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3篇(课间十分钟 教学设计)

时间:2023-09-16 11:38:00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3篇(课间十分钟 教学设计),供大家阅读。

《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3篇(课间十分钟 教学设计)

《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课间活动守秩序,遵守游戏规则,做安全文明游戏。

  2.课间休息时要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教学难点:

  积极开展有益的安全文明活动,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请学生欣赏儿歌《哦,课间十分钟》。

  2.提问:你们喜欢课间十分钟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课间十分钟。(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由儿歌引入新课,这样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回答问题又能积极主动。】二、交流感悟,梳理学点

  1. 既然大家都喜欢课间十分钟,那课间十分钟你们都在做什么游戏呢?

  2.看来,同学们的课间真是丰富多彩啊!老师这里有一些课间小游戏的图片,你们想看吗?(想)那好,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各种做游戏图片)

  3.请一名同学上前面与老师玩石头剪刀布。

  老师故意不遵守规则,引出玩游戏要遵守规则。

  4.刚才我们玩游戏的时候都很开心,那你在玩游戏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不开心的事情?谁来说一说。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总结玩游戏不但要遵守规则,还要注意安全,安全第一。

  5.玩游戏是件很开心的事情,如果不遵守规则,没有注意安全,就会不开心。下面我们来看看课间都发生了哪些不开心的事情。(课件出示)

  6.为了让我们的课间更加安全、有序,学校大队部准备选一些小朋友来当安全小卫士,我们来听听大队部对安全小卫士有哪些要求,看看我们班的同学谁可以当一名安全小卫士。(出示课件)

  你们想当课间安全小卫士吗?(想)那老师来选一选我们班的安全小卫十。

  活动:我是课间安全小卫士,找一找课间活动做得不好的现象。

  (出示课件)

  跳桌子,追逐打闹,拥挤,踩花池,看书。

  讨论:看书小结:课间休息只有十分钟,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做不同的安排。注意安全,遵守秩序和规则,我们就能拥有轻松快乐的课间十分钟。【设计意图:知道课间要开展有益的安全文明活动,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当学生知道课间要做安全文明游戏之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明白还有少数学生课间做不文明、不安全游戏,那可危害很大,我们都不去做。师生在活动中突破教学难点。】三、重点引领,突破难点:

  老师在课前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有些小朋友有一些烦恼,他们觉得课间十分钟太短,没玩够就上课了,结果还没来得及上厕所,喝水以及整理下节课所需的课本,你有过类似的情况吗?

  大家想想,上课了,你没来得及上厕所,肚子会怎么样呢?如果上课铃响了才跑去上厕所,肯定上课迟到,那样会影响老师和同学们正常上课。

  课间十分钟很短,也很开心,能不能光顾着玩呢?(不能)所以合理安排课间生活很重要。

  如何合理安排课间生活:

  1.下面请同学们每四个人一组,大家来探讨一下:下课后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2、小组汇报。

  为什么在课间先做这些事而不是那件事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师小结:课间休息时间不是很长,我们首先要解决上厕所、喝水等生理需求问题再去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具,然后再去踢毽子、拍皮球……这样做才是文明的小学生。【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引导孩子们知道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突破教学重点。】四、总结运用,巩固提高

  1.这节课,通过大家共同的学习,我们知道下课后先上厕所,再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具,一起跳绳、拍球、踢毽子快乐地去活动,不打架,不捣乱,安全游戏记心中。

  2.下课铃声要响了,我们又将迎来一个课间,老师奖励你们一首歌谣,让这首歌谣伴随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愉快的课间10分钟!(课件出示歌谣)【设计意图:根据课堂情况总结,孩子们在歌谣中学会“学了就去做”,听到铃声后快乐安全游戏,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板书设计:

《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读懂第1-3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1-3段中重点词句。

  三、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揭题

  同学们,每当下课铃声响了,总看见你们非常快乐参加课外活动,你们都在参加哪些活动?

  2.听课文,了解大意。

  (1)课文写了哪几项课间活动,分别是哪几段的内容?

  3.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1)哪几项活动最详细的介绍?

  (2)找出哪几段属于总分段式?

  4.学习生字新词

  (1)正音(乒乓竹竿沉着纵身一跃小将)

  (2)给多音字注音:

  将(jiàngjiāng)

  将计就计()将士()将给()

  精兵强将()将信将疑()将来()

  着(zhezhāozháozhuó)

  着数()着慌()着火()

  你听着()衣着()着装()

  (3)写出反义词

  输()胜()贫()笨拙()

  (4)在横线上填上表示“看”的意思。不能重复。

  ________四周________目标

  ________天空________大地

  5.讲读第1段。

  (1)朗读课文,划出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沸腾”是什么意思?校园里为什么会“顿时”“沸腾”。

  6.讲读第2、3段。

  (1)分别介绍了哪些活动?同学们玩得怎样?

