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时间:2023-05-05 09:50:28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会员“n01592”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共4篇),以供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五言诗的起源 篇1

《古诗十九首》的另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例如“西北有高楼”一首写一个追求名利的失意者的心情,并不抽象地写他如何怀才不遇,失路傍徨,却通过高楼听曲这一具体事件的描绘,无意中流露了对那位歌者的同情:“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从而表明了主人公对那个闻声而未见面的人是一个旷世知音;也表明了自己生不逢时的侘傺无聊;最后希望化为双鸿鹄同她一起奋翅高飞,更表明了主人公是个如何奋发有为,而又四顾无侣的形象。又如“凛凛岁云暮”一首描写一个思妇怀念良人,梦醒后惆怅感伤的情绪。这是一个蝼蛄悲鸣、凉风凄厉的冬夜,诗中的女主人思念着她的丈夫睡不着觉。她想到天气已寒,而游子还没有寒衣,想到寄锦衾,路途又是如此遥远。想来想去,忽然笃念旧好的良人枉驾来迎,她喜出望外地想,从此携手同归,长相亲爱,这是多么快乐呀!谁料那良人“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竟自无情地走了。心里十分懊恼,原来却是一梦。她当时恨不得飞到良人那边。引领遥望,好像良人还走得不远。此时这位女主人似梦非梦,似醒非醒,只觉得凉风拂面,蝼蛄满耳,潮水般的眼泪直涌出来,沾湿了双扉。写到这里,一个孤独无聊的思妇形象就如在目前。这样抒情叙事双管齐下的写法还很多,“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等篇都是如此。

《古诗十九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着墨不多,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馀味无穷。例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行行重行行”),“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明月皎夜光”)等句都是。尤其温丽清新、自然贴切,富于“风”、“骚”意味的莫过于“涉江采芙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等首。“冉冉孤生竹”既以孤竹结根于泰山起兴,又以兔丝附于女萝为比,下面“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四句,则是比中之比,层出不穷,既有新婚少妇光华艳丽的形象,又有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感慨,深沉储蓄,而不尽之情自在言外。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炼,含义丰富,十分耐人寻味:这也是一个特点。例如说:“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行行重行行”),“同心而离居,快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孟冬寒气至”),一种真挚深厚的感情可以想见。“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青青陵上柏”),官僚们钻营驰逐的情况可以想见。“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明月皎夜光”),失望的心情可以想见。写景如“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回车驾言迈”),“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东城高且长”),叠字如“青青河畔草”和“迢迢牵牛星”,双关如“客从远方来”的“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都是语言方面的特点。

《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古诗十九首》以外的无名氏“古诗”散见于《文选》、《玉台新咏》等书的还不少。其中除《上山采蘼芜》、《十五从军征》二首已在上章乐府诗中论述外,尚有“兰若生春阳”、“新树兰蕙葩”、“步出城东门”等首也是游子思妇之词;“悲与亲友别”一首则是送别亲友之作;“橘柚垂华实”一首借咏物以寓人材被弃之感。以上诸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基本上与《古诗十九首》一致,而“新树兰蕙葩”的韵调尤其相似,可以认定都是同时代的作品。

  还有《文选》中题为苏武、李陵的五言诗共七首,一般称为“苏李诗”。这几首诗不是苏武、李陵所作,前人早有定论。但有人认为出于齐梁时代,未免估计太晚。因为颜延之的《庭诰》早已谈到李陵诗的真伪问题(见《太平御览》五八六),裴子野《雕虫论》也有“五言为家,则苏李自出”之语。我们根据诗的内容、风格和词句来考察,大致可以肯定它们的时代与《古诗十九首》接近。

  这批古诗的主题都是为送行赠别而作,有送朋友远游的,有送丈夫从军的,诗中或称“征夫”,或称“游子”,或称“行人”。大抵缠绵悱恻,表现了亲友深厚的感情,特别是“结发为夫妻”一首有云:“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又云:“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写夫妻离别之情非常令人感动。

