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教案3篇(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

时间:2022-10-15 13:26:15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食用菌栽培技术》教案3篇(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供大家赏析。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案3篇(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案1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种植专业学生选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重点讲授黑木耳、香菇、榆黄蘑、滑菇、平菇、杏孢菇等品种的栽培技术,同时从食用菌的生产方案设计、菌种的培养、配方、接菌、田间管理、杂菌污染的防治、害虫的防治、采收等各个环节做出详细的介绍,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旨在较为全面的介绍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栽培技术,从而为广大学生和食用菌爱好者提供更好的借鉴。

  在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兼顾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区的教学需要,以典型食用菌为主,适当介绍一些新的食用菌品种和新的食用菌栽培新技术。要运用微生物学知识掌握食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更好地服务于食用菌栽培的生产实践。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食用菌的概念与分类。

  2.重点掌握黑木耳、香菇、滑菇、平菇、金针菇等品种的栽培技术。

  3.掌握食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具有食用菌栽培专业技能。2.具有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技能。

  3.具有食用菌管理技术和收获贮藏的技术技能。4.具有食用菌加工技术技能。

  三、教材 推荐使用教材:

《食用菌菌栽培技术》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推荐参考书目:

《食用菌菌栽培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版 《食用菌菌栽培技术》 东北大学出版社 2010版、课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 论 教学要求:

  掌握:食用菌的概念及食用菌名称的演变。熟悉:食用菌的价值及与农业的关系。

  了解: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及毒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用菌的概念

  一、食用菌的概念

  二、食用菌名称的演变 第二节 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 第三节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一、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二、食用菌的药用价值 第四节 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 第五节 毒菌

  第一章 食用菌学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

  掌握:食用菌的形态结构;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熟悉: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菌种的保藏方法。了解:食用菌的分类地位;食用菌的生活史。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和分类

  一、菌丝体的形态结构

  二、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三、食用菌的分类地位

  第二节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与生活史

  一、食用菌的生长

  二、食用菌的生活史

  三、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第三节 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一、食用菌的营养类型

  二、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第四节 菌种保藏

  一、菌种的保藏方法

  二、菌种退化的原因和复壮措施 第二章 菌种的制作 教学要求

  掌握:食用菌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技术。熟悉: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了解:液体菌种。教学内容

  第一节 母种的制作

  一、培养基的制备

  二、母种的转接

  三、组织分离

  四、孢子分离 第二节 原种的制作

  一、谷粒原种

  二、棉籽皮原种和锯木屑原种 第三节 栽培种的制作

  一、栽培种培养基的制备

  二、接种与培养 第四节 液体菌种

  第三章 木腐型食用菌的栽培 教学要求

  掌握:香菇和侧耳的栽培技术。

  熟悉:黑木耳、银耳和金针菇的栽培特点。教学内容

  第一节 香菇

  一、香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香菇的栽培技术 第二节 侧耳

  一、侧耳的生物学特性

  二、侧耳的栽培技术 第三节 黑木耳

  一、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

  二、黑木耳的栽培技术 第四节 银耳

  一、银耳的生物学特性

  二、银耳的栽培技术 第五节 金针菇

  一、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金针菇的栽培技术 第四章 草腐型食用菌的栽培 教学要求

  掌握:双孢蘑菇和草菇的栽培技术 熟悉:鸡腿菇的栽培特点。了解:竹荪的栽培特点。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双孢蘑菇

  一、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 第二节 草菇

  一、草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草菇的栽培技术 第三节 鸡腿菇

  一、鸡腿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鸡腿菇的栽培技术 第四节 竹荪

  一、竹荪的生物学特性

  二、竹荪的栽培技术

  第五章 其它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简介 教学要求

  掌握:白灵菇和杏鲍菇的栽培技术。熟悉:茶树菇、灵芝和猴头菇的栽培技术。教学内容

  第一节 白灵菇

  一、白灵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白灵菇的栽培技术 第二节 杏鲍菇

  一、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第三节 茶树菇

  一、茶树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茶树菇的栽培技术 第四节 灵芝

  一、灵芝的生物学特性

  二、灵芝的栽培技术 第五节 猴头菇

  一、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猴头菇的栽培技术

  第六章 食用菌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教学要求

  掌握:竞争性杂菌及其防治。

  熟悉: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方法;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了解:真菌性、病毒性、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竞争性杂菌及其防治

  二、真菌性病害及其防治

  三、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

  四、病毒性病害及其防治

  五、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 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一、昆虫类害虫及其防治

