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精品6篇)

时间:2024-01-04 22:04:28 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知道自来水的来源。

  了解自来水的作用。

  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水龙头”gif图;“自来水从哪里来”图片;“自来水的作用”组图;“哭泣的水龙头”gif图;《节水歌》歌曲视频。

活动过程

  播放动态图片“水龙头”,激发幼儿兴趣,鼓励幼儿自由讨论水龙头里的自来水是从哪里来的。

  水龙头里有什么东西流出来?(水、自来水)

  猜猜水龙头里的自来水是从哪里来的?

  出示图片“自来水从哪里来”,引导幼儿了解自来水的来源。

  自来水到底从哪里来呢?和刚才小朋友猜的一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自来水厂从哪里抽水?

  自来水要经过哪几道处理才能到达我们的水龙头?

  小结:自来水厂从江河或水库里抽水上来进行加工,这些水要经过消毒、沉淀、过滤才能变成自来水。自来水通过自来水管道被输送到各个地方,所以我们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啦哗啦地流出来啦。

  出示图片“自来水的作用”,引导幼儿操作课件,并说说用自来水来做什么。

  我们可以用自来水做什么呢?

  请你点击它,接点自来水吧/用自来水洗一洗吧。

  小结:我们烧水、洗衣、做饭、洗澡等都需要自来水。没有自来水,我们的生活会变得一团糟。自来水的作用真大。

  播放动图“哭泣的水龙头”,请幼儿说说水龙头哭泣的原因,引导幼儿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

  这些水龙头为什么在哭呢?你知道原因吗?谁来说说?

  原来水龙头说不用水的时候要关紧它,不能浪费水。谁来关紧水龙头?

  还有一点水流出来,再点一点水龙头关紧它吧。

  小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完水要注意关紧水龙头,不浪费水,还要提醒家长节约用水。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观看歌曲视频《节水歌》,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节水意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目标:

  1、使幼儿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教幼儿学习掌握正确刷牙的方法,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经验准备:听过故事〈小熊拔牙〉,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大胆、合理的进行讲述。

材料准备:

  1。小熊头饰一个,并请一位老师扮演小熊。

  2.牙齿模型、牙膏、杯子、镜子、每人各一个,牙刷每人两把。

  3.老师:抹上黑芝麻糊的牙齿模型两个,牙刷两把、牙膏和水杯各一个。

  4.录音机、磁带、音乐〈刷牙歌〉

过程:

  一. 老师:“你们听过“小熊拔牙”的故事吗?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可爱的小熊。(小熊出场,和幼儿打招呼并坐在幼儿中间。

  二. 引导幼儿讨论,不保护牙齿的害处。

  1.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熊的牙齿为什么被拔掉?不保护牙齿有哪些坏处?

  2.幼儿自由讨论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3.请小朋友用小镜子照一照自己的牙齿,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坏牙齿,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没有坏牙齿,谈谈是怎样保护的)

  4.老师对幼儿的见解给予肯定并小结。

  三.1.小熊说:我现在知道要保护自己的牙齿,不乱吃零食,每天早上、睡前坚持刷牙,牙齿就会很健康,可是我不会刷牙怎麽办?请小朋友快来帮帮我。

  2.老师和小熊一起走到幼儿中间参加讨论:正确刷牙的方法。

提问:

(1) 刷牙时先要做什麽?

(2) 牙膏应挤多少?

(3) 你平时是怎样刷牙的?(幼儿有可能会出现横着刷,也可能出现竖着刷,老师引导幼儿做一个小试验)

(4) 老师做实验:咱两个牙齿模型上分别粘满黑芝麻糊,在分别用横刷和竖刷的。方法刷牙,请小朋友得出结论那种方法最好。

(5) 刷牙时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刷牙会牙刷应该怎样摆放?

  3.老师总结并和幼儿一起利用牙齿模型练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四。幼儿听着《刷牙歌》自己练习刷牙,教师巡回指导刷牙方法。

  五.结束:刚才大家都刷过牙齿了,小熊要检查一下你们的牙齿干不干净和你们牙刷摆放的对不对。

设计思路:幼儿对牙齿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根据我园夜托班老师及家长的反映,大多数孩子不喜欢刷牙,即使刷也很随意。缺乏保护牙齿的意识,不能很好的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我想通过此次活动让幼儿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以及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设计理念:

  我班的幼儿大多都是城里的孩子,很少看到蚕豆,对蚕豆这种植物也缺乏认识。因此,我利用蚕豆这一乡土资源,设计了这么一个科学活动,通过出示蚕豆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观察认识蚕豆荚、蚕豆,最后品尝蚕豆食品。这些环节,让幼儿对我们乡土资源--蚕豆有所认识。

二、教案目标:

  1、通过掰蚕豆,让幼儿感知蚕豆的特征和用途。

  2、产生操作探索蚕豆的兴趣。

  重点:通过掰蚕豆,让幼儿感知蚕豆的特征和用途。

  难点:产生操作探索蚕豆的兴趣。

三、教案准备:

  每位幼儿1-2粒蚕豆荚,各种蚕豆食品若干。

四、教案过程:

(一)、出示蚕豆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蚕豆娃娃的指偶:

  你们认识我吗?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蚕豆娃娃。

  与小朋友们互相问好。

(二)、认识蚕豆荚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认识蚕豆荚的的形状和颜色。

  2、让幼儿摸一摸,体会摸上去的感觉。

  3、你觉得它像什么呢?

  教师小结:这叫蚕豆荚,蚕豆荚是绿色的,长长的,两头尖;摸上去有点毛;捏一捏,硬硬的;像小船,像月亮。

(三)、认识蚕豆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里面的蚕豆的形状、颜色。

  2、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4、想一想:蚕豆与蚕豆荚的关系。

  五、幼儿操作:掰开蚕豆皮,观察蚕豆瓣。

  教师小结:蚕豆荚里面有蚕豆,蚕豆是扁扁的椭圆形,淡绿色,掰开皮,里面有两片豆

  六、通过品尝,了解蚕豆的作用。

  1、品尝蚕豆食品,知道蚕豆的多种吃法。

  2、启发幼儿说说还吃过哪些用蚕豆制成的食品。

  娃娃是小班幼儿所喜欢的,用蚕豆娃娃引出课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分步进行探索,先从外面的蚕豆荚开始,到蚕豆的外形特征,再到观察蚕豆瓣,让幼儿有层次的探索理解。

  通过品尝,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并扩散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感受白云的形态,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用棉花大胆表现熟悉的事物。

  活动准备 围棋子, 丝瓜瓢儿, 瓦楞纸, 棉花,胶水

  活动过程

[导入]

  1、 通过听“白云飘飘”这首歌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

  白云飘飘白云飘飘

  白云飞得高

  白云飘飘白云飘飘

  向我微微笑

[展开]

  1、摸摸材料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前面都有哪些物品啊?

  摸摸这些东西你有什么感觉? 说说分别用手和脚摸的感觉。

(围棋子滑滑的,圆圆的,凉凉的/丝瓜瓢儿粗糙的,表面凹凸不平/瓦楞纸 高低不平,有嘟噜噜的声音/棉花萱萱的,松松软软的,有弹性,很暖和,轻飘飘的)

  2、 分出围棋子。

  围棋子是什么颜色的?

  让我们把黑色的围棋子和白色的围棋子分开吧。

  3、 体会一下瓦楞纸的声音。

  用手挠瓦楞纸,听听它有什么声音?

  4、 用活动纸上的材料装饰出白云的样子。

①看看白云的照片,谈谈白云的样子。

②用语言描述一下白云的样子和感受。

③用棉花装饰出白云的样子。

④比较一下我做的白云和照片里的白云有哪些差异。

[结尾]

  1、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 总结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2.创设问题情境,尝试用多种方法取出乒乓球;

  3. 能够相互协商,分工合作完成接力比赛。

  活动准备:

  幼儿实验材料:把乒乓球放在杯中;筷子、勺子、铁丝、吸管、报纸(小组一份);幼儿记录单,大记录单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尝试操作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一只乒乓球被管老师不小心掉到了杯子里,你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吗?有什么办法呢?(幼儿相互交流)并引导幼儿尝试利用材料取出乒乓球。

  二、交流讨论

  1、提出问题:你是用什么工具成功取出乒乓球的?两种工具选哪种更好?老师还有一种方法,吹,三种办法只能选一种,哪种最好呢?用比赛的方法来验证哪种方法最好。

  2、吸管有两头,应该用哪头来吸乒乓球?

  3、幼儿操作验证吸管哪一头合适,验证完毕后进行小组接力赛,师交待比赛规则后幼儿进行比赛。

  4、再次进行分组接力赛。

  5、会跳舞的乒乓球展示

  6、小结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报纸,用心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

  2.能想办法把报纸变成纸球,并探索出固定纸球的方法。

  3.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使幼儿具有必须的玩纸的经验。

  教具准备:报纸、小篓子、彩色毛线、彩色橡皮筋、包装袋、透明胶布、双面胶、固体胶、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足球门、小篮球架、剪刀、小背篓。

  活动过程

  1.自由玩报纸,用心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

  教师引导:老师这天带来了很多报纸,我们要和报纸一块儿做游戏。请你们每人拿一张报纸玩一玩,看看能够怎样玩,比一比谁玩报纸的方法多。

  幼儿自由玩报纸。(折叠、抛、投掷、跨跳、顶在头上玩等)

