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10篇

时间:2023-12-25 17:39: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音乐教案10篇,以供借鉴。

音乐教案10篇

音乐教案1

  教学内容:

  1唱《春游》、2听《春野》、3拓展:班得瑞乐队与轻音乐

  教学目标:

  1通过歌唱春游和欣赏春野,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体验不同音乐体裁所描绘的春景。

  2能用明朗、愉悦的情绪,纯美的歌声演唱《春游》,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春的诗情画意。

  3通过欣赏班得瑞乐队演奏的作品,了解当代音乐这种音乐体裁的表现方式,拓展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师:“我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四季之首,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是新的开始,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季节。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智慧抒发了对“春”的赞美,诗歌、散文中到处都留有春的足迹。你知到哪些诗词是描写春天的吗?”

  2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在这阳春三月,春暖花开的季节,你最想干什么?”3师:“(杨老师最想做的是迎着和煦的春风,看杨柳依依,去踏青春游,)那今天就让我们循着花香,伴着歌声一起去踏青春游,感受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吧”!”

  二学习歌曲《春游》

  1欣赏课件

  师:“春天美不美?从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同学们说的很好,就像歌曲中唱到的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4学习歌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他是清朝的一位艺术全才李叔同作词作曲的学堂乐歌《春游》,歌曲旋律优美动听,让我们再来静心聆听这首歌,感受歌中有画、画中有歌的美景。”

  5播放音乐

  6师:“真好听,你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

  7学习歌曲(分句学唱、师领唱、接唱、分析力度记号、升音4,随音乐完整演唱)

  8:师:“看着美景,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你们想不想动一动?那就让我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吧。”

  三欣赏《春野》

  1师:“刚才我们说的、听的、唱得是我们中国对春的描绘,下面我们来听一首由瑞士班得瑞轻音乐团倾力打造的轻音乐《春野》,这首乐曲展示了瑞士美丽的春天,乐团走访了瑞士最美的罗春湖畔和玫瑰峰山林,采集了纯净的虫鸣鸟语声,打造出了一幅唯美浪漫的画面。(放乐曲)请同学们轻轻的'闭上眼睛,双手手心朝上,轻轻的呼吸全身心的放松,乘着音乐的翅膀,发挥你的想象力你听

  到了什么?仿佛来到了那里?感觉怎样?”

  2师:“同学们说得真棒,这就是轻音乐带给我们的享受,轻音乐是一种活泼轻松,他不仅可以调节放松人们的身心还可以引导人们积极向上。”

  师:“就让我们欣赏瑞士的美丽春景,聆听着《春野》,看看是不是你想像中的春景。”

  3播放视频

  四师总结,下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我们学习了歌曲《春游》,欣赏了乐曲《春野》领略到了不同国度不同表现形式的音乐作品,深深感受到了春天大自然的美丽。请你们课后继续搜集一些表现春的音乐作品,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

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旋律的上下行,初步学唱歌曲。

  2、了解动物冬眠的有关知识。

  3、培养幼儿不怕冷,坚持锻炼身体的坚强意志。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幻灯片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受歌曲的意境,能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能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的下行部分旋律。

  活动过程:

  一、 幼儿模仿“小雪花”律动进入活动室后,围坐成一圈。

  师:秋天已经过去了,冬天来临了,一片片小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让我们像小雪花一样轻轻地飘舞吧。

  小雪花飘落到大地上,好像给大地披上了洁白的绒毯,真美!现在就让我们飘到小椅子上休息一下吧。

  二、 帮助幼儿理解什么叫做“冬眠”

  1、 师:秋天已经过去,冬天来临了,冬天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怎么样?(很冷)

  这么冷的.冬天里,小动物们会怎样过冬呢?

  2、 幼儿回答后教师解释“冬眠”的意思。

  冬眠就是冬天天气很冷、没有东西吃的时候,有的动物要躲起来睡觉,好避开冬天的寒冷,它们就这样睡着,整个冬天都睡着,到明年春天天气暖和的时候才出来。比如蛇、青蛙、刺猬、蜗牛等都要冬眠。

  过渡语:我们来看看这儿有谁在冬眠。

  三、观察画面,理解歌词

  1、谁在冬眠?小熊在哪里冬眠?

