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港口工作汇报共3篇 港口指导员周工作总结

时间:2022-07-17 14:06:00 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走访港口工作汇报共3篇 港口指导员周工作总结,供大家品鉴。

走访港口工作汇报共3篇 港口指导员周工作总结

走访港口工作汇报共1

  连云港港口建设发展情况汇报

  中共连云港市委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2010年11月29日)

  今年年初,罗省长率省各有关部门在连召开连云港港口建设协调小组会议,专题研究连云港港口建设和发展有关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时值年底,罗省长在百忙之中再次带领省相关部门亲临港口视察调研,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连云港港口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更加坚定了我们建好港口、服务沿海开发、加快构建龙头引擎的信心和决心。下面,简要汇报一下连云港港口开发建设的主要情况。

一、今年以来港口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特别是罗省长年初召开的协调小组会议的要求,在省各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抢抓机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快推进港口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增强港口的辐射带动能力。截至目前,港口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8亿元,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成货物吞吐量亿吨、集装箱357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苏北地区60%以上货物选择从连云港进出,中西部地区货源占全港口的50%以上。

一是30万吨级航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导试挖工程提前实现阶段性目标。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其中今

- 1

  成试投产,氧化铝、散化肥泊位水工主体完工,液体散货泊位后方陆域加快形成,军地双方就海军79大队新基地方案基本达成一致意见。两翼港区开发全面启动。徐圩港区、赣榆港区铁路专用线将与连盐铁路一并开工建设;徐圩港区原油管道完成研究方案论证;赣榆港区5万吨级航道和防波堤工程初步设计获得批复,起步区码头工程完成工可;灌河港区码头岸线申请已上报交通运输部。服务功能大大增强。空港临时开放获得批复,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南京海关预验收,近期国家海关总署等四部委将组织正式验收,年内封关运作,口岸一站式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保税港区申报请示已报省政府。

三是桥头堡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升。物流场站发挥效益。以省政府“江苏连云港服务中西部发展”推介活动为契机,切实推进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与郑州等沿桥城市结成大陆桥物流联盟,已投产的西宁、侯马、淮安、洛阳、银川等场站集装箱处理量增幅超过30%,新布点的新沂、徐州、宿迁、西宁等场站加快建设。支持政策作用凸显。中海集团给予部分远洋航线实行基本港政策,新开辟澳新、中东等10条集装箱航线和北美、欧洲2条杂货班轮航线;铁道部给予陇海沿线12个站点发往连云港的集装箱班列15%下浮优惠政策,新增直达连云港列车12列,今年以来,集装箱班列累计完成19万标箱,同比增长67%,其中过境运输7万标箱,同比增长55%;自9月15日实施高速公路集卡车通行费全免

- 3

  日趋完善,集装箱物流信息服务覆盖面达80%,作为铁道部试点的连云港多式联运安全智能物联网应用系统正在加紧开发。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发展,连云港港口无论是在功能提升、吞吐规模上,还是服务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公、铁、水、空、管立体集疏运体系有效构建,“一体两翼”组合港全面开发,从根本上破解了港口陆域狭窄、航道不深、码头不大、疏港不畅等难题,大大提升了连云港港口“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能力。五年来,港口和相关集疏运设施累计投资230亿元,其中港口航道、码头及物流园区160亿元,新增吞吐能力5000万吨、集装箱200万标箱;航道从7万吨级浚深至15万吨级,30万吨级深水航道加快建设;港口累计完成吞吐量5亿吨、集装箱1300万标箱、陆桥过境运输31万标箱,分别是“十五”的倍、6倍、9倍,年均增幅分别为%、%、%;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业增加值超过300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20%。

二、连云港港2011年发展重点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江苏沿海开发前三年中承前启后的一年。我们将深入贯彻江苏沿海开发各项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以构建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统筹“一体”和“两翼”互动发展,统筹“港、产、城”协调发展,统筹“建、管、用”科学发展,努力推进港口由货物吞

