88°,104°,108°

  C、88°,92°,88° D、88°,92°,92°

  7、□ABCD中,∠A:∠B:∠C:∠D的值可以是( )

  A、1:2:3:4 B 、1:2:2:1 C、2:2:1:1 D、 2:1:2:1

  8、已知,如图,□ABCD中,∠A=65°,AD=6 cm,求∠B,∠C,∠D的度数及BC的长度。

  9、如图,□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AD于E,若∠AEB=20°,求∠D的度数

  10.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它的四条边中哪些线段可以通过平移而互相得到?

关于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2

关于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3

  教学内容:

  书本第43—45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它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能正确测量和画出它的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学准备:

  课件、每组准备小棒、钉子板、方格纸、直尺、三角尺

  总课时:

  28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形成表象

  1、教师出示生活情境图,提问:在这些图片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平面图形,是什么?(平行四边形)你能找到吗?

  指名学生指一指,课件演示。

  2、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能看到平行四边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小组合作,制作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提出要求:每个同学在小组学具袋中,任选一种材料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做完之后,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的制作方法?

  汇报交流(让学生依次在投影上演示,并介绍制作过程)

  2、对比猜测平行四边形特征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制作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平行四边形,那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谁来猜测一下?

  学生猜测,教师板书或板贴(并在后面打“?”)

  3、小组探究,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的猜测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一方面平行四边形角的特点。(教师同时板贴将学生的猜测进行归类)那么就请同学们拿出你们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小组合作,想办法验证黑板上的一点或几点猜测。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总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内角和是360度。

  4、判断巩固:想想做做第1题,并让学生说说第二图形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原因。

  (二)自主学习,认识底、高

  1、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图,提出:你能量出这个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间的距离吗?拿出手中的作业纸,先用虚线画出表示这组对边距离的线段,再测量。

  学生自己尝试后交流。教师指导明确“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指出这条垂直线段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这是它的底。标出高和底。

  2、教师平移此线段,提问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这个底上的高?有多少条?

  3、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什么是它的底呢?打开书44页自学例题中的内容。

  指名汇报,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4、出示试一试,你能量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各是多少厘米吗?在书上完成。

  汇报后,师指最后一个图形的另外一组底,提问:如果以这条边作底,这个还是它的高吗?为什么?

  师小结:平行四边形有两组相对应的底和高。

  5、完成想想做做5,先指一指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如果有错误,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然后让学生说说做平行四边形的高需要注意些什么?(底和高要对应,高画成虚线,画上直角标记)

  问:这节课咱们研究了哪种平面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关于平行四边形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三、实践体验,深化特性

  1、想想做做4。师:你能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剪成两部分,再拼成一个长方形吗?先自己试一试,再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么剪拼的。

  指名汇报,你是怎样剪的?谁来看着这个长方形,说说它的特征是什么?

  2、想想做做6。刚才我们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了长方形,下面我们再做个游戏,让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想玩吗?

  出示想想做做6的几个步骤。让学生一步步操作,最后小组里观察讨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出示集合图,指出:如果把平行四边形看做一个整体的话,长方形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小结。

  教师:出示平行四边形演示变化过程,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改变了,但是什么没有改变?指出平行四边形不改变边长的情况下可以改变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请同学看书上P45页“你知道吗?”

  提问:说一说,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这种特点在哪些地方有应用?大家课后做个有心人,搜集相关的资料吧。

  四、全课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关于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8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主题图(有条件的地方可做成多媒体课件出示),让学生找一找图中有哪些学过的图形。

  2.观察图中学校门前的两个花坛,说一说这两个花坛都是什么形状的?怎样比较两个花坛的大小?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3.引入学习内容: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已经会计算了,今天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1)用多媒体或幻灯出示教材第80页方格图: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一个图形的面积。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说明要求:一个方格表示1cm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数出的数据填在表格中(见教材第80页表格)。

  (2)同桌合作完成。

  (3)汇报结果,可用投影展示学生填好的表格。

  (4)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学生讨论,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及面积分别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它的底乘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乘宽。

  2.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引导: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这个方法比较麻烦,也不是处处适用。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有其他计算方法呢?

  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

  (2)归纳学生意见,提出:通过数方格我们已经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计算呢?需要验证一下。因为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所以我们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计算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和拼,教师巡视。

  请学生演示剪拼的过程及结果。

  教师用课件或教具演示剪—平移—拼的过程。(如教材第81页的图示)

  (3)我们已经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可以出示讨论题:

  ①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没有?

  ②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能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小组汇报,教师归纳:

  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教师指出在数学中一般用S表示图形的面积,a表示图形的底,h表示图形的高,请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来。

  三、巩固和应用

  1.出示例1。读题并理解题意。

  学生试做,交流作法和结果。

  2.讨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关于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4篇 平行四边形教学主题相关文章:

关于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7篇(平行四边行的教案)

实用的平行四边形教案模板4篇(平行四边形 教案)

平行四边形教案模板5篇(19.2平行四边形教案)

实用的平行四边形教案3篇(平行四边形的优质教案)

平行四边形教案6篇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平行四边形教案模板6篇 小学平行四边形特性教案

平行四边形教案模板5篇 19.2平行四边形教案

有关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5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关于平行四边形教案模板5篇(平行四边形教案 小学四年级)

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5篇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