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元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6篇 小学古诗元日教学设计

时间:2023-12-31 17:40: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古诗《元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6篇 小学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古诗《元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6篇 小学古诗元日教学设计

古诗《元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没有一首能像王安石的这首《元日》那样流传至广,影响深远。

  这首七言绝句之所以获得历代人的喜爱,不仅在于它节奏明快,语言流畅,雅俗共赏,更主要的是在于它通过对春节风俗的描绘,表达了全民族欢度佳节的美好祝愿和共同追求。特别是诗歌中“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中的“总”和“换”字,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的信念。

  题目《元日》。元日,本意为吉日,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日,为一年的第一天。

  “爆竹声中一四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是说在欢快的爆竹声中又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合家欢饮屠苏美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

  教学目标

  1、认会5个生字,写会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

  2、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气氛,体会人们的美好愿望。

  教学建议

  关于课文

  1、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不要直接讲解。可以让学生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理解。不懂的地方,要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小组或全班讨论等方法解决。

  2、古诗的学习除了要加强朗读和背诵外,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先把诗句变成画面,加强情感体验;然后再把画面变成语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以达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发展语言的目的。

  3、学习本诗之后,可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中提到的过节的各种习俗的来历。

  关于生字

  本课的几个生字,“爆、曈、符”都可以用记形声字的方法记忆。“换”字右边的撇不出头,不要写成“央”字。

  课时安排

  建议教学1课时。

  拓展习题

  1、默写古诗。

  元日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像画面,并把想像到的内容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要求句子通顺,描写形象。

  相关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宋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后任参加政事、宰相等职。世称荆公。

  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影响甚巨。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

古诗《元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渠道,认字与识字。

  2、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

  3、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4、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调动查找资料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背诵部分段落。

  教具准备:

  1、春节的传说故事

  2、投影

  3、各地过年的图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你喜欢过年吗?我国传统的.过年是哪一天呢?你想知道年是怎么来的,过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

  2、阅读《过年的来历》

  3、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过年的来历。

  4、你觉得过年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5、学生交流。

  6、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自学古诗

  1、回忆学法:

  我们要学会一首古诗你有什么基本办法呢?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理解意思展开想象)

  2、你们有信心读准、读懂古诗吗?

  三、学习古诗,交流。

  1、你读准了吗?

  2、你知道古人怎样过春节的吗?从诗中哪些地方知道呢?

  燃爆竹

  饮屠苏

  迎红日

  换新符

  3、要读懂古诗还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呢?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吗?告诉大家,让大家帮帮你。

  5、在大家的帮助之下,是不是都理解了古诗了呢?请你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自己说指名说

  l理解古诗可以把用在两部分间加上自己的话。使意思表达更通顺。

  6、闭眼听老师范读,在头脑中想象,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7、小结:多喜庆,多热闹呀。能把这首古诗的热闹和喜庆通过读表现出来吗?如果你觉得读不足以把热闹和喜庆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自己读指名读全班读

  四、背诵古诗,学习生字。

  1、你会背诵了吗?

  全班背男女生各背

  2、我们来看看这首古诗的第一个字,要写对写好它应该注意什么?

  右下角的四点书写。师板演。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4、展示台进行生字的讲评。

  爆的最后一笔

  换的撇不要写出头

  曈的左边是日

  重点指导爆的书写。

古诗《元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3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当堂读熟,熟读成诵。

  2、利用设问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的自主参与学习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回答问题,理解作者写作本诗的心境,并结合自己的体会,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所表达的情景,情感。

  二、选材目的:

  王安石的这首《元日》,写于宋神宗熙宁三年,王安石任宰相之后,著名的“熙宁变法”之前。他借描写过年的习俗、气氛抒发他在改革伊始,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的心情。诗中将人们过新年的喜庆气氛融入到了热闹的迎春场面中,立意清新,一派除旧换新、欢欣鼓舞的迎春景象。新学期开始,刚刚过完春节不久,利用学生对春节的观察和感受,比较熟悉过春节的习俗、情景。选择这首诗作为开学第一篇,有利于学生从贴近他们生活的经历入手,从自我感受入手,从切身体会入手,比较易于学生进入诗中的情景,更好的赏析古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掌握字的读音,词的含义。范读、讲读、自读、读到琅琅上口,读到入情入境。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古诗描写的情景、意境。

  四、教学过程:

  1、上课前对学生提出一个要求:这一节古诗课,请同学们拿出古诗课本和一支能用的笔,放在课桌上,把其他暂时不用的东西都收起来。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清除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物体,有利于课堂秩序)

  2、同学们,你们的春节过得好吗?(引出课题)谁来说一说过春节是你都注意到有那些民俗习惯,请举手。

  3、(生回答)同学们观察真仔细,看来你们都是有心的孩子,那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过春节的情景的古诗,请同学们把古诗课本打开,在目录里找到《元日》这首诗。翻到这首诗。(78页)

  4、解题。“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春节的第一天。这首诗描写的是北宋时期人们过春节的情景。

  5、范读,并出示较容易出错的字及注音的字卡,如“爆”、“屠”、“苏”、“瞳”、“换”、“符”等。让学生重点拼读容易出错的字,并朗读。朗读前提示学生注意诗中有那些过春节的风俗?