  二、食用菌害螨及其防治

  三、食用菌线虫及其防治

  四、软体动物及其防治

  第七章 食用菌产品的储藏及加工 教学要求

  掌握:食用菌产品的初级加工技术。熟悉:食用菌产品的储藏保鲜技术。了解:食用菌深度加工技术。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用菌产品的储藏保鲜

  一、冷藏技术

  二、低温气调储藏技术

  三、辐射处理

  四、减压储藏

  五、速冻加工技术

  第二节 食用菌产品的初级加工

  一、盐渍技术

  二、糖渍技术

  三、干制技术

  四、罐藏技术

  五、冻干加工技术 第三节 食用菌深度加工

  一、食用菌糖果与休闲食品加工

  二、食用菌饮料加工

  三、食用菌浸膏、冲剂加工

  四、食用菌调味品加工

  五、食用菌美容化妆品加工

  六、食用菌保健药品加工 第四部分 实验指导

  一、实验条件与要求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实验二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

  实验三 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 实验四 食用菌的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 实验五 平菇栽培技术 实验六 香菇栽培技术 实验七 金针菇栽培技术 实验八 木耳栽培技术 实验九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实验十 白灵菇栽培技术 附:实验一到实验六为必做实验 附录:

  1.常用母种培养基配方

  2.培养料中碳氮比例的计算方法 3.培养料的含水量 4.食用菌产品的分级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案2

《食用菌栽培技术》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同时也可作为种植类专业成人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和短期培训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课程。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食用菌栽培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丰富菜篮子工程的新兴农业项目。本课程旨在较为全面的介绍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栽培技术,从而为广大学生和食用菌爱好者提供更好的借鉴。

  食用菌栽培技术主要介绍食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着重介绍常见的优良品种及其最实用的、最新的栽培技术。对于农民脱贫致富、培养农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本课程是种植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在学习微生物基础以后开设的一门实用技术课程。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在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兼顾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区的教学需要,以典型食用菌为主,适当介绍一些新的食用菌品种和新的食用菌栽培新技术。要运用微生物学知识掌握食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更好地服务于食用菌栽培的生产实践。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远距离教育课程由多种媒体组成。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提供的媒体有:主教材、录像教材及网上辅导等。

  教科书是主媒体,学生必需从头到尾系统通读,最好两遍。从学期开始就制定阅读计划。应当指出,教科书只提供了大专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

  录像教材是结合图片、标本讲解重点、难点及学科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提供的媒体,自主选择,经过刻苦学习,学好本课程也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网上辅导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做出回答,并且提供相关学习的参考资料。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对于教学内容,大纲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进行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是食用菌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应重点记忆、理解、描述、比较、分析。了解的内容包括最新的方法和最新动态,知道为什么即可。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课内 90 学时,实验 30学时,电视13学时,本课程为 5学分。学时分配见下表:

  序号 篇章(总学时)文字教材字数(万)电视课学时 学时数 1 绪 论 1 2 2 第一章 食用菌学基础知识 1 8 3 第二章 菌种的制作 1 8 4 第三章 木腐型食用菌的栽培 2 14 5 第四章 草腐型食用菌的栽培 2 12 6 第五章 其它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简介 2 8 7 第六章 食用菌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1 4 8 第七章 食用菌产品的储藏及加工 1 4 9 实验指导及附录 2 30 10 合计 25 13 90

  二、教材 1.文字教材

  主教材《食用菌栽培技术》按照本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主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音像教材的基础。2.音像教材 音像教材为重点讲授型,配合主教材,主要讲授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并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演示、图片等。

  三、教学环节 1.电视课

  电视课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本课程知识的重要媒体之一。2.面授、自学和考试

  学生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结合收看电视教材、参加面授辅导课进行自学。认真领会教学要求,完成教材中的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绪 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用菌的概念

  一、食用菌的概念

  二、食用菌名称的演变 第二节 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 第三节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一、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二、食用菌的药用价值 第四节 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 第五节 毒菌 [教学要求] 掌握:食用菌的概念及食用菌名称的演变。熟悉:食用菌的价值及与农业的关系。

  了解: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及毒菌。

  第一章 食用菌学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和分类

  一、菌丝体的形态结构

  二、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三、食用菌的分类地位

  第二节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与生活史

  一、食用菌的生长

  二、食用菌的生活史

  三、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第三节 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一、食用菌的营养类型

  二、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第四节 菌种保藏

  一、菌种的保藏方法

  二、菌种退化的原因和复壮措施 [教学要求] 掌握:食用菌的形态结构;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熟悉: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菌种的保藏方法。了解:食用菌的分类地位;食用菌的生活史。

