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教案9篇 小学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

时间:2023-12-10 18:58: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酸的和甜的》教案9篇 小学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以供借鉴。

《酸的和甜的》教案9篇 小学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

《酸的和甜的》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酸、狐狸、葡萄、迫、待、硬”,会写“狐狸、猴”,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会写带反犬旁的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写好带反犬旁的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导入

  1.金秋时节,瓜果飘香,你们瞧,什么丰收啦?(出示葡萄图)

  2.昨天,老师去市场,看到市场里卖满葡萄,也买了两串,一串青葡萄,一串紫葡萄(出示图)回到家里我赶紧把葡萄洗干净,尝了一颗青葡萄,看着老师的表情,导入酸。接着我再尝一颗紫葡萄,我高兴了,导入甜。

  3、葡萄有酸又有甜,这节课老师带你们走进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出示课题:酸的和甜的)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边看图边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请书下面的小树叶帮帮忙,还可以看着图猜着读;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全班交流。

  (1)(出示生字):酸、葡、萄、狐、狸、串、迫、待、硬。

  请学生读,及时正音,读好轻声、后鼻音、平舌音。

  (2)去掉拼音读。

  (3)(出示卡片)开火车读生字、摘葡萄、词语。

  (4)读生字说识记方法。(重点指导识记带有反犬旁的字)你是怎样记住“狐狸”这两个字的?你还能说出几个带有反犬旁的字吗?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动物有关,掌握汉字的规律是识字的好方法。

  3.指导写带反犬旁的字。

  (1)(出示带反犬旁的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这几个字?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价。

  4.会读生字词,又会写词语,下面我们把这些新朋友送到句子里读读怎么样? (出示句子)你喜欢哪一句,能读给大家听吗?

  (1)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2)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3)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三)指导朗读,感知课文

  1.句子读好了,相信课文一定读得更好。速读课文。

  2.思考: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它们谁说葡萄是酸的?谁说葡萄是甜的?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酸的和甜的

  狐狸

  小松鼠 酸

  葡萄 小兔子

  小猴子 甜

《酸的和甜的》教案2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鼓励学生说,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第一自然段),这个故事后来怎样了呢?这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酸的和甜的》,齐读课题。

  二、图文结合,感知内容,认读生字

  1、播放课件欣赏故事:

  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借助插图读文,认读生字,教师随机出示图中相应的生字词:

  ⑴ 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⑵ 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词的。

  通过观察、读文,使学生懂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三、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1、看配有音乐的动画。听老师示范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2、先自由读,借助插图,逐段读文。

  3、再小组合作读,观察图画中小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测他们的心理。练习有感情朗读。

  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每个动物的特点,并且针对特点,选择适当的'语气来读,以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4、各小组选送代表比赛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看谁读得最好,师生共同评议。

  5、重点品读以下句子。课件出示: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⑴ 自读。

  ⑵ 小组读。

  ⑶ 指名读。

  ⑷ 比较说说两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反复读来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从而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6、讨论交流。通过朗读,说说你喜欢图中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谁来把描写小猴子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指名读,从中引导学生感受小猴子的聪明。

  7、读5、6自然段。读小猴子和小兔子、小松鼠的对话,你有什么想法?大家谈各自的想法。

  8、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出示生字“硬”,让学生结合句意说说“硬” 的意思。扩词。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识字,并且出现扩词运用,以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小松鼠和小兔子不明白,你能帮助他们想想原因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像小松鼠和小兔子那样呢?

