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教案7篇(三峡教学教案设计)

时间:2024-01-05 20:08: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三峡》教学教案7篇(三峡教学教案设计),供大家阅读。

《三峡》教学教案7篇(三峡教学教案设计)

《三峡》教学教案1

  执教: 秀中分校 马玉琴

  开课时间: 20xx年11月25日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体味文章意境。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

  (播放三峡风光片)

  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3、请大家齐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过渡:

  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好吗?(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

  (组内代表发言)

  过渡:

  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归纳起来看:

  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山水。)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四、拓展延伸:

  过渡:

  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

  三峡大坝工程。

  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师生共同交流,多媒体展示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xx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xx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xx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xx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到20xx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请对照课文和查找的资料及图片,展开想象,描绘一下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作业:

  1 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

  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

  板书设计:

  (山)-- 奇险

  夏 湍急

  三峡 --(美)

  (水)-- 春、冬 清幽

  秋 凄清

《三峡》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补0继续除的算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大、年发电量最多、防洪效果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吗? 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板书课题:三峡水利工程。(幻灯片展示三峡工程的宏伟场面)

  师:1994年12月14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到20xx年6月1日,三峡大坝正式蓄水。

  二、创设问题情境,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课件创设情境。

  师:这是三峡工程中五级船闸的平面图。

  2、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独立阅读图中的数学信息,比一比谁的收获最多?(学生独立获取信息)

  师: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生可能会提出。

  ①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

  ②游轮平均每时航行多少千米?

  ③游轮通过每级船闸的平均时间是多少小时?

  ④三峡电厂平均每天发电多少亿千瓦时?

  3、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

  师:我们首先来解决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谁会列算式?

  生:9.843=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意义)

  师:用什么方法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算法)

  ①估一估:水位平均每天大约上升多少米? (学生可能会这样估算:9.849,93=3)

  师:平均每天上升的水位比3米多还是比3米少呢?(引导学生明白因为9.84米比9米多,所以平均每天上升的水位一定比3米还多一些)

  ②知识迁移。

  师:用以前学过的整数除法能不能帮助我们算出最终的结果呢?(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可能会想到:9.84米=984厘米,9843=328(厘米),再把328厘米转化为3.28米)

  ③列竖式算: 先学生独立尝试探索并思考。

  ⑴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上?为什么?

  ⑵每次除得的商与除数的积表示( )个( )。

  ⑶和整数除法有什么异同?

  再小组讨论,最后集体交流算法,结合学生的回答过程,教师板书,并同时质疑:9除以3商3,商写在什么位上?33等于9,9表示几个几?商的小数点应该怎样写?8表示几个几,8除以3商2,商应该写在什么位上?2乘3等于6表示几个几?当十分位上的余数2比除数小,不够除该怎么办?24表示几个几?24除以3商是8,8应该写在什么位上?

  ④小结:小数除以整数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也是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一位上。不同的是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二)游轮通过每级船闸的平均时间是多少小时?

  ①理清思路,列出算式:2.55

  ②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③教师设疑:通过试算,你发现2.55与9.843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学生汇报:计算2.5.5时,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商的个位就不够商1,应该在商的个位写0补位。

  ④用验算的方法来验证商的结果是否正确。

  (三)平均每天发电多少亿千瓦时?

  ①理清思路,列出算式:24.925

  ②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③教师设疑:在计算过程中你又有什么新发现?学生汇报:24个十分之一用25除,不够除,怎么办?

  (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当24个十分之一用25除,时不够商1个十分之一,把24个十分之一看成低一级单位的数,再添0,是240个百分之一,再继续除)

  ④巩固练习:小电脑你会计算132吗?

  (四)总结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师:通过解决三峡工程中的数学问题,谁能说一说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三、自主练习,巩固应用。

  1、第107页第1题,应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计算方法又进一步理解了除法的意义。

  2、独立计算第2题,教师巡视知道算法有困难的同学。集体订正时,强调小数除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3、第5题: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中的计算难点。教师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巡视时及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纠正。

  4、第9题:火眼金睛辨对错。

  5、第3、6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并列式解答。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讨论:计算小数除法时,商在什么情况下小于1?