  第二章 菌种的制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母种的制作

  一、培养基的制备

  二、母种的转接

  三、组织分离

  四、孢子分离 第二节 原种的制作

  一、谷粒原种

  二、棉籽皮原种和锯木屑原种 第三节 栽培种的制作

  一、栽培种培养基的制备

  二、接种与培养 第四节 液体菌种 [教学要求] 掌握:食用菌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技术。熟悉: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了解:液体菌种。

  第三章 木腐型食用菌的栽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香菇

  一、香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香菇的栽培技术 第二节 侧耳

  一、侧耳的生物学特性

  二、侧耳的栽培技术 第三节 黑木耳

  一、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

  二、黑木耳的栽培技术 第四节 银耳

  一、银耳的生物学特性

  二、银耳的栽培技术 第五节 金针菇

  一、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金针菇的栽培技术 [教学要求] 掌握:香菇和侧耳的栽培技术。

  熟悉:黑木耳、银耳和金针菇的栽培特点。第四章 草腐型食用菌的栽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双孢蘑菇

  一、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 第二节 草菇

  一、草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草菇的栽培技术 第三节 鸡腿菇

  一、鸡腿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鸡腿菇的栽培技术 第四节 竹荪

  一、竹荪的生物学特性

  二、竹荪的栽培技术 [教学要求] 掌握:双孢蘑菇和草菇的栽培技术 熟悉:鸡腿菇的栽培特点。了解:竹荪的栽培特点。

  第五章 其它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简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白灵菇

  一、白灵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白灵菇的栽培技术 第二节 杏鲍菇

  一、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第三节 茶树菇

  一、茶树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茶树菇的栽培技术 第四节 灵芝

  一、灵芝的生物学特性

  二、灵芝的栽培技术 第五节 猴头菇

  一、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猴头菇的栽培技术 [教学要求] 掌握:白灵菇和杏鲍菇的栽培技术。熟悉:茶树菇、灵芝和猴头菇的栽培技术。

  第六章 食用菌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竞争性杂菌及其防治

  二、真菌性病害及其防治

  三、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

  四、病毒性病害及其防治

  五、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 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一、昆虫类害虫及其防治

  二、食用菌害螨及其防治

  三、食用菌线虫及其防治

  四、软体动物及其防治 [教学要求] 掌握:竞争性杂菌及其防治。

  熟悉: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方法;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了解:真菌性、病毒性、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第七章 食用菌产品的储藏及加工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用菌产品的储藏保鲜

  一、冷藏技术

  二、低温气调储藏技术

  三、辐射处理

  四、减压储藏

  五、速冻加工技术

  第二节 食用菌产品的初级加工

  一、盐渍技术

  二、糖渍技术

  三、干制技术

  四、罐藏技术

  五、冻干加工技术 第三节 食用菌深度加工

  一、食用菌糖果与休闲食品加工

  二、食用菌饮料加工

  三、食用菌浸膏、冲剂加工

  四、食用菌调味品加工

  五、食用菌美容化妆品加工

  六、食用菌保健药品加工 [教学要求] 掌握:食用菌产品的初级加工技术。熟悉:食用菌产品的储藏保鲜技术。了解:食用菌深度加工技术。

  第四部分 实验指导

  一、实验条件与要求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实验二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

  实验三 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 实验四 食用菌的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 实验五 平菇栽培技术 实验六 香菇栽培技术 实验七 金针菇栽培技术 实验八 木耳栽培技术 实验九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实验十 白灵菇栽培技术 附:实验一到实验六为必做实验 附录:

  1.常用母种培养基配方

  2.培养料中碳氮比例的计算方法 3.培养料的含水量 4.食用菌产品的分级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案3

  浅谈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的体会

  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常被人们称为健康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食用菌栽培学这一课程也变得非常重要。为适应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人才的需求,大多数农业院校相继开设了食用菌栽培学课程,培养掌握食用菌基础理论和实用栽培技术的专门人才。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熟练操作技能的实用型科技人才。通过学习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程,学生们能够真正掌握食用菌栽培技术,并且能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解决分析常见的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防治的问题。同时,食用菌栽培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广西的气候条件,湿度和温度条件,选择一些易于栽培的菇类作实验材料。

