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案设计2022【3篇】(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教案)

时间:2022-12-14 10:23: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新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案设计2022【3篇】(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教案),以供借鉴。

新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案设计2022【3篇】(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教案)

新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案设计2022 1

  第二课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中国的临海示意图)。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至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南海是我国面积,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③(中国的岛屿、半岛和海峡示意图)。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大西洋)西(太平洋)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多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④(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结合投影片④,总结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练习】看投影片④,完成练习2和练习3。

  练习2.对照《中国地图册》的“中国政区图”,把“中国疆域图”中的邻国按编码写出国名:陆上接壤的国家:①朝鲜、②俄罗斯、③蒙古、④哈萨克斯坦、⑤吉尔吉斯坦、⑥塔吉克斯坦、⑦阿富汗、⑧巴基斯坦、⑨印度、⑩尼泊尔、(11)锡金、(12)布丹、(13)缅甸、(14)老挝、(15)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①韩国、②日本、③菲律宾、④文莱、⑤马来西亚、⑥印度尼西亚。

  练习3.与我国有两处接壤的邻国有俄罗斯和印度。

  板书设计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一、从世界看中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三、广阔的海域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附表:表1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新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案设计2022 2

  中国的疆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习指导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

  一、从世界看中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我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承转】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x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中国的疆域示意图)。

  请同学在图上依次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请若干学生依次说出习题答案,教师辅导。

【提问】请你算一算我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北寒带。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图。

【提问】2月份,位于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进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5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练习】

  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

【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新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案设计2022 3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中求发展。

※教学难点

  在世界中求发展

※教学方法

  小组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联系对比法等。

※教具准备

  投影片、有关录像片或VCD光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班分成四个社会调查小组,按协商选择的办法分别对我们家乡的自然、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详细的社会调查,经过对调查材料的整理,写成了较好的社会调查报告。现在请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一下调查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一下家乡的区域发展有什么优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

  板书: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讲授新课]

  1.区域差异很大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中国地图边回忆所学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区域吗?它们有什么差异或特点呢?(请男女同学轮流回答,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教师激励评价后加以点拨补充)

  教师讲解:从地图上,从同学们的回忆中可知,我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区(或区域)差异很大,可以说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此可见,我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差异很大。(教师在适当位置上及时板书)

  2.区域发展不同

  过渡:不同地区或区域的特点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

  投影:《东北平原》(图9.1)引导学生读图,了解东北平原粮食生产情况。

  东北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低,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提问:从图9.1上可以看出东北平原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呢?可以想象出东北平原的土壤、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广大,是我国的平原。此外,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人口密度较低。这是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平原的一大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提问:看过东北平原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经济的例子,我们来看看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轮流请男同学说不利的地理条件,女同学说有利的地理条件,教师简练地为学生板书)

  过渡:大家在找出我们家乡发展经济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想一想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我们家乡的经济呢?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大家刚才在找出有利和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时都提到我们地区的人口问题,不利方面认为人口多,人均资源少;有利方面提出人口多,劳动力充足。针对这一矛盾,有同学提出在本区发展需要较多劳动力发展简单的加工工业,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可创造更多的产值。可见,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也就是程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

  提问:我国的平原——东北平原与我们自己家乡的发展情况相同吗?(学生:不相同)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正是由于两个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条件不同,因此区域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途径和发展的道路也不尽相同。可见,区域发展不同(教师在适当位置及时板书),也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过渡:怎样才能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仅仅依靠本区域的有利条件就能促进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吗?(学生:不能)那该怎么办呢?(学生:与其他区域合作)

  教师:回答得有道理!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区域合作。(教师及时板书)

  板书:3.区域合作

  教师讲解:发挥了我们的优势,是否就可以发展好了?如果东北平原生产的粮食没有地方需要,如果我们加工的产品没有地方销售,优势也就无法实现。因此,我们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区域的交流、合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目前我国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可以说都是区域合作的结果(教师及时板书:区域合作),离开区域间的合作,任何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都是难以实施、难以完成的。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收看有关“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的专题录像,搞清这些工程的概况,明确区域合作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对国家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投影:“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判断三北防护林地跨我国哪三北和哪些省级行政区?

“三北”防护林的分布

“三北”防护林全长7000多千米,宽400~1700千米,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2%。

  播放录像:在学生读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边看录像,边收听有关“三北防护林”的情况介绍: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x疆的乌孜别里山,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总面积406.9×104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508×104公顷,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它的作用在于使森林覆盖率平均从1975年的5%提高到14%左右,三北地区实现农田林网化,大部分牧场也有了林网、防护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沙地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将被绿化,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巨大。

  教师小结: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不仅可以优势互补,使各区域得到共同发展,还有助于解决区域的环境问题,进一步促进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区域合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

  过渡:出示“世界地图”(挂图)。刚才,我们从实例中看到我国的不同区域在经济和环境各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我们的祖国也在各区域的发展中不断向前发展。那么,我们的祖国怎样才能在世界这个更大的区域中求得发展,大显身手呢?

  板书:在世界中发展

  投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图9.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

  播放录像:将中国入世的历程以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中国历经15轮谈判终于在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为什么中国经过千辛万苦一定要加入WTO呢?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首先,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融入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祖国的发展;其次,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引导学生读图9.2)第三,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时代赋予我国这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大责任。

  某型飞机生产网络——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例证

[课堂小结]

  两年来,我们走过世界,走遍中国,明天将带着我们所学到的地理知识、使用地图本领、分析问题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来的生活。

  知识要点与检测

  答案:差异 不同(或不平衡) 合作 世贸 竞争 和平 生态环境 进步

[反馈练习]

  填空

(1)国土 ,区域 大,发展 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进行合理的改造, 、 地发展经济。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区域之间的 和 ,做到 互补。

(2)中国是 中的大国。人口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在今后长时间内, 仍是第一位的。

(3)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 化的世界。另一方面人类又面临着 、 、 等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答案:(1)辽阔 差异 不平衡 扬长避短 因地制宜 联系 合作 优势

(2)发展 众多 较低 发展

(3)全球 人口 资源 环境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就其中的一项或两项工程,通过搜集资料与家长或同学展开讨论:

(1)工程输送资源的源地和目的地各在哪些地区?

(2)工程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2.结合本课内容,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下列话题仅供参考),采用你喜欢的表达形式(或日记、或短文、或散文、或诗歌等)说明自己的看法。

(1)从我家看祖国的发展。

(2)WTO与我们的生活。

(3)经济发展与我身边环境的变化。

  3.经常关注我国新闻和世界新闻,看看我国是如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如何在世界中求发展以及如何履行我国肩负的三大历史责任的。

新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案设计2022【3篇】(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教案)相关文章: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2022年新版语文教案设计3篇 小学教材全练一年级语文下册答案

幼儿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最新版6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幼儿园)

开学主题教案2022最新版3篇(小学开学主题)

2022小学生暑假安全教案最新版大全3篇 小学暑假安全教育教案大全

春节新年活动教案最新版2023【6篇】(关于新年主题式活动教案)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最新版设计7篇 小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设计

新版小学一年级下语文《谜》名师教案3篇(一年级语文下册猜谜语教案)

新版PEP三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案有三维目标范文3篇(pep三年级英语下册全英文教案)

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新版3篇 新学期开学主题班会教案

新版六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教案3篇(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