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7【4篇】

时间:2024-03-07 14:07: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4篇】,供大家参阅。

语文教案7【4篇】

语文教案7 1

  教学要求:

  1、知道读报的好处以和如何读报。

  2、懂得为什么要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以和怎样才干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了解全文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

  1、了解结构。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读报的好处。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6——7自然段):读报的收益。

  2、大家交流读报的好处以和收益。

  3、理解:

  (1)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写出了读报入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2)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给你新的感受,新的启示。

  这里连用了三个“新”字,第一个“新”表示报纸的时效快,紧跟时代和社会,后两个“新”说明人们不时地通过报纸了解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问句,比方:“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等,这些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的问句,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2、篇末点题。

  3、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点明写作本文的用意。

语文教案7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体被拉长、压缩、弯曲能产生弹力;了解一些弹力利用的知识。

  2、指导学生学会用橡筋给小车安装动力。

  3、经历橡筋长度、绕的圈数、绕的方向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研究过程。体验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经历橡筋长度、绕的圈数、绕的方向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研究过程,体验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物体被拉长、压缩、弯曲能产生弹力。

  【教学难点】

  1、经历橡筋长度、绕的圈数、绕的方向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研究过程,体验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

  1、每组学生:橡筋、小车、长条形的三夹板、弹簧、皮球、锯条等能产生弹力的物体。

  2、教师准备:有关弹力应用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引入

  1、谈话:车辆运动是需要动力的,你们知道车的'动力来源有哪些?

  (汽油、天然气、电力、太阳能等)

  2、提问:能不能给我们的小车装上动力,让它自己动起来呢?你们有哪些办法?(安装

  橡筋、弹簧、螺旋桨、气球等)

  3、师:我们先用橡筋作动力吧!

  一、充分感受物体产生的弹力,认识弹力。

  1、请学生压一压弹簧,拍一拍皮球,弯一弯锯条,拉一拉橡筋,谈谈手的感受,了解物体被压缩、拉长、弯曲时能产生一种力,叫弹力。

  2、讨论:人们利用弹力做些什么事情?

  3、出示有关弹力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二、利用橡筋的力让小车运动。

  (如学生在上面已说出了把橡筋安装在小船或小车上,那就直接引导学生装配。)

  我们认识了弹力,就让我们把弹力作为小车的动力让小车运动,你觉得上面能产生弹力的哪一种材料最容易实验呢?

  1、学生分小组装配橡筋。

  2、请几个小组演示他们的橡筋动力车。

  三、研究安装橡筋的方法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1、提出问题:同是橡筋,为什么小车的运动快慢、远近、方向会不一样呢?跟橡筋的哪些因素有关?

  2、猜测可能的因素:绕的圈数、长度、绕的方向等。

  3、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影响。提出注意点:

  在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影响时,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每个实验应该多做几次。

  如何记录。

  4、几个因素的研究同时分组进行,并记录实验结果。

  5、汇报交流,说说自己的不同发现或产生的问题:如绕的圈数可任意增加吗?橡筋越长越好吗?橡筋太多太长会有什么问题?橡筋带动了小车的什么才使小车运动的?等等。

  6、学生分别说说实验心得,教师小结。

语文教案7 3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hǐrǔfányǎntuījiànzhēnzhuóshēngmìngchuíwēi

  shìnòngjùnqiàozhāngluohéxùfāngxiāngpūbí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

  犒赏(kàogào) 疏忽(shūsū) 过瘾(yǐnyǐng) 一模一样(mómú)

  宽恕(nùshù) 新颖(yǐnyǐng) 偶尔(ěrǒu) 顽强(wángwán)

  三、成语填空。(10分)

  声情并( ) ( )上添花 蜻( )点水 ( )俗共赏

  ( )前顾后 ( )前毖后 和( )相处 ( )乱反正

  写出三个表示高兴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三个表示人多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看到的词语想出对应的成语。(6分)

  家人――( ) 乡戏――( )

  心情――( ) 节日――( )

  人才――( ) 老人――( )

  五、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8分)

  1.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端正了学习的目的。

  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3.张老师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地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发愤学习啊。”

  4.玄武湖的春天是一年四季最美的.地方。

  六、按要求填空。(12分)

  1.从终日_____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___________;从______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___________;从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___________……你还从________那里,学到了______________。

  2.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

  3._________,浓妆淡抹总相宜。

  4.君子之交淡如水,_________。海内存知己,_____。

  七、把下列一段话连好后读一读。(12分)

  ( )顿时,锅里响个不停。

  ( )翻了两次,荷包蛋基本形成了。

  ( )早晨,我开始煎荷包蛋,先开煤气,再倒香油。

  ( )然后拿起一个鸡蛋,掰开,倒进锅里。

  ( )过了一会儿,一只金黄色的荷包蛋便煎好了。

  ( )一会儿,我放点盐,用铲子把蛋翻了个身。

  八、读一读,做一做。(10分)

  _________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大石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咱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天以后,看结果怎样?”“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很可怜,肯定滴不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给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一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地一动不动……

  九百九十天过去了,小水珠终于把石头滴穿了。而大浪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选择正确的答案。

  (1)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大浪说这句的神情是( )(1分)

  ①虚心 ②藐(miǎo)视 ③高兴

  (2)小水珠说:“不信,咱俩就比比看。”表明小水珠的( )(1分)

  ①惊讶 ②自豪 ③坚定

  2.请给短文补上结尾。(2分)

  3.小水珠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用“——”画出有关的句子。(2分)

  4.用一个成语给短文补上题目。(2分)

  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24分)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想象能使自己的作文插上翅膀,你按照合理想象,大胆想象的思路,以这个小故事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

  故事:

  今天是发成绩单的日子,小红拿着奖状高兴地跑回家,可一推门,只见爸爸、妈妈愁眉苦脸地坐在沙发上。

语文教案7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燕子的可爱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1)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2)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3)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掠”是撮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

  4.集体交流。(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描写)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

  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3.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

  4.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6个生字

  1.出示本课生词: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飞倦了

  2.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认读、组词

  3.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

  “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注意“聚”的下面不要写成“水”;“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第一笔是撇,中间横没有连着。

  4.师根据需要范写,学生书写练习。

语文教案7【4篇】相关文章:

《燕子专列》语文教案7篇 燕子专列教学问题

实用的语文教案4篇(语文教案范例)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篇(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免费教案)

语文教案优选6篇(优秀语文教案模板)

经典语文教案6篇 优秀语文教案模板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篇

实用实用的语文教案6篇(语文实用性)

关于语文教案模板6篇(语文教育教案模板)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桂林山水11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