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鸟的天堂教案4篇

时间:2024-04-24 09:5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鸟的天堂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4篇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1

  教材简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二是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茫、桨”等几个生字,理解“留恋”等词语的意思,能用“陆续”等词语说话。

  2、分辨课文中写作者联想和见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会最后三个自然段。

  4、体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分辨文中描写作者联想和见闻的句子。

  体会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

  一、说“天堂”

  1、“天堂”──同学们听说过这个词语吗?说说你对天堂的认识。

  2、“鸟的天堂”──是的,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幸福的、美好的地方,那么,你怎么理解鸟的天堂?

  (让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无忧无虑生活的,快乐幸福生活的地方。)

  3、过渡:

  是的,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的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走进《鸟的天堂》,去看一看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二、看“天堂”

  1、放声读一读课文,要求:

  ⑴ 读通读顺课文,难读的生字词语可以多读几次,不懂的词语可以请教身旁的同学。

  ⑵ 思考:

  你跟着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2、交流:

  第一次:

  黄昏──大榕树。

  第二次:

  清晨──鸟儿。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树、鸟。)

  3、两次去看鸟的天堂,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请问你对哪一次看到的印象更深刻一些?对树的印象更为深刻的.举手,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到了树?(5~9自然段。)鸟呢?哪些自然段写到了鸟?(12~13自然段。)

  请你再去读读课文,你看到的是一棵怎样的树和一群怎样的鸟?喜欢树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树,喜欢鸟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鸟?

  【学法指导】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情境,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大 多

  树 奇 鸟 闹

  美丽 可爱

  作业布置

  必做【同步达标】:

  选做【创造实践】: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2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整个教学过程,以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核心,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品析、感悟、体会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紧扣特点,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篇课文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第二,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的方法相结合。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的阅历、生活体验的差异,平时观察景物的模糊性,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2.通过入境、入情、入心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初步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感受文中描写鸟的天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感悟体验大榕树的特点和鸟的特点。体会大榕树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以及群鸟快乐自由的生活。

  三、联系实际,说策略: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①阅读感悟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实践。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谈感受,读中感悟,悟中美读。

  ②情境教学法:由于本文语言精美,文中有画。教学中,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或生动的语言描绘情境;或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或展示画面再现情境),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体验,使学生对文中“鸟的天堂”产生亲近感,获得更丰富的认知感受。

  2、说学法:

  ①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是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促进不同的思维碰撞,形成对鸟的天堂的美的多元解读,丰富文本的内涵,渗透做人要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的教育。

  ②读想结合法:让学生学会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画面,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榕树的大、茂盛,鸟儿的多、快乐,感受文字的精彩和画面的妙不可言,享受语言,从而为运用语言作准备。

  四、情景交融,说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分以下几步: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自古以来,人们对幸福都充满着无限的憧憬,都渴望拥有天堂般的生活。今天,我们将一起到天堂去看一看,不过,这不是人的天堂,而是鸟的天堂(板书课题)。自己读一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或者说你会想到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⑴读准字音。

  ⑵想想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三)汇报交流,感知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

  (四)学习第一次去“鸟的天堂”

  1、我让学生自由读写描写大榕树的这一部分,边读边想边画,读完以后,想一想,说说你有哪些体会收获?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指名汇报,让学生找出具体的语句感悟体验,此时我指导学生重点理解:“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结合回答板书:大而茂盛)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榕树的大,茂盛,特别是注意肯定,鼓励学生一些好的理解句子的方法。)

  2、默读课文这一部分,然后闭着眼睛,双手平放桌上,听教学录音,注意想象这时眼前呈现的景象。

  (此处重在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感悟榕树的特点和美丽的景象。)

  3、出示大榕树挂图,指导学生看图,教师简介“鸟的天堂”。

  (五)指导有感情朗读

  1、练习有感情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此处多找几位学生读,读中悟情,我注意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2、我采用如下方法过渡:看到这么美丽的南国的树,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时你最想怎样?

  (老师也想变成一只小鸟,到大榕树上安家落户,这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

  (六)自学第二次去“鸟的天堂”

  1、我让同桌之间运用当才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部分。

  2、检查自学效果,结合回答板书(多而快乐)。

  (这时我多找几位同学发言,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当然,我应注意评价。)

  3、出示“群鸟纷飞”的挂图,我让生心无杂念地看图,请同学说出你看到的动景。

  (此处旨在引导学生感悟“群鸟纷飞”的“动景”。为下节课学习写作方法打下基础。)

  4、让学生看图,听这一部分的教学录音。

  (旨在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

  (七)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评价。)

  2.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说说你想对这儿的鸟儿说些什么?

  (此问题主要引导学生体会鸟儿的快乐,进一步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

  (八)总结全文

  (九)作业

  五、根据内容,说板书

  板书设计是课文的缩影,展现了重难点在动态中突破的过程,我以两次去“鸟的天堂”为线索,抓住榕树的大而茂盛和鸟儿的多而快乐进行板书,渗透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景物的方法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充分体现了精读课文的特点。

  一见:榕树大而茂盛

  鸟的天堂

  二见:鸟儿多而快乐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3

  课前谈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板书:天堂)

  让学生就杭州(天堂)发表见解

  一、揭题

  二、整体感知

  1、自由选读。

  挑自认为最优美或最生动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2、同桌互读

  3、点评

  师:学会欣赏往往是进步的开始。

  三、局部感悟

  1、选择角色,朗读展示。

  师:大榕树生机盎然,鸟儿们活力充沛,选择树还是 鸟?