  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因此,对国内市场要加大宣传力度及产业整合,扩大消费群体,提高消费总量,以拉动生产;对国际市场关键是提高产品各层面质量,以求增加国际市场占有份额。简介1.食用菌(edible fungus):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的类总称。典型品种:在山区森林中生长的木生菌种类和数量较多,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在田头、路边、草原和草堆上粪、草生菌,有草菇、口蘑等。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生长条件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场所生长。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类喜食的佳品。有些食用菌生长在枯树干或木段上,如香菇、木耳、银耳、平菇、猴头、金针菇和滑菇;有些生长在草本植物的茎秆和畜、禽的粪上,如蘑菇、草菇等;还有的与植物根共同生长被称为菌根真菌(见菌根),如松口蘑、牛肝菌等。以上特性也决定着各种野生食用菌在自然生态条件中的分布。食用营养价值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菇类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鲜菇-6%、干菇15-35%,高于一般蔬菜,而且它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大多菇类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药用保健价值①抗癌作用:食用菌的多糖体,能刺激抗体的形成,提高并调整机体内部的防御能力。能降低某些物质诱发肿瘤的发生率,并对多种化疗药物有增效作用。此外栗蘑中富含的有机硒,可作补硒食品,若长期食用,几乎可以防止一切癌变。②抗菌、抗病毒作用。③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强心等。④健胃、助消化作用。⑤止咳平喘、祛痰作用。⑥利胆、保肝、解毒。⑦降血糖。⑧通便利尿。⑨免疫调节。

  新的教材理念要求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新教材将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全书的各个栏目中,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不忘探究,在教学策略上要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重视探究过程,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从而达到预期目的。根据笔者的访谈调查了解,现在各地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极不平衡、不规范.现行劳动技术教材内涉及的学科广泛,项目繁多,而课程安排的课时数有限.因而有的学校按教材教学,则各项内容只能蜻蜓点水,不能深入,更谈不到实践训练;有的学校只选其中的部分内容教学,但由于师资缺乏,而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有的甚至以手工制作代替了劳动技术;有的干脆就不安排课时,只做课外活动,随意性强.诸如上述现象导致劳动技术课形同虚设.因此,笔者认

  为,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应进行调整改革,废弃选材面面俱到的思想与方法,各地各校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选取其中一二项内容进行较系统、较深入的学习;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校、教师提供学习条件和指导.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建议,在食用菌生产为支柱产业的地方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删除其他项目,集中精力与时间指导学生学习食用菌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而且侧重实践训练,注意选择新技术、新模式和新品种的内容,甚至可以把课程改为“食用菌栽培技术”.学校应为实现预期目标,在课时、师资、教学方式及实践指导与训练等方面提供保障.

  3.1 资源充足,取材广泛食用菌栽培的原料取材广泛,常用的有作物秸秆、果壳、蔗渣、木枝、木屑和畜禽粪便等。从理论上说,凡是纤维素或木质素含量较高,并且不含有毒副产物或抑制真菌生长物质的植物材料,都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原料p。甘蔗种植是当地的传统产业,历史悠久。随着东桑西移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宜州、环江等县(市)大力发展桑蚕业,并且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全区乃至全围重要的桑蚕种养基地,每年均会产生大量的桑秆和蚕沙等副产品(废弃物),它们都是食用菌栽培的良好材料。此外,板栗、油茶及核桃等桂西北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副产物,也可以作为食用菌生产的替代原料㈣I。

  3.2不争农时,不占耕地食用菌栽培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而且还可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由资源浪费型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保护区周边社区充足的农村劳动力,也可为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提供人力保障。

  3.3技术简明,通俗易学食用菌栽培技术操作简单,上手快,易学易懂,具有小学文化程度即能学习掌握。因此,在保护区周边社区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的难度不大。

  3.4成本低廉,效益明显食用菌栽培工艺条件要求不高,生产设备可繁可简,规模可大可小,生产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投入少,收益大,是农业生产中的短、平、快项目之一 因此,在保护区周边社区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必将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食用菌的周年生产首先应该考察当地食用菌消费市场,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然后根据当地气候变化情况。合理搭配高温,中温,低温品种。进行生产,这样就可以实现四季种菇,周年生产。

  一、食用茵周年生产思路及模式

  多年的食用菌研发实践及调研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的菇农种蘑菇效益不稳定,个中原因除了市场等不可抗拒的因素以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菇农朋友的生产思路及其生产技术问题。如同做任何事情一样,要从事食用菌生产,也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计划,否则,随大流、挤独木桥,其最终结果即使不错,也不会很理想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之初,在相关市场调研等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理清思路,根据该思路作出严谨的生产计划,并在计划实施之前尽最大可能的提高技术水平,步步相连,环环紧扣,就不易发生所谓效益不稳定的现象。

