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实用6篇 小学的语文教案范文

时间:2024-02-12 16:43: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实用6篇 小学的语文教案范文,以供参阅。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6篇 小学的语文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1

  【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课时】

  2~3节。

  第一节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1、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2、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

  〖教学目标

  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 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 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⑴ 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⑵ 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⑴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

  ⑵ 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释题:

  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

  旧:过去。

  胜:超过。

  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

  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 (比较、比喻)

  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

  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____________?

  5、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参考篇目: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要求正确规范。

  能力目标

  通过讲解、指导掌握生字的不同写法,使学生写得更加匀称美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对生字的书写,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的进行书写。

  教学难点:

  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自由认读。

  会认的字:创 革 县 邻 笛 奏 调 阶 托 午 神 贯

  会写的字:军 代 喜 欢 总 短 求 教 午 哥 阴 许

  2、指名认读、组词。

  3、变序认读。

  二、学写生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由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

  2、左右结构:代欢短教许

  3、上下结构:军

  三、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喜”“短”“教”字

  教师巡视学生的写字情况,对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指出,进行指导。

  四、欣赏评议 共创共享

  1、教师组织学生对展示的学生作品进行现场评述。教师展示学生作品,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教师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作点评、导拨,引导学生协作探究。

  2、教师将有代表性的学生学习结果转换到大屏幕上供全体学生交流。

  五、总结升华 拓展延伸

  交流收获

  师:今天,同学们写的很认真,把字写的很到位。希望你们在平时的作业中也能把字写漂亮!

  师:学有所获,你们今天这节课有何收获?

  生谈。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山羊、白菜、谢谢、菜子、拔草、长大、干活、日子、哪儿、只有”等词语。认识“灰、些、饿、担”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篇好的童话故事。可以令孩子们感受乐趣的同时受到人生的启迪。这篇课文共有9个自然段,四幅插图。主要讲述的是小白兔和小灰兔在帮助老山羊收白菜后,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小白兔只要了一包菜籽的故事。结果小灰兔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白菜,而小白兔要了菜籽后,自己种白菜,菜吃不完,还送给老山羊一担白菜。这则童话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丰衣足食的人生哲理。

  2.识字教学:

  本课8个生字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好“收、完、哪”的读音。在11个词语中,要注意在读“谢谢、日子”时第2个字“谢、子”要读成轻声,“哪儿”要读成儿话音。

  在这些生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有“收、谢、拔、挑、哪”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其他3个“茶、您、完”是上下结构的字。在记忆字形时,可以采取了种方法,第一是编顺口溜记忆,如“您”字心上敬你。菜:采来草,不是草,吃到肚里营养高。谢:见面开言道,躬身而带笑,个稍矮一寸,人夸有礼貌。拔:一只手指向上,朋友肩上爬小猴。第二种是用熟字挨偏旁的方法记忆。“收”字用“放学”的“放”字把“放”字换成“ ”就是“收”字。“挑”字用“桃花”的“桃”字把“木字旁”换成“提手旁”就是“挑”字。“完”字用“公园”的“园”把大口框换成“宝盖头”就是“完”字第三种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如:“哪”字,是“那是”的“那”加上“口字旁”就是“哪”字。在学生记忆字形时可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忆。上边提供的几个顺口溜记字方法教师可以采取“猜字谜的方式进行。”

  3.写字教学:

  本课共8个生字,5个生字是左右结构的,注意在书写时要写成左窄右宽。“收”的第一笔要注意提醒学生是竖提。“谢”字笔画比较多,字的结构不好掌握,教师要重点指导。“谢”字左中右3部分要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一,中间的“身”字写在靠近竖中线位置,注意最后一笔“撇”不出头。“拔”字右边别忘了“朋友”的“友”字上边加一点。“挑”字的右边“兆”的笔顺是 。第一笔“撇”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点”写在横中线上边,“提”写在横中线下边,第五笔“撇”写在横中线上边,“点”写在横中线下边。“哪”字的“口字旁”写在横中线上边,中间的“ ”里边的第二个横写在横中线上。“茶、您、完”是上下结构的字。“菜”字中的“ ”写在上半格,下边的“木”字写在下半格。“您”字的上下宽窄大致相似,“你”字书写时稍过一点横中线。“完”字的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下边“无”字的二个横,第一个写短点在横吕线上边,第二个横稍长点,写在横中线上边,“竖钩弯”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4.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这课书要抓住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三处不同表现:

  第一,小白兔和小灰兔帮助的老山羊收白菜的不同表现。

  小灰兔收下了老山羊送给他的一车白菜。

  小白兔不要白菜,要了一包菜子。

  从图上就可以看出,小灰兔推着一车白菜,小白兔高高兴兴地收了一包菜子。

  第二,两只小白兔回到家里的不同表现。

  小灰兔不干活,饿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

  小白菜把菜籽种到地里,而且小白兔常常给白菜浇水、施肥、拔草、捉虫。白菜很快地长大了。从图上我们就可看出小灰兔身子靠在白菜上,整天不干活,饿了就吃大白菜。小白兔在菜地里整天忙碌着,他正在给白菜浇水。