  刘勰曾说“古诗”是“五言之冠冕”,这话并不过分。就“古诗”所达到的成就及其在诗歌创作上所产生的影响来说,它在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西厢记 篇2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根本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歌颂了莺莺和张生为自由结合而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并明确提出“从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南吕宫·瑶台月〉)的要求,以反对从封建家族利益出发要求门当户对的婚姻。王实甫《西厢记》更以同情封建叛逆者的态度,写崔、张的爱情多次遭到老夫人的阻挠和破坏,从而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的摧残,并通过他们的美满结合,歌颂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要求以及他们的斗争和胜利。虽然爱情故事的主人公莺莺与张生是出身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对佳人才子,但在故事的长期流传过程中,人民突出了他们的热情、勇敢等等新的品格,并在他们的美满结合中寄托了自己的希望。王实甫的《西厢记》正是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感情和愿望,使它成为数百年来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幸福的赞歌。

  崔莺莺是个深沉、幽静的少女,她有着美丽的容貌,又“咸黹女工、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却被深深地闭锁在寂寞的闺中,并由于“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终身早就许给了“花花公子”郑恒。她无法驱遣自己青春的苦闷,因此在遇到青年书生张珙时,就一见锺情。到“隔墙酬韵”和“佛寺闹斋”之后,她对张生的感情更深了一层。随着她身上爱情萌芽的滋长,她越来越不满于老夫人的约束,并迁怒于红娘的跟随,她说:“俺娘也没意思,这些时直恁般提防着人;小梅香伏侍的勤,老夫人拘系的紧,则怕俺女孩儿折了气分。”在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张生下书、老夫人许婚之后,莺莺满心欢喜,以为幸福在望;哪知老夫人食言,一场喜事化成无穷苦恼,从而激起了她对老夫人更大的反感,也提高了她对那“口不应心的狠毒娘”的认识:

  ……俺娘呵,将颤巍巍双头花蕊搓,香馥馥同心缕带割,长搀搀连理琼枝挫。白头娘不负荷,青春女成担搁,将俺那锦片也似前程蹬脱。俺娘把甜句儿落空了他,虚名儿误赚了我。

  ——第二本第四折〈离亭宴带歇指煞〉

  在老夫人赖婚之后,莺莺一方面由于老夫人拆散他们的姻缘而开始了内心的反抗,一方面又怕老夫人的威严而不敢行动。作者细致地描绘了她的心理矛盾。她请求红娘为她去张生那里问病,但当她看到张生的回信时,又忽地向红娘发起脾气来:“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过简帖来戏弄我?

  我几曾惯看这等东西?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她要红娘带信,口说是叫张生“下次休是这般”,但寄去的却是约张生月夜私会的诗简。当张生应约而来时,她又翻脸不认帐,把张生教训了一顿。经过几次波折之后,她终于与张生私下成亲。莺莺是个相国小姐,她的家庭教育和贵族身分,使她在热烈追求爱情幸福的时候,不能不产生一些怀疑与顾虑,从而不断加深了她内心的矛盾和精神的苦闷。同时由于封建家庭防范的严密,一个少女在封建社会轻易向人表示爱情时所可能遇到的风险,使她不能不采取隐蔽曲折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作者通过一连串的戏剧冲突,既善意地嘲笑她与封建礼教斗争中所流露的弱点,同时细致地描绘了她性格里深沉、谨慎的一面,显示了作者对生活观察的细致、深刻,体现了他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所达到的高度。

  剧中男主人公张生,在作品里实际是以一个穷书生的身分出现。作者洗刷了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里过多的轻狂、庸俗的表现,突出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和专一。他一见莺莺便深深地爱上了她,并通过联吟、请兵、琴挑等多种方式的真诚努力以获得莺莺的爱情。他为了莺莺而宁愿抛弃功名、废寝忘餐,甚至身染沉疴,对莺莺的爱情一直没有改变。

  作为一个书生,作者也写出了他在斗争中软弱的一面。老夫人赖婚之后,他竟要“解下腰间之带,寻个自尽”;莺莺赖简之后,他也说:“此一念小生再不敢举……眼见休也。”但作者更主要的是突出了他对爱情的大胆追求,让他和莺莺在红娘的帮助下取得了爱情的胜利。另外,张生身上某些近于轻狂的表现,是为了迎合小市民的低级趣味而加以渲染的,并不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主要倾向。

