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共3篇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教案

时间:2022-07-21 00:54:45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共3篇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教案,供大家品鉴。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共3篇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教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共1

《儿童发展心理学》预习知识要点—小学儿童认知发展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

  小学阶段的儿童年龄跨度为

6、7 岁到

12、13 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还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小学高年级儿童则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渐步入青春发育期。因此,小学时期往往被称为前青春发育期,具有三个特点:

1、儿童开始进入学校从事正规的有系统的学习,学习逐步成为主导活动;

2、逐步掌握书面言语和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社会关系开始趋于复杂多样;

4、儿童有意识地参加集体生活。

  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

1、思维[认识]的起源

  儿童的思维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2、思维的结构

  思维的结构即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其最基本的单元是格式,最初的格式来自无条件反射,之后,随着成熟,儿童不断获得新的认知结构。

3、思维的机制

(1)适应和组织:思维的本质是适应,适应有层次、水平的差异;认知结构的生长和变化是适应和组织的结果;思维和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 (2)同化和顺应;相辅相成,总可靠“自我调节”达到平衡。

(3)思维的机制就是同化和顺应机能不断从低级的平衡达到高级的平衡的过程。

4、思维发展的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寻找刺激物和延长对有趣景象的注意时间,客体永久性的获得,对因果关系、时间和空间的简单推理,手段--目的关系形成。 (2)前运算阶段:2--7岁,符号功能的发展,语言的符号作用,直观解决,以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为特征的思维,开始获得数守恒概念并开始获得类别思维和找出关系的能力。 (3)具体运算阶段:

6、7--

11、12岁,质量、长度、重量和体积守恒,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化和获取他人角色的能力。进行具体运算的逻辑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

11、12岁以上,灵活性、抽象性、验证假设、对复杂推理和问题解决中可能性选择的考虑。

5、学龄初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特点 (1)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2)还不能自觉地调节、检查或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 (3)在不同的学科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

6、儿童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 (1)概念

  幼儿期

[1]实物概念: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或在生活中直接感知到的。

[2]数概念:对数量的动作感知[3岁左右]——数词与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4~5岁]——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5~7岁] 学龄期

  儿童掌握字词概念的年龄特征与其思维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越来越能掌握抽象的概念;学龄儿童已形成了初步的数群概念,掌握了

三、四位数的概念系统,掌握概念的能力已明显依赖于教育条件。 (2)判断

[1]学前期:依据外部的、表面的联系进行判断。 [2]学龄初期:

  1 实然判断——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单一联系。 盖然判断——反映事物与其属性间的多种联系。 (3)推理

  学前及学龄初期儿童的推理抽象概括性,逻辑性和自觉性均表现较差,具体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来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共9篇)

  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

  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

  儿童心理学教案模板(共5篇)

  小学儿童心理教案模板(共3篇)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共2

  读后感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是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的人物,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他一生致力于民族独立、消除以及改革事业,曾担任捷克兄弟会牧师及兄弟会学校校长。他一生的教育活动和丰富的教育著作之基本出发点,是为了“让旧的学校的崩溃与按照新观念的学校的设立同时进行”。其中他主要的教育思想包括论教育目的作用、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教学原则等。

  首先,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而教育的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这个看法反映了他的世界观中的宗教观和世俗观之间的矛盾,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他觉得人生的现实目的不重要,最终目的是趋向一个更高的阶段:永生。他曾经说过“现世的人生,也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它存在的目的是使灵魂利用身体作中介,去为未来的生活预备各种有用的事项”现在想来,那样的思想在那个时候是很远大,很有预见性的,即使永生是不可能的,那也代表当时人对未来,对幻想的一种希冀。

  而对于现实的目的,我是极度赞同夸美纽斯的想法的。基于教育的现实目的,我们不应以消极和禁欲对待现实生活,也不能把所有的不幸和厄运的原因指向现实,而是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是为了达到让现实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目的。所以,人的现实生活应该以享乐和服务为主要内容,服务是指为社会,国家,他人服务,做到应做的义务;享乐是指得到身体和心灵上的快乐,当一个人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人有了知识,德行和虔信,就会学会欣赏生活的愉悦,从而生活变得美好。

  夸美纽斯提出过很多对现世很关键的思想,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泛智思想。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人通过接受教育而得到广泛、全面的知识,从而使智慧获得全面发展。他主张学习广泛的知识,掌握学科知识的精粹;强调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等。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等。这些原则依然是我们今天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他还提出了对儿童进行分级教育,充分保障儿童发展循序渐进,在每个阶段都能得到更合适的教育,这对后世的儿童教育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共3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我利用假期的时间细细品读了《儿童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从中受益非浅,或多或少给我一点点启发,它让我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我的小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建构了理论基础。

  本书主要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地位不断的强化用心理机能形成的过程来说明心理机能的涵义,使心理学的发展从描述性阶段向说明性阶段过渡,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此提供说明性的控制论模型。儿童是人生起点时期,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时期,也是人类个体心理发生发展、撒播智慧种子的播种季节。本书不仅让读者对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了比较直观的基本认识,同时也为下两篇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具体内容作了铺垫。例如: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社会角色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承担“学生”的责任,核心活动由“游戏”变为“学习”。学习环境和作息习惯的改变,导致了一部分学生生活上的不习惯,儿童发展年龄阶段任务的不同,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一年级学生虽然对学习充满好奇,但持久性不强,自控能力较差。学前教育的差异,会给学生带来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差异。学生对师长的依赖性特别强。伙伴间交往以“玩”为主题,在接触群体规范,学生经常会出现“违规”和“告状”现象。三年级开始,学生从儿童期转入少年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要求明显增强,各方面能力发展较快。学科学习的难度和强度的增大,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不适应,作业拖拉,成绩退步。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分化,学科偏爱的形成,也促进了其个性和爱好的逐步显现。三年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增强。

  心理健康干预指在确诊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适合学生的心理治疗方法对学生心理问题及行为进行矫正的过程。对于不同层面的心理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如果能细心观察,并提前发现一些普遍性、可能导致学生们心理问题发生的事,我们完全可以对此进行集体的预防性干预。心理健康教育越早越好,别等问题严重了才想办法。例如:我校设立了“心理广播站”,每周三对全校进行各方面的心理辅导,开展了主题教育“我是最棒的”,挖掘学生“分数”以外的能力,使其重拾信心。学校又开展主题教育“调整心态迎接考试”对学生考前心态调整进行干预指导。指导学生正确对待E时代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健康隐患,开展了集体指导讲座“沉溺网络的危害”,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等,而不是沉溺于网络游戏虚度年华,指导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方式。这些不同的主题教育都是根据学生不同时段可能发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意识的集体预防性干预途径,这些特定的集体干预内容,可以在不同时段疏导学生的心理,防范于未然,则能大大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教育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目标中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达成目标,我们教师除了要从态度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外,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共3篇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教案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共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