  第三,第二次到老山羊家的不同表现。

  小灰兔再一次到老山羊家云要白菜。

  小白兔提着一担白菜云老山羊家云送白菜,从插图上可以看出,小灰兔很奇怪,还可以看出小白兔正抱着一大棵白菜送给老山羊,老山羊非常高兴。

  在学习课文内容时,小白兔说的话是难点,“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小白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别人送的菜再多,也有吃完的时候,只有自己种,即可以收到白菜,又可以收到菜子,吃着菜,又种菜,总有吃不完的菜。

  课文结构

  全文共有九个自然段。

  第一段:讲小白兔和小灰兔帮助老山丰收白菜。

  第二、三段:讲老山羊送白菜给他们,小灰免收下了,小白兔却要了菜籽。

  第四、五段:讲小白兔种白菜。

  第六、七、八段:讲小灰兔专门在家吃白菜,吃完了又去要,碰上小白兔给老山羊送白菜。

  第九段:讲小白兔告诉小灰兔的话。

  中心思想

  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小白兔和小灰兔对待老山羊送肉菜这件事的不同态度和表现,说明了只有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劳动,才能丰衣足食的道理。

  句意推敲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这句话点明了小白兔种菜的原因。说明只有自己动手,去劳动,才会有收获,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词语解释

  帮忙:帮助别人做事。

  常常:经常,不止一次。

  施肥:给白菜上肥料。

  奇怪:没有想到,不理解。

  近、反义词

  近义词:帮忙——帮助 常——经常 谢谢——感谢

  反义词:松——紧 收——种 饿——饱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录有小白兔种植白菜经过的音像带、朗读课文的录音带、生字卡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要学会的9个生字,可以采取“读字——汇报——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第一段里的“收”和“菜”,一个是翘舌音,一个是平舌音,要注意读准。“菜”上面“艹”表示菜是植物,下面“采”表示读音。

  第二段里的“您”是对人的尊称,联系课文里小灰兔收了老山羊的白菜,从心里感谢、尊敬老山羊,所以“您”是“心”旁。

  第五段里的“拔”,因为拔草要用手,所以是“扌”旁,右边是“友”加一点,点不能少。

  第七段里的“完”,要结合句子与“玩”区别字义。

  第八段里“挑”可与“跳”进行比较,注意两个字偏旁的区别。

  2.写字教学

  “菜”,“艹”写扁一些,约占田字格四分之一,下面“”也占田字格四分之一,“木”占二分之一。“谢”,左中右各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一,中间“身”最后一撇不出头。“您”,上下宽窄大致相似,上面的“你”略比“心”长一点。“完”,“宀”占田字格三分之一,“元”占三分之二。“拔”,左窄右宽,右边“”上的一点最后写。

  (三)词句教学

  本课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多读读课文、看看插图即可理解。“施肥”可能城里孩子不懂,可以给孩子打比方:人吃了饭菜就能长大,植物加了肥料就能长得好,施肥就是给植物加肥料。

  本课需帮助学生理解的句子是“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小白兔和小灰兔回到家后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果,通过比较使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四)朗读指导

  本课朗读指导可分以下几步:第一步,揭题之后听课文朗读录音,然后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儿连读,读通句子,可以让同桌互读,互查。第二步,采用个别朗读、分角色朗读、看图指导朗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将朗读指导与学习课文结合起来。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

  22、小白兔和小灰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和11个词语,能借助拼音读准“灰、些、翻、浇、施、肥、饿、担”8个认读字。

  2、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读准生字,词语的音。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豁嘴巴,红眼睛, 不见走,光见蹦。

  猜一种动物

  二、听录音了解课文内容。

  放录好的音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并读准这些生字的音。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4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纳米”,以及纳米科技的广泛应用。

  3、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纳米及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纳米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交流

  同学们已经知道我是今天给你们上课的一名新老师,来自于钟岭小学,到达这里大约是5千米。

  二、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吗?