(一)周年生产的基本思路根据国际国内市场趋势或当地贸易市场所需要的品种、质量以及价位等相关资料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生产的品种,安排最佳生产季节或时间段。基本原则是:首先要迎合市场需求,每次稍有进步但不宜太大;其次具有引导消费、训练市场的概念或意识;第三,尽量不要赶常规生产的大潮,并要有相应的技术含金量;第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原则;最后一点,就是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方向性。在此基础上,再选定具体品种,确定生产季节,做出生产计划以及生产规模等等,然后才是详细实施方案。

(二)主要生产模式

  1.多品种组合模式年投料量10万千克以上的生产户,可以采用“周年生产、多品种组合”的生产模式:

(1)出菇时间在12~2月。品种及投料数量为鸡腿菇、姬菇各1万千克,柳松菇、白灵菇、杏鲍菇各0.5万千克。其中鸡腿菇、柳松菇为反季节栽培,其余为常规栽培,均在元旦春节期间集中上市;柳松菇作为引导消费品种。(2)出菇时间在3~5月。品种及投料数量为香菇、平菇各o.5万千克,榆黄菇1万

  千克。其中榆黄菇近反季节,平菇为大批栽培的下市阶段,香菇根据市场可鲜售、可烘干。(3)出菇时间在6~8月。品种及投料数量为香菇、鸡腿菇、平菇各1万千克。其中香菇、鸡腿菇均为反季节,可在冷库、山洞栽培,也可就地利用原菇棚配“大棚水温空调”;平菇为高温菌株。(4)出菇时问在9~11月,品种及投料数量为香菇1.5万千克、金针菇、平菇各l万千克。该三个菌株常规栽培大多尚未上市,这是市场空档期。

  2.反季节模式年投料量10万千克以上、非常规季节里进行栽培,重点抓住夏季这个大多数人有“投料恐惧”的生产季节。(1)时间段在6~8月,品种及投料数量为香菇3万千克、鸡腿菇1万千克。有条件时可利用冷库、恒温库、山洞栽培,也可就地利用原菇棚配“大棚水温空调器’’进行降温生产。(2)时间段在9~i0月,品种及投料数量为香菇l万千克,杏鲍菇、白灵菇各0.5万千克。有条件时可利用冷库、恒温库、山洞栽培,也可就地利用原菇棚配“大棚水温空调器’,进行降温生产。(3)时间段在12~2月,品种及投料数量为鸡腿菇、榆黄菇各1万千克。利用“大棚水温空调器”进行升温生产。(4)时间段在3~5月,品种及投料数量为香菇1万千克,杏鲍菇、白灵菇各0.5万千克。香菇利用“大棚水温空调器”进行生产;杏鲍菇、白灵菇利用冷库、恒温库生产。

  3.单品种周年化生产模式选定一个品种、长年不停的投料播种和出菇,以平菇为例进行说明:(1)时间段在3~5月,栽培菌株及投料量为8359、农科12号等各l万千克。采用“爆发出菇技术”,该季节大批量的季节性栽培产品近下市,以高产优质取胜。

(2)时间段在6~8月,栽培菌株及投料量为高温灰、高温9号等各1万千克,当地市场容纳量大,或距离城市偏近时,可适当增加投料量。在“爆发出菇”基础上,采用“大棚水温空调器”降温,最大限度的减少病虫,提高商品率和商品价值,以高产优质高效取胜。(3)时问段在9~11月,栽培菌株及投料量为8359、农科

  12、HP等,各0.5万千克。该季节是市场空档期;其余要求同(2)。(4)时间段在12~2月,栽培菌株及投料量为2006、特抗1号等,各1万千克。采用“大棚水温空调器”升温,以高产优质取胜。

  4.菌棒模式该模式的程序相对要简单的多,只需具备一定的发菌培养条件即可进行生产,主要原料应根据接种的品种而定,如接种香菇,需要木屑原料,如接种榆黄菇,则需要棉籽壳等;由于国际市场对我国的香菇菌棒需求量巨大,近年来出口形势一直看好,所以,本文就以出口香菇菌棒的生产为例进行说明:(1)ll~2月出菇,菌株要求低温型,接种时间7~8月。简要说明:50万棒;调配营养;发菌期间采用“大棚水温空调器”进行降温;严格剔杂;尽量后熟培养;转色到位。(2)3~6月出菇,菌株要求中温型,接种时间10~11月。简要说明:20万棒;调配营养;发菌期间采用“大棚水温空调器”进行升温;严格剔杂;尽量后熟培养;转色到位。(3)8~10月出菇,菌株要求中高温型,接种时间5月份。简要说明:30万棒;其余要求同(2)。

