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科学活动教案模板6篇(科学活动教案带设计意图)

时间:2023-10-13 11:40: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有关科学活动教案模板6篇(科学活动教案带设计意图),以供参阅。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模板6篇(科学活动教案带设计意图)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模板1

  活动目标

  1、对叶子感兴趣,能运用多种感官探究自己喜欢的落叶。

  2、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落叶的过程和结果。

  3、培养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师幼收集的叶子分几筐放置。

  2、供幼儿选用的自粘标记(每人2~4个,固定使用一种标记)。

  3、在园内不同植物旁竖立“我最喜欢的叶子”牌子。

  活动过程

  1、分享喜爱的叶子

  “请你挑选两片最喜欢的叶子,贴上你的标记,等会儿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教师引导幼儿主动观察收集的叶子。“挑选”的目的是要求幼儿仔细观察、自主决策;“等会儿”是给幼儿观察的时间;“给大家介绍”是交代任务。)

  “你最喜欢的叶子是什么样的?”(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仔细观察、对比观察,并指导幼儿用丰富的语言积极表达交流观察结果与感受,包括叶子的形状、颜色、叶脉、用途、像什么、摸起来的感觉等。)

  “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引导幼儿结合生活,表达我与叶子的亲近。)

  “谁也喜欢这种叶子?说说你的理由。”(鼓励表达独特感受)

  2、给最喜欢的叶子找妈妈

  “你在哪儿见过这种落叶?”(联想生活中的叶子进行畅想,欣赏相关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你知道它生长的.地方吗?你能帮它找到‘妈妈’吗?”(探究叶子与植物的关系。建立部分与整体的概念。)

  “在你最喜欢的叶子上贴上你的标记,然后到幼儿园内给它们找妈妈。找到后把你手中的叶子贴到植物旁“我最喜欢的叶子”牌子上。(这是叶子与植物的对应活动,由于每张叶子上都有幼儿的固定标记,有助于判断叶子是谁贴的,便于纠错;将叶子贴在牌子上是方便检查幼儿是否找对叶子妈妈。)

  “带着自己的标记,在园内植物上选一片自己最喜欢的新叶,贴上自己的标记。”(幼儿精心挑选观察记录的对象)

  “我们一起来参观。”(相互介绍)

  “这是什么植物呢?”“这些都是它的叶子宝宝吗?”(移步换植物验证与纠错,关注生成的问题。)

  “有几个小朋友喜欢这种叶子呀?”(感知数量的多少,这部分内容可另组织数学统计活动)

  “这都是谁最喜欢的叶子呀?”(关注同伴的最爱)

  3、和最喜欢的叶子同成长

  “你有什么办法知道你选的新叶是怎么成长的呢?”(引导幼儿继续观察贴上标记的新叶,以自己喜爱的方法每天记录叶子的变化过程。鼓励幼儿能用多种感官探究、用多种方式表达探究过程,并相互交流好方法。)

  “下个星期我们再来交流记录方法,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所做的介绍给大家。”(培养幼儿探究的方法和习惯,加深对叶子的了解。)

  活动延伸

  一周内关注幼儿探究过程并在必要时作指导,一周后再根据情况,师幼共同确定探究的目标和内容,让幼儿有更充足的理由表述,有更独特的方法表现“我最喜欢的叶子”,并透过叶子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受。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模板2

  一、活动目标

  1、感知柔软、坚硬、光滑和粗糙的感觉,尝试按照软硬进行分类。

  2、感受生活,体验与同伴共同参与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一些的玩具和生活物品,百宝箱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物体(采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柔软、坚硬、光滑和粗糙)

  1、出示娃娃和奶瓶,请幼儿捏一捏,说说感觉,丰富相应的词。

  2、出示奶瓶和百洁布,请幼儿摸一摸,说说感觉,丰富相应的词。

  (二)、摸摸百宝箱里的宝贝(采用游戏的方法学习,进一步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柔软、坚硬、光滑和粗糙)

  1、鼓励幼儿上来捏一捏、摸一摸。

  2、鼓励与同伴交流摸到宝贝的感觉。

  (三)、分类

  引导幼儿按照软和硬进行分类

  (四)、找朋友

  讨论生活中的东西哪些是柔软、坚硬、光滑和粗糙的?