  (米、分米、厘米、毫米) 那你们还知道纳米吗?你们能猜想出纳米是什么吗?让我告诉你们一件有趣的事吧。北京大学纳米科技中心的刘忠范老师曾经接到一个电话,问他纳米贵不贵,产量有多高。刘老师却告诉他说,纳米不是米,它是个不能吃的长度单位。听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纳米是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纳米新星》。

  生齐读,注意“新星”(xīn xīnɡ)。

  三、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抽学生分段接读课文,纠正字音,评议朗读。

  四、再读课文,初知大意

  1、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在21世纪,纳米是最亮丽的新星。

  2、抽生简单说说对纳米的印象。

  五、细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纳米?举出了那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勾画。 (治理和改善环境,医疗制药)

  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点拨。

  治理和改善环境

  ①在治理汽车排污上,用碳材料纳米管储氢气电池燃烧发电水解,可以解决汽车尾气的污染问题。

  ②用纳米技术制成自清洁材料,就不用擦玻璃了。

  医疗制药;

  ①纳米技术传感器在重要器官里监测病变及时治疗。

  ②纳米机器人循着血管清除病灶。

  ③纳米缓释技术药丸药物效用时间长。

  ④纳米靶向技术药直接到达病灶治愈率高、副作用小。

  3、再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从环保和医疗两个方面介绍了纳米科技在我们衣食住行方面的应用前景。

  4、介绍纳米技术的应用

  衣: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化纤布挺结实,但有烦人的静电现象,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可消除静电现象。

  食:利用纳米材料,冰箱可以抗菌。纳米材料做的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已经面世。利用纳米粉末,可以使废水彻底变清水,完全达到饮用标准,纳米食品色香味俱全,还有益健康。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5

  草船借箭

  教材说明

  〔解题〕

  《草船借箭》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分别确立国号为魏、蜀、吴。曹操刚打败刘备,又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才干超群,引起孙权军队的首领周瑜的忌妒。周瑜要求诸葛亮在10天内监造10万支箭,企图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巧妙地向曹操“借”得10万支箭,使周瑜阴谋破产。这个故事表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胆识超群,赞扬了他以大局为重、团结对敌的可贵品质。

  《草船借箭》是按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46回的内容改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小说以汉末三国历史故事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全书共120回。从刘关张桃园结义起,至东吴灭亡止,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

  对本文标题不能当主谓词组去理解,不能理解成“草船”去“借箭”,而应当作偏正词组理解。即(诸葛亮)“用草船去借箭”。这个标题高度概括了本文主要内容。“草船”,扎了草人的船。

  〔结构分析〕

  文章是按事件发展顺序,紧扣“借箭”展开的,共10个自然段,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借箭”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写“借箭”的准备。这部分写了三层意思,其一,周瑜为诸葛亮造箭设置障碍,并派鲁肃探听情况;其二,诸葛亮求鲁肃帮忙,为“借箭”作准备;其三,鲁肃没向周瑜如实报告情况,周瑜疑惑不解。

  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写“借箭”的过程。分三层意思,其一,写诸葛亮“借箭”的'时间;其二,写诸葛亮“借箭”的过程;其三,写诸葛亮“借箭”结束时戏弄曹操。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写“借箭”的结果。

  〔语意理解〕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这是本文开篇的话,交代了“草船借箭”这个事件的起因。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周瑜是东吴名将,总督东吴兵马,是蜀吴联军的总负责人。周瑜字公瑾,聪明过人,但心胸狭窄,忌妒心太重。多次与诸葛亮较量均失败,后忌恨而死。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被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来歌颂的。作者对他极尽崇敬和赞美,特别对他的智慧,更是着力进行渲染。在民间,人们把诸葛亮说成智慧的化身。周瑜和诸葛亮的纠葛,大都是才智与气度的较量。两个人都有才干,但诸葛亮高周瑜一筹。诸葛亮心胸豁达,关注大局,讲究团结,而周瑜则气量太小,不能容人。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10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这是周瑜与诸葛亮商议军事时说的话。表面看,客客气气,内心里却暗藏杀机,他一步步引诱诸葛亮就范:让诸葛亮自己答应短时间内完成造箭任务,再以完不成任务为借口剪除之。“水上交战”句,是明知故问,意在试探,引出“箭”的问题。“这是公事”话,外软内硬,以“公事”为借口,冠冕堂皇,逼迫诸葛亮接下造箭任务。“不要推却”,口气上紧逼不放。“军情紧急”句的真正含义是:军中无戏言。在周瑜看来,10万支箭,3天造完是不可能的。一旦完不成,恰好可以加害诸葛亮了。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这是文章的结尾句。这句话照应文章首句,也是本文核心句。由于诸葛亮神机妙算,才使周瑜生出忌妒之心,才有两人的斗智;由于诸葛亮神机妙算,才挫败周瑜的阴谋,才使他心服口服而叹曰“我不如他”。“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人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和利用客观形势,决定策略。在本文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预见到周瑜的险恶用心。在第一部分里,他是顺着周瑜意思说话的。表面看,似无觉察,其实了然于胸,甚至变周瑜的10天造箭为3天造箭,出人意料。这麻痹了周瑜,使周瑜大喜,以为阴谋得逞。从下文可看出,诸葛亮是成竹在胸。这种预测周瑜之心、并迅速作出判断与决策,确实超出常人。

