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教学反思范文实用5篇

时间:2022-04-26 09:25:49 教学反思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滕王阁序》教学反思,供大家阅读。

《滕王阁序》教学反思范文实用5篇

第1篇:《滕王阁序》教学反思

  有幸代表秦皇岛参加河北省的优质课大赛,富有挑战的是,抽到了第一号,第一个登上讲台,都说第一个会吃亏,既抽之,则安之我教授的篇目是《滕王阁序》,这是一篇骈体文,篇幅也较长,教学内容的选取是重中之重,结合石家庄十五中高二三班学生的学情实际,我还是决定通过教学写景段落来提升学生鉴赏写景语句的能力,注重方法的探究总结,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对写景部分的鉴赏上;这个部分的默写也是高考的重点,几乎每年都会在全国十几套考题中出现,所以兼顾把背诵也当堂完成

  我设置了四个教学目标,骈文特点、写景思路、写景句子鉴赏、当堂背诵重点是写景句子的鉴赏,前三个目标也是为了背诵做好铺垫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不断引导学生,一步步落实了教学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整个课堂书声朗朗,有放声读,有默读,有小组合作读,并注重对学生感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进行训练这节课,无论是我自己,还是学生,都感觉任务指向明确,既达成了目标,又都很有完成目标的成就感

  在学法指导上,不是我硬性的施加,也不是全靠学生自主随意完成,而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适时地加以点拨引导,进而提升、提炼,最终形成方法性的东西这就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点高二的学生,自主性要强一些,老师要充分相信他们骈体文的特点,我结合《师说》加以引导,同学们就快速地找出;鉴赏写景句子的方法,学生合作鉴赏,我在他们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提升,从手法、角度、炼字、意境四个方面重点突破,进而指导他们今后的鉴赏;背诵,也是无形中告诉学生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后再背,就会事半功倍,扎实持久

  在教学中,我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仅仅教教材,没有墨守成规,逐段分析,而是通过对教材的梳理、切分,选取几个点来交给学生,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全面,实际学生未必受益,一课一得,虽然略显单薄,但可以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上,不能贪多,而是应认真咀嚼,逐步提高

  在合作探究上,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而后进行了有准备的讨论,全班起立讨论,很有气势,讨论现场也很热闹,人人都参与了进来,并对讨论结果进行了汇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深入小组当中,对之进行了指导,解决了学生在讨论中的疑难问题

  在导语设计上,我从江南三大名楼及其相关名人诗文这方面进行了情境的创设,而且指向明确,就是把写景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去含英咀华,领略滕王阁的秀美景色学生

  带着这种美感,走进文本,触碰文本,少走了很多弯路

  在多媒体的使用上,力求朴素,导语和我诵读的时候,有古筝衬乐,诵读时还配上了精美的图片,增强了形象性多媒体上的问题,提得具体、明确、简练,我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我运用了激趣导入法、朗读法、讨论探究法、点拨引导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方法,做到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使得整节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学生积极性高,有收获

  在整节课,做到了一课三得,重要的是得到了鉴赏写景句子的方法,还有背诵的方法并立竿见影,还有骈体文的语言特点,有点有面,真正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使学生40分钟,每一分钟都充满了意义

  当然,每节课都是有缺憾的,我会继续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艺,向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迈进在此,感谢秦皇岛一中语文组老师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教科所陈宝元老师的指导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教学技艺,要想炉火纯青,游刃有余,就要敢于吃苦,不耻下问,这样才会为教学更好的服务。

第2篇:《滕王阁序》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堂阅读鉴赏课。因为本届学生的教材中没有把它选为教材。我把它选来,作为拓展阅读的材料,试图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大容量、高效率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教学过程基本上体现了这个课型特点。因为文本较长,课时限制,就作了取舍,以巧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景物描写为学习重点。教学过程中突出了这个重点。

  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如:计算机、幻灯、投影,视频资料、图像资料等等,优化了教学过程。适时的提供资料为学生解读文本提供方便,穿插录像资料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鉴赏美文的欲望,渲染了学习氛围。如孙道临的朗诵激发了学生联想和想象。

  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增大了教学容量,也为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如解答问题的参考答案,可以通过投影来展示,节省了板书的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可以写在纸上,在投影仪下展示,可以在短时间内展示多份答案,并当场讲评。如本课的归纳段落大意的环节,就很成功。

  本课的不足之处:取舍还不够大胆,使内容安排多了一些;多媒体的运用还不够熟练;视频材料运用多了点,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如果把孙道临的朗诵录像放在导入阶段播放,更有利于创设情境。