- 5

  果斯等地“五定班列”,加快在兰州、郑州、成都、乌鲁木齐、霍尔果斯等地布局场站,争取在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设立场站,加强与上海、青岛、釜山等干线港开展互补性中转,争取新开辟国际国内航线12条(其中开辟远洋航线2-3条),争取中西部地区货源增长30%,努力形成货源保证班列、班列对接航线、航线吸引货源的良性发展局面。二是培育做大临港现代物流业。积极引进世界百强物流公司进驻保税物流中心,充分发挥保税物流功能,服务苏北和中西部广大地区开发开放;推进金港湾物流园区特色园区建设,培育做大港口木材物流园区,加快建设煤炭、焦炭、矿砂、粮食、汽车等中转配送基地,努力把连云港打造成为区域性大宗货物贸易中心。三是加快打造“物联港”。积极拓展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功能,重点推进“连云港港口物流商贸公共信息服务”、“连云港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工程”等信息化项目建设,初步建立畅通高效的口岸信息网络。

3、以引领产业发展为取向,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提供基础支撑。按照江苏沿海开发战略赋予连云港港口的使命要求,充分发挥港口优势,迅速提升徐圩和两翼大型临港产业的承载功能。一是深入落实港口服务产业布局理念。根据产业需求合理设臵码头功能,在两翼港区积极吸引大企业合资建设货主码头,为大型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布局提供基础条件,努力形成港口与产业良性互动的局面。

- 7

  口岸服务水平,努力打造“成本洼地、服务高地”。

三、需要省政府协调解决的重点事项及建议

  为进一步加快连云港的建设发展,提升其服务江苏沿海开发和中西部开发开放的能力,还有以下问题恳请省政府继续给予关心支持。

(一)关于港口口岸建设和集疏运问题

1、关于徐圩防波堤建设问题。加快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建设,是启动徐圩港区开发,布局石化、钢铁等大型临港产业必备的先决条件。根据科研单位研究和专家论证,大环抱方案符合徐圩港区开发实际。恳请省政府:一是明确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建设方案;二是恳请参照港口30万吨级航道项目,对徐圩防波堤建设资金(2010年9月份静态投资估算约亿元)支持60%;三是建议在省级层面审批该项目,争取早日开工。

2、关于航线开发问题。为进一步激励船公司增开连云港集装箱航线的积极性,恳请省政府继续给连云港集装箱航线予以补贴,并重点加大远洋航线的补贴力度,对在连云港开辟航线,“十二五”期间每年补贴2000万元,连云港市政府将每年配套1000万元。

3、关于连云港口岸查验单位经费补贴问题。连云港口岸查验单位现有编制是根据1997年以前建成开放使用的25个泊位标准配备的。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截止到目前新增的开放码头,连云港口岸单位需增加编制554人,连云港市在

- 9

  体两翼”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其建设发展,对于推进我市临港产业布局,提升连云港港口整体竞争力,构建区域性航运中心具有重要意义。恳请省政府加大对赣榆港区的支持力度,一是对海域使用享受连云港区同等政策;二是对港区航道、防波堤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给予补助;三是对沈海高速通往赣榆港区段增设柘汪互通。

7、大陆桥国际航运中心功能集聚区建设问题。目前,《连云港服务中西部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已完成中间成果,作为该规划的实施载体,大陆桥国际航运中心功能集聚区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建设投入大、涉及面广。恳请省政府:一是将连云港大陆桥国际航运中心功能集聚区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建议纳入省“十二五”规划,并争取国家把《连云港服务中西部中长期规划》作为新一轮中西部开发战略的组成部分;二是对大陆桥国际航运中心功能集聚区建设涉及的用地指标安排、资金补助、财税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三是金港湾国际物流园区作为集聚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其建设用地问题严重制约该园区长远发展,恳请省政府恢复对我市盐田复垦臵换农用地的政策;四是恳请省有关部门对“连云港港口物流商贸公共信息服务”和“连云港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工程”等重点信息化项目给予一定的补助资金。

(二)关于帮助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1、推进连云港新型钢铁基地建设。恳请省政府向国家

- 11

  市场走访工作汇报

  走访拆迁工作汇报

  走访活动工作汇报

  港口乡征兵工作汇报

  走访工作汇报(共14篇)

走访港口工作汇报共2

  港口工作情况汇报

  港口工作情况汇报

**年度,我局在省厅、**市局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扎实做好口岸、港口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我市港口“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年港口主要工作回顾

1、港口经济运行保持稳健。在当前港口经济普遍下滑的环境下,我市港口数据仍保持稳健走势,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9448万吨,同比下降11%。其中外贸1061万吨,同比增长36%。口岸累计进出国际籍船舶1707艘次,进出境人员人次。