  红娘是剧中另一主要人物。她是崔家的婢女,有着一种受压迫受奴役者的是非标准和从这种是非标准出发的正义感。她性格爽朗、乐观、聪明而勇敢,而熟悉这封建家庭内各个人物的性格和弱点,因此不论和莺莺的冲突,或和老夫人、郑恒的斗争,都显得特别机警和老练。她是帮助崔、张克服自身弱点和对老夫人的斗争取得胜利的关键人物,是作品里对封建礼教最具有冲击力量的光辉形象。

  红娘最初对崔张的结合并不想有什么帮助。张生第一次遇见她并作一番自我介绍时,她以“得问的问,不得问的休胡说”抢白了他。对于崔张的隔墙酬韵,红娘的态度也是比较冷淡的。但在逐渐看到崔张间的真挚爱情和老夫人的背信弃义之后,便由对崔张的同情进而积极帮助他们的斗争,为他们出谋划策、递简传书,并率直而善意地嘲讽他们的弱点,促进他们的结合。她常常不满张生的书呆子气,俏皮地说他是“傻角”,是“文魔秀士,风欠酸丁”,有时“酸溜溜螫得人牙疼”。在莺莺赖简之后,张生不知所措,红娘就责备他“没人处则会闲磕牙”,在《拷红》一折里(注:明清人依照传奇的体裁,替《西厢记》每一折都安了个题目。《拷红》是第四本第二折的题目。),还说他是个“银样鼠枪头”。对莺莺也是这样。莺莺看到红娘带来的张生的简帖,假意发怒,红娘立即指责她“不肯搜自己狂为,则待要觅别人破绽”,并进一步揭露她内心的秘密:“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红娘对她的批评是如此尖锐:

  把似你休倚着拢门儿待月,依着韵脚儿联诗,侧着耳朵儿听琴。(白)见了他撇假偌多话:“张生!我与你兄妹之礼,甚么勾当!”(唱)怒时节把一个书生来迭歆。欢时节——(白)“红娘,好姐姐,去望他一遭!”将一个侍妾来逼临。……

  ——第三本第四折〈紫花儿序〉

  在老夫人发觉莺莺与张生的私情之后,莺莺与张生惊慌失措,她从容镇静,勇敢地在老夫人面前为他们辩理:

  信者之根本,……当日军围普救,夫人所许退军者,以女妻之。张生非慕小姐颜色,岂肯区区建退军之策?兵退身安,夫人悔却前言,岂得不为失信乎?……目下老夫人若不息其事,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使至官司,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罪。官司若推其详,亦知老夫人背义而忘恩,岂得为贤哉?……

  ——第四本第二折

  她巧妙地应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搬出老夫人百般回护的“家谱”进行反击,说得老夫人无言可对,不得不应允了崔张的婚事。《拷红》一折实际上成了红娘对老夫人的审问和指责,集中地体现了正义对虚伪、爱情对礼教的胜利。

  红娘是出于对受封建势力迫害者的同情来为崔张奔走出力的。张生曾许她以金帛拜谢,她立即生气地责备了他,这就突出了她热心为人的高贵品质。作者把这种品质集中体现在一个婢女身上,为崔张故事增添了新的民主思想内容。

  老夫人是莺莺、张生、红娘等人物斗争的主要对象,代表剧中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封建礼教势力。她是治家严肃的相国夫人,一心守着“相国家谱”。当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莺莺有被“贼汉”抢走的危险时,她曾将莺莺许嫁与任何能够退兵解围的人。但在张生献策、兵退身安之后,便马上变卦,著莺莺对张生以兄妹之礼相见,并打算以金帛来打发张生,坚持她不招白衣秀士的家谱,充分表现了她的阴险和狡猾。

  老夫人表现上是爱女儿的,但她爱的具体内容就是严厉的管教与防范,实际上爱的是“相国家谱”。因为她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怕辱没了家谱,才舍不得将莺莺献与“贼汉”。一当莺莺违背“相国夫人”的道路而追求真正的幸福时,却硬要拆散他们的姻缘。她好象处处为莺莺着想,却处处给莺莺带来痛苦,这更显示了封建礼教残酷的本质,同时也塑造了以“慈母”面目出现的封建家长的典型。

  作品中的惠明送书,表现了一个火头僧人的豪侠性格,讽刺了僧侣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在基本主题之外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同时塑造了一个佛门叛逆者的形象。