第3篇:《滕王阁序》教学反思

  就文章而言,《滕王阁序》文采斐然,是奇文妙文;但是就教学来说,《滕王阁序》是古代散文,又是一篇难文硬文。因为它的难、硬,以往上课时,基本上是逐字逐句的串讲和对译,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优美典雅的文言文被弄得支离破碎,本该活泼的课堂气氛被搞得死气沉沉。老师辛辛苦苦教下来,学生的感觉却是一句“有什么好的”,教学效率低下。 这次重新碰到它,我原先也想不出好的花招,上网查了一下资料,也没有查到什么建设性的意见。自习时间询问学生预习这一课的感受,学生们拉长音调说:“难。”看到学生那皱着眉头的样子,我接着问:“难在哪些方面?”学生七嘴八舌:难读,生僻字太多;难懂,典故太多;难背,思路太难理清……听着,听着,我心中有了一个上课的蓝图。于是,我说:“经典往往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咱们只有知难而上,才能遍览群山。”学生点头赞许,一脸期待。

  文章确实在文字理解上有难度,于是我精心编制学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借助注释与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归纳基本文言知识,同时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搜寻文中典故及相关故事。

  诵读是文言文语感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整体感知语言、实现与文本对话的有效途径。停顿、重音的准确处理,语速、语调的准确把握均可唤起想象,引起共鸣。学生口与耳会,眼与心谋,整体地感受文言文的情味理趣。文以气为主,任何优秀的文字都能够琅琅上口,便于诵读。文章的节奏、速度、语气的变化都是情感变化的表现。所以我让诵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用泛读导入,精读(音读、意读、情读、悟读)层层深入,研读拓展,披文入情,用心与王勃交流。

  第一课时我把目标预设为音读与意读,即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明字义、读懂句意。主要学解决生提出的难读、难懂的难题。采用成果展示、小组对抗、男女PK等多种活动调动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本文句式对偶、音韵和谐、辞采华美等特点,加强理解和诵读。诵读时,除了注意句式的错落变化,还注意每个句子节奏的划分;文意的理解重点放在第五段所运用的几个典故的含义和作用;实词的理解,利用句式特点加以体会。实际课堂效果良好。

  第二课时我把目标预设为情读与悟读,即读出情感,读出感悟,读出心得。主要学解决生提出的难背的难题。采取把握整体思路、边读边议,读中带悟的方式。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这篇文章的整体思路是:事——景——情,即在滕王阁上的盛会上,作者看到“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描写了滕王阁盛会上的人的俊雅,景的美丽,感到内心非常的高兴,然而兴尽悲来,又来感慨自己的身世。据此引导学生具体深入文本,在自主的基础上开展探究“兴尽悲来”:研习“四美”,探究“悲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那一个个典故背后真正的意图,体会笑脸背后不堪回首的坎坷经历,年轻后的沧桑,辉煌后的伤痕。去感受王勃的失意与伤感,挣扎和自慰,为一颗不甘的灵魂。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最真的,只有这样的千古同悲才是文章真正的魅力所在,也只有这样读出来才算对得起王勃。

  第三课时我把目标预设为背诵与研读。在熟背的基础上研读拓展“古今许多文人墨客面对广袤的宇宙都曾有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你还知道哪些类似诗文?”

  示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师生共同建构:

  “乐极生悲”,“悲极”之后却不是“更悲”,而是一种“豁达”,一种坚持。就好像苏东坡《赤壁赋》中一样,“悲”极之后是“释然”是“豁达”。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在处困境中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而不变化的固有的固执。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世道人心”,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我想:中国知识分子都有“登山临水”的习惯,都有“兴尽悲来”的感慨,“兴尽悲来”的感情变化在中国古典诗文中屡见不鲜,譬如我们学过的《登高》《兰亭集序》《赤壁赋》等等,收集这方面的例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由此进行研究写作:你对“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是怎么看的?

  三节课上下来,个人觉得有些好的方面需要总结:

  1、课前利用学案预习:学案明确了方向,能将预习工作落到实处。另外课外资料的搜集也能在老师的指引下切实有效地进行。这为学生实现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对话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课堂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凝听者和参与者。这营造了平等的开放的课堂氛围。尤其是在互相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学生提出了非常有创造性的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这应当是课堂的一个师生的深层次对话,也是学生真正积极思考问题的一个体现。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比教师在那口干舌燥地讲,学生在那意兴阑珊地听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要更为深入和通透。

  3、课堂和课后强调学生动笔。动笔的过程是自我梳理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深层次对话的一个过程。在这里,学生将学习化做一个自觉的理性的'过程。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小组讨论的环节。从上课的氛围来看,小组讨论的气氛还不够浓烈,讨论的声音不够激烈,大多数学生还是喜欢独立思考,但是单独叫他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却表现木然。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如何调动小组成员的讨论,除了小组长的组织,还需要对其组员进行个性化的交流,我还要引导他们如何配合如何分工如何协力。

  2、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的活动设计很很关键的,运用得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激发了,运用得不好,学生就会觉得没有学到东西,老师只是在敷衍或走形式而已。自由提问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问的深度。所以在课堂上要努力驾驭。