  6、自渎完毕,老师知道有的同学早就读过这首诗了,有没有同学愿意来读一读?(提问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目的在检查学生正确阅读的情况)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仔细听他读的效果,发现问题,等他读完了就把你的小手举起来,好不好?

  7、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发音不准的字、词,首先请举手的学生来纠正,并及时板书字及注音。请出错的同学拼读,然后大家一起拼读。

  8、提问“一岁除”是什么意思?提示学生自己看课本上的注释,联系古诗,说出答案。目的培养学生利用手头的甘(课本、字典、资料等)自主阅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问一个差生,如果能够认真阅读注释,是能够回答好的'。如果这个问题回答好了,可以进一步让他读读“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并让他说说下一个问题(即问题9)。

  9、(如果上一个问题,差生不能回答,或者回答不好,再提问一个中等生,如果中等生回答不够完整,再提问一个优等生。以下提问基本定格在这样的思路上,把简单的问题目首先给差生,目的在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问较难的问题,引导差生由浅入深慢慢地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较难的问题让中等生来回答,让他们在“够得着”的基础上,跳一跳,回答好问题,享受“摘到果子”的成就感,进而督促中等生向更难的问题挺进。在此过程中,如果差生或者中等生回答不完美,交给优等生来总结归纳,最难的问题,让优等生来回答,让优等生既能人尽其才,又能让他们面对挑战,戒骄戒躁,更上一层楼。)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而提出“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什么意思,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除”字,过去的意思,一年过去了,一切不如意的,陈旧的东西都过去,除旧迎新,一切又有了新的希望,过去一年里不曾实现的梦想,又有了新的机会。这里一个“除”字,在读的时候,音调要高亢,果断,要把那种除旧迎新,充满希望的、一展宏图的感觉读出来。

  10 、“屠苏”是什么?请看注释,回答。屠苏酒,古代风俗在农历正月初一,家人要先幼后长饮屠苏酒来庆贺新春。“春风送暖如屠苏”是什么意思?读读,想想,这里的“入”字,用得非常的妙,一个“入”字把春风拟人化,写活了!把春风写成了有生命的,有灵性的东西!细心体会, “入”字读的时候,要惟妙惟肖,把春风那种悄悄的,暖洋洋的感觉读出来,声调要婉转,亲切。

  11、“曈曈”是什么意思?“千门万户曈曈日”,用你的话来说,应该怎样说?

  12、“桃符”是什么?现在演变成了什么?在黑板上画出桃符的大约形状,“桃符”,一种画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正月初一这一天更换。现在演变成了对联。引导学生从自己过春节的亲身经历回答问题。

  1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两句,把作者当时意气风发,大展宏图的心情淋漓尽致的写了出来。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情感。然后把这种情感融入的这两句古诗中,读出来。“曈曈”的语调要上扬,声音要铿锵有力;“换”字读的要果断。

  14、通过这样的解读以后,学生读这首诗的意境有了较深的体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朗读,放声读,眉飞色舞的读,手舞足蹈的读。熟读成诵。大家一起,合上课本,手打拍子,集体背诵。

  15、用开火车的方式,检测背诵的情况。

  16、课后,用本节课的学习方式自学王安石的另一首《泊船瓜洲》,预习下一课的内容《江雪》。

  五、板书设计:

  爆(bào) 屠(tú) 苏(sū) 曈(tóng) 换(huàn) 符(fú)

  六、教学反思:

古诗《元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春节的诗句;录音《新年好》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析题。

  1、听唱《新年好》后,教师激情导入:是呀,过新年时我们唱歌、跳舞,心里多高兴呀!你们知道吗?过新年时还有很多更让人高兴的事。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元日》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二、自学诗歌、感知大意。

  1、读通古诗。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初读情况,正音。

  2、读出问题

  1)轻声再读古诗,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交流读懂了什么?

  3)不懂的问题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4)汇报解决不了的或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出重点解决的共性问题。

  三、精读品味,理解诗歌。

  1、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自读自悟,看看前面提出问题哪些能自我解决。

  2)借助工具书,试想想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体会。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

  1)交流要求:先读诗句,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体会。

  2)教师对学生的不同体会给予肯定,并相机引导A理解除:除去,过去。B、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C、体会“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总”“换”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的信念。D、感受诗中全民族欢渡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吟诵古诗,启发想像。

  1)指生吟读,师生。

  2)师配乐范读,生评。师生交流读好古诗的秘决。除了注意语速、语气外,还要边读边想。这样,才能把诗中的感情读出来。

  3)学生练读,边读边联想。

  4)指生读,评议读、齐读、背诵。

  5)画一画,说一说,把诗中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像画出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延伸拓展,感受民俗

