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坐井观天》教案优秀3篇,以供参考。
《坐井观天》教案优秀1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是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2、理解“说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了解反问句的意思,练习读出反问句的语气。
3、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进行说话训练。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卡片:
小鸟、井沿、回答、弄错、无边无际、抬头、青蛙。
2、实物:
玩具熊猫、苹果、8开铅化纸。
3、多媒体课件:
句子:
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⑵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小节:第6节和第7节的课文内容。
练习:
⑴选择正确的意思: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⑵选词填空,练习说话:
海洋沙漠礼堂森林
( )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⑶想想说说:
听了小鸟和青蛙的话,我忍不住说:“……。”
信息:信息世界
井:井盖井口井沿井壁井水井底
成语故事:九种动物图,点击后出现有关的故事题目、《成语故事》书。
动画:小鸟飞过村庄、河流、高山。
4、学具:8开铅化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交代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语和课文的`第一节。
2、读词语卡片。
3、用词语练习说话:青蛙小鸟
二、整体感知
1、练习读第2节到第7节,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3、从第2节到第7节中挑选自己喜爱的一节读给同桌听,同桌点评。
4、学生质疑。
5、小结过渡。
三、学习第2节到第5节
1、青蛙认为天多大?小鸟认为天多大?
轻声读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
2、出示:
青蛙图井口那么大天有多大
小鸟图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讨论青蛙说的话,进行语言训练:
⑴出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①“那么远”是指多远呢?
出示:“一百多里”和小鸟飞过村庄、河流和高山的画面。
②选择正确的意思:
出示: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③指导读出语气。
⑵理解“说大话”的意思:
①过渡:小鸟说自己飞了一百多里,青蛙却认为它在说大话。
②出示:“朋友,别说大话了!”
“说大话”换词练习。
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讨论小鸟说的话,进行语言训练:
⑴出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⑵复习“无边无际”的意思,有感情地读句子。
⑶选词填空,练习说话:
海洋沙漠礼堂森林
出示:(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⑷依照句式,练习说话:
①出示玩具熊猫和苹果,练习说话。
②启发学生说说熟悉的人和物。
5、练习有感情地读第2节到第5节。
四、学习第6节、第7节
1、过渡:天有多大?青蛙和小鸟的看法完全不一样,它们又争了起来。
2、指导读出争论的语气。
3、讨论:天究竟有多大?谁说得对?
4、讨论:青蛙为什么会出错?
⑴学生使用学具,教师演示课件。
⑵练习有感情地读:
③说话练习:听了青蛙和小鸟的话,我忍不住说:……。
五、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1、配乐分角色读全文。
2、拓展延伸,出示:
信息世界
井
成语故事
⑴通过“井”这个窗口,出示“井口”等词语。学生读读记记。
⑵通过“成语故事”窗口,出示一些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故事的题目。推荐全注音卡通丛书《成语故事》。
《坐井观天》教案优秀2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能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是大还是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却自以为是。课文共七个自然段,一至三段讲小鸟落在井沿上,青蛙问他从哪儿来,小鸟说他从一百多里外的天上来。四至七段讲青蛙和小鸟因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青蛙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小鸟请他跳出井口看一看。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知道故事说明的道理,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投影片或课件),课文朗读录音带。
2、小鸟、青蛙的头饰。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弄”是后鼻音,不要读成nèng。“沿”读第二声,不要读成yàn。“答”是多音字,在本课读dá,不读dā。
“别”,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沿、错”,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渴、喝”两个字右半部分完全相同,只是偏旁不同,可引导学生用会意的方法识记。口渴了需要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嘴巴,所以“喝”字是口字旁。两个字右边的笔顺是:曷。
2、写字教学。
沿:第五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弄:第五笔“横”要长一些。
渴、喝:这两个字的右半边不容易写好,要重点指导。
(三)词句教学
教学时可以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本课讲的是什么事,再想想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是什么,并找出有关的`句子。“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这两句话说明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看法是不同的,可让学生看有关课件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意思。也可以让学生用书或本子卷成一个圆筒,从筒的一端向窗外看去。这样,便会有青蛙在井里看见天很小的感觉,借以帮助学生理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大。换词理解“大话”,并把所换的词带进去朗读体会。最后两段可抓住“青蛙笑了”和“小鸟也笑了”读句子,从中体会他们都自信自己正确。
(四)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的朗读重点是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要引导学生体会小鸟试图说服青蛙,青蛙却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心情,从而读出相应的语气。注意第四段中感叹句和反问句的朗读,其中“别说”、“井口”、“那么”这几个词语可以读得稍重一些。第七段小鸟真诚告诫青蛙,劝青蛙“跳出井口”看看,要读得诚恳。
(五)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第三题是比较形近字并组词。要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在读准字音分清字形的基础上分别组成词语。可以鼓励学生多组一些词语。
第四题是“一……就……”的句子练习。先让学生读懂两个句子,并注意体会“一……就……”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即紧密地连接起前后两个动作。然后启发学生用“一……就……”说句子。如:“我们一进公园就闻到了花香。”“小狗一见生人就汪汪叫。”
(六)扩展活动
1、课外收集、阅读成语故事,开个成语故事会。
2、联系课文想象: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再轻声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想想课题是什么意思,想好了,同桌互说互听。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注意正音。
2、指名说说“坐井观天”的意思。
(四)再读课文,引导读中领会。
1、出示问题:青蛙和小鸟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小鸟认为天有多大、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3、引导想象。
(1)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如果青蛙仍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跳出井口,后来可能发生什么事、
4、最后谈谈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六)完成课后练习。
(七)进行扩展活动。
分角色表演本课的故事,可以加上自己想象的内容。通过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坐井观天》教案优秀3
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像,初步理解寓意。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能理解寓意。
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
2、小青蛙、小鸟的图片及头饰。
过程:
一、讲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你们知道他们之间发生过的故事吗?
给大家讲一讲。
板书课题:13、坐井观天
二、自学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并在自己觉得难读的词语、句子做个记号。
三、识字
1、学生当“小老师”,用手中的字卡考一考同学。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巩固识字。
四、朗读感悟
1、自读第一自然段,了解青蛙和小鸟的不同位置,并借助图画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井沿”的意思。
2、默读,找出文中小鸟笑着说的不同语气。教师相机示范。
五、讨论
1、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六、实验
1、走出教室看看天有多大,再把书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看到交流观察所得。
2、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再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对质题目“坐井观天”的理解。悟明寓意。
“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息以为是。”
七、表演朗读
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2、小组派代表带上头饰表演朗读。
八、拓展
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九、写字
抓住重点,分类指导
1、出示“信、沿、抬、际、蛙、错”6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出示“答、还”两个字,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写字经验,自主写字。
十、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坐井观天》教案优秀3篇相关文章:
★ 热门语文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