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8华6篇

时间:2024-04-21 10:08: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大班科学教案8华6篇,供大家参阅。

大班科学教案8华6篇

大班科学教案8华1

  【活动目标】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感受水的特性。

  2、通过科学小实验,发展积极探索、动手操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了解生活中的水资源,产生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愿望,增强环保意识和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2个金鱼缸(一缸有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一杯清水每组一份白糖、盐、油、大米。

  2、人手一只塑料小筐,有洞小溶器、半玻璃杯清。

  3、课件。

  【活动过程】

  1、师导入课题

  (1)出示一杯清水,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吧。”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提问: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你是怎样知道的?提问:看看米里有什么?让我来摸摸米里有什么?师:“真奇怪米里有个塑料玩具,我们怎么没看见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别着急,让我来告诉大家吧,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所以就看不见里面的`东西了,水除了这个秘密它还有好多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幼儿进行尝试

  (1)盛水活动。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筐,请你们选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让幼儿尝试后幼儿讨论。师:这说明水会流动。

  (2)溶解实验。

  师:“小朋友我们玩个游戏,桌上有糖、盐、,从中取几样东西一样一样的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中的颜色及物质在水中的变化,相互交流)提问: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糖、盐、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被水溶解了。”提问: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味精、化肥、感冒冲剂、蜂蜜、染料、冰糖、奶粉、小苏打)

  3、引导幼儿保护水。

  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可我们的朋友却有困难了,这些水发黑发臭,鱼儿都死了,也影响了我们人类的生活。

  提问:那我们怎样保护水呢?师: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现在我们把刚才水杯中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万不能乱倒呀。

  4、改造容器。

  师:“小朋友你们真是个环保的好孩子,也是有爱心的宝宝,鸭妈妈遇到困难了,我们来看看它遇到了哪些困难。”

  (播放课件)提问:“我们来一起帮助它们找找盛水的工具吧,我要把这些能盛水的工具给小鸭子送去,可是能盛水的只有这么几个,小鸭子却有那么多怎么办呢?(把不能盛水的改成能盛水的)

  提问:“怎么改才能使它们能盛水呢?师:那你们堵上后试一试能不能盛水,你们都把不能盛水的改造成能盛水的工具,那我们来帮助小鸭子浇浇花吧。”

  5、师幼共同浇花结束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8华2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实验观察 : 第四阶段】镜子分身术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镜子的特征以及会反射的道理。

  2.观察理解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

  趣味练习

  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 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镜子分身术(镜子里有几个小朋友呢?)

  活动内容

  【导入】

  1.观看多媒体资料【镜子分身术】,推测两个镜子对照可以看见很多个物体的原因。

  - 照镜子的.时候你看到过好多个自己吗?

  - 在哪儿看到的?

  - 同时用两个镜子照的话,为什么能看到那么多个物体呢?

  【展开】

  2.观看实验视频【镜子分身术】,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和备品。

  -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利用镜子的特征,观察在镜子的折射下能看到多少个物体。

  - 看一看实验顺序 。

  1)把两面镜子的背面用胶带粘起来。

  2)在镜子中间放一个球。

  3)观察一下镜子折射出的球的数量。

  【活动1: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远】

  3. 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远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把两面镜子粘在一起,中间放一个彩球。

  - 镜子折射出来的球有几个?

  - 镜子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话,镜子里的球的数量有什么变化?

  【活动2: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近】

  4.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近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两面镜子之间距离拉近。

  - 镜子里有几个球呢?

  5. 说说镜子之间距离的变化,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镜子之间变远和变近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 为什么球的数量会不同呢?

  【结束】

  6. 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镜子分身术(球越来越多)写一写实验结果。

  活动评价

  - 对于镜子特征的理解以及观察的积极度进行评价。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镜子有反射的特征。利用两面镜子看物体的时候,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所以就会看到更多的物体。利用同样的原理,用两面镜子制作一个潜望镜,看一看不能直接看到的事物。

大班科学教案8华3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及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实践操作活动,并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了影子。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合作、判断能力。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知识准备:

  1、知道镜子会反光,了解平面镜的特征。

  2、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顽皮的影子》

  物质部分:

  1、白志、手电筒、固体胶若干。

  2、乌龟、小鸟、牙孜、风车,电扇、蝴蝶等各种形象若干。

  3、教师范例一份。

  组织形式:

  集体教学。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打开应集灯,照在墙上同幼儿一起玩手影,并教幼儿几种手影,如:孔雀、小鸟、小狗等手影,以故事《小孔雀的一天》使幼儿知道在不同方位的光性照射出不同长短的影子。

  教师关掉灯,提问:“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呢?”