《三峡》教学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3.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文章描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

  2.拓展阅读法。选择与三峡有关的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三峡》图。

  设计(一)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学习选自《水经注疏》的《三峡》。(板书文题)

  设计(二)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来吧。

  设计(三)

  电视里不断报道三峡移民乔迁新居的消息,当你为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时,你可曾想追溯三峡的过去,一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呢?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她了。(板书文题)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它叙述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课文所选《三峡》节选自《水经注》的《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三、朗读课文,正确把握节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

  1.学生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

  (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指导学生积累词语。

  资料内容如下:

  ①读准字音:

  (2)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1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段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第4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理清背诵思路

  根据文章想象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组交流,每组负责一个语段,然后选四位同学全班交流。

  1.学生明确:第1段重点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突出群山连绵的特点。“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说一层层的悬崖,一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说明江面狭窄,两岸雄峰相连,峭壁对峙,只看见一线天。突出峰峦重迭,雄峻险拔的山势。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山 两岸连山 隐天蔽日

  学生齐读第1段,想像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

  2.学生明确:第2、3、4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第2段写夏季三峡情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天水涨,江水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不能通航,突出大水猛涨。“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说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以船行之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点。

《三峡》教学教案4

  教学要求:

  1、 根据词句理解自然段的意思。

  2、 感受长江三峡风光美,热爱祖国的山水。

  教学重点:

  感受三峡的风光美。

  教学难点:

  课文描写的景、情如何在学生身上实现内化。

  课前准备:

  多面体课件

  教学模式:

  重点突破,自我探究,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重点,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自我尝试,自我探究,突破难点和重点,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并进行迁移发展,实现学懂后的学会。

  教学过程:

  一、 引题,欣赏,直观感受。

  1、长江以其雄伟磅礴的气势自古以来吸引了无数中外游人纷纷前来观光游览,它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2、欣赏长江三峡风光录象。

  3、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说说。

  二、 整体感知,把握重点。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受的句子。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图。”

  指名读,齐读,读出对长江欣赏、赞叹的感受。

  2、 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问题?——归纳:百里三峡图里有哪些景物?为什么说它是百里山水图?

  3、 从课文中找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山奇、水急、船险

  三、 学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自学第三自然段,学后交流:

  你学懂了什么?抓住哪些语句学的?

  刀砍剑劈像……像……还好像

  (2)、感情朗读

  (3)、教师适当小结。

  2、 比较第二与第三、四自然段的异同。

  同:写法相同

  异:描写景物不同

  3、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 、学习小组为单位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2) 、抓住重点词句交流探究:课文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怎样来写的?

  (3) 、感情朗读

  4、 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并指名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5、 山奇、水急、船险,充分展现了三峡风光,令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图。”

  齐读

  四、 学文六、七、八自然段。

  1、 三峡不仅风光优美,还有许多迷人的传说,神女峰即是其中之一。出示神女峰的画面,描述神女峰的形状。

  2、 齐读课文六、七自然段,指名说说故事。

  3、 学了神女峰的故事,你对三峡这幅百里山水图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4、 再读“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图。”

  五、 迁移发展

  1、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面对神奇的三峡,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故事,一曲《长江之歌》更是抒发了当代中国人对它的热爱。欣赏《长江之歌》

  2、 以“长江三峡,我想对你说”进行说话练习。

  3、 课后作业:寻找、收集关于长江三峡的诗歌故事,阅读时间交流。

《三峡》教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10个生字,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三峡的宏伟壮丽,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导学生体会祖国山河无比壮丽,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自主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10个生字,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三峡的宏伟壮丽,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导学生体会祖国山河无比壮丽,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三峡的宏伟壮丽,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导学生体会祖国山河无比壮丽,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及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谈话,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到过三峡吗?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三峡?(教师适时小结,介绍三峡)

  全班齐读课题,并介绍三峡。

  二.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语。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引导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出示本课生字,认读,正音,指导口头组词。

  4.出示本课词语,朗读,理解。

  5.指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

  二、

  1.个别分段朗读课文。

  2.评价朗读情况。

  3.认读本课生字,正音,口头组词。

  4.朗读,理解本课词语。

  5.轻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小组讨论:这首诗歌有几个小节,每小节写了什么?

  2.全班交流,归纳各小节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给同桌听,读完讨论: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再读课文,说说每个小节的意思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扩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完成作业。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三峡的宏伟壮丽,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导学生体会祖国山河无比壮丽,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感悟体会。

  (一)学习第一节诗歌。

  1.指名朗读,思考:这节主要写什么?

  2.自由轻声朗读这一节,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3.教师引导从以下重点词句中去理解、体会:

  (1)故乡的景,故乡的情。

  (2)两个爱。

  4.指导朗读这一节。(节拍、情感)

  5.师生共同总结出学习第一小结的方法,自学第二、三小节。

  6.出示学习提纲;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两个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2)说说你对这些诗句是怎样理解的?