  让学生发挥想象,认清事物的本质以分辨是非,从而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四、迁移运用

  指导复述故事。先自己看图复述,再上台讲给大家听。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在游戏中巩固要识的字:

  听音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快又对。)

  “摘苹果”。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片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2、写字练习,巩固要写的字:

  认读生字,记忆字形。

  指导扩写。

  重点指导反犬旁的字。

  六、实践活动

  1、把学到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2、自选伙伴,编排童话剧。并配有头饰进行表演。

《酸的和甜的》教案3

  学习目标:

  1、认识 9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有感情地看图复述故事。

  4、懂得做事不能轻易相信他人,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1 .看图识字:(课件出示葡萄图,认读 “ 葡萄 ” )你觉得葡萄成熟了吗?成熟的葡萄把小狐狸吸引过来了。(出示狐狸图,认读 “ 狐狸。 ” )

  2 .激趣导课:可是狐狸却说葡萄是酸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我们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二、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1、借助文中图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自主识字、写字、学词学句

  三、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1、同桌合作互当小老师,互相协助,读通读顺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考虑:课文中出现了几种小动物?

  3、重点朗读感悟课文 4--7 自然段。

  (1) 同学个人独立朗读课文 4--7 片段段,边读边想:在课文中出现的小动物中谁最聪明,为什么?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依据。

  (2) 在学习小组中讨论,交流个人阅读考虑的收获。

  ( 3 )通过朗读表示自身学懂的内容。

  ( 4 )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向小猴子那样,遇到不了解的事物一定要亲自尝试一下,做一个聪明,勇敢的`小朋友。

  四、训练检测 目标探究

  1、同学边看图边自由读课文,准备复述

  2、上讲台有感情地复述故事,可融入自身的想象。

  五、迁移运用 拓展探究

  1、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你能帮帮他们吗?

  2、你想对故事中的小动物说点什么?

  板书设计

  酸的和甜的

  狐狸图 小兔子和小松鼠图 猴子图

  狡 老 轻 聪 敢

  猾 实 信 明 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指导书写

  三、实践活动 ( 读读、演演 )

  自选伙伴,编排童话剧,再演一演。

《酸的和甜的》教案4

  一、公开课教案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规范》中指出同学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同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同学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自身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同学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每个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小朋友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胜利的快乐。使同学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沛锻炼自身,展示自身,提高自身,为同学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同学的想象能力,扮演能力。

  2、通过同学的朗读、扮演等形式协助同学深入感悟。

  3、懂得做事不要轻信他人的话,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三)、对课程的开发

  本课中有四个小动物,他们身上都有着各自的优点,有着他们的可爱之处,同学会根据自身的理解,选择自身喜欢的小动物重点朗读,那么,教学时,便以同学的.兴趣为基点,以他们喜欢的小动物为切入口,变序进行朗读指导。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自编课本剧的扮演,发明性地使用教材。

  (四)、教学流程的构想

  1、回顾课文,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俺们继续学习《酸的和甜的》。

  (点击课件,播放动画故事)

  2、质疑想象,朗读感悟

  请你们读一读你喜欢的局部,再读给同桌听。

  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呢?(相机贴图)

  根据同学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A、小狐狸

  演示动画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读第一自然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启发想象:小狐狸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小狐狸说的话。

  质疑:读到这儿,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B、小猴子

  重点品读句子,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课件出示句子)

  (1)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2)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相机指导小兔子阻止小猴子说的话。

  小组合作分角色读读这局部。

  C、小松鼠和小兔子

  小松鼠和小兔子的想法跟小猴子的一样吗?

  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葡萄明明是甜的,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你们明白了吗?

  3、拓展延伸,深化明理

  这些小动物多可爱啊,那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

  4、扮演童话,师生评价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加进你们的想象,把这个故事演出来吧!

  哪组想来为大家扮演?

  你觉得谁扮演得最好,能评为今天的“扮演大王”?为什么?