  二、食用茵周年化生产技术综观时下我们的食用菌产业,尽管生产总量是“天下第一”,但尚未形成周年化生产的气势,大多地方的实际生产,甚至连周年化生产的雏形尚不具备,因此,无论从提高总量的角度,还是从提高农民收入的角度,进行周年化生产是势在必行的,这既是市场发展形势的要求,也是广大农民朋友的希望。食用菌的周年化生产,其中包含设施、设备、反季节栽培技术等等要素,技术含量较高,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系统工程,只不过分散经营显得规模小罢了。

(一)强化环境观念,严格消毒杀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食用菌生产环境的确是每况愈下,诸如污染菌袋、带病菇体以及栽培废料的随丢乱弃,使之成为新的“病源基地”,造成病害频发,并伴发交叉感染,使持续生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对于基地型生产,我们一直强调环境的改善问题,在无法做到大面积治理的条件下,在基地内可强化消毒杀菌措施:对栽培棚外包括操作场地周边,清理卫生,尤其垃圾需严格清理,并喷洒多菌灵敌敌畏混合液等进行杀菌杀虫,环境差者应连续用药两次;对棚内则使用百病去无踪、辛硫磷等药物,用药后密封菇棚,卷起草苫晒棚以防病菌形成蔓延。

(二)建立种子概念.严防退化老化好种出好苗,道理很简单,近年推出的脱毒菌种,在抗病防病等方面较之传统普通菌种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主要特征是脱毒菌种自身不会携带任何病毒病菌,而且,由于在脱毒操作过程中给与的富养水平和温差等锻炼,使得该菌种明显适应性广、抗性强、产量高,可以说,脱毒菌种代表了食用茵菌种的发展方向。

(三)严格预防概念,坚持防治并重“以防为主,防治并重”,首先坚持不带病进棚,即杜绝明显带有病虫害的菌袋入棚;其次,坚持药物预防,第三,使用“大棚水温空调器”对菇棚的温度、通风、水分等实施调控;最后,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等措施,(四)树立营养理念.营养学“木桶理论”原则下,经过长期研究,研制出了“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对于基料营养平衡、健壮菌丝、大幅提高产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五)加强市场意识,切忌盲从盲动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在一切经济活动中发挥着牵制或引导作用;作为生产者,应注意进行定向性的市场调研,必要时应向有关专家或业内人士进行咨询,然后再行确定自己的生产目标,千万不要盲从盲动,要想保证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就必须调研市场、适应市场

(六)坚持技术更新。现在是信息时代,通过技术培训班之类的途径可以很容易掌握技术,多订阅一些农业科技类报刊也可进行学习和更新知识,并能多了解相关信息,对于自己的生产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4 食用菌发展策略探讨

  4.1紧跟市场形势,多方吸取资金食用菌的市场形势非常好,将来随着人们对食用菌营养保健作用的深入了解,我国的人均消费量必将逐年增长,市场需求量也将逐步增大。食用菌产业发展,第一需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采用担保贷款、合资、股份制、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吸取社会资金以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通过积极开拓渠道和多方宣传产业的资源优势与潜力,从而增加产业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

  4.2建立研发机构,提高产品质量利用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日资金建立食用菌研究中心,通过科技手段对现有产品的品质、产量进行提升,同时对林区现有自然生长的珍贵品种进行培育,扩大产出。这些珍贵品种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价格都比普通菌类高出许多,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4.3运用科学模式,实行科学管理中条山林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要走“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企业+农户”的产业化道路。山上建基地,选择在交通便利、与原材料供应区距离较短、自然条件适合、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山区。这类工厂本身属于无污染的绿色环保企业,所以山下办工厂,可选择在附近城市,离市场近便于进行质监、质检,运输商品便捷,生活生产条件相对较好。

  4.4推行质量认证,强化市场运作1)做好产品质量认证工作,为产品投放市场铺平道路。2)利用媒体宣传产品品质和对人体健康的意义,把产品包装与宣传做好,挖掘产品与产业的深层文化。3)学习借鉴先进的营销手段开拓市场,创造市场知名品牌。4)在深入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5)坚持以高端品质、适当价位、良好服务、坚实信誉为目标。6)紧跟市场形势,开发优良品种。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案3篇(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