  1、阅读“语文天地”中的《过年》,谈谈自己对过年的认识和感受。

  2、课外搜集有关人过年习俗的资料,同桌交流。

古诗《元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诵背诵古诗,了解古代人民过年的节日习俗和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情感。

  2.能用自身的话解释古诗。

  3.能用简单概括的语言描述现在的过年方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很快就要过年了,新的一年马上来到了。在这段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说一说你是怎样过新年的?(学生发言)

  同学们非常喜欢过年,了解了很多过年的习俗。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描写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板书课题:《元旦》。(齐读课题)让学生质疑问难。了解“元旦”的含义。

  过渡:你能想像王安石在诗中都会写些什么吗?自身读读古诗看看。

  (二)新授

  1.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字典,自读古诗体会含义,找出自身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不理解的词句。

  3.班交流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估计学生会对下列词语不理解:屠苏、瞳瞳日 千门万户、新桃、旧符。

  4.一读古诗,你能自身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吗?人们都在这一天做什么?

  5.从古诗当中你能感受出怎样一种气氛?你是从哪句话或者哪一个词语中感受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心情齐读古诗。然后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和同位一起背诵。

  6.在这首古诗当中你感觉哪些字对你来说记住有些困难?找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学生互相协助,交流记字,写字心得)

  教师总结讲解:

  “爆”是一个形声字,左边表示它的意思,右边表示它的读音,在写起来的时候需要注意右下局部共有5笔完成(教师示范)。

  “屠”让学生根据字典的解释记住生字。

  “苏”让班里姓苏的小朋友讲解给大家听。

  “换”是一个我们平时常见的字,如交换、换位等,右边不能写成“央”。

  “符”很简单,注意写的时候上小下大。

  根据老师讲的学生自由练习,可以选择自身认为不太好写的字多练(教师巡视指导)

  7.同学们这首古诗要求大家会默写,让我们趁热打铁,在你们的练字本上默写一遍试试。

  8.我们现在过新年的方式和以往有什么一起点和不同点?你更喜欢哪一种方式,谈谈你的理由?(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三)教学延伸

  除了《元旦》,王安石还写了很多优秀的古诗。老师非常喜欢他写的另外两首诗《梅花》和《泊船瓜洲》,实物投影仪出示。

  梅花 泊船瓜洲

  墙角数枝梅, 京口瓜洲一水间,

  凌寒独自开。 钟山只隔数重山。

  遥知不是雪,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有暗香来。 明月何时照我还。

  学生自学后选择自身喜欢的一首诗来背诵。你还知道哪一些?(鼓励学生课余多找找王安石的诗积累。)

  (四)作业设计

  不论是古时,还是现在人们都喜欢过年,请大家继续搜集有关过节的各种习俗的来历资料,下节课带来一起交流。

古诗《元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元日》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学会3个生字,感悟诗中重点的词义,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

  让学生想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练习卡。

  2、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视频图片展示春节的喜庆场面。

  2、提问:春节是个很隆重的节日,你觉得最有意思、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二.揭题《元日》

  三.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师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作者、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2、今天就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古诗《元日》。

  四.知作者,解诗题。

  1、通过预习,你知道《元日》的作者吗?学生简介。

  2、师补充王安石相关资料。

  3、理解题目《元日》,解释“元”在字典中的意思。

  4、师明确: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元日”是一年的开始,一个季节(春季)的开始,一个月的开始(农历初一),因此元日又被称为“三元”。

  5、 “元日”和元旦节是同一天吗?指导区别“元旦节、元日”。

  五.认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1、指名大声、准确读古诗。

  2、多种方式认读生字词。

  3、教学生字。

  先指导识记“爆、屠、符”的字形,再读帖指导美观书写。

  4、临帖描红,书写生字。

  5、书写展示,同桌评价,自我修订。

  六.明诗意

  1、按照一定的节奏读古诗。

  2、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相互交流。

  3、阅读“资料袋”,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七.悟诗情

  1、诗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读诗的前一句,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创设情景指导朗读,抓住:爆竹、屠苏,体会春节时人们的快乐、高兴场面。

  4、抓住:曈曈日、新桃、旧符,理解初升阳光普照千家万户的吉祥场面。

  5、试背古诗。

  八.作业布置,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九.板书设计

  元日

  (宋王安石)

  隆重放爆竹

  盛大饮屠苏

  喜庆换旧符、贴新桃

古诗《元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6篇 小学古诗元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介绍自己小学三年级作文300字6篇(介绍自己的作文三年级300字)

春节小学三年级作文4篇 三年级春节活动作文

小学五年级关于植树节的作文9篇(三年级有关植树节的看图作文)

小学英语三年级工作计划3篇 三年级英语学期工作计划

小学六年级作文:我们的校园10篇 我们的校园六年级作文600字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新版7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3篇(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200字)

小学四年级暑假日记(汇编14篇)

小学二年级作文(合集6篇)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最新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