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荷花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花教案)

时间:2022-10-11 13:46:41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荷花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花教案),供大家品鉴。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荷花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花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荷花1

  最新版

  检阅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俱”、“拄”、“检阅”、“俱乐部”、“挑选”等生字和新词,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能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内心斗争。领悟体验部分词句。

  3.感受博莱克坚强神气,儿童团员的宽容友爱、真诚善良,以及观众博爱的胸怀。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件,观看或向大人了解国庆阅兵。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查字典初步体会“检阅”一词的意思(板书“检阅”)。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感知内容。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小组交流。

  三、全班交流汇报。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课文写了什么事?

  4.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四、书写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席:笔顺是“广席”。截:笔顺是“截”。

  4.抄写词语。

  俱乐部 博士 鸦雀无声 截肢 队伍 沉默 局面 真棒 羡慕 主席台 观众 纠正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最新版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我国建国六十周年或是国庆节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贵宾检阅群众或军队游行队伍的场面吗?是什么样子呢?播放录相。出示课文教学挂图。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目光移到这一队正经过主席台前的少年儿童。

  2.请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是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指名说。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检阅》

  二、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读第2—6自然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讨论:“这件事”指什么事,为什么说是一件很重要、很棘手、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说的事?这么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着重引导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理)

  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2.投影出示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说。指名读这两句话。

  3.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1)自读课文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他并不因为自已是个拄拐的少年而自卑,他是一个自信的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他的神情是那么专注,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儿童队员的游行队伍,他的自尊、自强,使人们不由得发出了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感受慨。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课文第12自然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地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敢于充破世俗的偏见,大胆地让拄拐的儿童队员站在第一排,虽然他们曾犹豫,怕拄拐的博莱克影响儿童队员游行队伍的整体形象,但是最终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歧视任何人,让每个人都拥有应得的权利。因此孩子们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赞扬了自信的博莱克,也赞扬了儿童队员美好善良的心灵。指导读课文第7、8、9自然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2)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交流小练笔,评价修改。

最新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荷花2

《检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俱、拄”等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群体的美好心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孩子们,每年的十月一日是我们的国庆节。现在请同学们看图片,图上画的是发生在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场面,一队少先队员正经过主席台前。请你们观察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回答

(预设:走的整齐、昂首挺胸、第一排有一个拄拐的少年……)

  师:在这一群孩子中发生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一起学习《检阅》。

  二、预习检查:

  1、幻灯片展示生字词,多种形式朗读。

  2、书写指导:

  观察“羡慕“两字。生指出结构、书写注意的地方,生观察——师范写、生书空——生练写——同桌点评——修改写。

  师:解决了拦路虎,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三、课文学习: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这么快就把生字难关解决了,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课文围绕几件事写的?

(PPT展出,以填空形式概括主要内容)生回答,师总结并板书:(1)、准备检阅(2)、检阅中

  师:他们是怎么讨论的呢?找出这部分内容并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提示:注意语气、表情、神态。

  小组展示——点评——加油

  师问:他们有这样大胆的觉得,检阅时他们的表现怎么样呢? 读课文10—16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同学展示读。评:“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这个小伙子”指的是谁?棒在哪里?“这些小伙子”又指的是谁?棒在哪里?

  生交流,师总结:

“这个”指的是博莱克,他自尊自强、身残志坚。

“这些”指的是全体儿童队员,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团结友爱。

  四、总结:

  师:现在我们回头来再看课题,这里这个“检阅”同学们有没有新的理解?他们检阅了哪些东西?

  生谈自己的看法及感受

  师:是的,除了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还检阅了孩子们美好的心灵。

  五、拓展:

  现在如果博莱克就在你面前,你有没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生自由回答

  师:是的,队员们的包容和团结值得我们敬佩,博莱克的不服输,身残志坚更值得我们学习,课下请同学们把这一节课的收获写在日记本上,也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给博莱克写一封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荷花3

  检阅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商定、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方便、羡慕、情不自禁、盛大、隆重、街道、人山人海、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议论”等词语。

  2、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内心斗争。领悟体验部分词句。

  4、感受博莱克坚强神气,儿童团员的宽容友爱、真诚善良,以及观众博爱的胸怀。

  教学准备:课件,通过查资料了解检阅的意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板书检阅,并请学生说说什么是检阅。

  2、播放国庆60周年阅兵实况录像片段,感受阅兵式的庄严、隆重的场面。

  3、说说观看阅兵式后的感受。

  4、教师出示课文挂图,检阅是一件多么隆重的仪式啊!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同学们,今天你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一个队员住着拐杖走在队伍的的第一排,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A这些男孩走得十分整齐,昂首挺胸。

  B第一排的一个男孩虽然拄着拐杖,但仍然与全队保持一致。

  5、一个残疾人怎么会参加这么隆重的检阅?一个残疾人,怎么能和其他队员的动作保持一致?这队儿童队员的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把握生字新词。

  1、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阅读课文,标记段落。

  2、熟悉课文中的生字词。辨析组词练习,加强巩固。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席:笔顺是“广席”。截:笔顺是“截”。

  4.抄写词语。俱乐部 博士 鸦雀无声 截肢 队伍 沉默 局面 真棒 羡慕 主席台 观众 纠正

  5、分男女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内容,全班交流汇报。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

  2、小组交流怎么分部分,然后总结每部分的大意。

  3、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检阅前的情景(第2-9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描写检阅时的情景(10-16自然段)

  4、观众们是怎么夸队员们的呢?请你回家思考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我国建国六十周年或是国庆节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贵宾检阅群众或军队游行队伍的场面吗?是什么样子呢?播放录相。出示课文教学挂图。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目光移到这一队正经过主席台前的少年儿童。

  2.请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是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指名说。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检阅》

  二、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读第2—6自然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讨论:“这件事”指什么事,为什么说是一件很重要、很棘手、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说的事?这么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着重引导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理)

  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2.投影出示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说。指名读这两句话。

  3.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1)自读课文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他并不因为自已是个拄拐的少年而自卑,他是一个自信的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他的神情是那么专注,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儿童队员的游行队伍,他的自尊、自强,使人们不由得发出了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感受慨。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课文第12自然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地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敢于充破世俗的偏见,大胆地让拄拐的儿童队员站在第一排,虽然他们曾犹豫,怕拄拐的博莱克影响儿童队员游行队伍的整体形象,但是最终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歧视任何人,让每个人都拥有应得的权利。因此孩子们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赞扬了自信的博莱克,也赞扬了儿童队员美好善良的心灵。指导读课文第7、8、9自然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2)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交流小练笔,评价修改。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荷花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花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