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最新分享(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知识点详细整理)

时间:2022-06-12 16:59: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最新分享(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知识点详细整理),欢迎参阅。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最新分享(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知识点详细整理)

  高一阶段,是打基础阶段,是将来决战高考取胜的关键阶段,尽早进入角色,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1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春秋时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 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二、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三、秦朝

  (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特点:①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职)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相互关系: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央政府官职

  3、郡县制(地方)

  特征:①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与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区别)

  ②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2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产生的时间及地点: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于外商企业中。注意:中国无产阶级先于中国资产阶级产生。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中国无产阶级具有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有优点,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具有远大的政治目光,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特点:

  他们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性。

  他们大多数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联盟。

  集中程度高,便于宣传、组织工人进行斗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3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二、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4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

  (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

  (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

  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

  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5

  一、西汉

  (一)七国之乱

  1、原因:①历史原因: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郡国并行,上次青岛市摸底考试有一个郡国并行的看图题)

  ②直接原因: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人上书,主张消减封国

  2、过程:公元前154年,汉景帝接受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二)汉武帝改革

  1、根本目的:为了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措施:

  ①建中朝(“中朝”(内朝)是决策机构,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要点解析】

  ②设刺史(刺史是一种监察官员,负责监察地方)

  ③推恩令(解析: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儿子也可以获得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郡守管辖。通过推恩令,消弱了地方实力,使中央

  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3、作用:

  ①积极: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皇帝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

  (注意与经济和文化相联系,文化上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上是由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所决定的;而经济上“重农抑商”也是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产生的。)

  二、唐代

  经过东汉末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动荡之后,隋唐实现了统一。

  唐中叶发生了安史之乱,参与平叛安史之乱的唐朝大将和安史降将被封为节度使,他们拥兵自重,使唐中叶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三、五代十国

  1、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2、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3、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宋太祖改革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收精兵

  统兵权归“三衙”掌管(三衙由殿前司、侍卫步军司和侍卫马军司三部分组成)

  调兵权归枢密院掌管

  使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兵权最终由皇帝掌握。

  (2)削实权

  兵权——枢密院

  中央:削弱了宰相权力财权——三司使

  行政权——中枢门下(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地方: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下设通判,负责监察。

  (3)制钱谷

  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部分外,其余运往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2、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到北宋为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以中央的胜利而结束。)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最新分享(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知识点详细整理)相关文章:

2020高一历史易错知识点归纳5篇 高中易错历史概念

高一历史人教版教案3篇(部编版高中历史第一课教案)

初中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_2020年中考历史备考资料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2020

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资料(初一下学期期中历史知识点)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书 高一历史教师教学计划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难点总结五篇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难点最新总结5篇(高一历史必修一考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归纳5篇精选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梳理百度文库

罗马人的法律高中历史知识点 高考历史罗马法知识点


相关热词搜索:高一历史   历史必修一   历史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