2、港口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编制完成《**港“十三五”专项规划》,制定了《**港发展战略创新方案》、《**港江海联运建设工程实施计划》、《关于推进长江港口岸线资源整合的指导意见》,为港口今后,特别是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起到了规划引领作用。做大做强提供了规划依据。

3、港口项目建设成绩明显。一是项目服务及时高效。安宁港内港池、盈利港务内港池取得省交通厅岸线利用批复,盈利港务改扩建工程岸线使用手续申请完成转报工作。二是码头建设有序推进。港口建设累计完成投资亿元,新建新民拆船出运码头改扩建工程、罗家桥港大码头工程万吨级泊位3个。国信电厂、新华港务码头完成竣工验收,和尚港内港池码头工程完成交工验收。三是配套设施渐趋完善。米深水航道福中段实现初通;罗家桥综合执法基地码头工程、**段护岸工程、福北水道航道疏竣工程完工;12号海轮锚地拆除还建及临时锚泊区工可报告编制完成;新荣船坞和中油码头拆除工作、双涧沙水工工程按序推进。

4、港口行政管理全面强化。一是加强口岸部门协调。多次召开查验部门协调、论证会议,帮助企业解决超等级靠泊、临时进靠、双档靠泊等问题,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实现了外贸运量的稳步增长。二是规范港口经营管理。严把港口经营准入门槛,新发、换发港口经营证55份;开展港区驳运车辆年度核验,发放核验标识近300份;筹备开展市港口协会换届工作,有效发挥其联系企业与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三是强化港口安全监管。开展港口企业外协单位安全专项整治、港口危险货物作业专项整治,配合做好“”德桥仓储事故善后处置,接手德桥仓储安全监管,严格审查危险物料水路转运方案,确保水路转运安全有序;开展节假日、两会、台风、汛期等重要时段安全大检查以及“”事故后港口企业拉网式大检查,查处事故隐患152项,督促企业完成整改;通过港口安全管理年、安全生产月、主题签名、夏百赛等活动强化港口安全宣传教育,提升港口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四是严查严打非法行为。开展非法砂石过驳市场专项整治,建立分类台账,目前停靠在蟛蜞港附近的浮吊已驶离**水域;配合江阴港口局完成江阴15号锚地附近浮吊的摸底工作;配合市环保局对沿江6家物流码头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执法巡查力度,确保对企业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处理。

5、港口保障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一是信息化发展成绩明显。推进“三互”大通关改革,电子口岸建成运行,口岸远程监控升级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港口建设与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与省级港口综合管理系统联网运行,可正常实施数据采集、录入与更新。二是绿色港口建设初见成效。改造港口照明节能灯5056只,建成岸电系统64台套,6家港口企业建成防风抑尘网,8家企业建成喷淋设施,5家企业建成污水处理和收集系统。指导盈利港务、苏通港务、太和港务、新华港务开展节能减排资金上争工作,其中盈利港务、苏通港务节能减排计划书已正式上报。三是招商工作稳步推进。以****中韩产业创新合作活动周为契机,成功举办**港港口建设专题推介和合作交流会,配合招商局与韩方代表就**港招商项目展开深入交流,收获了丰富的商业信息,并形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6、机关自身建设明显加强。一是推进两个责任落实。一是效能监察力度加大。梳理行政权力事项办理流程,明确行政权力内容与边界,并在流程中嵌入监督环节,加强过程监督;制定出台政务公开实施方案,确保行政权力网上透明公开运行;制定重点工作项目效能督查实施方案,组织开展行政效能专项督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党建工作扎实有力。召开党建工作征询会,研究确定党建工作重点;成立党员义工服务队,组织开展义工活动;党建“书记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树标杆、找短板、敢争先”主题活动,贯彻从严要求,做到活动方案规范化、活动开展常态化,全办学习氛围浓厚,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水平大大提升。

二、2017年工作计划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全面落实市党代会、十二届二次全会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我市港口“率先领先争先”进程的关键之年。市委、市政府围绕“以港兴市、产业强市”主体战略,对港口工作提出了加快推动**港规模型、专业型、绿色型发展,促进增长方式更趋高端化、精细化、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并将高端装备制造、现代临港物流基地建设作为临港产业定位,要求力推现有的临港五大产业(船舶、钢构、能源、木材、粮食)实现绿色转型。

