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班音乐教案模板5篇 中班音乐教案20案

时间:2024-02-09 13:52: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有关中班音乐教案模板5篇 中班音乐教案20案,以供借鉴。

有关中班音乐教案模板5篇 中班音乐教案20案

有关中班音乐教案模板1

  活动目标:

  1、感受舞曲欢快的旋律和愉快的情绪,并尝试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

  2、学习踵趾小跑步,创编采果子的上肢动作。

  3、能将踵趾小跑步和采果子的上肢动作配合形成合拍的舞蹈动作,并随音乐完整地舞蹈。

  活动准备:

  歌曲《采果子舞》

  活动过程:

  1、 听着《开汽车》音乐,脚以八分节奏,小碎步进入活动室,并作出小司机开车状。

  (1)师:“我们开着汽车去果园采果子喽!”

  (2)播放音乐,幼儿完整地感受舞蹈音乐。

  师:“听,果园里传来了好听的音乐。”(第一次完整倾听音乐。)

  2、反复感受乐曲的旋律及情绪。

  (1)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欣赏完整舞蹈。

  师:“这么好听的音乐我真想跳个舞。”(教师随音乐旋律完整表演舞蹈)

  (2)教师演唱歌曲,幼儿进一步理解歌曲的情绪、内容。

  师:“刚才舞蹈里我在干什么?”(采果子)“对,刚才我跳的舞蹈就叫《采果子舞》。”

  3、学习踵趾小跑步

  (1)教师随音乐优美地做踵趾小跑步,同时说:脚跟、脚尖跑跑 跑。

  师:“我是怎么采果子的?”

  (2)教师示范第二遍:“看看老师去摘苹果时脚上做了什么?”(幼儿答出,老师作出并告诉幼儿:这叫踵趾小跑步。)

  (3)儿坐在椅子上,用脚做出“脚跟、脚尖跑跑 跑”的动作,“跑跑 跑“时用右、左脚脚尖轮流点地。

  (4)教师带领幼儿分组练习[1]—[8]小节随音乐做踵趾小跑步,一组幼儿听音乐做踵趾小跑步,一组幼儿拍手,鼓励幼儿动作合拍,引导幼儿互相学习。

  3、创编不同方位的采果动作及采完果子的喜悦心情的动作。

  (1)教师用自己的身体扮做一棵果树,用手臂当树枝说:“我是一棵苹果树,结了很多的苹果,有的长在上边的、有的长在下边的,有的长在左边的,有的.长在右边的。我不停的移动胳膊,表示上、下、左、右的树枝。请你们想一想、做一做,怎么采果子?”幼儿自由创编采果子动作。

  (2)教师将幼儿简单的动作舞蹈化,再将动作带入音乐的乐句中,与基本步结合跳出来。

  (3)全体幼儿随教师哼唱乐曲,做踵趾小跑步采果子。指导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注意引导幼儿合理利用空间,不互相碰撞。

  4、完整表演舞蹈。

  教师边唱边带领幼儿连贯完整表演《采果子舞》2—3遍。

  活动延伸:

  待幼儿熟悉动作后,可以变成双圈邀请舞形式。

有关中班音乐教案模板2

  活动背景:

  公共汽车是幼儿熟悉的交通工具,他们有乘车的生活经验。自由活动中,幼儿特别喜欢玩“公共汽车”的游戏,总是争着当“小司机”。为了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公共汽车各部件的功能和乘客的不同表现,在轮流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体验扮演“乘客”的快乐,懂得合作的重要,我设计了本次音乐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回忆汽车部件及车上各种人物的形态和动作,进行想象创编。

  2.在标记的提示下,主动探索游戏规则。

  3.感受扮演不同角色、按规则进行游戏的乐趣,喜欢玩音乐游戏。

  4.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察过汽车上人物的各种状态,已学会唱第一段歌曲。

  物质准备:图谱(节奏谱)、操作卡片若干张(图片:喇叭、雨刮器、方向盘等;人物头像画: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和宝宝等)、钢琴等。幼儿左手带腕花,坐成四路竖排。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认识图谱

  1.出示图谱,复习歌曲《汽车上》。

  2.跟着音乐,边唱边跟着节奏学做绕线等身体动作来表示轮子转动。

  3.跟着音乐,边唱边看着图谱拍节奏。

  (析:活动开始,通过复习歌曲和做身体动作,熟悉歌曲的节奏,为下面的环节作铺垫。)

  二、理解图谱,创编歌曲

  1.提问:汽车上有轮子转转转,还有什么可以动起来?响起来的?

  2.幼儿自由讨论(雨刮器、方向盘、喇叭等)。

  (析: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积极表达,为创编活动做准备。)

  3.会把刚才想到的都编到歌曲里吗?

