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3篇(小学数学梯形的计算面积教案)

时间:2022-10-10 14:30:16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3篇(小学数学梯形的计算面积教案),供大家阅读。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3篇(小学数学梯形的计算面积教案)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1

  瓦窑镇双庙小学公开课教案

  执教者:

  执教班级:

  执教时间: 学

  科:

  教学内容:梯形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推导公式过程中梯形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⒈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⒉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教学例6:

  你想怎么做?与同学交流。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想法。

  2、教学例7:(1)出示例7:

  师:用117页中提供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组内所选的梯形都要齐全)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积并填表。师:如何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汇报结果。

  得出以下结论: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无论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还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梯形的上底 +下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梯形的高

  因为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一半 所以梯形的面积 =(上底 + 下底)×高÷2(3)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尝试用公式表示。(学生独立尝试,指名板演:字母公式:s=(a+b)×h÷2,教师再次强调公式中的“÷2”,这儿的“÷2”能少吗?为什么?

  3.完成15页“试一试 ”。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思考过程与计算结果。

  三、巩固练习

⒈完成P15练一练 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再集体评析,加深理解。⒉完成P18页练习三 第1、2题:

⑴提问:你能准确说出每个图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吗? ⑵再计算它们的面积。⒊完成练习三 第3题

  结合题意,使学生先读懂题目,并理解“横截面”的含义: ⑴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横截面”的?

⑵指一指,图中的物体的“横截面”具体在哪里? ⑶再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四、小结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想一想,通过剪、拼能把一个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试一试。

  教师公开课教案

  新沂市瓦窑镇双庙小学

  2015——2016学第一学期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2

  人教新课标五上:《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梯形面积时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地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投影、小黑板、若干个梯形图片(其中有两个完全一样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2、你能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

  3、创设情境:

  投影显示:

  启发谈话:同学们能依照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板书课题)

  二、新课展开

  1、操作探索

⑴拼一拼,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动手拼一拼。

  提问:你拼成了什么图形,怎样拼的?演示一遍。

⑵看一看,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提问:你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关系了吗?

  出示小黑板: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⑶想一想:梯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师板书。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上底+下底)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2?

⑷做一做:计算“前面出示的梯形”的面积。

  2、扩散思维 师:如果我们手中只有一个梯形,你们能不能自己动脑想出别的计算方法推导它的公式?下面小组讨论。分组汇报:

  生1:做对角线,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如下图⑴:

  生2: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做另一腰的平行线,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如上图⑵。

  生3:从上底的两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把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如上图⑶。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好多种方法,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不管采取何种方法都可以得出梯形的面积是“上底与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

  3、抽象概括

  师: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积你会表示吗?

  生:S=(a + b)h ÷2

  4、反馈练习

  完成课本P81做一做(一人板演)

  三、应用深化

  出示例子: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渠口宽米,渠底宽米,渠深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释:举例说明“横截面”的含义。学生尝试计算:

( + )×÷2

= ×÷2

=÷2

=(平方米)

  答: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平方米。

  2、反馈练习:完成P82第1题

  四、巩固练习:P82第2题

  五、全课小结

  六、作业:P82第3、4题

  教学后记: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以实践操作为切入点,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积极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获得感性材料,为概括出新概念、总结新方法打下基础。

  在教学是我注重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3

  梯形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九册8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发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理解公式的形成,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实践能力。

  2、通过对面积公式的探索,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发现、理解和应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计算机软、硬件一套;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的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标有上、下底和高及数据的一般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各一个。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一般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和剪刀。教学过程:

  一、迁移诱导,激发参与兴趣

  1、启发学生回忆三角形的面积推导公式。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实验操作,引导参与探究

  1、转化

  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学习。

  独立拿出准备好的各种梯形,拼成学过的图形。

  学生拼摆,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给予点拨和鼓励。

  2、观察

  学生分组,结合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观察、讨论。教师巡视,注意点拨。

  板书如下:梯形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是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

  3、推导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注意点拨。

  学生反馈,教师注意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调控。

  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提问:计算梯形的面积为什么除以2?

  三、反馈调节,巩固参与成果

  1、引导实际应用,巩固梯形面积公式

  2、分层训练,培养能力

  3、发展提高,深化知识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3篇(小学数学梯形的计算面积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