  二、了解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出示小兔并对幼儿说:“今天优质调皮的小兔子想和自己的影子做游戏,可他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小朋友帮小兔找到他的影子,并看看有什么变化。”

  让幼儿用手电照在小兔身上,观察光线角度不同,影子有什么变化,幼儿自由发表意见,师选一幼儿代表进一步强化“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只有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了光线才能产生影子。

  三、跳舞的影子

  1、游戏:蝴蝶跳舞,教师操作游戏材料表演,幼儿观察蝴蝶飞起来跳舞,但不结实操作过程。

  2、为幼儿提供材料:手电、纸、蝴蝶、固体胶等材料,通过实验操作启发幼儿想办法让蝴蝶跳舞。

  3、请个别幼儿把自己探索结果告诉大家,并掩饰过程。

  4、讨论:为什么有的蝴蝶会跳舞?。,而有的蝴蝶不会跳舞?

  5、小结:要升蝴蝶跳舞,他的翅膀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也就是只把蝴蝶的身上粘住即可,翅膀不必粘上。

  四、进一步探索“影子”跳舞的奥秘

  1、提供各种形象,请幼儿任选一种或几种材料,想想这些物体的那些部分适于活动,然后设法让他们动起来。

  2、幼儿探索根据情况指导,如当幼儿未能让风车转起来,可以启发幼儿思考,“风车”的角度折叠得是否合适?手电移动的角度方向是否与“风车”的活动有关。

  3、幼儿讲述方法并交流,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物体是怎样活动的?

  4、你们发现什么秘密?(手电上下移动时,影子也上下移动,手电左右移动时,影子也左右移动)

  5、教师小结:当手电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是影子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它们就跳起舞来了。

  五、活动延伸

  1、到户外去寻找各种物体和自己的影子,并玩踩影子游戏,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本次活动。

  2、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光和影子”的有趣现象。

  3、组织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有关内容,以保持幼儿浓厚的探索兴趣。

  教学反思:

  活动开始,我以猜猜迷导入,是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可以迅速的.集精神,很快的进入课堂角色来。接着让孩子从实践感悟出真知,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培养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积极的讨论交流和细心的观察弄明白影子的奥秘。第一次操作后,孩子们获得了“在太阳光下、月光下、路灯下、灯笼照着时、烛光下、房间开着灯的时候……都会有影子。”的道理。接着第二次探索的重点是引导从不同的方向照物体,发现影子的方位及大小变化。在这次操作,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成功地发现了影子变化的秘密,我进行引导小结,最后引导幼儿讨论。

大班科学教案8华4

  活动目标:

  1、 能够不受大小、颜色及摆放位置的影响,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能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找到与长方形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1、正方形、长方形图片各一

  2、幼儿用书,笔

  3、背景图

  活动重点(难点):能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找到与长方形相似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图形找家,复习认识几何图形

  1、黑板上有些什么图形,谁来说说?

  2、连线的形式帮助图形宝宝找家。

  小结:图形宝宝颜色不同,大小不同都可以找到有图形标志的家。

  二、折一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比较

  1、出示长方形。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它和正方形有点像,那么是不是

  正方形呢?它也有四条边四个角,为什么说它不是正方形?