  选择树的同学齐读(7、8段)

  选择鸟儿的同学齐读(12、13段)

  2、树、鸟分组对话。

  1)细读描写树、鸟的段落,找出描写各自特点的词

  写在黑板上,允许同桌讨论(可以是文中,也可自己想)。

  2)梳理已呈现的词语

  学生观察,自主上前修改或擦除重复词语。

  3)选用、串连词语做第一人称介绍。

  自由选择、组合准备上讲台介绍

  树:......

  鸟:...... (争锋相对)

  四、换位整合

  1、教师介入导向:文中的树和鸟应该是什么关系?

  2、变换角色朗读。(欣赏、体验)

  1)分角色朗读。

  2)谈体验

  这次读下来有什么新的.收获,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谈体验。

  师:互相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和谐

  3、教师引读第13段。

  现在允许我也吐露一下心声......

  五、拓展体验

  1、假如你是小画眉,此时会有什么感受?

  你可以像歌唱家那样唱一唱。

  你可以像诗人那样读一读。

  你可以像画家那样画一画。

  可以组合、合作完成。

  2、交流共享

  《画眉之歌》

  诗、画

  打油诗

  诗歌......

  结束语(师):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4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认识南国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榕树上中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 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掌握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

  4、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受到美德教育。

  2.理解重点语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学难点:

  学习、体会做这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理解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抓住重点语句情中研读,境中探究。

  教学用具:

  媒体课件,朗读录音,字词卡片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思考:“天堂”是什么意思?

  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二、自由读文,理解课文内容

  1、思考:作者几次到鸟的天堂?

  2、指名读第一次、第二次到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三、指导分段:

  思考:(媒体课件出示)

  1、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们”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

  2、文章开头就写了“我们”已经到了鸟的天堂么?

  3、在到鸟的天堂前写了些什么?

  4、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还是我们在鸟的天堂吗?

  5、课文可分几段?

  四、学习第一段

  讨论回答:

  1、这段讲“我们”在去鸟的天堂的路上,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你从对天气和景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我们”又怎样的心情?

  3、感情朗读第一段。

  (评析:从题目的关键词语入手,设疑激趣,直奔文章重点。文章较长,第一课时从整体入手,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围绕学习问题进行讨论,将学习活动化难为易。)

  第二节

  一、引言:上节课我们初步的学习了课文,分了段,学习了第一段内容,那请同学们思考:

  师:我们已经陪伴着作者两次游览了鸟的天堂,那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找书上的句子来回答。)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课件出示这个句子,全班齐读。)

  师:观察句子,发现了什么?

  生:有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一个有引号,一个没有呢?

  师:还有疑问吗?

  生:为什么说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师:同学们问题抓得真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教师板书: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师:好,以上问题我们在学习课文中逐步解决。

  (评析:由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感受谈起,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仅仅抓住重点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引导学生去探索。)

  二、学习新课

  师: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鸟没有?

  生:没有。

  师:那看到了什么?

  生:大榕树。

  思考:那文中是怎样描写大榕树的呢?

  (学生自由读描写榕树的语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读后交流,读懂了描写榕树的那些内容或语句?

  生:我读懂了:“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枝上有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这句话是说榕树枝干多,不可计数,也从侧面讲榕树非常大。

  生:我读懂了:“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这句话是讲榕树特别大。

  生:我读懂了:“那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这句话是讲榕树的叶子多而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大 :枝干不可计数

  茂盛:叶多而密

  师:“不可计数”怎么理解?为什么会枝干这么多呢?想知道么?

  生:想知道。(学生理解“不可计数”)

  师:“不留一点缝隙”说明什么?

  生:叶多、密、茂盛

  (出示投影:指名到黑板前说出枝、 干、 根)

  师:一起读描写榕树的语段,看有无新的了解?

  投影描写“我有机会……伸进泥土里。”的媒体投影。

  师:枝上生根也是根,为什么它会伸进泥土里呢?这说明什么?

  生:这是因为土地潮湿,垂下来才会伸进泥土里,天长日久也成了树干,这不仅说明榕树大,也说明榕树很古老。

  师:这是榕树特有的美,应该怎样读呢?(师指多名学生读这段话。)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真有感情。

  师:继续看书,还有新的发现吗?文中除了描写榕树大、茂盛外,还写了什么?

  生:还写了绿。

  师: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呢?

  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些榕树不仅绿,而且充满生机与活力。

  师:(出示媒体课件)美吗?

  生:美。

  (评析: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品词析句,感受到了榕树的大、绿、茂盛,进而感受到了榕树的美。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教师给每一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展示自己的空间,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意识。)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4篇相关文章: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16篇

加减混合教案12篇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5篇

大班社会保护环境教案范文5篇

妈妈的爱教案12篇

高二数学教案12篇

一年级交通安全主题教案3篇

小小冒险家教案3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教案3篇

有关大班美术教案范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