  (五)、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的哪些物体是安全的,哪些物体是危险的 ?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模板3

  蚕豆科学活动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丰富、有趣的活动能进一步锻炼孩子的小肌肉动作,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思维。

  活动准备:

  1、青蚕豆荚若干

  2、提供牙签、火柴棒、一次性蛋糕碟以及胶水、棉签等辅助材料

  玩法提示:

  (一)剥蚕豆:幼儿练习将蚕豆从豆荚里剥出来。在剥豆过程中,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练习数数、比多少、进行大小排序等。

  (二)蚕豆花:幼儿可以将剥出来的蚕豆进行意愿拼贴,组成各种有趣的'图案。

  (三)蚕豆玩具:利用火柴棒、牙签、橡皮泥等辅助材料,大胆想象制作蚕豆玩具。如:小狗、日本兵、小凳子等。

  指导要点:

  活动中,教师主要是在孩子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发现并及时鼓励孩子的创新表现,使孩子充分体验大胆想象、制作的乐趣,并能根据孩子的能力差异进行随机指导。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模板4

  设计意图:

  本活动取材于新时代出版的幼儿园课程指导(第2版)大班教育活动设计(下册)中《我奇怪 我发现》主题中‘光与影’的活动内容之一。镜子是幼儿日常生活所需品,除了用来照镜子整理自己,镜子其他的功能可能了解的并不多。《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的现象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有趣的镜子》是本次半日活动的第一个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引导幼儿去发现,当双面镜子的夹角改变了,摆放在镜子前物品的影像也会不同,从而使幼儿的探索活动从无意转向有意,激发幼儿探索镜子的兴趣和欲望。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中,感受镜子成像现象的有趣与神奇。

  2.通过玩玩、看看,了解镜子角度变化和成像数量之间的关系。

  3.能够将经验进行迁移运用,感受镜子对我们生活的帮助。

  活动准备:

  人手一面单面镜、双面镜;油画棒、笔、记录表。

  活动过程:

  1.一面镜子的游戏。

  (1)谜语导入,引出“镜子”。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仔细听,猜猜谜底是什么?明明亮亮,又平又光, 谁来看它,跟谁一样。(幼儿答:镜子)对,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镜子(教师出示镜子)。

  (2)幼儿每人一面镜子,两人合作,感受镜子成像现象的有趣与神奇。

  师:我请小朋友用镜子照一照自己,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幼儿答:里面的人和我长得一模一样,丰富词:一模一样)

  请你来说说,镜子里面的你长得怎样?(漂亮吗、帅吗?)请小朋友用完整话来表述。

  师:我请你们动动脑筋,怎样让自己不回头,就能看见我身后的老师? (幼儿动脑想办法)。

  师小结:把镜子放在面前,调整镜子的角度,高低就能从镜子中能看见后面的人和物。

  师:那现在我要更进一步了,我想看见自己后脑勺的发夹,可我怎么也看不到,谁能帮我想个好办法,怎样才能让我看到那个漂亮的发夹?

  (幼儿尝试探索)?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否和同伴一起来合作,看看能不能找到好办法?(教师引导幼儿相互帮助摆放镜子的角度)

  师小结:我看到XXX和XXX用的办法,我请他们上来演绎一下,大家给评评是不是一个好办法了(用二面镜子,一前一后放置,调整好镜子的位置,就能看见自己后面的头发)。

  2.双面镜子的探究。

  (1)师:刚刚,我们用一面镜子、用两面镜子来照自己,都能照出不同角度的自己,那我现在要变换一种镜子来照照自己,又会有怎样的秘密?教师出示双面镜,提问这是什么样的镜子,丰富词:双面镜

  (2)幼儿每人一面双面镜,自由探索,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双面镜的初次探索:我们一起用双面镜来照一照,你发现了怎样的秘密?(引导幼儿发现镜子里的事物数量发生变化了)

  师:能告诉我你的发现吗?(幼儿回答)

  师小结:用双面镜照自己我们发现了一个自己变成了二个,那么接下来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魔术,看看这个魔术怎么变。

  3.夹角成像小实验。

  (1)用奇妙的镜子给油画棒变魔术,教师讲解示范实验操作的步骤与方法。

  师:这个魔术师这样子的:有一根蜡笔,放在双面镜的面前,变动双面镜的角度,去找找镜子里的蜡笔会变怎样的魔术?

  出示笔录表:这里有一份记录表,第一栏画得是镜子摆放的大小角度,请小朋友把蜡笔放在镜子前面,按照上面的角度摆放好镜子,然后观察镜子里的变化,把你看到的画在对应的表格里面,你看到几根蜡笔就在记录表上用几个圆点表示。

  (2)幼儿自主操作,记录观察的结果。(镜子夹角越来越合拢,镜子里油画棒的数量就越来越多)

  师提问:从这个魔术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幼儿回答)原来镜子夹角越来越合拢,镜子里油画棒的.数量就越来越多。

  4.油画棒的魔术

  师:刚才我们是变动镜子的夹角来变魔术的,那么我们来变动蜡笔摆放的位置又有什么发现呢(幼儿探索回答)

