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等级考试注意事项3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注意事项)

时间:2022-11-06 05:48:4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注意事项3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注意事项),供大家赏析。

计算机等级考试注意事项3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注意事项)

计算机等级考试注意事项1

  工 作 总 结

  我校自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在全国中职院校范围内推行以来,积极主动的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以马列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事实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真贯彻温总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重要思想,在学校领导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认真组织学生报名参加考试,同时安排专业教师对参考学生进行认真系统的辅导。

  首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开会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分管校长、教务科长、专业教师、各班班主任参加的工作专班。利用课间操、晚自习、校园网络宣传讲解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重要性、权威性。在学生中形成思想收重视、行动上落实的氛围,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引导,学生中报考者十分涌跃,计算机专业参考率100%,毕业班学生50%以上学生报考。学校领导在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程中,一路绿灯,全程保证资金、时间、场地、教师、车辆、机房服务。老师们、学生们信心十足、干劲倍增。

  其次,学校为确保学生一级B考试合格,各项措施具体落实到位,学校把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按30人一个班进行编排,每个班配备专门的专业老师进行辅导,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计算机机房晚自习提供给参考学生进行模拟训练,此外学校还新建了多媒体教室,以方便辅导老师可以当场跟学生进行演示,增强了辅导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也大大提高了学生报名考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

  第三,学生考试成绩稳歩提升,学校自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在全国中职院校范围内推行以来,先后两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

  算机等级一级B证的考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一次组织了62名学生报考,其中有61人参加考试,合格人数为52人,合格率为%,其中优秀5人,良好16人。第二次组织94名学生报考,有74人参加考试,合格人数为68人,合格率为%,其中优秀6人,良好28人。

  通过以上两次考试分析,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中间还存在着严重不足,①合格率不够理想,有些同学虽然合格但成绩不够理想,也就是每次考试优秀和良好人数所占比例不大。(100~90为优秀,89~80为良好,79~60为合格)②每次考试报考人数多但参考人数少。③参加考试学生的范围不够广,不能只限于本专业人的学生参考。④对报名参考学生的管理不够严格,对参考学生进行辅导的方法要进一歩改进、力度要进一步加强。⑤学生成绩进一歩提高,参考面进一歩扩大,高等级考试还无人参加,均为努力方向。

  总之,在通过前两次的组织考试过程中,我们在看到自己成绩的同时,也要认清考试中所存在的问题,对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要不断改进,在以后的考试中不断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力争在以后的考试中再上一个新台阶。

计算机等级考试注意事项2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学院考点

  第33次考试情况小结

  省考试院: 2012年3月24日和3月25日两天,第35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在考点如期进行。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和淮安市自学考试办公室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本次考试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本次考试的情况总结如下。

  本考点这次共有6537名考生报名参加考试,在工学院北京路校区和城南校区同时进行。北京路校区设置笔试考场45个,上机考场为4个大机房;城南校区设置笔试考场110个,上机考场6个大机房。上机考试从3月24日中午12:00开始。本次考试省教育考试院下发了《江苏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组考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及《江苏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评估细则(试行)》,按照考核办法和评估细则,为了进一步规范考试的组织管理,考试之前我们进行了更加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专门成立了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布置安排工作,在组织结构、宣传及报名管理、考试组织与实施、计算机及数据管理、安全保密、考风考纪六个考核方面都能够很好的完成,在整个考点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本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任务。

  为了响应省考办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纪考风的要求,本考点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管理规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务管理手册》、《江苏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规范要求》,召开考前考务会议,重点抓好考务人员的培训环节,严格按照文件精神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做好本次考试的各项工

  作。

计算机等级考试注意事项3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一级MS Offic 计算机基础知识1

  重 要 考 点

 1计算机发展简史

 2二进制整数与十进制整数之间的转换

 3常用的字符编码及汉字编码

 4关于计算机的3类程序设计语言

 5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防治

 6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简单的原理

 7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含义

 8多媒体计算机的概念 计算机概述

  考点1计算机发展简史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机、微型机及网络阶段。对于传统的大型机,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而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如表1-1所示。