  2、请小朋友拿出正方形和长方形,折一折、比一比,看看正方形和

  这个图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个图形虽然也有四条边四个角,但这个图形只有两条对边一

  样长,做另据的两条边不一样长,这个图形有自己的名字,叫长方形。

  三、经验拓展,寻找身边的长方形。

  1、观察身边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

  2、学校、家里、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

大班科学教案8华5

  教学目标:

  寻找两个图形集合交集中元素的特征,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胸饰奖牌每人一块,共16块。

  3、在室外场地上画一个较大的由红色方形与绿色方形形成的交集圈。

  教学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游戏一:引导幼儿思考:这些图形宝宝有什么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

  2、下面请你们将图形宝宝送回家,一个圆圈里住正方形的图形宝宝,另一个圆圈里住红颜色的图形宝宝。

  3、出示绿颜色正方形。这个图形宝宝应该住在哪儿?为什么?(它是正方形又是红色的,所以它应住在两个圆圈的中间)

  二、操作。

  幼儿操作游戏二和三,根据某一分类标准在交集圈中摆放合适的图形,教师巡回指导。

  三、游戏。

  1、给幼儿挂上奖牌,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奖牌的不同。

  2、带领幼儿来到室外,请幼儿根据教师口令寻找合适的家。

  3、检查幼儿的站法是否正确。

  活动反思:

  本活动,幼儿对颜色和图形特征已经认知。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在图中为各种图形找出合适的位置。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谈话、游戏等情境,使幼儿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学习材料,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和探究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活动的制作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幼儿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保护幼儿的意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但是本节课,我的语速有点快,语言不够精练,讲解示范的时候,因为语速快,部分幼儿幼儿未能听清老师的要求,导致一个问题说出去来,下面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我问的什么。而且我的应变能力也有待加强,本次教研活动让我明白了,只有在不断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学途径。

大班科学教案8华6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动物奇特的用餐方式,和探索动物秘密的兴趣。

  2、尝试用夸张、诙谐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各种动物用餐的样子。

  活动准备:

  1、课件

  2、请小朋友事先去了解一些动物们进餐的方式活动准备:

  一、教师表演吃东西的样子,请幼儿猜测,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师:今天张老师带来几样好吃的,你们来猜猜看我在吃什么?用什么方式吃的?

  1、教师做舔冰淇淋、咬汉堡、吸面条的动作。根据幼儿猜出来的答案,一一出示图片。

  2、幼儿自由表达所了解的'各种动物用餐的相关信息。

  师:原来我们吃东西有这么多的方式,那动物们有哪些方式呢?

  二、语言表达与肢体表现。

  1、看动物们"享用美餐"的图片,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牛在咀嚼草、啄木鸟啄虫子、蟒蛇吞吃老鼠、狮子撕咬猎物。

  师:我们小朋友真棒,说了这么多动物的用餐方式,张老师今天要给你们介绍几种动物吃东西的方式,先来看看牛,你仔细看看它的嘴巴,猜猜它是用什么方式在吃?

  2、鼓励幼儿模仿动物的样子,用夸张诙谐的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你们来学一学它吃动西的方式。

  你还知道那些动物也是用这个方式吃的?

  小结:原来动物有这么多的方式,有咀嚼的、啄的、吞的、撕咬的,其实还有些动物特别的聪明,会利用工具享受美食,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迁移、想像。

  1、继续看图片,观察黑猩猩利用树枝掏蚂蚁、海獭用石块敲开贝壳等情景。

  黑猩猩利用了什么工具,怎样享受美食?

  小结:黑猩猩利用树枝掏蚂蚁来享受美食。

  这是谁?你认识吗?它是怎么吃的?

  小结:海獭利用石头敲碎贝壳用餐的。

  2、讨论,我们人类利用哪些工具来吃东西呢?

  师:动物们真聪明,会利用工具来吃东西,那我们人有利用那些工具来吃东西呢?你知道哪些工具?(筷子、刀叉、吸管、勺子等)师:动物们的用餐方式真有意思,不同的动物他们有不同的用餐方式,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四、观看动物用餐视频,拓展视野。

  小结:动物世界是在太有意思了,其实动物们除了奇特的用餐方式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秘密呢,等着我们去发现,我们回到教室后进一步探索他们的秘密吧!

大班科学教案8华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科学公开课优质教案8篇

幼儿园科学公开课教案12篇

大班教案精品3篇

优中班科学教案6篇

大班健康教案范文4篇

大班音乐课教案15篇

科学教案实用7篇

大班数学教案常用6篇

大班中秋节语言教案3篇

快乐的元宵节大班教案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