  5. 延伸活动: 镜子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小结

  师:镜子的魔术有趣吗?(幼儿答:有趣)那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镜子也很多,你还看见过怎么样的镜子呢,它有什么作用?(幼儿答,教师出示ppt小结)接下来我请小朋友去找找幼儿园还有哪些镜子,像小花猫一样轻轻的下楼,注意安全。

  户外游戏【10:00——10:20】

  活动名称:手影游戏

  活动目标:

  1.学习几种玩手影游戏的手势,体验手影游戏的趣味。

  2.尝试与同伴合作表演手影小故事。

  活动准备:手影视频,投影仪,手电筒若干,创设较暗的环境。

  活动指导:

  1.指导幼儿根据视频提供的手势来进行手影游戏。

  2.关注幼儿游戏,指导幼儿进行相互的合作,不推不挤。

  集体活动 【10:20——10:50】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

  活动目标:

  1、看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纸。

  2、尝试用团、抛、踢等不同的动作玩纸,体验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餐巾纸、手工纸(红黄蓝绿)、报纸、超市的广告纸;纸箱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这是——出示纸袋。可以放什么?我在纸袋里放了,宝宝喜欢

  的纸,猜猜看是什么纸?

  2.看看讲讲。

  (1)餐巾纸(生活)---边出示边说这是---餐巾纸。

  提问:餐巾纸帮宝宝擦什么?你是怎么擦的?

  儿歌:餐巾剑?

  (擦过的餐巾纸放哪里?)

  (2)我的'纸袋里还有——出示手工纸(颜色)

  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手工纸?(红黄蓝绿)手工纸可以干什么?(可以 剪、可以撕)

  游戏:手工纸变变变,变架飞机飞飞飞……

  (3)超市的广告纸(认说日常用品)---

  提问:小朋友在广告纸上看到了什么?

  讨论:你想到超市买什么东西?

  (4)我们再看看,纸袋里还有——报纸(新闻)

  提问:报纸是谁看的?报纸上有什么?

  小结:宝宝长大了,也来看新闻、看故事。

  3.玩报纸

  (1)超级捏捏捏!(团成球)

  捏捏捏,用力捏。谁的球小?谁的球大?

  (2)抛——我的报纸球,飞起来喽!

  踢——我的报纸球,踢起来喽!

  滚——我的报纸球,滚过来喽!

  4.送纸球宝宝回家。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生活中的观察、摸等感官来发现各种各样纸的不同特征,如有些纸是厚的、薄的;有些纸是光滑的、粗糙的;还有些纸的颜色是不同的。在这里课前我让幼儿收集了各种材料,以便让幼儿们能够更好的在活动中去发现、去观察。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模板6

  一、活动目标:

  1、学会用统计记录的方法,真实记录实验结果。

  2、能利用生活经验考虑问题,大胆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设想。

  3、学会与人合作。

  二、活动材料

  1、人手一套:透明的杯子,热水瓶。温度计、毛巾。冰块、冰毛巾、冷水、鹅卵石等各种材料。记录纸、笔。

  2、每组一块记录归类板

  三、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师:这里有一杯热水,如果想知道它现在有几度,该怎么办?

  2、师:如果这杯水一直放着,结果会怎样?

  一、提出办法、猜测:

  1、师 :你们能不能想出各种办法让热水快点变冷?

  2、幼儿在纸上记录自己设计的想法。

  3、在集体中交流各自的方法。并把方法贴入表格,统计一共有几种方法。(方法相同的贴一起)

  二)、小组实验,记录结果:1、小组讨论,哪几种方法能让热水快速变冷,引导幼儿寻找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1)观察每个幼儿的实验情况。

  (2)询问个别幼儿采用某种方法的理由。

  (3)教师以幼儿没有采用的方法,与幼儿共同实验。

  2、实验结束,请每个幼儿测量实验后杯中的.水温,并记录。

  三)、交流讨论

  1、提问:你是用什么办法让热水快点变冷的?

  教师在幼儿介绍的基础上总结: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让热水快点变冷。

  2、引导幼儿共同讨论。

  (1)为什么不断地搅拌热水,热水就会快点变冷水?

  (2)为什么在热水中放入冰块,热水也会快点变冷水? (3)为什么将热水倒在一个大一点的容器中,也会快点变冷呢?

  四)、延伸:引导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

  四、注意事项:

  1、应提供给幼儿足够的纸,让他记录设想。

  2、热水的温度应具有安全性。

  3、提供给每组的水温应是一样的。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模板6篇(科学活动教案带设计意图)相关文章:

关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3篇(中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

精品科学活动教案5篇 水的作用科学教案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范文4篇 纸的力量大班科学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范文6篇(关于科学活动教案模板)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范文4篇(科学活动教案模版)

关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中班科学类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范文6篇 科学活动教案设计意图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 中班科学活动示范课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科学活动优秀教案)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模板3篇(科学活动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