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公开课教案3篇 推敲教学设计教案

时间:2024-01-03 12:4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推敲公开课教案3篇 推敲教学设计教案,以供借鉴。

推敲公开课教案3篇 推敲教学设计教案

推敲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教具学具:

  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

  课时分配: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皎洁幽居即兴妥帖吟哦簇拥斟酌宽恕莽撞推敲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和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恰当差人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妥帖朝愈簇拥宽恕门闩莽撞

  躲避响亮沉睡推敲家境贫寒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访问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标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左窄右宽;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尚、妥:上小下大。

  贾:上宽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安排作业:

  1、誊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推敲

  皎斟尚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用“即使……也……”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推敲斟酌妥帖

  2、填空:

  ()有个诗人叫(),早年因(),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深夜访友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考虑: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 ”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适宜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推敲公开课教案2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3、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出自——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4、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贾岛:

  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再三考虑,慎重对待),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文章中还有一个人物?(韩愈)简单介绍。

  5、出示“推敲”这个词。“推”和“敲”是两个不同的动作。谁能来做一下这两个动作。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推敲”板书,齐读。

  二、检查预习 三、指导书写生字。妥

  四、初读课文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事情呢?找八位同学来读读这篇文章。回答老师问题。

  五、精读课文

  自己读一下课文的第一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1.快速浏览课文,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2-7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

  (1)看书中的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指导朗读这句话。

  (3)读了这一段,从中你还了解到了什么?(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2)指导读好这句话。

  (5)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3.快速阅读课文3-7自然段,画出贾岛推敲诗句的句子,在旁边写批注。

  A、从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这句话体会到贾岛思考时非常投入的,他不但在想,而且还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

  B、“不知不觉”说明贾岛思考问题很专心,他连进城也没有发觉。

  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C、从大街上人们的反应体会到的,“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说明贾岛只顾思考,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在大街上失态了。”

  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D、从课文第四节中知道的,“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街上的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贾岛毫无察觉,仍然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并闯进韩愈的仪仗队。”这足以说明贾岛思考得多么入神啊! 你觉得贾岛是个什么样的人?

  3、师总结:同学们读书理解得真细致,是啊! 像贾岛这种对文字的锲而不舍地斟酌研究就叫——推敲。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发现你们也从贾岛身上学到了对文章中词句进行推敲的本领。

  4、贾岛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5、小结:贾岛不知不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四)第七自然段

  1、听了贾岛的话,韩愈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读第七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韩愈与贾岛一起思考,确定了用什么词。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犹豫,迟疑,拿不到主意。听了贾岛诚心诚意、请求宽恕的回答,如果你是韩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4、对呀,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你来接着读

  5、 韩愈说出“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你再来读读。

  6、理由有几个(两个)

  (1)第一个理由

  1)认识门闩

  2)即使也是一种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即使的情况并没有出现而是假设。说句话。

  (2)第二个理由。。。。大家有没有想起前文哪句话?

  出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用“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月夜的“宁静”是无声,而“敲”字读得响亮,用有声衬托无声,这叫反衬,更显得环境的安静。

  下面句子中的宁静和安静哪个词用得更好?为什么?

  再说,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

  再说,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安静。

  “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宁静”指(环境、心境)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更深。文中用“宁静”准确的描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定。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你有什么收获?

推敲公开课教案3

  9.推敲(第二课时)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文学故事《推敲》,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故事的内容大家还记得吗?上节课我们通过拟定小标题的方法学习了课文内容,谁来说?你能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3.上节课,通过读故事你都知道了什么呢?(你很会读书、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二、体会情景,品味“推敲”。

  1. 这是一篇贾岛推敲诗句的故事,故事中有很多贾岛写诗推敲的感人情景,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令你印象最深的情景是什么?

  预设(一)

  (1)你为什么对这一处印象这么深呢?贾岛骑在毛驴上,怎么斟酌文字的呢?谁能加动作读读这句话。

  (2) 同学们,这里有一个词“吟哦”是什么意思?读读这一段的内容,说说贾岛吟哦什么呢?(鸟宿池边树,僧推??,僧敲??)

  (3)(出示贾岛推敲的图片)这就是当时的贾岛,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贾岛,能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吗?(斟酌得多投入啊!)

  (4)指生评价,通过XX的表演,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能让我们对贾岛推敲古诗的情景印象这么深刻呢。这里加入了人物的动作描写。下文中还有这样的描写么?

  预设(二)

  (1)指生读,说说你的感受。贾岛一心想着心中的.诗句,用心思索、推敲竟然闯进贾岛的仪仗队,可见他是多么专心致志呀。

  (2)下文中还有哪些情节令你印象特别深刻?(韩愈与诗人的对话)

  自由读读课文5、6、7自然段,同桌一人扮演贾岛一人扮演韩愈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同桌之间试着对话。(学生练说后教师指名对话,这两位同学再现了课文中的文字。贾岛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他当时是怎么说的呢?) 指生对话。前面我们提到动作描写,这里是运用了语言描写,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三、确定用字,明结果

  预设:

  贾岛把推敲诗句的事告诉了韩愈,这位大文学家韩愈建议是:用敲,理由有

  三。理由一:说明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这是基本的生活礼节,理由二:能衬托月夜的宁静。理由三:读起来更响亮些。你认同韩愈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解。文中的宁静能不能换成安静行不行?(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宁静指环境、心情很安静,表示静得程度深。)大家回顾上文,从哪个地方看出当时的环境确实是很宁静,

  便有了流传千古名句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斟酌文字严谨认真的精神,也在文坛留下了一段佳话,(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绘声绘色讲故事

  1.故事我们已经学完了,但故事中一幕幕感人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你能再现当时的情景,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小组练习讲,推荐学生前台讲。

  温馨提示:借助小标题,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会讲得更清晰。

  加上适当的动作、语言、环境描写,你的故事会更生动。

  找两生表演。指生评价:我们怎样才能讲好故事?指板书: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要加上适当的动作、当时的环境、人物的语言描述。

  2. 推敲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流传了千年,仅仅是为了教会我们推敲的用法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应该怎样去推敲诗句呢? 3.同学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懂得了推敲的道理,我们不妨立即行动起来,品味一下推敲的乐趣。

  (1)春风又()江南岸” 《泊船瓜洲》( “到、过、入、满”)

  (2)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谒金门》(动、拂、翻、皱、起)你觉得用那个词更好?

  同学们,也学会了推敲字句,老师真高兴。希望大家能学以致用,在以后的读书写作中也能做到这样的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四、布置作业:

  课下把推敲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五、板书设计:

  9. 推 敲

  (起因) 留诗赠友 环境

  (经过)斟酌诗句 动作

  (结果)选用敲字 语言

推敲公开课教案3篇 推敲教学设计教案相关文章:

珍珠鸟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范文4篇 课文《珍珠鸟》教案

公开课日记10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教案7篇(部编六上语文公开课上)

《荷花》公开课教案4篇(荷花 公开课)

交通安全公开课观后感3篇(注意交通安全的观后感)

小班公开课科学课教案11篇(幼儿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大班公开课教案10篇

观看学习民法典公开课心得体会作文3篇

公开课10以内序数中班教案【最新10篇】

中班公开课优秀教案11篇 中班公开课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