  第二,周密筹划借箭之策。他预测第三天四更必下大雾,足见他通晓天文。他设计在船接近曹军水寨处擂鼓,恰好可让船中箭,又不至于被敌人追上,足见他熟知地理。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故求他帮助干事;周瑜聪明心狭,故不让鲁肃告诉周瑜借箭之事;曹操谨慎多疑,虚实不清时必不敢出兵追击,故大张旗鼓,佯攻曹营;他猜到周瑜取箭必生疑惑,故让鲁肃取箭,做个见证。这些足见他了解诸人。他设计好船受箭方法及所需数量,足见他“老谋深算”。

  第三,巧妙地破解周瑜诡计。蜀吴是联合抗曹的,如周瑜与诸葛亮相斗,可能坏了抗曹大计。所以,当发现周瑜耍阴谋时,诸葛亮机智地化解。他谈笑风生之中轻松取胜,回避了与周瑜的正面冲突,顾全了大局,实在是妙极。

  〔写作特点〕

  1.人物个个性鲜明。

  本文有4个主要人物,他们个个性格鲜明。周瑜阴险妒嫉,诸葛亮从容镇定,鲁肃忠厚老实,曹操

  谨慎多疑。这些性格,在文中有充分地展示。写人物的主要方式靠人物的语言描写。比如在第2自然段中,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都鲜明地反映人物的个性和内心活动。

  2.故事情节生动有趣。

  本文的故事有曲折的情节,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环环紧扣,且跌宕起伏,很有趣味。一开始,似乎诸葛亮“中计”了,读者会为之焦急。接下去,他向鲁肃借船,使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再后来,诸葛亮船只近到曹寨却大擂战鼓,更让人惊诧、担心。最后,巧取10万支箭,读者这才恍然大悟。正因为如此,本故事才千古流传,历久不衰。[ 内 容 结 束 ]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10个字,学习偏旁“方”,巩固笔顺规则。

  2、学生在发现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书写中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3、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鸟类和祖国文字的情感;培养识字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会写10个生字。

  三、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卡片、录音机等。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为识记汉字搭建平台。

  (播放课件:由田野、绿树、花丛、各种鸟构成的从早晨到黄昏,再到黑夜的动态画面。)孩子们,这儿美吗?(美)大自然真美啊!你们喜欢这儿吗?(喜欢!)今天,有几个小朋友来到了这儿,他们要干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课件:在前面画面的基础加上孩子们的活动。)

  (二)寓识于事,为汉字输送生命血液。

  1、几个小朋友在忙着做什么呢?(观察大自然。)他们都看见了什么?(有乌鸦、喜鹊、白鸽、仙鹤、黄莺、杜鹃、鸡在叫,还有鸭和鹅。)分别出示带拼音的上述词语卡片,指生读、领读、齐读。

  2、孩子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太阳有什么变化?(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说出:日暮、黄昏、鸡鸣、拂晓等词语,并随着出示上述词语[带拼音],相机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你们的音读得真准,特别是后鼻音,孩子们再一起读一读。(复现卡片:学生齐读。)

  3、今天我们认识的字可真多,现在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是不是会认读了,没问题吧?(随机抽取卡片——一字一张且不带拼音,先让学生抢读,再指名学生读。)

  4、孩子们,编书的叔叔阿姨为了让我们读起来更加琅琅上口,还把我们刚才认识的这些词语编成了儿歌。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识字(2)》。(师板书课题)

  5、大家打开书,先自由练习读文,把每个音读准,读熟,接着在小组里练习读。注意,一个读,三个听,把儿歌读顺,并把喜爱大自然,喜爱鸟的`感情读出来。(读后反馈,形式有:自我推荐读,找伙伴一起读,小组上台读。)

  (三)发现探究,挖掘汉字文化的底蕴。

  1、请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发现:鸭、鹊、鹤、鸦、鸣、鸡、鹅等字都有“鸟”字旁,他们都是鸟的一种;昏、暗、暮等字都与太阳有关,都有“日”字旁。)

  2、用龙龙的话,拓展延伸:你还认识哪些“鸟”字旁和“日”字旁的字?

  (全班交流,师相机将学生的答案板书在黑板最右侧。)

  3、过渡:我们的祖先造字都有一定的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汉字。他们真了不起,给我们流下世上独一无二的汉字,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举世无双的汉字而自豪。

  (四)写字指导,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1、让学生观察,按结构把10个要写的字分成独体字、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三类。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你和哪个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应怎样记住它们呢?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充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指导书写。

  (五)巩固练习,回归。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6篇 小学的语文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研组一年级教研工作计划3篇(一年级语文组教研计划)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5篇(二年级下次语文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12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学计划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3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豆丁网

高二语文教案范文6篇(高中语文教案必修二)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总结12篇

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2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述职报告11篇 2024年小学语文教师述职报告

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5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

关于小学美术课教案7篇 小学生美术课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