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减法教案[范文模版]3篇

时间:2022-12-21 22:14:33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笔算减法教案[范文模版]3篇,欢迎参阅。

笔算减法教案[范文模版]3篇

笔算减法教案[范文模版]1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减法

  辛店中心小学

  使用人:一年级数学组

  1、使学生初步知道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减法。

  2、使学生认识“-”号,会读减法算式。

  3、初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课前准备

(一)教具:课件、口算卡片、2本画册、5支铅笔、5个皮球。(二)学具:小圆片、数字卡片。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2,3,4,5的组成:教师板书:

  学生回答:1和1组成几?3可以分成几和几?2和几组成3?4可以分成2和几?1和几组成4?5可以分成1和几?几和2组成2?5可以分成4和几? 2.学生口算 1+1= 2+1= 1+2= 3+1= 3+2= 4+1=

  二、探究新知

  导入新课:老师演示,学生回答。老师手里拿着几本画册?(2本)老师送给同学几本?(1本)还剩几本?(1本)

  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看第一图,提问:

  第一副图中桌子上有几只千纸鹤?(3个)再看第二图,提问:

  想一想,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小男孩拿走了一个,桌子上还剩2个千纸鹤)请2~3名同学把两幅图完整地说一遍。(桌子上有3只千纸鹤,小男孩拿走了一个,桌子上还剩2个千纸鹤。)(2)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师边指图边说:从3个里面去掉1个,求还剩几个?就是要从3里面减去1,用算式表示是3—l=2。(板书)这节课我们学习“减法的初步认识”。老师板书课题。师指算式中的减号说:这个符号叫减号(板书------减号)这个算式读作:3减1等于2。(齐读)(3)讲减法的含义:

  提问:3,1和2在算式里各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3个千纸鹤,拿走了1个,还剩2个)提问:这1个千纸鹤是从哪个数里拿出的?

  师说:从3里面拿出的,这3就要写在减号的前面,拿走1个,这1就写在减号的后面,还剩2个,写在等号的后面。

  表示有3个千纸鹤,拿走了1个,还剩2个。指名(2~3人)把算式的意义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看图,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知道算式中各数都表示什么。

(2)用算式表示;

  师说:大家能用三句话把图意说清楚。那用算式怎么表示呢?

[设计意图]练习用三句话叙述图意,为以后学习应用题铺垫。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4-2=2

  三、方法应用

  1、老师用实物演示,学生用数字卡片摆算式。

(1)老师拿出3支铅笔,发给同学1支,还剩几支?学生摆出:3-1=2。(2)老师拿出4支铅笔,发给同学2支,还剩几支?学生摆出:4-2=2。(3)老师手拿5个皮球,送给同学2个,还剩几个?学生摆出:5-2=3。

  四、课堂检测 A

  1、先摆一摆再说一说算式。

  2、根据图意列算式

  3、摆一摆:

  4-1=

  4-3=

  B 老师口述算式,全班拍手表示得数。2+1= 2-1= 3-2=

  3-1= 1+1= 5-4?=

  4-2= 5-3= 5-2= 4-1= 4-3= 5-1=

  五、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师小结:

  我们学了减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题用减法计算。认识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5以内减法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六、布置作业

  基础训练相应练习。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减法的开始,在本单元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减法打下基础。课堂设计的安排是:

  一、在复习准备环节,设计了老师手拿书本演示。目的是在新课前使学生对减法有个感性的认识。

  二、例1,通过指导看图,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知道算式中各数都表示什么。例2,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列算式。练习用三句话叙述图意,为以后学习应用题铺垫。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巩固练习主要是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方法使学生对减法的含义有进一步理解。课堂检测答案 A

  1、先摆一摆再说一说算式。

  3-2=1

  2-1=1

  5-3=2

  2、根据图意列算式

  5-1=4

  5-4=1

  3、摆一摆:

  4-1=3

  4-3= 1

  B 老师口述算式,全班拍手表示得数。2+1=3 2-1=1 3-2=1 3-1=2 1+1=2 5-4?=1 4-2=2 5-3=2 5-2=3

  4-1=3 4-3=1 5-1=4

笔算减法教案[范文模版]2

《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设计

  北铜冶小学王会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能力点: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

  力。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图片、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谁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举办?师:我国北京在全世界申办2008奥运会的4个有名的城市中以绝对优势取得了成功,这不仅仅是申办成功,而且向全世界证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所以全国亿万人民都为此欢呼。你收集了哪些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

  二、自主探究:

  1、出示票数统计图,观察图,问:北京赢了?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情预测:北京和多伦多一共得多少票?北京和巴黎一共得多少票?北京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多伦多和巴黎一共得多少票?多伦多、巴黎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 北京比多伦多多得多少票?巴黎比北京少得多少票?….学生列式,可以用笔算加法解决。学生计算。问: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2、师:56-22该怎样解决呢?