  作者在张生、莺莺、红娘对老夫人的斗争取得胜利之后,让张生听老夫人安排上京应试,并一举及第,回来与莺莺团圆,一方面表达了作者“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有它的积极意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封建势力的让步。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国演义 篇3

  元末明初,在过去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长篇章回小说,其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两部作品,在思想、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中国小说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古代历史课教案模板 篇4

  中国古代历史之最

  一、中国历史之最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远古人类: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织的国家: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中期)

  3、我国最早的历法:《颛顼zhuanxu历》(五帝)

  4、我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夏朝)

  5、我国(世界上)关于日食和流星雨的最早记载:夏朝 (夏朝)

  6、我国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商朝)

  7、我国最早的医学分科始于:西周 (西周)

  8、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前841年 (西周)

  9、我国(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载:前613年 (春秋)

  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老子 (春秋)

  11、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孔子 (春秋)

  12、编年体通史(第一部史书):《左传》左丘明 (春秋)

  13、我国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左丘明 (春秋)

  14、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甘石星经》甘德、石申 (战国)

  15、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御龙图》《龙凤仕女图》(又名《妇女凤鸟图》)(长沙出土)(战国)

  16、我国最早的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秦朝)

  17、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

  18、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历法:《太初历》(西汉)

  19、我国运用温室栽培作物的开始 (西汉)

  20、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司马迁(西汉)

  21、我国(世界上)最早提出勾股定律的数学专著:《周髀算经》(西汉)

  2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始于汉代;北宋时普遍开来)

  23、我国的第一部断代史:《汉书》班固 (东汉)

  24、我国最早的测震仪器:地动仪(张衡)(东汉)

  25、我国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华佗)(东汉)

  26、我国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五禽戏(华佗)(东汉)我国的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东汉)我国(世界上)最早提出圆周率正确算法的数学家:刘徽(三国)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王叔和(西晋)

  我国古代最短的小说:《陨盗》(陶渊明所写)共25字(东晋)

  我国(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祖冲之(南朝)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贾思勰(北朝)我国(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李春)(隋朝)我国(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陆羽(唐朝)

  我国(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唐本草》(唐朝)我国(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板印刷品:咸通《金刚经》(唐朝)我国(世界上)第一位测出子午线长度的人:僧一行(唐朝)我国(世界上)最早的火药武器:火箭(唐朝)我国(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北宋东京郊外)(北宋)我国(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四川成都地方一带)(北宋)我国(世界上)第一位发现地磁偏角的人:沈括(北宋)

  我国(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李诫(北宋)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泉州洛阳桥(北宋)我国古代最长的桥:泉州安平桥(南宋)

  我国(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宋慈(南宋)我国古代最精密的历法:《授时历》郭守敬(元朝)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农桑辑要》(元朝)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纯纸币流通的国家(元朝)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我国的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罗贯中(明朝)我国的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水浒传》施耐庵(明朝)我国的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小说:《西游记》吴承恩(明朝)(1)中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文字的出现,是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我国文字出现很早,还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陶器上已经有了刻划符号。商朝的“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文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3)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确切纪年始于公元前841年,即共和元年。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公元前21世纪,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利用已得的权势,杀死禹的继承人伯益,继承禹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秦始皇为第一个皇帝。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则天。(6)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7)战国时期变法最彻底的是商鞅。

(8)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代的老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代的孔子;墨家思想的创始人——战国时期的墨子。(9)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0)中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历法——汉武帝时制定的“太初历”。(11)中国现存最早的医书——西汉时编定的《黄帝内经》。(12)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13)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司马迁著。(14)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东汉班固著。

(15)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16)中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西晋太医王叔和著的《脉经》。(17)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唐朝陆羽著的《茶经》

(18)中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罗贯中。

(19)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明初的《水浒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

(20)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期,江浙一带。(21)元代来中国最著名的外国人——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22)明朝末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传教士——意大利的利马窦。

(23)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1689年签订。

(2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签订。(25)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

  二、中国历史上的世界之最:

(1)古书上关于夏朝时流星雨和曰食的记载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记录。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为公元前613年7月。

(2)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3)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长度的人——唐代僧一行。

(4)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战国时期的“司南”,北宋时期指南针应用于航海。(5)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造于132年。

(6)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中国。大约始于西汉初,东汉时期蔡伦又改进了造纸技术。

