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物招领》教学设计6篇(失物招领板书设计)

时间:2023-10-19 11:24:00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失物招领》教学设计6篇(失物招领板书设计),供大家参阅。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6篇(失物招领板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失、准”等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

  2、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继续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加以运用,理解课文。区分易混的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

  2、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上那个词说句话。

  小组内进行读字、组词、说话练习。 二、读课文,感悟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干什么?

  3、植物园怎么样?同学们参观认真吗?你怎么知道的?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比比谁读得更棒。注意“可”要读出抑扬感。

  5、接下来的3、4、5、6自然段朗读,师读旁白,学生只要读说的一句话,但要结合叙述加进动作、表情等等。

  6、小组内练习,师巡视指导。

  7、各自读第7自然段,说说如果当时是自己在场会怎样想,怎样做。

  8、齐读第8自然段,师提示“会心的微笑”处要读得缓慢、高兴。

  9、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10、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

  11、各自读课文,要求:

  完整、仔细,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努力读出自己的最佳样子。

  12、反馈(选一两个段落即可)。

  学生朗读,师读旁白。

  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努力做到课文的三个“体现”。很好地体现了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有效地体现了寓教于乐,创设了符合儿童心里特征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乐学、会学,充分地体现了师生的创新精神,使得课堂教学不断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亮点”。因此,可以说,这节课又是一节师生共同成长的语文课。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失、准”等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

  2、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继续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加以运用,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区分易混的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指名读题目,正音。

  2、议一议: “失物”是什么意思? 我把一样物品借给别人用,那样物品能叫失物吗? 师简介“失物”的意思。

  3、师生演一演招领的过程。要简单。

  二、初读课文

  1、标出段序。

  2、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

  3、快速朗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反馈。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归纳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点,并相应地板书。

  5、连起来说一说,看谁说得又具体又生动。

  6、再认真读一遍课文,觉得满意了坐下。

  7、前几名先坐下的和后几名比较慢坐下的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更清晰、正确,尽量防止各自读流于形式。

  三、识字并运用

  1、指名上来抽字卡,并要大声读给大家听,一起指正(可以进行组间比赛,提升紧张感,每组叫到的人数应一样)。

  2、请刚才持卡的同学,拿着卡自由流动,用手中的卡叫另外组的同学读,最好能组词,不会读的站起来,比比哪组站起来的人数少。

  3、请站着的学生读字卡,大家给予帮助。

  4、比较读,并组词: 认()准()先()备() 队()难()失( ) 各 ( ) 五、再读课文,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六、评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

  2、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上那个词说句话。

  3、小组内进行读字、组词、说话练习。

  二、读课文,感悟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干什么?

  3、植物园怎么样?同学们参观认真吗?你怎么知道的?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比比谁读得更棒。注意“可”要读出抑扬感。

  5、接下来的3、4、5、6自然段朗读,师读旁白,学生只要读说的一句话,但要结合叙述加进动作、表情等等。

  6、小组内练习,师巡视指导。

  7、各自读第7自然段,说说如果当时是自己在场会怎样想,怎样做。

  8、齐读第8自然段,师提示“会心的微笑”处要读得缓慢、高兴。

  9、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10、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

  11、各自读课文,要求: 完整、仔细,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努力读出自己的最佳样子。

  12、反馈(选一两个段落即可)。

  三、指导写字

  四、评析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3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失物招领。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作个记号,多读几遍。

  2、组内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4、巩固字音。

  (三)、自主发现,自由交流

  1、小组合作学习。

  (1)、学习任务。

  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

  ①、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交流,朗读第六自然段。

  ②、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谁?”时,在交流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③、当学生提出“同学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④、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习说话: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3)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的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生字,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识字并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书上第二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小结:

  这是一年一班小朋友在春游时发生的一件事,为什么老师的手里会拿着一个垃圾袋呢?学了今天的课文,你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3、找学生读课题:

  认读“失”字,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失物招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检测反馈: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价。