  5、总结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勤于考虑,大胆尝试,那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鼓励同学做一个勤于考虑,敢于尝试的人。

  (五)、板书设计

《酸的和甜的》教案5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认识“酸、葡、萄”等9个生字,会写“狐、狸、猴”等3个生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愿意和同桌合作认读生字、用自己的方式识记生字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教学时,可以借助插图和阅读课文来感知生字,了解故事内容。仔细观察每个小动物的语言,猜猜它们的心理,有感情地朗读,并读正确、流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要亲自尝试的习惯,不能光听别人的。

  教学重点1、认识9个生字,会写带反犬旁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写好带反犬旁的字。

  2、在朗读中感悟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课文插图、动物图等。

  课前指导学生把课本翻到74页,反扣在桌子上。把文具摆放整齐,做好上课的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自主识字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葡萄架)串串葡萄高高挂在架上,就在这葡萄架下,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好,请同学们伸出你的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酸”是平舌音),大家齐读题目。

  2.(出示课文插图一)教师讲故事:课文第一自然段。接着会发生什么呢?这个故事就藏在语文书第74页,快打开书读一读吧!读课文之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3、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一是边看图边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请书下面的小树叶帮帮忙,还可以看着图猜着读;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读流利了。二是读书时身子坐正,左手压住书本,右手拿笔,随时标段,圈画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解决它。

  (学生自由读书时教师随时指导纠正学生的读书姿势。)

  1、通过老师出示的'形象、漂亮的葡萄架,激起了学生遐想的火花:在这美丽的葡萄架下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和老师一起认真写课题,读课题时不拖音。

  4、坐端正,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标段落,圈画生字。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酸的和甜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画自主认识“酸、葡”等9个生字,会写“串、兔”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3、懂得做事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2、懂得做事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激趣揭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连环画,你能给它编个故事吗?(出示8幅连环画,请学生用1、2句话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2、有位小朋友,根据连环画也编了个故事(出示课题),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他是怎么写的呢?请打开课本74页,听老师来读故事。

  3、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

  这是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看图编故事,自己感知内容,有助于对课文的感悟。

  二、借助图画,读文识字

  1、借助连环画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

  2、借助连环画讲讲课文中的故事。可以照课文讲,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讲。

  3、课文里出现了哪些小动物?相机学习“狐、狸”二个字,注意观察,你发现什么?

  4、你最喜欢哪幅图,把那一段课文读给同桌听听。

  5、学生上台随意挑出挂图贴好,朗读展示,教师相机引导识字、正音。

  三、再读感悟

  1、现在,黑板上的八幅图是乱的,请根据课文的饿内容把它们排列整齐。

  2、反复读课文,小组交流后,选派代表摆图。并说明理由。

  3、教师看图引读课文,整体感悟: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同样是葡萄,为什么有的说它是酸的,有的说它是甜的`?

  4、课文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不喜欢谁?为什么?

  分小组读读说说,体会狐狸的狡猾、以及其他小动物的饿善良、轻信。

  5、全班交流,挑出感兴趣的角色读,比比谁读得好。

  6、多媒体展示无声动画片,学生分角色配音。

  四、课后实践

  在报纸、广告、商标上找一找,看看从哪儿可以找出这些生字,带到办事班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学生利用投影展示生活中找来的生字词。

  2、做生字回家的游戏。

  二、指导写字

  1、读一读要写的字,你能发现什么?

  2、“狐、狸、诉、颗”都是左右结构,分析……

  3、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串、告、兔”,并自己练习临写。教师通过投影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三、朗读感悟

  1、按课文内容表演。

  2、相机引导,猴子表演得好不好?你能从中看出葡萄是甜的还是酸的?为什么?

  默读课文,找依据。对一些重点句子,可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自主感悟。

  如

  (1)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2)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1)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2)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3、多媒体演示猴子动作,体会“迫不及待”的意思。

  4、用“迫不及待、大口大口”各说一句话。

  四、拓展练习

  1、生活中,你犯过像小松鼠、小兔子这样的错误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2、把这个寓言故事说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酸的和甜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我会认”的生字,朗读感悟4~7自然段,写好反犬旁的生字。

  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教学媒体】

  1、多媒体课件(包括8幅连环画,生字词和有关句子,课后“读读比比”的两组句子及相关练习等。)