(7)印刷术的发明者——北宋的毕升。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出现的交子。(8)世界上最早的火药武器——火箭;现存最早的金属火器——西夏铜火炮;南宋时发明管形火器;元朝,大型金属管形火器“火铳(chong)”在军事上很受重视。(9)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10)世界上制造漆器最早的国家——中国,战国时漆器已很精美。

(11)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春秋晚期齐国杰出军事家孙武所著。(12)世界上最早提出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的人——三国时代的数学家刘徽;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南朝的祖冲之。(13)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14)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乐山大佛。

(15)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北宋李诚著的《营造法式》。(16)商朝文字里关于虫牙的记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牙病记录

(17)华佗是东汉末年人。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18)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唐本草》。(19)世界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明朝的郑和。

(20)清朝乾隆年间编写的《四库全书》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三、中国古代科技世界之最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早已为世人熟知,但中国古代科技中可以确认居世界之最的发明制造,其实还有不少:

  一、瓷器。7800年前,西北渭水、泾水流域的先民就已能烧制红、灰色的多种形状的陶瓷器具。

  二、太阳能利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技术。

  三、铸造。我国在古代就已利用泥灌、铁灌、蜡灌等三大铸造方法和技术?

  四、氧气的发现。在我国古代炼丹术中,就已发现了氧。

  五、物理实验室。在我国古代已有声振实验室,为世界上最早的物理实验室。

  六、光源。早在公元250年,我国已经能制造可以改变和调节亮度的铜灯。

  七、温度计。西汉所发明的天平式温度计,比欧洲的早1600多年。

  八、陀螺仪。早在东汉时期,陀螺仪就用于航海,比欧洲的早1300多年。

  九、钟表。为东汉的张衡所发明,在世界上为最早。

  十、钻探技术。11世纪的北宋,就创造了钻探达200多米的深孔钻探技术。

  十一、石油的发现与命名。东汉时,我国的延河流域就发现了石油,班固为之定名,后经北宋沈括再次认定。

  十二、地磁。北宋的沈括发现地磁偏南,比欧洲早400多年。十

  三、热力机械。最早的热力机械是北宋以前就已出现的“走马灯”。十

  四、货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纸币的国家,始于北宋时的四川。十

  五、火箭技术。起源于宋代的“钻天炮”,是当代火箭技术的先驱。另: 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纪录。

  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纪录。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

  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以前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造纸术。

  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华佗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

  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以后的七位数。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

  唐太宗时创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北宋时应用于航海。唐宋时期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多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和织丝的国家。3.我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4.战国时期的手工业专著《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不但在我国工程技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一大成就,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

  6.《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7.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19年7闰的原则,比西方早一百六十年。

  8.战国时期的著作《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9.西汉时耕犁上安装了翻土碎土的犁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10.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11.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到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人制作地动仪早一千七百多年。

  12.汉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13.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1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发明造纸术。 15.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这一成果比外国早近一千年。16.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

  17.唐朝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通过波斯湾时,必须换乘小船,因此有“海上霸王”之称。

  造船业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锥形。

  1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唐朝于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五、四大发明

  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四大发明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这些发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万事万物的原有状态,其波及范围不限于某一局部地区,而是

  整个世界;其影响所及不是一时一世,而是持续千百年之久。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自然不能不说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的标志和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近代文明的进程。

  蔡伦和造纸术

  公元105年,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

  造纸。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的生产效率,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纸的成本,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的前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毕升与活字印刷

  被誉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早在宋代毕升时期,已有人试验以木为原料制作活字,因木字遇水膨胀,效果不佳,而未成功,毕升才改木为泥发明用泥制作活字。然此后不久,木活字印刷研制成功并得以发展和推广,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等木活字本和维吾尔文木活字的出土为此提供了实物证据。指南针

  指南针的发明并无确切的时间及发明者出现,在北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中曾提及在行军时用「指南鱼」来帮助辨别方向,至於「指南鱼」则是一片薄如鱼状的钢片,五分宽,两寸长,肚皮处有下凹,形状有如小船般,在经过磁化的步骤后,浮于水面!

  火药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药)。它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相关文章: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常识3篇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中国古代文学读书笔记3篇 古代文论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3篇 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2》十年期末考试默写题题库(排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