  表1-1计算机发展史

  类别

  时间段

  基本元件

  特点

  应用

  代表产品

  第一代

  计算机1946 — 1958电子管体积庞大、造价昂贵、速度低、存储量小、可靠性差军事应用和科学研究UNIVACI 第二代

  计算机1958 — 1964晶体管相对体积小、重量轻、开关速度快、工作温度低数据处理和事务管理IBM7000 第三代

  计算机1965 — 1971小规模和中规模集成电路体积、重量、功耗进一步减少应用更加广泛IBM360

  第四代

  计算机1971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性能飞跃性地上升应用各个领域IBM4300等我国在微型计算机方面,研制开发了长城、方正、同方、紫光、联想等系列微型计算机,在巨型机技术领域中研制开发了“银河”、“曙光”和“神威”等系列巨型机。

  考点2计算机的特点

  现代计算机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处理速度快。(2)存储容量大。(3)计算精度高。(4)工作全自动。

(5)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考点3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具有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强等许多特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领域,并迅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进入了家庭。计算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2)过程控制。

(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4)信息处理。

(5)现代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模拟、多媒体教室、网上教学和电子大学)。

(6)家庭生活。

  考点4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品种众多,从不同角度可对它们进行分类,如表1-2所示。

  表1-2计算机分类

  计算机分类按处理数据的形态

  数字计算机 模拟计算机 混合计算机

  按使用范围

  通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

  按本身性能

  超级计算机 大型计算机 小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 工作站

  数制与编码

  考点5数制的基本概念

  1十进制计数制

  其加法规则是“逢十进一”,任意一个十进制数值都可用0,1,2,3,4,5,6,7,8,9共10个数字符号组成的字符串来表示,这些数字符号称为数码。数码处于不同的位置代表不同的数值。例如可写成:=7×102+2×101+0×100+3×10-1+0×10-2,此式称为按权展开表示式。

  2R进制计数制

  从十进制计数制的分析得出,任意R进制计数制同样有基数R、权Ri和按权展开的表示式。R可以是任意正整数,如二进制R为2。

(1)基数(Radix)

  一个计数制所包含的数字符号的个数称为该数制的基数,用R表示。例如,对于二进制来说,任意一个二进制数可用0,1两个数字符号表示,其基数R等于2。

(2)位值(权)

  任何一个R进制数都是由一串数码表示的,其中每一位数码所表示的实际值大小,除数码本身的数值外,还与它所处的位置有关,由位置决定的值就称为位值(或位权)。位值用基数R的i次幂Ri表示。假设一个R进制数具有n位整数,m位小数,那么其位权为Ri,其中i=-m~n-1。

(3)数值的按权展开

  任一R进制数的数值都可以表示为:各位数码本身的值与其权的乘积之和。例如,二进制数的按权展开为:

=1×22+0×21+1×20+0×2-1+1×2-2=

  任意一个具有n位整数和m位小数的R进制数N 的按权展开为:

(N)R=dn-1×Rn-1+dn-2×Rn-2+…+d2×R2+d1×R1+d0×R0+d-1×R-1+…+d-m×R-m

  其中di 为R 进制数的数码。

  为区分不同数制的数,R进制的数N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记做(N)R,如(302)

  2、()8;另一种方法是在一个数后面加上字母:D(十进制)、B(二进制)、Q(八进制)、H(十六进制)。

  考点6二、十、十六进制数及其之间的转换

(1)十进制和二进制的基数分别为10和2,即“逢十进一”和“逢二进一”。它们分别含有10个数码(0,1,2,3,4,5,6,7,8,9)和两个数码(0,1)。位权分别为10i和2i(i=-m~n-1,m、n为自然数)。二进制是计算机中采用的数制,它具有简单可行、运算规则简单、适合逻辑运算的特点。

(2)十六进制基数为16,即含有16个数字符号:0,1,2,3,4,5,6,7,8,9,A,B,C,D,E,F。其中A,B,C,D,E,F分别表示数码10,11,12,13,14,15。权为16i(i=-m~n-1,其中m、n 为自然数)。加法运算规则为“逢十六进一”。如表1-3所示列出了0~15这16个十进制数与其他3种数制的对应表示。

  表1-3常用计数制表示

  通过这个表格,可以快速地对3种常用数制进行等值转换,这点在二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转换中会常常用到。这里介绍一个窍门:记忆十进制与十六进制时,注意前10位是相同的,十进制的“10”~“15”分别对应十六进制的“A”~“F”;记忆二进制与十进制时,从“0”开始,二进制由“0000”开始逐步加“1”。