  (3)有感情地朗读2、3小节。

  7.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并有感情朗读。

  1.反馈学习情况,并朗读体会重点词语、句子。

  2.有感情朗读。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谈话总结全文。

  2.今天的三峡还发生了哪些变化?你对三峡工程有哪些了解?

  听取、交流。

  四、自主积累,学习写法。

  自主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勾画、抄写、背诵、仿写。

  板书:

  25.三峡情

  故乡的景如梦的景

  儿女思乡情

  三峡的雨、云

  故乡的情如痴的情

《三峡》教学教案6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

  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难点:

  掌握寓学识,才力和情感于记叙之中的游记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曾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感受了江南春天的清新,也曾踏着老舍先生的足迹,领略过济南冬天的温情,正是一篇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让我们足不出户,却神游千里;身在此地,却遍览山河。今天,我们又将登上“刘大杰”号,去游历蜚声海外的巴东三峡------

  (二)、提出教学目标

  学生在课本的单元说明中寻找

  1、觅游踪

  2、赏游景

  3、悟游情

  (三)、默读课文 觅游踪

  ? 1、划出自然段。

  ? 2、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游三峡”的经过?

  ? 3、“三峡”指的是哪三峡?

  ? 4、圈出作者沿途所经过的地方

  ? 5、在板书上补充完整“三峡略图“

  (四)、细读课文 赏游景

  听听我来说西陵

  1、请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西陵峡的特点。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峡,抓住特点来介绍。

  2、议一议这部分中引用谚语、诗歌的作用

  七嘴八舌议巫峡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法,借助自学提纲自学,然后以小老师的身份进行讲解。

  1、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3、作者运用哪些手法突出景物特征的?

  屏气凝神看瞿塘

  请同学们自读后,谈一谈瞿塘峡的人文景观,也可说说你所了解的相关故事

  (五)、浏览课文 悟游情

  1、“赞叹”“恐怖”出现在哪个段落?

  2、游完三峡后的心情怎样?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六)、小结:

  一路群山高低起伏,我们的心情也高低起伏;一路的江水汹涌澎湃,我们的心情也汹涌澎湃。跟随刘大杰先生的游踪,赏一路的美景,感一路的恐怖,也留下一路的赞叹,在心中不断升腾的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七)、通过视频欣赏三峡美景

  《巴东三峡》教学反思:

  一、本课在单元的地位

  本课是学生所接触的第一篇游记,所以学习本文要了解 一些游记文体的知识,要弄清作者的游踪,把握各峡特点和两岸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特点,是很关键的。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

  刘大杰先生的《巴东三峡》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三峡的雄壮与秀丽,感受到它的雄险,它是一座中国千年文化的山水画廊,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即把握作者的游踪,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这是教学的重点。但历代文人游历三峡都是顺流而观,而刘大杰的《巴 东三峡》却是逆流观写,而且主要是写三峡山险水急 的特点,极状了形势的险恶,这就激发作者的一些想法,当社会环境恶劣,历史处于衰退时期我们如何去做?在描写三峡山水特点时还写了两处人文景观,三峡里的人文景观很多 ,可笔者却只写了昭君幼居,刘备托孤的典故,这是什么用意呢?胡人侵边,王昭君决然站起,逆身走进大漠,汉朝的历史因此而延续了百年。刘备托孤,敢逆吴魏,使天下 终成三足之势 ,这些人物都 敢于逆当时的历史潮流而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因此他们成为了历史上的两座丰碑。作者将敢逆潮而动的历史人物与三峡中的山险水急之景交织在一起写,旨在启迪人们,当历史处于衰退时期时,俊杰当敢逆潮而动,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应是《巴东三峡》的人文内涵所在,也是将景和情融为一体、寓情于景的写作寓意,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主要运用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同时教师加以点拨,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既形象直观地演示各峡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激发他们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四、教学过程设计

  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把握三峡各景点的位置。同时也了解作者的游踪,在学生读课文时,出示三峡的景观,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在把握三峡两岸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时,主要利用表格,以合作探究方式找出,同时具体品味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感受三峡山险水急的特点,解决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的突破,作者极状三峡山险水急的景物特点,但作者的情感寄托却是隐匿在昭君出塞和刘备托孤的典故中,这些人物对推动当时的社会历史起了重要作用,从而揭示出在历史处于危难时期俊杰当敢逆流而动,推动历史进步的文本内涵。

