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乌塔》教学设计3【3篇】(四年级语文上册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乌塔》教学设计3 1
《乌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大意。
2、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3、学习如何阅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感悟课文较深层意思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图。(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大家说说看完后的感觉。(学生自由发言。)你能想象吗,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立游玩了以上的各个地方!她就是乌塔。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小姑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
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划出后面的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所在的句子,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感知交流。
(1)读词:洗漱、惬意、号码、反驳、逻辑(2)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
三、再读探究 1.简介欧洲。
2.乌塔在欧洲都游玩了哪些地方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读一读。(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现在在意大利的罗马;即将去德国的波恩;最后要去希腊;以后还要来中国。)
3.对于小孩子单独出去玩的问题,作者与乌塔互相交流了看法,找找课文中哪几自然段是他们讨论这个问题的?并读一读。(6—9自然段。)
4.默读上述四个自然段,读完师生互动。教师扮作者问乌塔:
(1)你一个人游欧洲不怕危险吗?你的爸爸妈妈不担心吗?(“我”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
(2)你都为旅游做了哪些准备呢?(“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
(3)游玩所用的钱你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了挣旅费,“我”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5.乌塔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预设回答:独立、勇敢、爱冒险……)
6.乌塔也问了一些关于中国孩子旅游的问题,作者是怎样回答的?(学生读课文回答。)作为中国孩子,你们会怎么回答?(学生自由发言。)
四、课堂争辩
1.教师:14岁女孩独自游欧洲,这对我们来说是多么不可思议!大家同意乌塔的做法吗?
2.根据学生的观点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课堂小辩论。根据学生辩论的情况老师要随机引导、启发,使辩论步步深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必受别人观点影响。
3.教师小结:通过辩论,我们知道,我们要学习的,是乌塔独立自主、勇敢智慧的精神;而至于具体做法,则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同时,我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克服依赖思想。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
五、课堂延伸
教师:学完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收获吗?和大家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点评。)
六、作业布置
独立完成一件事,并把它记录下来。内容要真实具体,详略有当。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乌塔》教学设计3 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乌塔》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 “漱、惬、码、驳、逻、辑”六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4、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教学难点:感悟课文的深层含义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
一、导入
你们独自一个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是怎样去的?需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这节课让我们来认识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资料简介
1、背景简介。本文是作者汪晓洁在罗马的一个旅馆休息时,遇到独自游历欧洲的14岁女孩乌塔,经过与乌塔的接触和谈话有感而发写成的。
2、关于威尼斯。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位于亚得亚里海滨,由118个岛屿组成,有“水城”“百岛城”之称。它风景秀丽,古迹甚多,是驰名全球的旅游胜地。
三、初步感知
1、出示自学建议。(1)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4、教师梳理生字生词。
5、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
四、整体感知
1、学生在读书中发现问题,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1)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哪些想法和见解”。(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独立性吗?
4、出示地图,介绍欧洲,让学生对乌塔的游览线路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五、句段解读
1、晚上八点多,我疲倦地回到旅馆。这时,小姑娘正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
明确:运用排比的写法,将“我”的“疲惫”与小姑娘的“惬意”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小姑娘的悠然自得,懂得用自己的能力享受生活。
2、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明确: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乌塔认为爱孩子和不让孩子单独出门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乌塔先是举出自己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在长辈爱孩子的情况下孩子可以单独出门,然后说她不同意中国家庭管理孩子的做法,认为作者的解释是不合理的。乌塔的话不多,但是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观点鲜明,特别是她只有14岁就能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并能切中要害,这充分体现出,乌塔在生活上独立的基础是她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独立。
3、但她还是坚持:“光从电视和书本上认识世界总不完美。……” 明确:乌塔这么小就有如此见解,可见她是一个独立、勇敢、有主见、不盲从、有实践精神的女孩。
六、质疑探究
1、根据课文内容,学生质疑,教师归纳,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再次自读课文。(1)通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2)作者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塑造乌塔这个外国小姑娘的形象?
