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3篇 平行与垂直教学内容

时间:2022-06-12 13:11:00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3篇 平行与垂直教学内容,供大家参阅。

《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3篇 平行与垂直教学内容

《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含义,掌握平行线的特征。

  2、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等概念的含义,掌握垂线的特征。

  3、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和垂线的特征。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学具准备:直尺、三角尺、量角器、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张、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过直线,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特征。(学生回答)

  现在请大家用直尺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学生画直线)

  二、探究新知。

  (一)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画到黑板上。

  2、引导学生观察分类。

  引导学生概括出: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可能会相交,也可能不相交。

  (二)认识平行线。

  1、归纳:像这样永远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引导学生说出关键词。)

  2、理解“在同一平面内”的含义。(课件展示)

  强调: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必须在“同一个平面内”。

  3、这两条线也可以说互相平行,通过举例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互相”。

  4、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互相平行的直线?(学生观察举例)

  在我们周围,你还见过那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三)认识垂线。

  1、将相交的两条直线中一条沿着交点转动,学生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2、你怎么知道他们是直角?(引导学生用量角器和三角尺去验证)

  3、归纳: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板书)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板书)(引导学生说出关键词)

  4、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互相垂直的直线?(学生观察举例)

  在我们周围,你还见过那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

  三、巩固延伸。(幻灯片出示)

  1、判断题。(抓住平行线的关键词)

  2、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3、填一填。

  4、折纸游戏。(P68、 3)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行线和垂线的特征,在备课时希望让学生多自主探索、多动手研究,但在上课过程中还是没有充分让学生动手,自己讲得过多,引导过多。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对相互平行和相互垂直的特征会理解得更好。许多教学的方法在备课时设计上了,可是到了实际的教学中老是不用。希望各位老师多给我指出这节课的不足,提出好的建议。

《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平行与垂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56~5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平行与垂直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和垂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关系的界定前提是“同一平面内”。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老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课件出示一条无限延长的直线)谁来介绍一下这位朋友?

  师:直线就像孙悟空的…?

  生:金箍棒。

  二、探索体验,经历过程

  (一)画图感知,确定研究对象。

  过渡: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直线的知识,就是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

  板书:两条直线

  1、想象活动,想象纸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师:想一想,如果我们在这张长方形纸上画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会有怎么样的位置关系呢?(学生想象)

  2、动手操作。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

  3、收集展示。

  4、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这么多种情况。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5、汇报分类情况。

  在分类过程中通过课件展示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看似两条直线不相交而事实上是相交的情况。(课件展示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延长后的情况,完善分类标准。)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板书:相交 不相交

  (二)师生共同探究,揭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1、揭示互相平行的概念。

  (1)通过交流揭示互相平行的概念。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课件出示,并让学生齐读概念,互说概念)

  (2)练习。(辨析练习:课件出示,请学生判断并说出原因。)

  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同一个平面”、“不相交”等的意思。

  (3)小结

  2、通过交流揭示互相垂直的概念

  师:我们再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

  (1)观察。两条直线相交成的四个角是什么角?

  (2)汇报:两条直线有的相交成直角,有的是锐角,有的是钝角。

  成锐角、钝角

  板书:相交

  成直角 垂直

  (3)引出互相垂直的概念,你们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在数学上叫什么吗?(互相垂直)什么叫互相垂直?

  (4)课件出示互相垂直的的概念。(齐读概念,互说概念)

  (5)练习。(课件出示)

  (6)自学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表示方法。

  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 ,读作 a平行于b

  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 ,读作 a垂直于b

  (三)欣赏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现象。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全课

  五、作业

  板书:

  平行与垂直

  不相交 互相平行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成锐角、钝角

  (同一平面内 ) 相交

  成直角 互相垂直

《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联系生活自编教材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和谐发展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4、培养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我们曾经一起学习过有关数的产生,知道了数字和数都是人们在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中逐渐发明和发展的。不但是数字,我们已经学习过的、正在学习的、以及以后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人们的生活、劳动中来的,而且学习这些知识又能更好地为生活、生产服务。所以学好数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它在生活生产中都会用到,同时又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生活中有很多蕴含数学知识的事例。不信,请注意:

  2)故事:课间,同学们安静有序地休息。(课件1)

  朱吕浩在经过吴炫陶的座位边时,不小心把吴炫陶的文具盒弄到了地板上,这时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课件2)

  (学生发表个人见解,适当进行思想教育)

  3)朱吕浩也像同学们说的和期望的一样,马上向吴炫陶表示诚挚的歉意后,迅速将散落的文具盒及地面上的铅笔、圆珠笔等文具收拾好放回桌面,事情好象到此结束了。不过,在收拾文具时,他却发现了一件事,而且引起了他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散落在地面上的文具,聚焦在两支铅笔上)

  4)他想到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在对他积极思考问题的好习惯表示钦佩的同时,不妨来看看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两支铅笔落在地面上,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呢?

  2、探索比较。

  1)每位同学先独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两支笔代替摆一摆,摆了一种图形后,再把这种图形画在自己的草稿本上。

  2)摆完后,小组内先相互交流,讨论一下,最后形成小组意见,每小组做好发言准备。(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我们请一个小组来说说他们的发现。

  学生展示后,还有要补充的吗?

  4)我们将这些形成的图形整理一下(课件显示)。

  这些图形,我们能不能进行一些适当的分类呢?思考一下,小组内可以小声讨论,注意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对图形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小结:同样是这些图形,我们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5)我们选取其中一组分类的情况继续研究下去。(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分类)

  3、深入研究。

  1)我们将落在同一地面上的两支铅笔形成的图形分成了“相交”和“不相交”两类。像这样落在同一地面上在数学上可以表述为“同一平面”。如果一支在地面一支在桌面则是不在同一平面了。(课件显示)

  2)如果我们把落在同一地面上的两支铅笔,也就是同一平面上的两支铅笔想象成两条直线的话,也就是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形成的图形,现在看看,和原来相比,铅笔换成了直线,思考一下,刚刚的分类会不会有变化呢?

  3)小组内讨论,引导: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分类。(课件显示)

  真是了不起,刚刚汤老师和听课的老师们一起领略了同学们的风采,你们真是好样的,学习就应该这样,敢想、敢说、敢问,还要会动手、动口和动脑!

  4、归纳特征。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关系有两种不同的情况:相交和不相交。

  2)那么在数学中对这两种情况又是如何介绍和描述的呢?

  (课件出示)

  (对相交的情况又是如何介绍和描述的呢?相交——垂直)

  5、强化特征。

  1)下列几组直线,请刚刚学习的知识判断一下。

  2)出示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盒子,画在不同面上的两条直线,质疑同一平面。

  3)判断下列哪些直线是互相平行,哪些是互相垂直。

  指出:平行线和垂线都是相互的,不能单独说哪一条直线是平行线或垂线。

  引导说: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也可以说,这条直线是那条直线的平行线、垂线。

  6、灵活运用。

  1)正如我们从生活中发现并学习了平行和垂直一样,我们每天都在与平行线和垂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你还能找一找、想一想你身边哪里有平行和垂直呢?

  (学生说或组内相互说说)

  2)出示校园图,找一找平行与垂直。

  7、拓展巩固。

  1)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很多的平行线与垂线,要是给一张这样不规则纸,你能找到平行与垂直吗?

  2)动手折折,可以折出垂线与平行线吗?动手试试吧。

  3)学生动手折纸,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展示学生的作品。

  5)同学们真不简单,竟然能在这样的一张纸上通过自己动手折折平行线和垂线!

  请把这些纸收拾起来,吃课间餐时还有它的用途呢?我们连一张纸也不要浪费。

  8、全课小结。

  你觉得自己这节课怎么样?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认为自己很棒的话,请给自己一点掌声。

  有关平行和垂直的知识还有很多,以后我们会继续去学习和发现这有趣的数学的!

  设计思路:

  1、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

  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3、努力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4、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作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5、将学生放置于故事情节中,借机适时地进行相应方面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

  6、充分利用课件,素材采集结合生活,让课件更好地为教学教育服务。

《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3篇 平行与垂直教学内容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   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