  这节课的设计,让学生不仅是和作者一起游历三峡,欣赏三峡的优美风景,更重要的是体会在游历山水中所包涵的人文精神,体会作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峡》教学教案7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咱们安阳是汉字的故乡,中国的每一个汉字都有着丰富的内涵。比如"峡"字,从字面上看,你看到了峡中有什么?(生答"山"。)往深层里想,你联想到峡中还有什么?(生答"水"。)对,词典上解释: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水因山而活泼,山因水而灵秀。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欣赏中国的峡中极品--长江三峡。

  (板书题目及作者:三峡 郦道元。)

  二、出示目标

  心中有目标,学习效率会更高。让我们一起来明确今天的学习目标。

  (投影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1.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2.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3.感悟作者三峡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读好三峡文

  我们已经接触到的几篇文言文,那么读好一篇文言文要做哪几步:读准、读懂、读美。下面我们进入第一环节。我来挑战

  读准 齐读:屏显 读准字音我能行。

  认读生字:襄陵? 沿溯 素湍? 属引? 泪沾裳(释“裳”齐读)

  读懂 齐读:屏显 准确解释我能行

  1.掌握下列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自 阙? 奔 霜? 绝? 三(释“通假字”“一词多义”现象)

  2.重点点拨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三生分)

  读美:疏通了文意,大家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谁愿意把课文美美的读一遍?一生朗读(配乐),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把听到的内容转化为美的画面。这位同学读得真美。大家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不是像屏幕上显示的一样美呢?(画面一组)

  过渡,如此美不胜收的风景,怎能不让我们佩服造化的鬼斧神工呢!

  (二)读赏三峡景

  1、(寻找美)思考:1)本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种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你能各用一个词概括出每种景物所体现出的美的意境吗?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展示,品读 明确? 提示

  山:怎样的山? 连绵高峻 高峻美(雄壮美)

  夏水:有什么特征 凶险迅疾(师范读指导)? 奔放美? 《早发白帝城》春冬:景色如何?? 清静幽美 清幽美

  秋景:给你什么感觉? 凄凉寂静 凄婉美

  2、(欣赏美)在郦道元的笔下三峡景色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除了抓住特点写景之外,还采用动静结合的笔法,使文章显得张弛有度,舒缓自然。你能具体说说吗?可以用下面的`格式

  ?“我发现了三峡的----是静态美或动态美,你看-------------------------------------。他(她)多像一个--------啊。”

  有一定的难度,启发、归纳、思考写出来,展示欣赏

  ? 例 :我发现了三峡的山是 静态美,你看,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高耸入云,遮蔽天空,挡住阳光。他多像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

  山---高峻美? 夏水---奔放美? 春冬-----清幽美 秋景---凄婉美

  男子汉? 英雄汉?? 美少女 怨妇

  顶天立地?? 风风火火? ?? 清秀文静 忧伤孤独

  高大壮实?? 闯九州 色彩艳丽 望穿秋水

  平静舒缓 激烈紧张? 静中微动 静寂忧伤

  ? 过渡:动静结合,美妙无比

  (三)读透三峡妙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的,再看课文,你认为作者的写作笔法之妙还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给大家分享一下。(小组交流展示)

  例:文章结尾去掉引用的渔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明确:融情于景;突出三峡渔夫的悲惨生活;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也渲染了三峡秋景凄凉肃杀的特点。)

  (四)读懂三峡情

  动静结合,写作笔法灵活多样,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在郦道元的笔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我提议大家把这篇美文美美的再读一遍,再领略三峡的无穷魅力,男生读前两节,要读出阳刚之美;女生读后两节,要读出阴柔之美。

  非常棒,男生读的气势磅礴;女生读的宛转悠长,把老师都陶醉了,(掌声鼓励自己)我只想说:此景未必天上有,人间只应三峡寻,本文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三峡的热爱之情,作者郦道元在文中也有一句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大家找一找(明确:良多趣味),正是作者对三峡的真诚赞美,热爱之情,才成就了这篇流传千古的佳作。

  (五)拓展延伸

  如今的三峡可以说是高峡平湖,景象更加壮美,想看看吗?大家来欣赏一组图片,看后为三峡写一则广告语。

  是呀,我们的祖国自然美景比比皆是,有张家界的索溪峪,桂林的漓江,还有五岳、黄山……数不胜数,老师想起了省实验中学顾少强老师那封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想说:中国那么美,我想去看看。我们大家呢?欢迎到内黄游玩,感受枣乡风情,祭拜人文始祖。

《三峡》教学教案7篇(三峡教学教案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