  2、秋天已过,冬天来临,一只小熊,躲进树洞,它就这样睡着,整个冬天睡着。

  四、幼儿欣赏歌曲一遍

  师:这首歌曲听上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这么好听的歌曲,你们和老师一起轻轻地唱唱吧。

  五、幼儿跟唱歌曲一遍。

  六、幼儿学唱“呼噜噜噜噜”旋律部分

  1、小熊睡着的时候发出怎么样的声音?

  2、我们来学学小熊打呼噜的声音。

  过渡语:我们再来唱一遍,别忘了小熊打呼噜的声音是从高到低的哦。

  七、幼儿完整唱一遍

  八、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参与性歌唱

  1、教师和幼儿

  2、幼儿和幼儿

  九、律动《健康歌》

  师:冬天天气这么冷,小熊要冬眠才能过冬。我们小朋友会不会怕冷?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不怕冷,每天坚持按时上幼儿园,多运动、多锻炼,这样身体才会健健康康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运动运动吧。

音乐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音乐的聆听和表演,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捕蝶”的形象。

  2、指导学生能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蝴蝶花》,并能听辨歌曲中活泼与舒展的乐句。

  3、鼓励学生探索用不同的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参与表演,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听辨歌曲中活泼与舒展的乐句,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播放歌曲《小燕子》,师生一起律动,体验歌曲意境。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导入

  师:小燕子快乐地飞回到北方的家乡,它们“叽喳,叽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孩子们,谁愿意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说春天的景色、天气、各种植物等)

  师:春天来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课件同步显示美丽的春景图)。你们看,春姑娘给大地穿上了绿装,小草绿了,柳树发芽了,花开了,蝴蝶也飞来了。

  二、体验、感受音乐

  1、随音乐引导学生表现蝴蝶的形象

  师:春天多美啊,让我们随音乐来模仿蝴蝶的动作,看谁的动作与众不同,最有节奏感。(播放音乐)

  2、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声势动作为音乐伴奏。(播放音乐)

  师:小蝴蝶们跳得真美呀,把蝴蝶姐姐也吸引来了,(教师带头饰)蝴蝶姐姐能歌善舞,你们听(教师用双响筒伴奏)

  设计意图:通过用不同声势动作为音乐伴奏,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3、聆听音乐,引导学生即兴表演捉蝴蝶的动作

  师:孩子们,这么多美丽的蝴蝶,我想你们一定想捉住它,谁愿意来模仿捉蝴蝶的情景?

  (教师分别找两名学生到前面来大胆表现捉蝴蝶的情景,教师有表情地清唱歌曲的前两句)

  师:(全体起立)让我们随音乐一起来模仿捉蝴蝶的动作(教师播放伴奏音乐并演唱前两句歌词,后两句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或即兴在原地表演。)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与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捉蝴蝶动作,引导学生即兴即兴发挥的探究与创造活动,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为下面的音乐表现做铺垫。

  三、揭示课题学习新歌

  1、范唱

  师:小朋友捉蝴蝶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蝴蝶姐姐用歌声来告诉你,请你竖起小耳朵仔细聆听。

  (学生轻晃身体,感受歌曲)

  师:谁听清了发生了怎样有趣的事?

  (学生回答)

  2、出示蝴蝶花的图片

  师:为什么小朋友会把蝴蝶花当成了蝴蝶了?我们来一起看看美丽的蝴蝶花。(教师介绍蝴蝶花)

  3、学唱歌曲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蝴蝶花》

  ①出示歌篇

  ②按节奏读歌词

  ③找出时值最长的音符

  ④随琴默唱,身体轻轻晃动

  ⑤随琴轻声演唱(教师演唱的声音稍大些)

  ⑥指导孩子用轻快、优美的声音演唱

  ⑦采用接龙方式演唱歌曲

  ⑧学生完整演唱

  ⑨随琴表演唱

  ⑩随歌曲动画音乐表演唱

  设计意图: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做到重点突出、方法多样,充分利用学生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引导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并能自然有表情的表演,为听辨活泼舒展乐句做铺垫。

  4、深入体验

  ①听辨活泼和舒展的乐句

  ②引导学生大胆表现歌曲力度和情绪的变化,有表情地演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辨活泼与舒展节奏乐句,体会两种旋律带来的不同感受,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四、创造表现

  师生共同参与音乐情景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多中方法表现音乐,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增强创作、表演能力及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小结