  再次教学《滕王阁序》,我感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多了,对课文的体悟也深刻了,从形式到内容,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最重要的是学生把课本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得语文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走进去,又从中走出来,从而实现语文的熏陶作用。

第4篇:《滕王阁序》教学反思

  就文章而言,《滕王阁序》是奇文妙文,但是就教学来说,又是一篇难文硬文。我们最怕辛辛苦苦教下来,学生的感觉却是一句“有什么好的”。《滕王阁序》就常常遭受这样的命运。这次重新碰到它,我原先也想不出好的花招,上网查了一下资料,也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顶多就整理文中的典故,以它为钥匙打开滕王阁的大门。但这样一来,学生要花很大的时间去打理,恐怕那点兴趣也被蚕食得差不多了。后来静下心来仔细地阅读课文,居然发现一条亦真亦假亦明亦暗亦断亦续的感情线索。相对典故相对文采这些“技”上的东西,它应该是“道”,是最根本的。那么能否以情感为“纲”,纲举目张,带动全文的教学,让学生体会王勃陆海潘江之才下的痛苦不安?

  由于文章确实在文字理解上有难度,为了便于课堂上的教学,我布置学生预习时画一副王勃情感变化的心电图。因为以前从没干过类似的事情,从课堂上两个学生在黑板上的展示看,学生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而且,基本能把握王勃的心路历程。当两条情感变化图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接下来的教学就简单了:一问是不是这样的情感,二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三问这样的情感变化说明了什么,哪种情感是最真最根本?举最初的情感为例,绝大部分的学生概括为“兴”,也有学生认为兴中有悲。这样的理解无疑是对的,但又无疑以前者为主。那它从何而来?学生指出源自原原本本的两句话,“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兴尽悲来”,从文中筛选信息体现了学生的一种阅读技巧,不过教师不能到此为止,应该引导学生具体深入文本,在自主的基础上开展探究性学习。经过讨论,学生是能概括出这么几点的:盛地、盛宴、盛景、“盛”人。这样一来,王勃的“兴”就有了落脚点。

  可以说,王勃在最初表现出来的逸兴只是斯时斯地的感触,真的是“躬逢盛宴”而已,最后对宾主的客套寒暄也是表面文章,对《滕王阁序》而言,这些均不足观。足观的是“失路之人”在强烈的渴望“望长安于日下”,在热切的盼望“奉宣室以何年”;足观的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之人,在痛苦又慷慨地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呐喊助威,“老当益壮”“穷且益坚”;足观的是“有怀投笔”者“无路请缨”,只好“奉晨昏于万里”,无奈到绝望。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那一个个典故背后真正的意图,体会笑脸背后不堪回首的坎坷经历,年轻后的沧桑,辉煌后的伤痕。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最真的,只有这样的千古同悲才是文章真正的魅力所在,也只有这样读出来才算对得起王勃。

  这样两节课下来,自己觉得上的较为轻松,也较为沉重。轻松的是纲举目张,一气呵成;沉重的是为王勃的失意与伤感,挣扎和自慰,为一颗不甘的灵魂。

第5篇:《滕王阁序》教学反思

  开学以来,一直在尝试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问题教学法的基础上更强调学生的自我感悟。今天出一堂课和高二老师共同探讨这种教学方式的可行性,也是保留一些教学资料以备市教育局领导检查。

  开场白:沿着中国古典文学的长河我们一路走来,感受了古朴写实的诗经,体会了浪漫瑰丽的离骚,有感于刚健俊朗的建安风骨,有怀于感慨生之渺小的古诗十九首。今天我们来到初唐,一起来审视初唐气象。登高一直是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范仲淹与岳阳楼抒发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博大牺牲精神,济世悯人情怀,崔颢在黄鹤楼上吟咏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王之涣于鹳雀楼上道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探求无止境,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那么,王勃在滕王阁上又展现乐怎样的精神风貌,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现在我就一起交流,一起品读,一起感受,一起愉悦。

  韩玉婷(结合王勃的作品解读)

  马兰 (现代诗,押韵,有方文山的风格,更像歌词)

  宋林泽(译文,主要是第二段、第三段。有创造)

  郑浩天 (学会化用歌词,解决文字到底朴实好还是华丽好,其实文字风怎样不重要,只要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就好)

  康森(解读比较有深度,对于苦难的认识有独特见解)

  白雨薇(虽然对王勃的解读有偏颇,敢于展示自己,文字表达能力提高较快。)

  刘笑宇(风格依旧,辞藻比较华丽,认识角度独特)

  刘思琪、刘妍、刘阳、杨慧、康恩凯同学也作了交流。

  板书

  积极、执着、猝死、脆弱、恃才傲物、心魔

  乐观、彷徨、奋进、无奈

  忠实于原文,丰富联想创造、景美、祥和、富庶

  知人、论世、评诗、谈人生

  无悔、不在于长短、在于质量

  人之渺小、永恒价值的追求、人的`伟大

《滕王阁序》教学反思范文实用5篇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