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4篇 大班数学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

时间:2024-02-11 15:1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4篇 大班数学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供大家参阅。

大班数学教案4篇 大班数学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等分水果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2、理解等分的含义,能按水果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

  3、仔细观察水果的种类和数量,并能按要求取放游戏材料。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⑴教具:购物单2―5,水果卡片32张,实物4个梨、4个苹果、2个香蕉,2个大盘子,3个小盘子

  ⑵幼儿材料:购物单2―6,水果卡片54张

  2、经验准备:理解种类和数量这两个词的含义,在数学活动中,已了解等分的基本含义。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完成几个任务――分水果,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二、通过实物等分,初步感知等分的含义。

  1、出示4个梨,进行实物等分,初步了解等分。

  问:这里有几个梨呢?请把它们分在两个盘子里,两个盘子要一样多,该怎么分呢?把4个梨分成了几个和几个? 两个和两个是不是一样多呢?

  小结:像这样把4分成2和2,就是两等分。我们完成了第一个任务,第二盘水果该怎么分呢?

  2、出示4个苹果和2个香蕉,按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

  问:这里有几种水果呢?这两种水果各有多少呢?请你把这两种水果分在两边的盘子里,每边都要两种水果,每种水果的数量要一样多,该怎么分呢?

  小结:我们把4个苹果和2个香蕉分成了一样的两份,也就是把他们按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等分。我们顺利的完成了第二个任务,小朋友们非常的聪明。

  3、水果的种类和数量不变,盘子的数量变了,左边一个,右边两个,按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

  问:请小朋友观察,两边的盘子怎么样了?左边几个?右边几个?同样是这些水果,请你把这两种水果分在两边的盘子里,每边都要两种水果,每种水果的数量要一样多,该怎么分呢?

  小结:虽然两边装水果的盘子数量不一样,但是我们分的`水果种类和数量是一样的。

  刚才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完成的任务,现在把任务交给你们自己来完成,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三、探索购物单

  2、3,通过操作进行水果数量和种类的等分,理解等分的含义。

  1、认识购物单。

  2、幼儿探索操作购物单2、3。

  问:你们的桌上有许多水果购物单,请你拿出购物单2、3,请你把这两种水果分在两边的盘子里,每边都要两种水果,每种水果的数量要一样多,该怎么分呢?

  分好的小朋友请举手。刚才我发现小朋友们很快完成了购物单1,而且完成得非常好,购物单2该怎么分呢?

  3、验证购物单2,并纠错。

  问:①这里有些什么水果?有几种?②有几个苹果?有几个梨?要把他们分成一样的两份,你是怎么分的?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结果。

  问:①这边有几种水果?另一边有几种水果?②这边有几个苹果和几个梨?另一边有几个苹果和几个梨?

  两边分得的水果是一样的。你们非常棒!

  问:如果一个筐只能放一张卡片,我们该怎么办呢?请在卡片中找一找,有没有既有苹果又有梨的卡片?

  4、验证购物单3,并纠错

  我们成功的完成了购物单2的任务,请你把水果卡片整齐的放回到你的正前方。

  四、操作购物单

  4、5,能按水果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同伴间互相检查等分结果。

  师:今天每个小朋友都认真的动脑筋,成功完成了任务,非常了不起,你们愿意,请拿出购物单3、5,将购物单上的水果也分成一样的两份,分好以后,请和你旁边的小朋友相互检查。

  五、活动结束。

  你们真了不起,有了你们的帮忙,水果超市的生意会越来越好的。鼓励自己。

大班数学教案2

  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二、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三、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附: 记录单取钱 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

大班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懂得数字1、2、3、4、5之间的大小关系。

  2.懂得1、2、3、4、5之间相差多少。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教学PPT 13页

  2.幼儿用书

  3.蜡笔34支

  教学过程

  1.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文具盒,你的文具盒里都有什么?各有多少?

  2.今天这节课就是关于我们文具宝宝数量多少的

  3.带读:文具宝宝多

  4.上课之前,先请小朋友回忆一下我们第一节的时候玩的“看数拍手”游戏

  5.出示PPT 幼儿看数拍手

  6.加大难度,出示PPT,幼儿任意拍手,并说出自己拍的数字和图片上数字之间大小的关系

  7.出示1 我比几小?(2、3、4、5)

  出示3 我比几小?(4、5)我比几大?(1、2)

  出示4 我比几小?(5)我比几大?(1、2、3)

  出示2 我比几小?(3、4、5)我比几大?(1)

  出示5 我比几大?(1、2、3、4)

  8.看黑板,跟老师一起给小花填空缺

  9.幼儿自己画书上“填空缺”一题

  10.小猪、小狗、小老鼠各有几只?给数量最多的一种动物涂上颜色

  11.观察螃蟹、小鱼、乌龟、大虾各有几只?给数量最多的一种小动物涂上颜色

  12.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熟练掌握学过的平面几何图形和几何体的特征。

  2、初步理解平面几何图形与几何体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

  2、与这些几何体的面相同大小的平面图形若干。

  3、十字形硬纸片若干,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初步感知平面几何图形与几何体的不同。

  1、出示一块正方形积木和一张正方形的面一样大的纸,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其不同之处。

  师:这个是什么?(正方形)这个呢?(正方体)。他们有什么地方不同呢?

  2、教师小结正方形与正方体不同之处。

  师:正方形只有一个面,它的'长和宽一样长;而正方体有六个一样大的面,正方体除了长和宽外还有高。

  3、让幼儿用食指沿着正方形的长和宽以及正方形的长、宽、高的三条棱运动比划,使幼儿清楚长宽高具体指的是什么,学会以此辨别平面和立体。

  师:请小朋友们都来摸一摸正方形和正方体,感觉一下它们的长、宽、高。

  4、小结:正方体像正方形长高的样子。

  二、幼儿自由比较探索圆形和圆柱体,长方形和长方体,区别它们的不同之处。

  1、师:请你们好好观察圆形和圆柱体,长方形和长方体,看看它们到底有哪里不一样。

  2、请个别幼儿说说比较后的想法。

  3、小结:圆柱体很像圆形长高的样子而长方体像长的很高的样子。

  三、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一组:一张长方形和两个一样大的圆形纸粘成圆柱体。

  2、二组:把十字形硬纸片涂上六种不同颜色并粘成一个正方体。

  3、三组:作业单练习。

  4、总结:立方体上包括许多平面,很多平面可以组成立方体。

大班数学教案4篇 大班数学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找朋友教案4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找朋友

大班春天来了教案6篇 社会活动春天来了大班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线条想象画4篇 线条想象画创意画大班美劳

《线条想象画》大班教案3篇 线条想象画大班美术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线条想象画》教案3篇(线条想象画教案反思)

《防溺水》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6篇(防溺水的大班安全教案)

关于大班语言教案4篇 大班语言教案教案

家访大班心得6篇(大班家访记录心得)

幼儿园大班《金鱼》教案7篇(金鱼大班美术教案)

实用大班美术教案范文4篇(大班美术20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