  4、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

  读后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2、同桌相互考一考,看是否记住了字音,再互相说一说怎样记住字形。

  3、检测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⑴ 读准字音:

  借助拼音读生字。

  教师强调读准:

  后鼻音:同、工、请、双。

  前鼻音:观。

  翘舌音:失、专、准。

  平舌音:才。

  ⑵ 巧记字形:

  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

  在哪里见过这个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如:

  熟字带生字的方法:

  失──先 观──现 工──江 准──推。

  熟字加偏旁或去偏旁的方法:

  人──队 又──双 青──请 见──现 格──各。

  比较“洞──同 请──青 各──格”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⑶ 理解字意:

  练习用“级、同、工、专、队、才”组词说话。

  ⑷ 再现检测:

  去掉拼音,练读生字、词语、句子:

  自由读、开火车读。

  词语:

  班级 同学 周围 排队 请进 准备

  句子:

  ① 放学了,三年级二班的同学,在操场站好排,准备回家。

  ② 刚才同学们还围在老师身边,上课铃声一响,他们就马上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4、复习巩固:

  形近字比较,完成书后练习:

  读读比比:

  认(认真) 准(准备) 先(先进) 各(各自)

  难(难题) 失(失去) 备(备课) 队(少先队)

  四、指导书写,强化记忆

  学习写“同、工、专”:

  1、观察思考:

  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写这三个字应注意的问题。

  2、引导学生书空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练写。

  五、布置作业

  读课文并思考:

  课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5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小朋友,我班的值日生捡到了两块橡皮。请丢失的同学到我这儿来认领。

  2、揭题。刚才这叫“失物招领”。(出示,练读,注意读准“失“的字音。)谁知道什么叫“失物”?那么借给别人的东西叫不叫“失物”?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12课就叫“失物招领”。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借助拼音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

  3、反馈。老师边听学生回答边板书出人物、事情等。

  4、连起来说说,看谁说得又连贯又具体。

  三、识记生字

  1、在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组成新词的把词划下来。

  2、把圈划出的生字词读一读,再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和同桌互相读读,看谁读得准确。

  3、出现无拼音的生字,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4、指导读准字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5、开火车认读,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生字。

  四、朗读感悟

  1、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指名读。

  2、读后有什么不懂处可以向四人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请教,读懂的可以出题考考大家。

  五、思考练习

  1、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词,并用上生字词说话。

  2、看课文插图,讲讲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摘果子,巩固字词。

  2、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

  a、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b、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3、四人小组开展词语接龙比赛,看哪组接得最长。

  二、感情朗读

  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齐读、按自然段接读、男女生对读等。)

  2、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b、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3、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

  a、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

  b、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那你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三、表演课文

  1、用课前准备好的垃圾袋,请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可以自由组合。

  2、以组合的小组为单位,开展表演赛,师生互评。

  四、指导写字

  1、读读“我会写”中的6个字。

  2、观察6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觉得该提醒大家什么。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重点指导:“专”第三笔是竖折折;“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

  六、拓展延伸

  1、展示学校在开展“我不丢,但我捡”的讲卫生活动中的照片,说说自己的想法。

  2、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6

  【教材简析 学路 教路】

  《失物招领》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一年级一班的小学生到植物园旅游留下了一些垃圾,经过老师的巧妙教育,使学生主动改正了错误。所以它是是环保教育不可多得的篇章。根据教材特点,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你所在的学校有过这样的事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为什么要这么叫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明白蓝天白云、碧水清风、红花绿荫等这一切都不是必然的;都需要大家去爱护、去延续

  【学习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理解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准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垃圾废品。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扣题设疑,结合生活解题

  1、出示课题:

  失物招领

  学生齐读课题。

  2、小朋友,你丢过东西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对!丢失的物品就叫失物。

  现在你知道在火车站、机场、公园等公共场合的失物招领处的作用吧。

  3、学生再次读课题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4、简单理清学生提出的问题:

  是谁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被失主认领的呢?失主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二、初读课文

  1、电脑出示动画,配乐朗读课文,这些失物是什么?

