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定稿3篇 鉴赏古诗人物形象 优秀教案

时间:2022-12-22 00:32:01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定稿3篇 鉴赏古诗人物形象 优秀教案,供大家赏析。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定稿3篇 鉴赏古诗人物形象 优秀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定稿1

  专题辅导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人物形象〈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

  2、把握人物形象的常见类型

  3、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归纳法 学习过程:

  一、例题引入

  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全国卷Ⅰ)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波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先分析一下诗歌中塑造的形象,再去做题

  二、概念解析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 专题辅导 和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 “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三、鉴赏指导

(一)、具体要求: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二)、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鉴赏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三)答案构成:

  1、什么形象;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形象的意义。

  文段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 专题辅导 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注意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去重点,分散笔墨,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四)评分标准: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说解,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缺第一方面,扣2分;没有分析,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分内容,扣3分;不能围绕中心写,扣3分。

(五)例题分析: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2、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3、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专题辅导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提供以下参考答案,让学生评判得分(同学A)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闲适孤傲的形象。

(同学B)诗人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

(同学C)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同学D)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同学E)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四、现学现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9全国卷Ⅱ)(8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土蕃军队七万多人。

  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专题辅导

  五、常见艺术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六、智勇过关:

  1、分析诗中“蓑笠翁”形象。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专题辅导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3、分析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4、分析诗中人物形象

  长干曲 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专题辅导

  七、课后练习

  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总观全词,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做简要赏析。答

  2、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答:

  八、有关人物形象的古诗词作品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定稿2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执教班级:高三(8)班

  教师:黄平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明确诗歌人物形象分类。

  2、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难点)

  3、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方法。(重点)

  教学方法:点拨指导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诗歌人物形象分类

  1、抒情主人公形象(即诗人自己的形象)

  2、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四、鉴赏方法

  1.看作者:知人论世,关注人物背景(社会背景和创作背景)。

  2.看细节:从人物的肖像、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等角度入手分析。

  3.看环境:注意诗歌中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一)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二)方法二: 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问: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的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答: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的。特点: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头”“侧坐”等表面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三)方法三: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隐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环境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邻居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五、人物形象鉴赏题答题模式

  1、步骤一: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性格特征+身份)

  2、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是如何展现的。注:参考方法指导,从作者,人物细节,环境综合考虑)

  3、步骤三: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六、课堂练习

(一)例题剖析,展示答题步骤:结合鉴赏方法师生共同完成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问: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步骤一: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栈中过节而思念家人的游子形象。

  步骤二:

  一、二句写冬至这一天,诗人远在邯郸的客店里,抱着双膝独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自己相伴。

  三、四句推想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步骤三: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二)堂上练习堂上练习1: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问: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答:步骤一: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步骤二: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步骤三:表现了词人对青春的赞美,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望。

  堂上练习2: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籙,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问: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步骤一: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闲居田园的英雄形象。

  步骤二:上片通过对早年战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英雄形象;下片通过对自己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悲凉处境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

  步骤三:通过鲜明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

  七、拓展积累:常见艺术形象类举(自由选择对象尝试举例说明)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8.爱恨情长的形象。

  八、课后作业 : 完成《训练手册》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形象分类:

  1、抒情主人公形象(即诗人自己的形象)

  2、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鉴赏方法:

  1.看作者

  2.看细节

  3.看环境: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定稿3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一、概念解析: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 “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3.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意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二、鉴赏指导:

  1.具体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3.答案构成:(1)什么形象(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文段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注意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去重点,分散笔墨,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4.评分标准: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说解,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缺第一方面,扣2分;没有分析,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分内容,扣3分;不能围绕中心写,扣3分。5.例题分析: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1)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析】(1)诗后附有“幽州台”的注释,这就暗示:诗人登临的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如今昭王不再,贤才无举,登临此地,作者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2)抓人物语言:“念”、“悠悠”,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

【参考答案】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二、课堂练习: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参考答案】

(1)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闲适孤傲的形象。

(2)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

(3)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误例:

(1)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0分。

(2)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判为0分。

(3)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无论是何种原因,在敬亭山上屹立的仍然是衣襟似云,须发似烟的诗仙形象,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误例分析:这是对李白的客观而公正、简洁而诗性的评价,但不合本题的要求,只能判为0分。

  三、常见艺术形象举隅: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四、课外练习:

  1.分析诗中“蓑笠翁”形象。

  江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析】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2.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观 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解析】首联起得突兀,大有先声夺人的气势。颔联写发现猎物奋力追击的情形,生动而又逼真。颈联写猎罢归营,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尾联以“回看”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这首诗通过写一次狩猎活动,勾画出了一位将军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形象。3.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解析】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4.“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解析】(崔颢《长干曲》)——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情景。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5.“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解析】(李白《从军行》)——有装扮(铁衣碎)描写,有行动描写,于叙事之中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的英雄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定稿3篇 鉴赏古诗人物形象 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朝花夕拾人物形象读后感4篇(《朝花夕拾》人物读后感)

巴黎圣母院人物形象读后感范文4篇(《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骆驼祥子人物形象读后感范文3篇 《骆驼祥子》人物形象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人物形象读后感作文5篇 写关于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的作文

格列佛游记人物形象读后感3篇 《格列佛游记》人物形象

名著小飞侠彼得潘人物形象读后感5篇(小飞侠彼得潘的阅读感想)

茶馆人物形象读后感作文4篇 茶馆人物形象读后感作文怎么写

鲁滨孙漂流记人物形象读后感3篇 《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悲惨世界人物形象读后感4篇(关于悲惨世界的读后感)

爱的教育人物形象读后感3篇 爱的教育印象深刻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