  2、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激趣揭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连环画,你能给它编个故事吗?(出示8幅连环画,请学生用1、2句话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2、有位小朋友,根据连环画也编了个故事(出示课题),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他是怎么写的呢?请打开课本74页,听老师来读故事。

  3、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

  这是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看图编故事,自己感知内容,有助于对课文的感悟。

  二、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课文,要求:

  ⑴读通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想意思。

  ⑵同时想一想: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⑴(出示生字词)谁来当当火车头?(及时正音):

  酸的葡萄狐狸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说

  ⑵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三遍)。

  ⑶(出示句子)下面的句子你会读吗?请试一试。

  狐狸指着架子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⑷你喜欢哪一句,能读给大家听吗?(请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读)

  由词至句,为学生提供语境,丰富语言实践活动的形式。

  3、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板书)你喜欢谁?(多问几个)

  4、哦,看来大家都挺喜欢小猴子的,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猴子的?(4—7)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三、朗读感悟,相互交流

  1、你喜欢小猴子的什么呢?请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并从故事中找到有关的依据。

  学生朗读后,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板书。(板书:聪明)

  2、你从哪里看出小猴子是聪明的?在课文里找一找,读给大家听。(小猴子不轻易相信兔子、松鼠的话)

  ⑴小组里交流读,班里指名读。

  ⑵(出示句子:小猴子又问小松鼠:“你尝过吗?”)这里的“又”是什么意思?小猴子为什么两次提出这样的疑问?书上是怎样写的?请找找小兔子的话。(同桌互读)

  ⑶我们来读一读。你能给“连忙”找一个好朋友吗?小兔子为什么要连忙说?请找出文中的原句读读。(出示句子):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你能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的语气吗?

  3、刚才,小朋友说小兔子没吃过,可小松鼠说葡萄酸得很,小松鼠吃过吗?你怎么知道?你能来表演一下吗?

  4、哦,原来小兔子和小松鼠都没吃过,就说葡萄是酸的,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不敢去尝试了。现在,你们知道小猴子聪明在哪里了吗?(出示:平时,我们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要光听别人的话。)

  5、出示句子:

  ⑴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⑵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聪明的小猴子吃到了葡萄,这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读一读。

  出示练习:

  ⑴小柳树笑了。

  ⑵小柳树()笑了。

  ⑶丁丁关上窗户。

  ⑷丁丁()关上窗户。

  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实践应用的机会。

  四、感情朗读,合作表演

  现在,让我们把4~7自然段的内容来读一读,演一演。(分角色读,表演读,为三位小朋友戴上头饰。)

  五、课堂小结

  这葡萄究竟是酸的还是甜的?甜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酸的呢?

  明明是甜的,狐狸为什么硬说是酸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指导书写

  1、篇课文共有8个我会写的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三个(出示:猴、狐、狸),谁来读?

  2、你发现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指导范写“反犬旁”。

  4、想想办法,你怎样记住这几个字?

  5、教师范写,注意提示“猴”的右边部分不要写成“候”。

  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书写指导

  三、朗读感悟

  1、读第一段,说说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

  2、指名读读狐狸的话,指导学生读出狐狸酸酸的语气。

  3、读第一自然段。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复述故事。先自己看图复述故事,再上台讲故事。要求:态度自然大方,口齿清楚,有感情。

  四、实践活动

  自选伙伴,编排童话剧,再演一演。

  1、分析角色:

  狐狸:狡猾

  小松鼠、小兔子:老实、轻信

  小猴子:聪明、敢尝试

  2、分配角色:

  自主组织,竞选角色,确定导演、演员。

  3、编排表演:

  想想每个角色说的话。导演解说,演员表演,互相指点。

  4、表演童话,评委评分:

  主持人介绍节目,各组表演,评委评分。

  5、总结颁奖:

  师生评价总结。颁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演员奖、优秀合作奖。

  【板书】

  17、酸的和甜的

  狐狸狡猾

  松鼠轻信别人的话

  兔子

  猴子聪明敢于实践

《酸的和甜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我会认”的生字,朗读感悟4—7自然段,写好反犬旁的生字。

  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8幅连环画,生字词和有关句子,课后“读读比比”的两组句子及相关练习等。)

  2、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激趣揭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连环画,你能给它编个故事吗?(出示8幅连环画,请学生用1、2句话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2、有位小朋友,根据连环画也编了个故事(出示课题),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他是怎么写的呢?请打开课本74页,听老师来读故事。

  3、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

  这是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看图编故事,自己感知内容,有助于对课文的感悟。

  二、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课文,要求:

  A、读通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想意思。

  B、同时想一想: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A、(出示生字词)谁来当当火车头?(及时正音):

  酸的葡萄狐狸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说

  B、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三遍)

  C、(出示句子)下面的句子你会读吗?请试一试。

  狐狸指着架子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D、你喜欢哪一句,能读给大家听吗?(请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读)

  由词至句,为学生提供语境,丰富语言实践活动的形式。

  3、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板书)你喜欢谁?(多问几个)

  4、哦,看来大家都挺喜欢小猴子的,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猴子的?(4—7)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三、朗读感悟,相互交流

  1、你喜欢小猴子的什么呢?请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并从故事中找到有关的依据。

  学生朗读后,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板书。(板书:聪明)

  2、你从哪里看出小猴子是聪明的?在课文里找一找,读给大家听。(小猴子不轻易相信兔子、松鼠的话)

《酸的和甜的》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酸、葡”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演来学习课文,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识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读好课文中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水果图)师:金秋十月,果园里好一派丰收景象,阵阵秋风吹过,我闻到了水果的香味。让我们快去看看,你看到了哪些的水果?快快说说它们的名字!

  2、出示葡萄词语,引导读好轻声。

  3、出示葡萄图,这是一()葡萄?一串葡萄

  出示“串”字,还可以说一串()?

  如果葡萄很多,那就是一(串串)葡萄。读准词语“一串串”。

  请观察图中葡萄的颜色,填空一串串()的葡萄?紫红色

  4、出示新鲜葡萄,猜味道?(有人说酸,有人说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两个味道有关。

  5、师板书课题:17、酸的和甜的

  6、写“酸”字时:左边部分多像一张紧皱眉头的脸,像人吃到酸东西时的表情。

  7、课件出示:酸的和甜的。齐读课题。

  多有意思的题目呀!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去看一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圈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趣味识字

  1、现在所有的生字宝宝跑到屏幕上了,快和他们打打招呼吧。拼读生字。(指导读好葡萄、狐狸轻声)

  2、去拼音读生字。

  3、开火车检查。

  4、选字填空:迫不(及)待

  5、生字宝宝又跑回课文了,你好认识它们吗?抽读学生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

  三、整体感知

  1、学生看动画,边读边思:故事中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他们对葡萄的味道各有什么看法?

  2、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

  酸酸酸甜

  四、理解课文

  (一)狐狸说葡萄是酸的

  1、出示狐狸图,用自己的话说狐狸在干什么、想什么?

  2、学生表演狐狸的动作。演完采访:摘不到葡萄,心情怎样?

  3、难怪他会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谁能读出生气的语气,谁比他读得更生气,真生气,大家一起读。

  4、书中是怎样介绍图中内容的?读第一段。

  5、听你们读后,我知道狐狸是真想吃,但又吃不着,所以说是酸的。

  板书:

  狐狸(说)酸

  (二)松树和小兔子说葡萄是酸的

  1、松鼠和小兔子也说是酸的,怎么知道的?

  2、他们为什么相信狐狸的话呢?