  先按照图谱上的节奏说一说,再跟着音乐唱一唱。

  (析:此环节既让幼儿再次练习了节奏,也让他们理解了图谱与歌曲的`关系。)

  4.汽车上有哪些乘客?他们在汽车上做些什么?你能把这些人和他们的动作也编到歌曲里吗?

  (析:让幼儿结合平时的观察,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和情景进行创编,既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又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曲。)

  5.幼儿跟着音乐模仿汽车上各种人物的动作。

  三、集体讨论,构建规则

  1.介绍游戏玩法:交换座位。

  (1)在音乐间奏时,每个幼儿向前移动一个座位。

  (2)幼儿集体练习一遍。提问:你遇到什么问题?怎么办?(发现每组排头的小朋友没有座位,可以让他移到最后一个座位。)

  (析: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自主性。)

  2.讨论游戏规则,解决相互碰撞的问题。

  (1)幼儿再次练习后,发现了相互碰撞的问题。

  (2)幼儿讨论:怎么才能避免互相碰撞呢?(幼儿积极讨论、尝试,发现每组排头的幼儿从带腕花的方向转身后向后顺延移动,其他幼儿从另一侧向前移动一个座位,就能避免相互碰撞。)

  (析:幼儿多次讨论、尝试,建构游戏规则,使游戏得以顺利进行,让幼儿真正成为规则的主人。)

  四、完整游戏,体验规则

  幼儿根据图谱上的顺序,边唱边完整地玩游戏。

  (析:幼儿自觉遵守规则,与同伴互相配合,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教师运用形象的图谱,在引导幼儿复习和创编歌曲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将幼儿的视、听、运动觉充分调动起来,使原本比较机械的创编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创意。在讨论和制定游戏规则时,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反复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经验。通过分解、分步骤的练习,充分利用腕花这个标记,帮助幼儿解决交换座位、相互碰撞两大难点,使游戏得以顺利进行。幼儿在自行建构规则、理解规则,与同伴积极配合中,充分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附歌词:

  汽车上

  汽车上的轮子,转呀转,转呀转,转转转转转。

  (幼儿创编): 汽车上的雨刮器,刷呀刷,刷呀刷,刷刷刷刷刷。

  汽车上的喇叭,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嘀。

  汽车上的娃娃,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

  汽车上的爸爸,呼噜噜,呼噜噜,呼噜噜噜噜。

有关中班音乐教案模板3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喜欢动物吗?你喜欢哪些动物?

  师: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是在空中飞的?

  哪些动物是在树上爬的?

  哪些动物是从山里来的?

  哪些动物是生活在水里的?

  教师小结:天鹅、小鸟、蝙蝠是在空中飞的;猴子、浣熊、熊猫是在树上爬的';老虎、狮子、狼是从山里来的;河马、鳄鱼、海豚是生活在水里的。

  二、学唱歌曲

  1、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有关动物园的歌曲,题目叫《快乐的动物园》,里面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你们想不想听老师唱一唱呢?

  2、熟悉歌词

  (1)教师范唱

  (2)师:歌曲的题目叫什么?好听吗?你们想不想来唱一唱?

  (3)你听到了哪些歌词?

  (4)念读歌词

  3、感受歌曲旋律

  (1)倾听歌曲旋律,并说出是几拍子的。

  (2)跟着音乐拍节奏,指出三拍子音乐的强弱规律。

  4、学唱歌曲

  三、尝试为歌曲创编替换歌词。

有关中班音乐教案模板4

  目标:

  1. 学唱歌曲《理发师》,尝试用轻快的歌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中活泼欢快的情感。

  2. 能够根据节奏模仿小剪刀、喷雾等声音。

  准备:

  兔八哥理发视频,剪刀、喷雾、镜子图片,歌曲图谱

  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发兴趣。

  指导语:“今天,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好看的视频,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观看兔八哥理发的视频

  提问:兔八哥在做什么?

  二、学唱歌曲,熟悉内容。

  1.第一次完整欣赏歌曲。

  指导语:今天徐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一首跟理发有关的歌曲,题目是《理发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吧

  !(完整弹唱)

  提问:

  ①歌曲中的老爷爷为别人理发的时候用到了哪些东西?(剪刀、喷雾、镜子。)

  (幼儿边说边出示图片)

  ②剪刀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喷雾呢?(用小手拍节奏试一试)

  卡嚓、卡嚓;沙沙 沙沙沙。

  2. 再次欣赏歌曲,教师清唱。

  指导语:仔细听歌曲内容,听听看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

  提问: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幼儿说一句,教师唱一句并出示相对应的图谱)

  3. 看着图谱,听老师唱一唱这首歌曲。(会唱的轻轻的跟着唱)

  4. 一起跟着图谱唱一唱。

  三、共同游戏,加深记忆。

  根据节奏对答增加记忆(拍手念歌词)

  1. 说一说游戏的规则。(比如:理发店的什么呀咔擦 咔擦,请小朋友填空什么,并完整将歌词念下来)

  2.提问:

  理发店的'老爷爷呀什么什么?