  教师与幼儿共同交流报纸的玩法。(幼儿把报纸放在地上,找张椅子坐下来)

  2.探索报纸变纸球的方法。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用报纸玩了很多游戏,有的把报纸折成小动物玩,有的把报纸向上抛着玩,你们想不想把报纸变成球来玩呢用什么办法能把报纸变成球呢想变成什么样的球(能带给足够的报纸,之后,出示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足球门、小篮球架)我们带着自己的球来玩一玩吧。

  幼儿自由玩。教师巡回指导。

  3.探索固定纸球的方法。

  教师引导:玩了这么长时间,看看你的纸球有什么变化。

  幼儿:散了,不圆了。

  教师:玩了一会儿,纸球就有点散了,没有原先那样圆了,那怎样才能让你的纸球变得紧紧的、圆圆的,更好玩呢我们用什么来固定纸球呢(教师出示材料)我们来试一试谁固定得又快又好。

  幼儿探索固定纸球的方法。

  4.师幼共同游戏:投篮。

  教师引导:刚才小朋友投篮的那个架子是不动的,很容易投。此刻,我来当篮球架(老师把小背篓放胸前),在前面跑,看看谁有本领把球投进我这个小背篓中来,好吗

  活动反思

  (一)崇尚简约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简约化,是指对科学活动中的情境创设、资源选取、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等各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有效利用,使教学活动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凝练、深刻。简化后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意味着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探究操作,有足够的空间展现自我;教师有足够的机会促进生成,有足够的时间研究幼儿。

  1.材料简单实用。

  本活动带给给幼儿的操作材料是幼儿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报纸,幼儿在折、团、固定纸球等活动中,建构了关于报纸的相关经验,体验到了探索、发现、获得成功的喜悦情感。因此,科学探究应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趣味和奥妙,这有利于持续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2.过程简洁明了。

  课堂是幼儿学习、思考的场所,不是表现教师才艺的场所。教学的过程设计要简单有效。简单的设计能够给幼儿留下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现和建构出新知。环节的预设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简。本活动的教学环节简单而清晰:自由玩报纸,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探索报纸变纸球的方法→探索固定纸球的不同方法。这三个环节看似简单,却是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并对教材的重、难、疑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拟定的一个大致框架。

  3.资料简约充实。

  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一个常数,一般是小班15~20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要想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对一个物体或现象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究,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幼儿的学习精力也很有限。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务必追求教学资料的简约。活动侧重于让幼儿在自由玩报纸积累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报纸变成纸团的方法,进而自然而然地导入固定纸球的环节,资料虽然简约,但幼儿的探索是充实的、快乐的。

  (二)回归本真

  本真课堂中的“本”是指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真”是指课堂教学的真实,同时也是指幼儿的童真。本真课堂应尊重幼儿的真实体验,应让幼儿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驰骋、创造。

  1.尊重幼儿的真实体验。

  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本活动的三个环节,是从独自玩报纸、两两合作玩报纸、群众玩报纸,到自己探索报纸变成球的方法,再到最后环节中自己选取材料固定纸球。幼儿的体验是充分的、真实的,是幼儿自己对真实的材料进行真实的观察与操作而获得的真实体验。教师在每个环节中,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表达和创造方式,及时肯定他们独特的体验与表现。如在自由玩报纸的活动中,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幼儿表现出来的独特玩法及时肯定,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

  2.营造自由创造的氛围。

  自由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式,是获得创造的源泉,而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高追求。本活动中,从幼儿兴奋的神情中,我们能够看到他们的探索是自由的、快乐的。一张张报纸在幼儿的手中变成了他们喜欢的篮球、排球、足球、兵乒球、沙滩排球……他们进行着激烈的足球、乒乓球和投篮比赛。当幼儿在比赛中不断地搓、揉纸球时,教师及时地点拨,激起了他们固定纸球的愿望。在这个环节中,他们自由选取材料,采取独立或两两合作或请教师帮忙的办法固定纸球,然后用固定好的纸球再去进行投篮、足球射门等比赛,从中体验到自由创造、获得成功的快乐。

科学活动教案(精品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7篇

幼儿园大班冬至活动教案8篇(大班冬至主题教案)

幼儿园冬至活动教案9篇 幼儿园冬至主题教育活动教案

实用的幼儿园体育活动教案3篇(幼儿园体育活动详细教案)

大班科学秋天教案6篇(大班科学活动 秋天)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7篇(科学活动的教案怎么写)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4篇(大班语言活动活动教案)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精品9篇(幼儿园音乐课活动教案)

关于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3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预防疾病》

幼儿园体育活动教案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