  师:你们表现的都非常精彩,从你们的创作表演中,老师感受到了捉蝴蝶的快乐。你知道吗?蝴蝶的种类繁多,全世界现已记录的蝴蝶达一万四千多种。(教师展示蝴蝶图片)如果你感兴趣可以上网收集你喜欢美丽蝴蝶图片,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蝴蝶姐姐愿你们的童年像蝴蝶一样绚丽多彩。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各种蝴蝶的图片,扩大学生的视野,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播放《蝴蝶花》歌曲,孩子们走出教室。

音乐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空山鸟语》、《荫中鸟》,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柳树姑娘》,感受人们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顽皮的杜鹃》,学习顿(跳)音记号,并能在歌曲中表现顿(跳)音的效果。

  3、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做到声音优美、音高准确、富有力度变化,初步体验感受二声部合作。

  教学重点:

  1、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顽皮的杜鹃》,学习顿(跳)音记号,并能在歌曲中表现顿(跳)音的效果。

  2、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做到声音优美、音高准确、富有力度变化,初步体验感受二声部合作。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第一课时演唱《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1.表演《顽皮的杜鹃》,听辨两音填入括号内;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创作4小节曲调。

  2.杜鹃是可爱的动物,在感受、体验以“杜鹃”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教学过程:

  一、激兴导入

  1、练习

  1=C2/41-|3-|2-|4-|3-|5-|4-|6-|5-|7-|6-|1-|7-|2-|1-||

  2、老师来唱一种叫声,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

  师唱:咕咕|咕咕||学生回答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唱:0gugugu|gu-00||,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杜鹃有关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顽皮的杜鹃”。

  二、寓教于乐

  1、完整聆听歌曲,初步感知全曲。

  请大家完整的听一遍这首歌,边听边想,为什么说这只小杜鹃非常顽皮?(学生回答)

  2、复听歌曲,数一数顽皮的杜鹃叫了几声?它的叫声是怎样的?(顽皮的杜鹃一共叫了7声,最后两声是连续叫的)(它的叫声很小,很轻柔),同学们想不想用轻柔的歌声唱唱杜鹃的叫声?请大家翻开书第八页,唱歌姿势准备??

  3、理解歌词,,多么顽皮的小杜鹃,它都飞到过哪里?请大家在歌词中找答案。学生回答,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教师板书:树丛——小河旁——飞向远方)

  4、教唱曲谱并填词

  1)教唱歌曲前两句,启发学生前两句的曲调完全相同。再次演唱巩固音准。

  2)第三句的曲调变化了吗?曲调为什么在这里变化了?(启发学生说出第三句唱小朋友发现杜鹃的叫声后,去树丛寻找杜鹃的踪迹。)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你会怎样找杜鹃?第三句歌词应该怎样演唱?反复演唱歌曲第三句,注意指导学生唱好refa小二度的音准。

  3)发现小杜鹃了吗?但是,继续演唱第四句。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唱出你此时的心情。

  4)当再次听到杜鹃的叫声后,因为着急所以都跑起来了,把着急的心情唱出来。

  5)找到小杜鹃了吗?一起唱,“但它飞向远方。”

  6)回头看看34句56句的'无论从曲调还是演唱情绪,都非常相似,一起把3—6句连起来演唱一次。

  5、完整地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6、教师质疑讲解难点。请教同学们一个问题:此时的杜鹃飞远了,歌曲最后两次咕咕的叫声,应该怎样唱?为什么?(应该越唱声音越小,因为杜鹃飞远了声音会渐渐的变小)

  三、创造表现

  1、再次有感情的演唱全曲进行即兴表演。

  2、教育学生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热爱它们,歌曲大家已经学会了,此时,我想请你和这只顽皮的杜鹃说句话。(可爱、喜欢、保护)

  3、教师范唱创编歌词,同学们都是爱护小动物的好孩子,老师最喜欢小猫,我给大家唱一唱,大家想听吗?

  1)教师范唱

  2)你还喜欢哪些其他的小动物,也编到歌词里唱一唱好吗?小组为单位

  3)小组汇报,其它组用乐器为他们配伴奏。

  4)师生评价。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情况并提出鼓励,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聆听《空山鸟语》

  教学目标:

  1、感受题目中的“空山”与“鸟语”的意境。

  2、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二胡,并对笛子的音色及奏法有个初步的了解。

  3、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歌曲《一只鸟仔》

  二、欣赏〈空山鸟语〉

  1、引入。

  “空山”是出自唐代王维的诗“空山不见人”的意思。整个曲子的意境是幽静、深远,犹如山林的召唤,空谷回声。

  2、先整体听一遍曲子,

  能说一说听完后的感觉。

  A、是不是一直都很安静?还是有对比的?