(3)非十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利用按权展开的方法,可以把任一数制转换成十进制数。例如:

=1×23+0×22+1×21+0×20+1×2-1+0×2-2+1×2-3

  只要掌握了数制的概念,那么将任一R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方法都是一样的。(4)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把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其方法是采用“除二取余”法。具体步骤是:把十进制整数除以2得一商数和一余数;再将所得的商除以2,又得到一个新的商数和余数;这样不断地用2去除所得的商数,直到商等于0为止。每次相除所得的余数便是对应的二进制整数的各位数码。第一次得到的余数为最低有效位,最后一次得到的余数为最高有效位。

  把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小数,方法是“乘2取整”,其结果通常是近似表示。

  上述方法同样适用于十进制数对十六进制数的转换,只是使用的基数不同。

(5)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间的转换。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的方法是从个位数开始向左按每4位一组划分,不足4位的组以0补足,然后将每组4位二进制数代之以一位十六进制数字即可。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方法相反。

  考生必须掌握十进制整数与二进制整数之间的转换,这是每次考试的“热门”试题。

  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

  码和ASCII码。IBM系列大型机采用EBCDIC码,微型机

  考点7西文字符的编码

  计算机中常用的字符编码有EBCDIC采用ASCII码。ASCII码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被国际化组织指定为国际标准。它有7位码和8位码两种版本。国际的7位ASCII码是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其编码范围从0000000B~B,共有27=128个不同的编码值,相应可以表示128个不同的编码。7位 ASCII码表如表1-4所示。

  ASCII码与十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是考试常见题型,所以记忆ASCII码是非常重要的,但有128个编码,不好记忆。推荐一个小技巧:重点记忆字符“A”、“Z”和“a”、“z”对应十、十六进制数的规律,其他的英文字母可以根据以上规律进行推算。

  考点8汉字的编码

  1汉字信息交换码

  汉字信息交换码简称交换码,也叫国标码。规定了7 445个字符编码,其中有682个非汉字图形符和6 763个汉字的代码。有一级常用字3 755个,二级常用字3 008个。两个字节存储一个国标码。国标码的编码范围是2121H~7E7EH。区位码和国标码之间的转换方法是将一个汉字的十进制区号和十进制位号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然后再分别加上20H,就成为此汉字的国标码:

  汉字国标码=区号(十六进制数)+20H位号(十六进制数)+20H

  而得到汉字的国标码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汉字的机内码:

  汉字机内码=汉字国标码+8080H

  2汉字输入码

  汉字输入码也叫外码,都是由键盘上的字符和数字组成的。目前流行的编码方案有全拼输入法、双拼输入法、自然码输入法和五笔输入法等。

  3汉字内码

  汉字内码是在计算机内部对汉字进行存储、处理的汉字代码,它应能满足存储、处理和传输的要求。一个汉字输入计算机后就转换为内码。内码需要两个字节存储,每个字节以最高位置“1”作为内码的标识。

  4汉字字型码

  汉字字型码也叫字模或汉字输出码。在计算机中,8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它是度量空间的基本单位。可见一个16×16点阵的字型码需要16×16/8=32字节存储空间。

  汉字字型通常分为通用型和精密型两类。

  5汉字地址码

  汉字地址码是指汉字库中存储汉字字型信息的逻辑地址码。它与汉字内码有着简单的对应关系,以简化内码到地址码的转换。

  6各种汉字代码之间的关系

  汉字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实际上是汉字的各种代码之间的转换过程。如图1-1表示了这些汉字代码在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中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图指令和程序设计语言

  考点9计算机指令

  一条指令必须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一台计算机可能有多种多样的指令,这些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考点10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通常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类。

(1)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计算机惟一能够识别并直接执行的语言。

(2)汇编语言。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源程序,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它。必须先把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称目标程序),然后才能被执行。

(3)高级语言。高级语言要用翻译的方法把它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执行。翻译的方法有“解释”和“编译”两种。一个高级语言源程序必须经过“编译”和“连接装配”才能成为可执行的机器语言。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考点11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如表1-5所示。

  表1-5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主机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ALU)

