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3篇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案

时间:2023-12-27 13:57: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3篇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案,供大家阅读。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3篇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1

  一、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知道健康的定义与衡量标准,科学健身的新理论,明确现代健身的新观念,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激情,能自觉认真的上好体育课,有目的的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保持有健康的身体,现在能担负起繁重的学习任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理论上讲清健康与亚健康的辨别。

  三、教学难点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来说明科学体育锻炼的新概念,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提问与讨论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讲授与展示图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五、教学内容与程序

  (一)课的导入21世纪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年代,政治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根本,国民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实力和进步。参与健身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不仅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且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体育锻炼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保持健康的体魄是现代人追求的重要生活目标之一,但如何科学地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握的,我们大家都要认真的学习。养身是潮流、锻炼成时尚、运动讲科学、健身出效果。

  (二)、了解健康的含义: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三)、健康的十项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9.头发光洁,无头屑;

  10.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四)、什么叫亚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五)、亚健康的几种表现:

  1、身体成长亚健康: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同时存在,体质较弱。

  2、心理素质亚健康: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引发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反复心理、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等,抗挫折能力较差。

  3、情感亚健康:本应关心社会,对生活充满热情,但实际上他们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使自己的“心理领空”越来越狭小。

  4、思想亚健康:思想表面化,脆弱、不坚定,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并改变自我。

  5、行为亚健康:表现为行为上的程式化,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行为上的偏激。

  (六)、测一测自己是不是属于亚健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早上起床时,常有较多的头发掉落。5分

  (2)感到情绪有些抑郁,会对着窗外发呆。5分

  (3)昨天想好的事,今天怎么也记不起来了,而且近些天来,经常出现这种情况。10分

  (4)害怕走进学校,觉得学习令人厌倦。7分

  (5)不想面对同学和老师,有自闭症趋势。5分

  (6)工作效率下降,成绩不满意。5分

  (7)学习一小时后,身体倦怠,胸闷气短。10分

  (8)工作情绪始终无法高涨。最令人不解的是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没有精力发作。5分

  (9)一日三餐,进餐甚少,排除天气因素,即使口味非常适合自己的菜,近来也经常味同嚼蜡。5分

  (10)盼望早早地逃离教室,为的是能够回家,躺在床上休息片刻。5分

  (11)对城市的污染、噪声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清幽、宁静的山水,休息身心。5分

  (12)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朋友的聚会,有种强打精神、勉强应酬的感觉。3分

  (13)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即使睡着了,又老是在做梦的状态中,睡眠质量很糟糕。10分

  (14)体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早上起来,发现眼眶深陷,下巴突出。10分

  (15)感觉免疫力在下降,春、秋季流感一来,自己首当其冲,难逃“流”运。5分参照标准:

  如果你的累积总分超过50分,就需要坐下来,好好地反思你的生活状态,加强锻炼和营养搭配等;如果累积总分超过80分,赶紧去医院找医生,调整自己的心理,好好地休息一段时间。

  (七)、体育锻炼的好处: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我们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组织等系统的提高。同时可以解决各种压力给我们带的烦恼。

  呼吸系统——提高肺活量,增加摄养量,提高血红蛋白运养能力

  心血管系统——心脏运动性增大,心跳减缓,血管富有弹性,输血能力加强肌肉组织——男生肌肉发达身体强壮,女生身材曲线优美

  (八)、氧气对运动的影响

  体育运动有很多种类,但从肌肉供氧方面来划分,它只有两类:

  有氧运动:血液中有足够的养提供给肌肉使用,运动后机体不会出现酸痛现象。运动时呼吸平稳。运动时心率在110—130左右

  无氧运动:在短时间内血液中的氧无法满足肌肉的需求,运动后肌肉会出现酸痛现象。运动后呼吸急促,运动时心率在150以上

  举例:

  有氧运动:长距离你的游泳、慢跑、慢走、骑车等

  无氧运动:短跑、力量性练习、短距离游泳等

  相混合:篮球,足球,羽毛球等

  (九)、如何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

  1、锻炼时要把握好运动的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量度,遵循由小至大的原则,切勿突然增加运动量而造成运动损伤