  B、能否听到鸟的叫声,模仿一下。

  3、再复听一遍,分段欣赏,能感受乐曲的引子部分表现空山的已经以及后面模仿鸟叫的部分和人的形象。

  补充:

  (乐曲结构属于多段体,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引子犹如山林召唤,空谷回声,简单几笔就描绘出题意幽邃、深远、静穆的意境,接着,以非常活跃的旋律进行,作为“人”的形象出现,在全曲贯穿始终,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鸟鸣相结合,宛若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清新愉悦心情,与自由自在的鸟语交融相织。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拟手法,将鸟语音乐化,使乐曲的造型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因而音乐优美生动,富有情趣。)

  4、提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5、对比欣赏,聆听笛子曲〈荫中鸟〉,感受不同的乐器模仿鸟叫的效果。体验音乐与自然结合的效果。

  能够加深对民族器乐的热爱。

  补充:

  (欣赏曲目《荫中鸟》是一首笛子独奏曲,刘管乐作曲,创作于五十年代。乐曲取材于河北民间音调,通过对一群在树荫中嬉戏逗乐的鸟儿的描写,表现出作者乐观豪放的情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之运用了民间流行的滑音、吐音、花舌音等竹笛吹奏技巧,更加生动地表

音乐教案5

  小班音乐活动:春雨沙沙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乐意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理解歌曲的意思,学会唱这首歌曲。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的内容,并学会唱这首儿歌

  活动难点:用身体表现歌曲的内容

  三、活动准备:

  音乐、春雨、种子的图片、故事、课件

  四、活动过程:

  1、声音、导入

  教师给小朋友放小雨的声音的录音,让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声音?

  小朋友回答:下雨的声音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猜对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叫《春雨沙沙》的儿歌,在学习这首儿歌之前呢,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小故事,小朋友们要仔细的听,听完之后告诉老师这个故事里面都有些什么?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讲故事

  教师讲苹果树种子的故事

  教师提问:

  (1)、故事里面都有什么?

  (2)、春雨和种子是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春雨可以让种子发芽,长大

  3、听歌曲

  (1)、教师给幼儿听歌曲,并看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

  (2)、幼儿再次欣赏歌曲,熟悉歌曲的内容、教师不播放图片

  (3)、教师提问:歌曲里面唱了什么?(春雨沙沙沙的下,种子在说话、种子要发芽)

  (4)、师幼一起学唱歌曲:春雨沙沙

  (教师播放一遍音乐,再带着幼儿一句一句的学)

  (5)、教师:现在我们都知道了歌曲的内容,那我们可不可以用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呢?歌曲可以配合着那些动作呢?

  (6)、教师带着幼儿一句歌曲一句歌曲的编动作,加深对歌曲的

  理解和熟悉程度。

  4、复习歌曲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唱着歌曲,边用动作来表现歌曲

  五、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的活动你们开心吗?今天我们都知道了下了春雨,种子就会发芽,长出可爱的小树苗。回家后小朋友在自己父母的帮助下也尝试着自己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哦。

  六、活动设计思路总结

  (1)、曲调的选择:小班的音域是123456春雨沙沙就是从1——6

  (2)、歌词的`选择: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内容与文字有趣,而且易于小班幼儿理解,前八小节表现了春雨沙沙地落下,种子们非常高兴的景象,后六小节表现了种子对春雨的喜爱,歌词的文字生动,押韵,而且重复的多,具有潜在的情感价值,表现了种子队春雨的喜爱之情。

  (3)、活动过程紧扣主题,歌词与动作都很简单,易于理解,而且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更浓,趣味性更强。

音乐教案6

  设计意图:

  在班级开展主题活动《小司机》的过程中,幼儿认识了许多交通工具。教师发现他们对汽车特别感兴趣,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的玩具汽车,一有空就和小伙伴一起观察、讨论,对汽车的每一个部分都观察得很细致。针对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车轮不见了》这一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去探索,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圆形物体能滚动,探索车轮的特点。

  2、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和对动作的控制能力。

  5、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

  各类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供幼儿操作的废旧物品、玩具汽车、美工区的材料、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指导:

  1、动手操作,投放有车轮和无车轮的玩具汽车,让幼儿自由选择一辆玩具汽车,玩一玩、开一开。

  2、谈话,请小朋友一起想一想、说一说。a。刚才你玩什么车?发现什么?b。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车跑起来?