  控制器

  内存储器ROM

  RAM

  外部设备外部存储器——硬盘、软盘、光盘、磁带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软件系统系统软件操作系统

  程序语言处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服务程序——检查、诊断、排错

  应用软件通用应用软件——如Office 2000办公软件包

  专用应用软件——用户

  考点12“存储程序控制”计算机的概念

  1944年8月,著名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EDVAC计算机方案。他在方案中提出了3条思想。

(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计算机硬件应具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5大基本功能。

(2)采用二进制数。二进制数便于硬件的物理实现,又有简单的运算规则。

(3)存储程序控制。存储程序实现了自动计算,确定了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考点13计算机硬件的组成1运算器

  运算器是计算机处理数据和形成信息的加工厂,主要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它由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累加器及通用寄存器组成。

  2控制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地执行各条指令。它通常由指令部件、时序部件及操作控制部件组成。

(1)指令寄存器:存放由存储器取得的指令。

(2)译码器:将指令中的操作码翻译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3)时序节拍发生器:产生一定的时序脉冲和节拍电位,使得计算机有节奏、有次序地工作。

(4)操作控制部件:将脉冲、电位和译码器的控制信号组合起来,有时间性地、有时序地控制各个部件完成相应的操作。

(5)指令计数器:指出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3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记忆装置,主要用来保存数据和程序,具有存数和取数的功能。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CPU只能访问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外存中的数据只有先调入内存后才能被CPU访问和处理。

  4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把准备好的数据、程序等信息转变为计算机能接受的电信号送入计算机。

  5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把运算结果或工作过程以人们要求的直观形式表现出来。

  考点14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

  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系统软件

(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分为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翻译程序)、服务程序和数据库系统4大类别。

(2)操作系统(OS)。一个操作系统应包括下列5大功能模块:处理器管理、作业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通常分成以下5类。

① 单用户操作系统。微软的MSDOS、Windows属于此类。

② 批处理操作系统。IBM的DOS/VSE属于此类。

③ 分时操作系统。UNIX是国际最流行的分时操作系统。

④ 实时操作系统。

⑤ 网络操作系统。

(3)对于高级语言来说,翻译的方法有两种:解释和编译。对源程序进行解释和编译任务的程序,分别叫做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可分为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两类。其中通用软件又分为3类。

(1)文字处理软件。如Office 2000中的 Word。

(2)电子表格软件。如Office 2000中的Excel。

(3)专家系统。

  考点15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CPU)主要包括运算器(ALU)和控制器(CU)两大部件。此外,还包括若干个寄存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又称微处理器。计算机的所有操作都受CPU控制,CPU和内存储器构成了计算机的主机,是计算机系统的主体。CPU的性能指标直接决定了由它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CPU 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字长和时钟主频。

  考点16存储器

  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设在主机中的内部存储器,也叫主存储器,用于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程序所用的数据,属于临时存储器;另一类是属于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存储器,叫外部存储器,简称外存,也叫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外存中存放暂时不用的数据和程序,属于永久性存储器,当需要时应先调入内存。

  1内部存储器

  一个二进制位(bit)是构成存储器的最小单位。通常将每8位二进制位组成的一个存储单元称为一个字节(Byte),并给每个字节编上一个号码,称为地址(Address)。

  1)存储容量

  存储器可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称为存储容量。度量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此外,常用的存储容量单位还有:KB(千字节)、MB(兆字节)和GB(千兆字节)。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字节(Byte)=8个二进制位(bits)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2)存取时间

  存储器的存取时间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

  3)内存储器的分类

  内存储器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类。

(1)随机存储器(RAM)。随机存储器也叫读写存储器。其特点是:存储的信息既可以读出,又可以向内写入信息,断电后信息全部丢失。随机存储器又可以分为静态RAM和动态RAM两种。

  静态RAM的特点是只要不断电,信息就可长时间的保存。其优点是速度快,不需要刷新,工作状态稳定;缺点是功耗大,集成度低,成本高。

  动态RAM的优点是使用组件少,功耗低,集成度高;缺点是存取速度较慢且需要刷新。

(2)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的特点:存储的信息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断电后信息也不丢失。只读存储器大致可分成3类:掩膜型只读存储器(M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和可擦写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关于RAM和ROM之间,以及动态RAM和静态RAM之间的区别如表1-6所示。