  2、锻炼的时间,每次锻炼不小于30分钟,减肥的不少于45分钟

  3、经常性原则:每周不少于三次

  4、锻炼前热身和锻炼后放松

  5、锻炼时的心率130以下

  (十)、获取体育知识的途径:

  1、课内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学习

  2、课外学习的各种途径:报纸、电视、网络、广播、手机、书刊等。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2

  课题:锻炼意志、激励进取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确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知道在体育运动中采取适当的手段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3、情感目标:树立自觉运用体育运动锻炼自己意志品质的态度。

  教学重点:体育运动对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积极作用

  教学手段:课堂讲解

  教学步骤:

  一、意志与意志品质

  1、什么是意志:是指人们自觉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目的性——自觉地确立行动目的;

  (2)调节性——能够按照预期目的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以实现目的;

  (3)排难性——始终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品质是指人在意志行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或特征。意志品质反映了一个人意志的优劣、强弱和发展水平。

  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勇敢性等;

  不良的意志品质包括依赖性、动摇性、寡断性、冲动性、,懦弱性等。具有优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坚强的人;

  具有不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薄弱的人。

  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作斗争中不断得到锻炼和增强的,是通过持久地自觉克服困难而表现出来的。

  优良的意志品质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自觉性——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为此主动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

  (2)坚韧性——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在实现预期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一个人能够及时作出有根据的决定,并付诸行动。自制性一—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根据预期目的或既定要求,控制自己妁心理活动和行为。

  二、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体育运动是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意志品质与情感为一体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伴随着整个体育运动的过程,它的状况如何,影响着体育运动的效果,体育运动的过程反过来也影响着意志品质培养的效果。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

  如耐久跑、跨栏及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的体育运动,更能锻炼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另外,体育竞赛具有激烈对抗和胜负不确定性的特点,既要能充分挖掘人体潜力、斗智斗勇、协同作战、敢于拼搏、敢于胜利,又要能正确接受失败的磨

  炼,树立锲而不舍的顽强进取精神。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能否勇敢地同困难作斗争,能否有效地排除内外障碍,是衡量你意志品质坚强与否的重要标准。

  【自我阅读】

  某学校初二(1)班.有位学生叫李大山,平时以“勇敢大”而闻名全校。在一次观看冬泳比赛时,经不起同学的激将,为维护自己“勇敢”的形象,真的学着运动员的样子跳下了水,结果被冻得差没爬上岸,从此以后他再没有参加过冬泳。有人说他是好汉,有人说他的盲目“勇敢”不是真正的勇敢。你说呢?

  【自我测评】

  下列各题中.每题都有5个层次的答案,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填一个最适合你的答案。

  a、很符合自己的情况;

  b、比较符的符合自己的情况;

  c、难以回答;

  d、不太符合自己的情况;

  e、很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1、当我决定做一件事情时,就立即动手,决不拖延。()

  2、我给自自己订的计划常常不能如期完成。()

  3、我能长时间做一件枯燥但却重要的事。()

  4、在练长跑时,我常常不能坚持跑到终点。()

  5、我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即使冬天也按时起床。()

  6、如果我对某事不感兴趣。就不会努力去做。()

  7、我喜欢长跑等可考验毅力的运动。()

  8、在遇到困难时,只要有可能我就立即请求别人帮助。()

  9、学习期间,没做完功课.我就不会去玩。()

  10、面对复杂的情况,我常常举棋不定。()

  11、为完成重要的工作或学习任务,我可以放弃观看喜爱的电视节目。()

  12、我有时下决心从第二天开始做某事。但到了第二天,我的劲头就没有了。

  ()

  13、我答应了别人的事,就绝不会食言。()

  14、如果借到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我在上课时也忍不住会偷偷地拿出来看。

  ()

  15、即使在冬天,我也能用冷水洗脸。()

  16、当我犹犹豫不决时,很希望别人帮我作决定。()