  3、幼儿自由探索。

  (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材料,引导幼儿把各种形状的物品都试一试、滚一滚,找一找,找出适合当车轮的材料。

  (2)讨论:a。幼儿互相说说自己拿了什么物品当车轮。b。幼儿互相比一比谁的车轮跑得快,为什么?c。说说球能不能当车轮,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因为象球一样的车轮会到处滚动,不好掌握方向,而象滚筒一样的`车轮只能向前后滚动,能更好的掌握方向。

  4、分组活动:汽车制造厂各区材料准备:a。撕贴:提供各色蜡光纸、胶水、图画纸,让幼儿撕贴车辆,并从各种形状的图形中找出正确的图形做车轮。b。泥塑: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引导幼儿搓、捏出汽车的形状。c。找车轮:提供大小不同的无车轮卡纸汽车、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卡纸、胶水,让幼儿按照车辆大小的不同来找出相应大小的车轮。提出要求:a、把自己制作好的“汽车”放到“停车场”内。b、引导幼儿在各个活动区自由操作。

  5、讲评:幼儿互相参观作品,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辆“汽车”。

  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是从幼儿兴趣的话题中延伸而来,教师及时捕捉幼儿的关注点,并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有关材料展开一次有趣的探索活动。活动形式宽松自由。教师始终处于观察、引导的角色,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探索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在必要时给予幼儿一定知识经验的支持。活动过程中,幼儿之间的互动非常积极,由于材料丰富、有趣,幼儿自始至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整个活动宽松、自由,幼儿不仅玩得开心,并在玩中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

音乐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精神。

  2、通过道具、肢体、律动、演奏等,熟悉儿谣节拍和节奏。

  二、活动准备

  音乐碟一张、木条人手一份、木鱼、碰铃、铃鼓、蛙鸣筒

  三、活动过程

  1、节奏问好

  (幼儿进入活动室找个位置坐好)打招呼

  师:我是甘老师幼:我是XXx

  师:坐姿好的声音一定好听,试试

  2、故事引入

  出示挂图,边讲边问:小蚂蚁能搭成舞台吗?经讨论得出道理:团结合作力量大。

  3、理解音乐

  听音乐,小蚂蚁是怎样团结合作的?老师跟随音乐边做搬、抬等动作

  问:小蚂蚁用几种方法搬木材?

  幼儿A做推的'动作,请大家学一遍。

  幼儿B做堆的动作,请大家学一遍。边做边念语词,结束前老师问木材堆完成什么?一下搭成一个大舞台。

  4、游戏理解音乐

  好朋友游戏再次感受音乐,鼓励幼儿找朋友抱一抱。

  两位老师分别扮演木材和蚂蚁做游戏

  问:拉、推、堆的动作怎么做?幼儿纷纷尝试

  问:小蚂蚁在哪里?大木材在哪里?

  游戏一段后,音乐间奏时老师说:真是太累了、洗洗脸、喝喝水,你们想不想交换一下,小蚂蚁、大木材在哪里?

  师:有三角形、圆形的房顶,还有什么形状的房顶?

  5、道具练习

  出示木条,这些是搭舞台的材料,强调合作,不要碰到旁边的小朋友,问:你手里是几块?谁手里多了,赶快送回来,每个人一块木材多了小蚂蚁搬不动。

  (1)搬木材:一边念语词一边做动作,间奏时放松檫汗。

  (2)引导幼儿多说其它的办法:幼儿说了扛、滚、拿、抬、顶,表扬幼儿:给自己拍拍手

  (3)提供乐器让幼儿想象它们像什么?当幼儿说像甘蔗或羊肉串时,老师引导:你们拿去快吃,拿两个吃饱点等。

  (4)任务:说一个字,小乐器就敲一声,老师一边念幼儿一遍敲,第二遍跟着音乐敲,这时老师指挥幼儿念敲

  (5)评价幼儿的乐器伴奏。

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唱准跨度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结构。