  A、可以口算,50-20=30,6-2=4,30+4=34。B、可以像加法一样笔算。

  该怎样列竖式呢?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算法。

  3、你认为笔算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三、拓展运用:

  1、解决刚才没有解决完的问题。

  2、完成19页“做一做”第1题。小组内交流算法。3、48-18=

  35-31=

  强调笔算35-31时,十位怎样算?“0”用不用写?为什么?

  4、树上有35个桃子,被小猴摘了以后还剩12个,小猴摘了几个?

  5、猜一猜。

0

- 2 5

-1

-7 0

  0

  0 开放题:五一节,建强商店庆促销,每件玩具优惠6元,几种玩具的价钱如下: 25元

  30元

  18元

  根据上述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课后小结:笔算减法和笔算加法一样: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

  能力点:

  1、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会正确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43-23=

  89-62=

  59-5= 92-71=

  2、昨天我们交流了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我们知道了北京以绝对的优势胜出了。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北京以34票的优势胜出多伦多。那么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发言,选出“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让学解决。

  二、自主探究:

  1、学生列式。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拿出小棒摆一摆。学情预测:

(1)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2)先拿出1捆,再拿出1捆拆开,去掉8根。(3)先拿出2捆,再从2捆中拿出2根。

(4)先拿1捆拆开与2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你发现了什么?(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8?

  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

  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十位还剩几?

  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

  3、比较56-22与56-28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问: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5、试练:67-39=

  35-8=

  81-56= 50-24=

  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

  三、拓展运用:

  1、你自己出两道今天学的这样的题。自己解决,小组内互相交换检查。

  2、做练习三第7题。

  3、数学门诊: 7

  0

  0

-2 8

-5 1

-2 3

-1 7 9

  4、蚂蚁传递信息。

  38-18

()-8

()+35

()-25

()+40

()-26=()

  实践调查:回家调查一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龄,看看它们相差几岁?5年后,他们之间相差几岁?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课后小结:笔算减法应注意: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鸡一起在吃米,他们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他们找到妈妈吗? 母鸡85

  小鸡16+27 62-19 44+41 98-13 90-5 64-45 36+49 91-72 30-11 90-47 19+24

  二、自主探究:

  1、小鸡和鸡妈妈要回家了,请你帮他们把路铺好。45 -9()-9()

-9()

  2、在圆圈里填上“<”、“>”和“=”。

  30+63

  7+32 37 58 90-40 75-36

  57-30 27

  17+28 44 100-40 36+10

  63+8 72-19

  3、青蛙妈妈:我吃了58只害虫。小青蛙:我才吃了24只害虫。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4、小红拿50元买了一把雨伞,阿姨找了38元给他,一把伞多少钱?

  5、火柴盒里有60根火柴,妈妈用去了15根,盒里还剩多少根?

  三、拓展运用,开放练习: 小明 小华 小方 小兰

  跳的个数34 41 45 39 看上表,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能力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主体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自从“非典”过去之后,我油区掀起了“改陋习,讲卫生”的热潮。我校也进行了校园卫生大评比,看,全校卫生评比表已经贴出来了。

  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2)班得多少面红旗?

  二、自主探究:

  1、找一找表中有哪些信息?求二(2)班的多少面,需要什么信息?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借助小棒摆一摆。

  2、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

  小组合作,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1)三(1)班比二(1)班少2面,二(1)班得16面。(2)三(1)班比二(2)班多1面,二(2)班得13面。(3)四(1)班比三(1)班多2面,三(1)班得14面。(4)四(1)班比二(2)班多3面,二(2)班得13面。(5)三(2)班比二(1)班少1面,二(1)班得16面。… 学生交流,说一说为什么。

  3、从评比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班得的多,哪个班得的少,……)

  三、拓展运用:

  1、做“做一做”。

  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优惠是什么意思?换句话怎样说?(每个球比原来的钱少8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现在足球多少元?(2)优惠后篮球多少元?(3)优惠后排球多少元?