2、学生带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反馈学习情况,教师分别进行点拨,加深理解。
教师明确:(1)乌塔是一个自理能力强;生活经验丰富;热情、活泼(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计划性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旅行路线和日程……);有责任心(如: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事前准备周密(如:这一次旅行她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的孩子。
(2)作者主要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把一个有个性的外国小姑娘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如课文中1、2自然段中小姑娘“睡得正香”与“我已经筋疲力尽”、第四段中我的“疲倦”与小姑娘的“惬意”等,这样的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乌塔的个性特点,使她的形象更突出。
4、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1)提出讨论的论题:乌塔的说法和做法好不好?我们能向乌塔学习什么?(2)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人远行?我们可以怎么做?
教师明确:向乌塔学习并不是模仿她独自外出旅行,而是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意识。
(3)初步了解学生的看法后,根据该和不该将学生分为两部分,在班级进行辩论,各抒己见。(4)教师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评价。
七、课堂小结
乌塔姐姐只比我们大几岁,但却能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独自一人游欧洲,做自己想做的事。同学们有没有获得什么启发呢?是不是应该做出些改变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意识,克服生活中的依赖思想。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引导他们对“乌塔”这个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理解,让他们有所感悟有所触动。但同学们的发言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这让我觉得有点无奈。不能带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只能在教室里进行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立意识的教育,这样教学效果有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严密思维能力的训练。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乌塔》教学设计3 3
27.乌塔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2.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3.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重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难点: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生:我去过广州,我爸爸在广州打工。生:我和爸爸去过远安公园。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幻灯片。
(1)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看样子乌塔的事对同学们的触动还是蛮大的。课文讲了是什么事呢?
生:课文讲了“我”在罗马下了车,遇到一个叫乌塔的小朋友,她告诉“我”她一个人趁暑假游历了欧洲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希腊,她还告诉“我”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略)
如果能抓住要点,简单点说就好了。
生:课文讲了一个叫乌塔的小朋友一个人在外面旅游。
/ 4
很精炼。
生:课文讲了“我”在外国旅游的时候,看到一个小朋友才14岁,就一个人到外国去旅游去了。
很完整。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生:乌塔这么小就能一个人出国旅游,太了不起了。生:好能干啊!
是啊,乌塔才14岁,就能一个人出国旅游,可真不简单。可是她不是随便就出国了,她还做了不少的准备呢!同学们在读书过程中还遇到什么问题?
生:乌塔一个人出国旅行,她就不怕吗?遇到坏人怎么办? 生:乌塔出国旅游要多少钱?钱从哪儿来的? 生:她家的大人难道放心她到外面去吗?
是啊,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她的做法怎么看?让我们带着问题再来读课文,大胆的说说你的看法。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2.小组内交流讨论。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乌塔独自一人旅游欧洲,你怎么看?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乌塔这样做很了不起。(为什么呢?)她才14岁,敢一个人出国旅游。确实了不起。
有不同的看法吗?(生沉默)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
生:我不会这样做。如果我一个人跑到外面去玩,爸爸会打死我的。(笑)乌塔为什么能一个人跑到欧洲去旅游呢?
生:她爸爸妈妈知道,让她去的。(为什么她爸爸妈妈那么支持她?)生:因为她做了充分的准备。乌塔为了这次旅行做了哪些准备?
生:乌塔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
/ 4
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她还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她还自己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乌塔花了三年,做了这么多的准备,才能到欧洲旅游。她可不是打的无准备之仗哦。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乌塔为什么要一个人游欧洲呢?
生:乌塔说: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
为什么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 生:电视上的都是假的。(笑)
生:电视上的和真正的世界不一样。我上次到广州去了,看到了轮船,和电视上的就是不一样,比电视上的要大得多。还看到了大海,虽然在电视上也看到过海,但是和真正的大海比,真正的大海的浪好大,在电视上是看不到的。
说得真好。有些事物要自己亲自去感知的。(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乌塔说:中国孩子缺少很多乐趣,你认为呢?
生:我认为她说得对,中国的孩子爸爸妈妈管得太严了。要是我们也能像乌塔一样到全国各地去旅游就好了。
生:我觉得我们农村的最可怜。海也看不到,整天只看得到山。……
四、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1)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2)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3)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1)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
/ 4
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2)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五、布置实践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写一篇读后感《由乌塔所想到的》 板书:
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 中国孩子缺少很多乐趣
单身外出旅游 冒险 自立 独立精神
/ 4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乌塔》教学设计3【3篇】(四年级语文上册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3篇 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课教学设计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3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 有余数的除法例3&例4教学设计3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 第二课分组课教学设计3篇(请帮我一下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