  2、感受新年的热闹,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鼓、钹、鞭炮的声音。

  【活动过程】

  1、练声

  根据533|15|531|60|幼儿先听,然后用“啦”来唱出来。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新年的笑声》

  2、理解歌词,学习歌曲。

  师:“前几天我们过的什么节日啊?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呢?”(幼儿讨论)

  教师总结:因为是新的一年由开始了,人们心里很高兴,为了庆祝所以要过元旦这个节日。

  师:“你知道人们是怎样庆祝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敲鼓、放鞭炮)

  教师播放放鞭炮的声音,用鼓敲歌曲中的节奏。让幼儿模仿声音。

  师:“为了庆祝这个节日,老师还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呢!想不想听听啊?”

  (教师示范完整的唱一遍)

  师:“你感觉老师唱的哪个地方象刚才的声音?你来学一学!”(幼儿说)

  师:“那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这一遍你又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带领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说歌词,2——3遍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唱歌。集体合唱。

  3、体验歌曲的快乐情绪

  师:“你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那我们在唱的时候应该怎样唱呢?”(幼儿说)

  师:“那我们根据你说的,我们一起来唱一遍,我们的脸上要怎么样?”(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活动结束:教师:“我们一起去鞭炮吧!”(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

音乐教案9

  一、教学提示:

  老师有节奏地拍手读一遍歌词,后给小朋友讲解歌词大意。小朋友们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拍手读歌词。老师带领小朋友学新歌。小朋友们学会后,边唱边用手指出唱词和脸上对应的部位,如:眼睛、耳朵、鼻子等。

  二、课堂游戏:

  敲敲打打。

  三、活动目的:

  1、在熟悉音乐曲式和性质及初步学会舞蹈的基础上,启发小朋友尝试用铃鼓的`不同敲法来表现,动作节奏。

  2、激发小朋友探索求知,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

  3、在边敲边跳的过程中体验集体舞的欢快情感。

  四、活动准备:

  学舞蹈,掌握基本舞步。

  五、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学习舞蹈。

  1、听前奏回忆歌曲,感受节奏。

  2、学习舞蹈(进退步、踱步、踏步、小碎步)。

  老师:“我们来用好看的舞蹈把这首乐曲的活泼欢快表现出来。”

  (二)尝试用铃鼓的不同敲法来表现舞蹈。

  1、出示铃鼓:可以怎么敲?可以怎么摇?

  2、出示图谱:哪里可以敲,哪里可以摇?

  3、小朋友尝试用铃鼓跳舞。

  老师:“我来跳舞,你们拿着铃鼓和我一起跳;试想想做什么动作时敲铃鼓,怎么敲?又做什么动作时摇铃鼓,怎么摇?”第一遍集体尝试边跳边敲,第二遍老师按舞蹈顺序提问,个别小朋友做出,老师重复后,再集体练习。

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和节奏的提示,记忆并创编歌词。

  2、愿意与同伴一起根据音乐速度与节奏合作表演,体验乐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律动进入活动室,开超级歌会。

  2、出示课件:欣赏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说唱版

  提问:这首歌和我们平时听的`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种歌曲听起来和你特别,就像是说话一样,可是又很有节奏,这就叫说唱。

  二、说说唱唱编编——记忆并创编歌词

  1、演唱歌曲第一段:

  提问:(出示ppt),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小鱼,这是条什么样的小鱼?

  歌里唱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句?

  2、创编歌曲第二段:

  提问:这次有几条小鱼?两天小鱼在一起会做什么?

  4个人一组,编歌词,演唱要整齐。

  3、表演歌曲第三段:

  提问:有多少鱼?这么多小鱼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

  分组创编歌词,演唱整齐、动作一致。

  三、游戏:pk挑战——根据伴奏的速度变化演唱表演。

  规则:4个人都要说的整齐,可以有动作。从一星挑战至三星。

音乐教案10篇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1篇

双语教学教案3篇 双语教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 3篇 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庆元旦、迎新年主题班会教案4篇 迎元旦庆新年主题班会总结范文

迎新年庆元旦班会教案11篇(庆祝元旦 喜迎新年主题班会教案)

庆元旦迎新年主题班会教案6篇 迎元旦庆新年主题班会总结范文

孤独之旅教案模板4篇(《孤独之旅》的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9篇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篇 二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8篇(幼儿园大班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