  灵敏的呀什么什么咔擦咔擦?

  哎,已告成功 啊 ,喷呀喷雾什么什么?

  请您来呀下一位呀什么什么?

  什么里面看一看呀咔擦咔擦?

  哎,已告成功 啊 ,什么什么沙沙 沙沙沙?

  3.没有图谱的帮助,共同演唱歌曲。(配乐)

  四、活动延伸,尝试表演。

  1.这首歌曲不单单可以唱,还可以在唱的过程中加入很多好看的动作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2.回去教班级里的其他小朋友共同表演。

有关中班音乐教案模板5

  设计意图

  分析《对不起,没关系》这首歌曲,我认为它向孩子们主要传达的就是伙伴间主动说:“对不起”、“没关系”这两个礼貌用语的作用与好处。

  在活动中,我首先运用图谱的形式,帮助孩子记忆歌曲内容,初步熟悉歌曲之后,运用分角色演唱以及贯穿始出示写有“对不起、没关系”的字条的方法,使幼儿加深对歌曲中“对不起”“没关系”这两个中心词的印象。

  最后,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通过简单谈话,让幼儿感受“对不起、没关系”这个礼貌用语的作用,并通过尝试看简单的节奏谱说唱“没关系”,增加歌唱活动的.乐趣。

  目标

  1.感知歌曲的AB结构吗,能和着音乐有节奏的念歌词。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进行演唱。

  准备

  1.图谱、歌词图片

  2.音乐磁带

  过程

  一、我很快乐

  1.今天老师特别高兴,一高兴就唱“噜啦啦”的歌。你们想听一听吗?

  2.教师以活泼、欢快的情绪范唱《泼水歌》中的“噜啦啦”部分。

  3.你听了这首歌感到高兴吗?(教师再次清唱,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二、泼水的故事

  今天,徐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名字叫《对不起,没关系》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听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1、教师说唱一遍歌词,边说边在节奏谱下出示相应的小图片。

  逐一提问:

  (1)故事里面有谁?(“明明和亮亮,”)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亮亮提着水桶往外泼,泼在了明明的鞋上)

  (3)水泼在了明明的鞋上,亮亮是怎么说的(对不起,对不起,向你敬个礼,请你不要对我那么生气)

  (4)明明是怎么回答的(明明赶紧说:没关系,向你回个礼,我会对你笑嘻嘻)

  2.师幼一起完整的念一遍歌词。

  3.难点部分“噜啦啦”多念几遍。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将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听教师完整的唱一遍。

  2、教师与幼儿一起学唱歌曲。

  3、解决难点。

  4、师幼再次齐唱一遍: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些难唱的地方全部唱准确。

  5、再次唱,老师退位。

  四、分角色演唱。

  1、师幼选择要歌唱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演唱。

  (1)歌曲中有哪两位小朋友?你们想扮演谁?

  (2)师幼尝试着分角色演唱。

  2、幼儿分角色演唱。

  3、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演唱。

  五、理解“对不起、没关系”的意义,尝试看节奏谱说唱“没关系”。

  1、提问:你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别人不小心撞到或弄到你了,他马上说:“对不起”,你会怎么说?为什么要说没关系呢?

  2、:原来“对不起”“没关系”是一句礼貌用语,它们可以让发生不愉快的小朋友重新变成好朋友,所以以后我们主动说“对不起没关系”

  3、出示相应的节奏谱:这句“没关系没关系”怎么唱?

  4、幼儿尝试着演唱。

  5、教师扮演“亮亮”,幼儿扮演“明明”,最后演唱一遍。

有关中班音乐教案模板5篇 中班音乐教案20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母鸡孵蛋3篇 音乐《母鸡孵蛋》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精品3篇 中班音乐课教案

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4篇(小班音乐活动大鼓和小鼓)

有关中班美术教案6篇(中班美术教案40案)

中班音乐教案6典4篇 中班音乐教案大全

过新年音乐教案12篇(过新年音乐完整版)

中班长颈鹿的围巾教案3篇(长颈鹿的围巾活动设计)

吹泡泡中班音乐教案12篇 《吹泡泡》教案中班

中班教案《猫和老鼠》4篇(猫和老鼠活动目标中班)

中班语言活动吹泡泡教案3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吹泡泡教案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