  围绕市委、市政府目标要求,2017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以下几方面工作。

1、紧紧围绕“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沿江一体化改革的相关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2、落实我市长江岸线利用“三个1/3”(绿色发展1/3,开发性保护1/3,不开发1/3)要求,积极参与市政府即将启动沿江绿色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岸线利用调整和生态保护区域确定工作。

3、港口建设预计投资4亿元,新建三江港务万吨级泊位1个,续建罗家桥大码头万吨级泊位2个。完成货物吞吐量过亿吨。

4、继续深入开展超期试运行、非法码头、非法过驳等专项整治。建立闲置低效岸线退出机制,清理整顿非法占用岸线的小码头、小企业,释放港口岸线资源用于开发性保护。

5、落实我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要求,做好港口污染防治、水环境安全治理、油气回收监管、港口岸电设备设施建设、船舶排放控制、规范危化品码头运行管理等工作。

6、深化“港口安全管理年”活动,继续狠抓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持之以恒抓好港口安全管理工作,重点加强对危化品码头的监管,确保港口生产安全。

7、推进网络现代化建设,继续做好电子口岸、远程监控升级改造工作,不断完善“三互”通关改革基础设施,实现通关“一站式作业”,提升涉外码头企业通关效率,为后期智慧城市、智慧港口、现代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等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8、积极协调米深水航道指挥部,继续推进深水航道建设,力争3月底前完成福北护岸及福北侧4条丁坝工程,6月底前完成深水航道水工构筑物并验收。启动福北航道疏浚工程(6月),计划2018年2月底前完工,并于上半年全面开通米深水航道。

9、根据我市港口企业经营状况下行的实际,对企业实施规模以上企业和规模以下企业分类指导服务方法,帮助企业寻找新的增长点,扩大经营规模,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努力改变企业经营下行状况。

10、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监管和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走访港口工作汇报共3

  洪泽港口管理工作汇报

  洪泽因洪泽湖而得名,洪泽湖纵跨洪泽,与淮河、大运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相接,水系通江达海,水上运输发达。因水上货物周转量大,加上水上运输成本低,因此洪泽的主要工业原料、粮食、工业产品等大多采用水上运输方式,即节约了成本,也增强竞争优势,导致企业及个人投资港口的积极性很高,洪泽县辖区内大小港口有 30余个,泊位500吨港口有16个.有经过水利部门审批的、也有经航道部门审批的,目前还没有港口是经过港口管理部门审批的.洪泽元明粉、芒硝矿、工业盐、粮食、等均从水路运往全国各地。

  洪泽县的内河港口岸线资源丰富,辖区内岸线长度为386公里,可利用的岸线资源为57公里。

  洪泽县港口管理职能于今年3月5日由洪泽县运输管理所转交到航道站,负责对本辖区内港口的日常管理工作。现将洪泽的港口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港口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洪泽至今还没有成立专门的港口管理机构,港口的行政管理职能交由航道站代为管理,没有装备、没有专职人员、没有经费等;航道站人员参加了港口管理培训,但是目前没有港口管理执法证,港口行政执法主体是交通局。如果能够成立洪泽县港口管理局并在洪泽县航道管理站挂牌,那么执法人员在管理上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港口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洪泽港区内的港口大多数是以前的老码头,主要分布在苏北灌溉总渠、洪泽湖沿线、洪泽砚监河、张福河、草泽河等航道沿线,港口主要从事元明粉、芒硝、黄沙、石子、水泥、煤炭、钢材、粮食以及工业产品等物资装卸,这些港口的基础设施基本处于老龄化状态,加上多数是效益不好的企业在运作,有的甚至已经破产,码头上的吊机及附属设施基本上是八十年代初投产的。还有部分码头现在已归私人所有,管理起来困难很大。为了加强对辖区的各码头的管理,我们主要是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辖区内港口岸线上的所有码头进行排查逐一登记、建立档案。

2、在国家主要法定节假日如(元旦、五一)对辖区内的重点码头进行检查,查阅码头吊机的日常维护保养、钢丝缆的更换等台帐;危险品码头,在危险品装卸过程中亲临现场监督是否按操作规范进行,是否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制定了应急预案等。