  (2)划出能表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的句子?

  (3)指导朗读。

  A.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起劲啊!只一分决定输赢,可是你推我挡,常常打十几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B.一个大同学刚从竿上滑下来,一个小同学纵身一跃,用力抓住竹竿,像敏捷的猴子,迅速地爬到了竿顶。(反映小同学动作敏捷)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完成课堂作业本1-3题

  六、教后记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第4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丢沙包活动的。

  2.初步养成积极参加课间活动的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课文第4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丢沙包活动。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齐读1-3段。

  2.讲读第4段

  (1)默读,找出中心句。

  (2)小组讨论怎么来分述“最有劲”(丢沙包躲沙包)

  (3)指名读“丢沙包的同学”一句,找出反映“最有劲”的词语。(密切合作、猛烈)

  (4)理解“躲包的同学”怎么“躲”。

  ①这部分共几句话,指名读。

  ②第4句写躲包的同学赢得了胜利,心里很高兴。躲包的同学为什么能赢?他们躲包有什么特点?(沉着、灵活)具体表现哪里?

  ③“欢畅”什么意思?能改用“欢喜”吗?

  ④为什么躲包的同学胜利了会这么高兴?(他们战胜的是“劲敌”)再读读写“躲包的同学”的这4句话,看看“丢包的同学”是怎样“密切合作”、“猛攻”的?(沙包飞来力量大、速度快、落点刁)

  ⑤小结:双方都很厉害,躲方技高一筹。

  ①齐读第4段,读出紧张欢快的气氛。

  3.讲读第5段

  (1)指名读总起句,找中心词“丰富多彩”,理解该词。

  (2)哪几句是分述,是从哪些方面对总起句作具体说明的?

  4.全文总结

  (1)说说同学们在课间活动有哪些出色的表现?(顽强的作风、沉着的态度、灵敏的反映、高超的技艺....)

  (2)希望同学们在课间活动中锻炼自己。

  五、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2—6题。

  六、教学反馈:

  第3课时

  目标:1、继续学习总分段(课文第5段)

  2、更据第五段的写作题材,写一个总分段。

  一、听写词语

  二、回顾课文,巩固总分段

  1、读2、3、4段,比较详略总结写法

  2、给2、3段加总起句

  (先学生讨论再集体交流)

  三、学习最后臆断

  1、自读

  2、判断是否总分段,说理由

  3、比较和前一个总分段什么不一样?

  4、读一读

  四、练习写话

  1、用“课间活动真丰富。”做总起句,分述部分:跳牛皮进跳绳踢毽子

  2、老鹰捉消极的游戏真好玩,仿照“丢沙包”的写法,分老鹰、母鸡、小级几方面来写。◆

《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了解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

  2、了解课文怎样具体地写爬竿和丢沙包这两项活动的。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断的方法。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课间十分钟都开展哪些活动?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同学们在课间十分钟开展活动的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

  二、朗读课文。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三、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活动,主要写了哪几项?

  四、请一位同学只读第一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假设这篇课文只有这两个自然段,读后你有什么感觉?(非常概括)

  五、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具体呢?请三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第二自然段内容具体,表现在:

  ①写了活动的地点;

  ②写了参加者的态度、动作,比赛的紧张;

  ③写了周围的观众。

  第三自然段内容具体,表现在:

  ①写了爬竿的地点;

  ②写一个小同学从下爬上的全过程。

  第四自然段内容具体,表现在:

  ①写了丢沙包的地点;

  ②写了丢沙包的同学如何猛攻;

  ③写了中间同学如何躲包和抓包;

  ④写了同学们的心情。

  六、请三名同学分别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认真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这三项课间活动写具体的。

  七、小结。

  今后写作文,要注意学习作者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八、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丢包

  丢沙包 躲包

  抓包

  16课间十分钟 打乒乓球 你推我挡

  爬竿 迅速敏捷

  跳皮筋、跳绳、踢毽、捉小鸡

《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3篇(课间十分钟 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练习三》教学设计9篇(单杠三练习教学)

《语文乐园四》教学设计10篇(小学语文乐园)

分苹果教学设计6篇(分苹果教案板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3篇 月光曲教学设计一等奖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合集14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4篇(《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火烧云》教学设计【合集5篇】

《语文乐园六》教学设计3篇 语文乐园教学反思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3篇(恐龙的灭绝说课稿)

《g k h》教学设计4篇 g k h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