  表1-6内存分类及对比

  内存类型随机存储器(RAM)静态RAM和动态RAM之间的区别区别点静态RAM动态RAM1集成度低集成度高2价格高价格低3存取速度快存取速度慢4不需要刷新需要刷新RAM和ROM的区别信息可以随时写入写出。写入时,原数据被冲掉。加电时信息完好,一旦断电,信息消失,无法恢复只读存储器(ROM)分类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掩膜型只读存储器(MROM)信息是永久性的,即使关机也不会消失

  2外部存储器

  目前最常用的外存有磁盘、磁带和光盘等。与内存相比,这类存储器的特点是存储容量大、价格较低,而且在断电后也可以长期保存信息,所以又称为永久性存储器。

  磁盘存储器又可分为软盘、硬盘和光盘。磁盘的有效记录区包含若干磁道,磁道由外向内分别称为0磁道、1磁道??。每磁道又被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扇区是磁盘存储信息的最小物理单位。硬盘一般有多片,并密封于硬盘驱动器中,不可拆开,存储容量可观,可达几百吉字节。软盘被封装在保护套中,插入软盘驱动器中便可以进行读写操作。软盘可分为英寸和英寸两种,软盘上都带有写保护口,若处于写保护状态,则只能读出,不能写入。光盘可分为只读型光盘(CDROM)、一次性写入光盘(WORM)和可擦写型光盘。磁盘的存储容量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容量=磁道数×扇区数×扇区内字节数×面数×磁盘片数

  ROM和RAM,SRAM和DRAM的区分是本节最重要的考核内容,必须熟练掌握。

  考点17输入输出设备

  计算机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和鼠标,其他的输入设备有扫描仪、手写输入设备、声音输入设备、触摸屏和条形码阅读器。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和打印机、绘图仪等。磁盘既可以属于输入设备,也可以属于输出设备。

  考点18计算机主要技术指标

① 字长。一次能并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字长总是8的整数倍,如16、32、64位等。

② 主频。计算机中CPU的时钟周期,单位是兆赫兹(MHz)。

③ 运算速度。计算机每秒所能执行加法指令的数目。运算速度的单位是百万次/秒(MIPS)。

④ 存储容量。存储容量包括主存容量和辅存容量,主要指内存储器所能存储信息的字节数。

⑤ 存储周期。存储器进行一次完整的存取操作所需的时间。

  多媒体技术简介

  考点19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有以下几个特点:数字化、集成性、交互性和实时性。

(1)多媒体计算机由PC+CDROM+音频卡+视频卡组成。除了硬件配置外,还应配置相应的软件:首先是支持多媒体的操作系统;其次是多媒体的开发工具、压缩和解压缩软件等。

(2)多媒体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和培训,商业和服务业,家庭娱乐、休闲,影视制作,电子出版业及Internet上的应用。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考点20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这是“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的、并给计算机系统带来故障的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特殊程序”。

  考点21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如下重要特点。

① 寄生性。② 传染性。③ 破坏性。④ 潜伏性。⑤ 隐蔽性。

  考点22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几点措施如下。

① 专机专用。

② 利用写保护。

③ 固定启动方式。

④ 慎用网上下载的软件。

⑤ 分类管理数据。

⑥ 建立备份。

⑦ 采用防病毒卡或病毒预警软件。

⑧ 定期检查。

⑨ 严禁在计算机上玩电子游戏。

计算机等级考试注意事项3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玉翁简介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3篇(玉翁简介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作文)

冬季养生吃什么好_冬季养生注意事项3篇 冬季养生适合吃什么

职场会议接待礼仪要点与注意事项有哪些3篇 参加职场礼仪会议的注意事项

秋天去旅游注意事项3篇(去秋游要注意哪些事项)

说课注意事项、技巧及3篇(说课注意事项,技巧及教案)

关于室内装修建设工程项目办理消防手续相关事项的通告汇编3篇(装修工程消防报批需要什么手续)

面试自我介绍注意事项3篇(结合自我介绍的注意要点,做一个面试时的自我介绍)

关于家长开放日邀请函范文5篇 家长开放日的邀请函家长注意事项

化妆的注意事项6篇 妆容的注意事项

夏季婴儿湿疹需注意事项3篇(婴儿湿疹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