3、辖区内的两个危险品码头装卸时,要求提前24小时向我单位申报,船舶到港后,我站负责港口管理的同志及时到现场实行监管。

4、对辖区内的所有码头的装卸尽可能地做到实时监控,经常深入港口了解情况,和港口业主进行交流与协调,要求他们注意港口经营安全,经常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及时将港口的吞吐量进行统计报送给我站,有利于我们掌握相关的货物种类、数量等情况。

三、洪泽港口的初步规划

  我县港口建设优势:

1、区位独特。洪泽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

  洪泽湖东岸,与淮河、大运河、长江入海口、苏北灌溉总渠相接是豫、鲁、皖等省水路运输的必经之地;

2、水上交通便利。县内五水通航,洪泽湖南线、苏北灌溉总渠、张福河等航道常年通航,张福河紧邻洪泽湖南线航道,水上运输直达安徽的明光、滁州等地,从张福河直通大运河沿岸各地,并与周边等地连成一个交通便捷的水路交通网。 2007年,水运等共完成货运量1000万吨,货物周转量5000万吨公里。

3、资源丰富。洪泽是元明粉、芒硝矿等资源的主要产地,元明粉储量为5000万吨以上,年生产芒硝35万吨;黄集探明大型岩盐矿床,岩盐储量达万吨;我县还是一个农业大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盛产大米,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

  经过调研,可建造大型港口的地点有两处:

1、洪泽湖草站至发电站中间地带。

  此处位于复线船闸上游,总长1000余米,宽200多米,可建造年吞吐量300-500万吨的大型港口。该地段一直是我县砂石集散地,不经过复线船闸,降低了运输成本,港口建成后全县所有砂石都将集中在这里调运周转。

  2.黄集与二河闸中间地带。

  此处位于苏北灌溉总渠右岸,在328省道大桥两侧,地理位置适合建造大型港口。该处建港口的发展空间大,有提升潜力,与洪泽县工业园区紧邻,工业园区原料进港,产品出港可以一步进出,转运方便,还与铁路、陆路相连,达到无间隙运输,并可与盐化工区码头形成互补,能有效解决工业园区货物周转问题,降低全县产

  成运输品成本。

四、我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的缺陷

  由于我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缺乏前瞻性,未能将我县已拓宽的汛北干渠航道列入港口岸线利用规划范围,该航道于2009年由县水利局和县政府共同投资7000余万元对航段所属砚台船闸及航道进行扩建及航道整治,航道底宽现已拓宽至60米,已完全达到四级航道通航标准。目前500吨级船舶可常年正常行驶,高水位时可通航1000级船舶.它是我县工业圆区的唯一水通道,我县的银珠化工集团、清华科技园、九鑫钢铁厂、福斯特化工等重点企业在这条航道上都拥有自己的码头,企业的原材料、工业品都从这里进出港。 因我们未将汛北干渠航道列入港口岸线规划范围,现主要是县水利局进行水利职能管理,港口管理在这里出现严重缺位现象,特别是福斯特化工的危险品码头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可能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五、建议和对策

  港口管理职能一直是由其他部门代为履行,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管理不到位现象普遍存在,根据洪泽港口管理的现状建议:

1、加强港口岸线管理工作,做好港口规划,科学利用、有效保护港口资源,促进港口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2、成立专门的港口行政管理机构并挂牌,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目前我站有5名同志参加培训,暂时没有港口执法证件,不利于港口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如果能够成立洪泽县港口管理局并在洪泽

  县航道管理站挂牌,那么执法人员将拥有一个合法的执法主体,港口管理的质量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3、港口管理无经费、无装备,导致港口管理工作不力,无法对内河港口实施全面、科学、统

一、高效的行政监管,缺乏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手段,更缺乏保障管理的资金来源。

4、定期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我们今年3月份刚接手港口管理工作,业务上的陌生、人员上的不熟悉,导致我们的港口管理工作起步艰难,上级管理部门要经常举办业务培训,也可以会代训,创造市与县、县与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机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彼此提高。

5、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提升港口管理部门的社会知名度,让全社会公民、法人、社会组织共同关注港口管理工作,重视港口管理,使港口管理工作步入正常的运行轨道。

走访港口工作汇报共3篇 港口指导员周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走访港口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