  17、我觉得订计划应有一定的余地,免得完不成时太被动。()

  18、在与人争吵时,明知自己不对,也会说一些使对方听了难受的话。()

  19、我决不

  拖延应交的作业.即使开夜丰也得完成。()

  20、我比一般人更怕痛。()

  单数题号:a记5分,b记4分,c记3分,d记2分。e记1分;

  过数题号:a记1分,b记2分,c记3分,d记4分.e记5分。

  各题得分相加,得出总分。

  你的总分:____________

  20~35分:意志力很薄弱,

  36~51分:意志力较薄弱,

  52~68分:意志力一般,

  69~84分:意志力较坚强,

  85~100分:意志力很坚强。

  复习与思考

  1、举体育中的实例说明意志的三个特征。

  2、依据意志品质的四个特征,公文写作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质。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3

  教学内容: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怎样合理地安排锻炼

  教学重点:运动量的测定 难点:如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掌握运动量的测定,理解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意义。

  2、能力目标:了解运动与休息的关系。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自觉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在运动后积极休息的良好习惯。学生也能乐意和老师配合。

  教学过程:

  :

  你平时是否注意锻炼的科学性?

  要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并在运动后注意合理休息。

  一、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提问:只要参加体育活动就能增进健康,因此无须刻苦努力,跟自己过不去;有的同学则认为,体育锻炼一定要非常刻苦,练得非常刻苦,练得越狠锻炼效果越好。这两种观点正确吗?

  学生回答。

  运动负荷过大,会才产生不良的反应,出现血压降低、脉搏急促而微弱、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恶心等现象,影响身体健康。

  运动负荷过小,则难以促进机体产生相应变化而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因此,运动负荷过大过小都不利于增强体能和增进健康,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

  (一)什么是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通常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二)怎样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体能和健康状况,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安排运动量的大小。

  其次,要根据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相互制约的特性来确定负荷的强度和量。

  另外,还要注意大、小运动负荷的结合,使大小运动负荷交替出现。尤其在安排强度大的负荷时一定要格外注意,不能连续几天进行大强度的锻炼。每周大强度的锻炼最多不应超过1—2次。

  二、合理安排休息

  体育锻炼是一个承受运动负荷的过程,而人体机能的提高需要通过负荷、疲劳、恢复、提高等这样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实现。

  你知道怎样休息吗?

  休息的'方法分为两种:消极性休息和积极性休息

  两次负荷较大的体育锻炼之间究竟休息多少时间合理?

  对一般同学来说,休息一天即可。

  身体锻炼期 足够休息期 身体锻炼期

  三、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

  (一)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一般情况下,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成人安静时的正常心率为每分钟70—80次。学龄儿童为80—90。

  (二)宜运动脉搏率的判断及其测定

  1、人都有一个最高脉搏,达到最高脉搏后也不能再增加了。最高脉搏率一般是每分钟次。

  适宜的运动脉搏率=(最高脉率-安静时脉率)65%+安静时的脉率

  2、测定方法

  带秒针的表一块,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运动停下来时即刻测定6秒钟的脉搏跳动的次数,测量时准确地数6秒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再乘以10,就是此时的心率。

  3、注意的问题

  事先就要做好准备

  (三)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

  持续长时间运动以后,心脏分两个阶段恢复。在最初阶段,心率急剧下降,接着维持一定的状态,然后再恢复到安静时的心率。

  (四)怎样判断运动负荷达到大小

  1、用晨起安静脉搏率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2、自我感觉判断法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3篇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体育游戏小青蛙跳一跳教案6篇(幼儿园中班可爱的小青蛙教案)

大班健康教案范文3篇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大全

大班健康教案《食品安全》4篇(幼儿园大班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教案)

体育教案8篇

精品小班体育教案6篇 小班体育优秀教案

前滚翻体育教案3篇(前滚翻体育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精品10篇(幼儿园大大班体育活动教案)

体育课教案范文6篇(体育课教案文字版)

体育课教学教案9篇(《体育课》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