  学生自己解决。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1)买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现在要多少钱?(2)足球比排球贵多少元?……

  请同学们列式计算。

  2、课本24页第2题,独立完成。

  3、小明今年9岁,爸爸比他大28岁,爸爸今年几岁?

  4、生活中你还遇到那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答?

  开放题:北京什刹海的湖面上有很多的野鸭子,由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野鸭子越来越

  少,最后一只也没有了。后来人们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改变了环境,野鸭子又飞回来了,为了保护野鸭子,人们做了木筏放入水中让野鸭子住,野鸭子一年比一年多,去年有35只,今年比去年又多了28只,你知道今年有多少只? 课后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会比较分析同类应用题。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能力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实物图、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收集了我们班课外活动的资料,这里有许多数学问题,看谁能解决。

  二、基本练习:

  1、跳绳的有27人,踢毽的人数比跳绳的多9人,踢毽的有多少人?

  2、小华和小阳在做手工,小阳做了38个,小华比小阳少做9个。小华做了几个?

  3、第一小组在玩投球游戏,小军比小明多投中4个,小丽比小明少投中7个,小方比小明多投中3个,小明投中16个,小军投中多少个?小丽投中多少个?小方投中多少个?

  4、小南和小娇踢毽子,小南踢了34个,小娇比她多踢12个。

  5、,看书的比画画的少5人,看书的有多少人?

  三、拓展运用:

  1、在玩“猫捉老鼠”的学生中男同学比女同学多9名,女同学有19名,(1)男同学有几名?(2)一共有几名同学?

  2、静静、欣欣、帆凡在跳绳,静静跳了36下,欣欣比静静多跳7下,帆凡比静静少跳9下。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再列式计算。

  3、完成教材25页第5、6、7题。

  第5题,可提出的问题很多,让学生广泛的提出问题,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学生自由选择问题列式计算。

  第7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明确题目要求并独立解答。让学生用平时实际算钱的经验得出答案。

  开放题:小军、小明、小兰三人在玩猜一猜的游戏,小军说:我拿的是橡皮,小明说:我拿的不是铅笔,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小明、小兰各拿的是什么吗? 课后小结:

笔算减法教案[范文模版]3

  减 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减法的概念,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2.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正确进行减法计算。教学重难点

  1.会计算减法。

  2.理解减法算式的意义,会找被减数。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5 □ 2 1 □ 1 □ □ □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减法的意义,建立减法的概念。教师课件演示课本例题。

  通过课件,演示小丑手中飘走1个气球的过程,让学生认真观察。

  教师:谁能说说,你从动画中演示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原来小丑手中有4个气球,不小心飘走了1个。

  教师:说得很好。那么你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4个气球,飘走1个,还剩几个?

  教师:说一说飘走是什么意思?(少了1个)教师指出:像这样飘走、拿走、飞走、吃了、坏了、破了等等,都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是多少,要用减法来计算。(板书课题)

  2.认识减法算式。

  教师:那么要求还剩几个气球,该怎样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4-1=3。

  教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和同桌互相读一读。同桌互相读,再组织全班读算式:4减1等于3。3.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教师:谁来说说,算式中“4”“1”“3”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汇报。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 “做一做”。

  教师出示课本 “做一做”中的三幅图。

  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在这几幅图中,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个别学生汇报,看图说算式的含义。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2.完成教材练习五第3题。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再将算式补充完整。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笔算减法教案[范文模版]3篇相关文章: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模版3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模板_数学加减法教案教学设计3篇 大班数学加减法运算教案

分数加减法一模板教案9篇(简单的分数加减教案)

小学数学100以内加减法教案3篇(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模版3篇(教案的模版小学语文)

减法教案3篇 大家来做减法教案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3篇(数学小数加减法教案)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详案教案《打败大灰狼》及教学反思模版3篇 体育活动打败大灰狼教案反思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快乐的小雨点范文模版3篇(中班语言快乐的小雨点教案)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的家》及教学反思[范文模版]3篇(小班社会教案我爱我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