  (小朋友丢的垃圾)

  2、明明是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跟小朋友到植物园去看看吧。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由学生字:

  读准字音,认记字型,读好轻声音节。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多媒体出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⑵ 正音,注意读准:

  翘舌音声母的字:失、专、准、双。

  后鼻音韵母的字:同、工。

  ⑶ 摘掉拼音小帽,你还会读吗?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⑷ 课文共有几小节?比比谁读得正确。

  (边读边想)

  3、标好小节:

  开火车读,如果前一人读错了,后一人将此段再读一遍。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后告诉同学们,你知道什么?

  (学生读后交流)

  2、同学们在植物园里搞了哪些活动呢?

  抽个别读第二自然段。

  (听工人爷爷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

  ⑴ 去过深圳仙湖植物园吗?你能学张大爷的样子,介绍里面的一些植物?

  (学生边说边出示仙湖的录像)

  ⑵ 觉得仙湖植物园美吗?怎样才能让这么美丽的环境保持下去呢?

  (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讨论,老师归纳)

  六、作业

  1、自由读课文。

  2、与家长一起收集一些植物的图片和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

  2、学生之间交流所收集的有关植物的图片及资料。

  3、读1~2自然段。

  二、学习3~8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3~8自然段。

  2、当同学们参观完植物园,准备回家时,唐老师说了什么话?请用 划下来。

  出示唐老师的话:

  指导朗读。

  唐老师说话时的语气怎样?平时,老师在什么情况下会严肃地说话?

  试着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的话:

  老师示范读后,让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齐读。

  3、小组合作学习:

  ⑴ 再读5~8自然段,边读边想边议:

  到底有没有同学丢失东西?

  (同学们确实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的是随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

  ⑵ 失物招领中的失物本来是指丢失的物品,在这里老师为什么把同学们丢的垃圾称为失物,让同学们去认领?唐老师的用意何在?

  4、启发情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⑴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的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⑵ 如果你是这些乱丢垃圾的同学当众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5、那几位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失物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⑴ 指名读第7段,随时纠正朗读中的问题。

  ⑵ 别的同学一边读一边想:

  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小组自由朗读,读后讨论:

  他们领回自己的东西了吗?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

  (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

  6、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他们会怎么想?谁能出来扮演一下他们?

  三、写字指导

  专字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点。

  队字的双耳旁,要强调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人字的撇留出空来。

  级的横折折撇要写平稳。

  四、作业实践活动

  找失物:

  找一找在自己的校园内或住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到垃圾桶里。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1、认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3、出示课后读读比比:

  ⑴ 学生自主读一组,比一组:

  读,积累词汇。

  比,区分每一组字。

  ⑵ 老师利用部件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⑶ 进行口头组词。

  4、汇报交流上节课的实践作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朗读全文,边读边想一⑴班的小朋友下次再出外活动他们会怎么做?

  2、说说你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如果有,今后应该怎样做?

  三、拓展

  1、演读课文:

  出示道具──一袋垃圾、废品等。

  指名学生表演课文,并随机进行指导。

  2、齐读环保歌: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不能随地扔垃圾;

  你拍二、我拍二,上街买菜用布袋;

  你拍三,我拍三,节约用水在每天;

  你拍四,我拍四,随手关灯要牢记;

  你拍五,我拍五,不能浪费一粒谷;

  你拍六,我拍六,废旧电池要回收;

  你拍七,我拍七,纸笔用完才废弃;

  你拍八,我拍八,爱护小树和鲜花;

  你拍九,我拍九,要和动物做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环境从我起。

  三、总结谈话

  谁不想听到鸟的欢唱?谁不想闻到花木的芬芳?谁不想生活在空气清新、阳光明媚、风景优美的环境中?想拥有这一切,我们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来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四、作业

  请每个小朋友都来做一个环保大使,把你所知道的每一点一滴的环保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

  【板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6篇(失物招领板书设计)相关文章: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共7篇(小学语文失物招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