  3、(抽读松鼠想法)有点相信了;谁再读,听出相信了;再读,“一定”读得特别响,完全相信了。齐读。

  4、自己试读兔子想法,读出深信不疑。齐读。

  5、原来他们是听说(板书:听说)葡萄酸,就信以为真。

  (三)猴子说葡萄是甜的

  猴子为什么认为是甜的.?让我们看看猴子的表现。

  1、出示图画。他是怎么做的?说、演。

  2、望着这一串串的葡萄,此时猴子怎么想、怎么做的?

  3、说说,你想做什么的时候迫不及待?

  4、比较句子: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5、读好句子。抽读:听出猴子着急了;谁更着急;他多想吃呀!一起读。

  6、就在这时,谁拦住了他?怎么说的?

  现在老师就是特别想吃葡萄的小猴子,谁是小兔子?(师生配合读)

  你吃过吗?(生答小兔子的话)

  你尝过吗?(生答小松鼠的话)

  7、出示第七段图画:猴子是怎么吃的?

  8、他为什么大口大口吃?(兔子和松鼠尝了一口“啊!真甜。”)

  9、比较句子: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10、小猴子认为甜是怎么得来的?(板书:尝)

  (四)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1、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硬说还可以换成哪个词?(非说、非得说、愣说、就说,一定要说)

  你明白是为什么吗?说一说

  2、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这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3、课件出示儿歌,学生齐读。

  葡萄大,葡萄圆,

  串串葡萄狐狸馋,

  摘不到,硬说酸,

  松鼠兔子不分辨。

  小猴子,不轻信,

  迫不及待架上攀,

  自己尝尝味道甜,

  凡事都要亲体验。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9个生字,而且还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那么,上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酸的和甜的》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童话故事讲述,“狐狸吃不到葡萄说是酸的,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而小猴子亲自尝到了甜葡萄。”告诉我们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尝试的道理。

  课文篇幅长,涉及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课文情节美、事物美、构图美,我利用课文的美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扎实地训练学生的识字、阅读。我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完成教学任务:

  一、抓住联系,训练语言

  本文出现的事物较多,相互联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后,理清“人物”和故事之间的联系,利于理解文章内容。由读到说,说了再读,扎实地训练了学生语言,同时学会正确用词,整体把握了课文内容。

  二、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故事中主要“人物”是狐狸、松鼠、兔子和猴子。狐狸是生气,说话该用气愤的语气。松鼠、白兔是相信狐狸的,应读出相信的语气。猴子聪明、勇敢,应该读出自信的语气。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加强范读,给学生提供范例。

  再是让学生猜想“人物”的心理想法,并想象当时的情境,进一步领悟“人物”说话的表情、语气不同,然后鼓励学生加上动作和表情,把对话“表演”出来。

  三、引导思索,突破难点

  猴子与松鼠和白兔的对话是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松鼠、白兔为什么会相信狐狸的话?2.猴子为什么会大口大口地吃葡萄?经过讨论,学生明确,因为狐狸很聪明,聪明人的话都是正确的。猴子才是真正的聪明,因为他“望望葡萄”说明他在认真分析,然后亲自去尝试,才让他判断到葡萄的味道是甜的推理。最后学生明确,处理问题应去尝试、体验,不要亲信别人的话。

  整节课我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特别是指导学生读好描写动物们语言、动作的语句,读出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小狐狸和小猴子的心理活动,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感情朗读、表演做好铺垫。但在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上,语言有些贫乏,没能在学生最需要鼓励时进行恰到好处的点评。

《酸的和甜的》教案9篇 小学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语言认识“酸”“甜”教案3篇(幼儿小班认识酸甜教案)

《桥》语文教案7篇(课文桥优秀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篇(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感恩》大班教案10篇(感恩教案幼儿园大班)

大班《感恩》教案10篇(感恩教育大班幼儿教案)

感恩的心大班教案9篇(教案感恩的心幼儿大班)

《芦花荡》教案3篇(芦花荡试讲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品10篇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5篇 优秀小学语文教案

关于幼儿园体育活动教案7篇 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