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发展中国文化表现论文共8篇

时间:2022-10-09 17:54: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现代工业发展中国文化表现论文共8篇,供大家赏析。

现代工业发展中国文化表现论文共8篇

现代工业发展中国文化表现论文共1

  本文从现代工业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入手,对现代工业生产的产品质量、生产安全、成本管控等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制约现代工业生产管理的因素,其中包含企业管理意识薄弱、制度体系不成熟以及员工素质较低等方面的影响。对提高工业生产管理效果的建议进行了完整总结,强调应该树立先进的管理意识、完善现有的制度体系、不断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通过研究和分析现代工业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为现代工业生产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研究指导和支持。

  一、现代工业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1.产品质量问题突出。产品质量问题的出现,多数情况下都与员工的质量观念薄弱和质量意识不足有关。很多员工认为产品质量问题事不关己,每天完成固定的工作任务、相同的工作内容,会缺乏长远的工作目标。此外,部分产品最开始的设计环节存在问题也容易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最终出现。如果设计技术水平盲目调高,导致技术人员操作困难,反而容易使产品质量下降。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的质量也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如果材料和设备脱节,必然导致产品不符合规格要求,加之部分员工不规范的作业,也会严重阻碍产品质量的提升。

  2.生产安全问题突出。部分企业不重视工业生产的安全问题,单一重视经济效益,减少了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很容易导致机械设备不合格作业,为企业埋下安全隐患。此外,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不到位也会导致安全生产实践水平下降。在企业的生产工作中,应当注重生产管理机构的不断完善,避免人员冗杂,以及缺乏生产经验和安全知识的员工参与生产。目前,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营竞争环境下,企业一旦片面追求资金成本的降低,就很容易引起技术革新水平降低,导致企业生产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缩短,不利于企业增加生产活力,进而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生产安全问题需要企业的不断关注和重视。

  二、制约工业生产管理的因素

  1.企业管理意识薄弱。一旦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薄弱,就很容易导致企业内部发展涉及到的各项事务受到影响。企业的管理者需要自觉的运用已有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知识来维护企业运行,通过合理科学同时符合企业实际的问题分析,来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发挥对实践的良好规划和指导作用,进而不断成为一种内在意识。企业管理者如果在制度存在漏洞时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很容易导致企业运营失调;如果不重视企业经营管理的安全性,很容易导致生产安全隐患增加。所以,需要企业将人才管理、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和竞争创新发展各方面充分考虑到位,形成全面科学的管理意识。

  2.企业制度体系不成熟。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整体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纲要。所以需要借助生产管理规范和标准的引导力量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生产效率,维护良好的生产规律和氛围。但是,大部分的企业存在管理体系不成熟的问题,企业内部的各项经营决策没有良好的管理标准和指导,阻碍了企业的进步和健康发展。因此,应当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制定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并积极投入实践。在财务调查和统计等方面也应该关注工作的全面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管理来维护正常企业运行。3.企业员工素质较低。正是因为大部分企业的员工来源范围较广,整体的员工受教育程度较低,所以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无法保证。这些都是现代工业生产企业员工的最大特点。如果在员工培训期间的工作不到位,更加会导致员工综合素质降低。主要的员工素质低下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培训前期没有调查员工的个人意见,培训内容广泛但是没有明显的针对性,盲目依据热点设置课程,脱离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第二,没有制定较为系统的员工培训管理计划,导致培训课程不合理,进度不连贯,培训队伍建设混乱。

  三、提高工业生产管理效果的建议

  1.树立先进的管理意识。应当树立起先进的现代工业生产管理意识,做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无论是管理阶层还是被管理阶层,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对于管理者而言,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个人的管理知识水平,充实自己的管理经验,革新管理意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还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安排管理工作内容,不断提升管理工作效率。被管理人员也不应该仅仅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被管理者也应该积极反馈意见和建议,对管理效果和管理实践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构建起可循环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2.完善现有的制度体系。制度的完善是现代工业生产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应该遵循管理体系和管理知识标准要求,充分实现管理工作详细划分。对于人力资源、财务成本管控、设备维护、员工精神文化学习等多个不同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同时也应该制定完善的管理准则和管理标准,不可以局限于某一管理层面,忽视其他的管理内容之间的联系。而且,在长期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制度配合来达成管理部门整体统一,构建一个更加系统和完善的管理服务制度体系。

  3.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现代工业生产管理团队建设的重点和重要方式就在于培训课程的开展,需要关注和重视构建良好的课程培训氛围,提升培训的员工满意程度,高标准、高要求的开展各项培训活动。应该积极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生产管理培训人员进行培训授课,提升培训指导的水平,加大对培训的整体课程内容制定和培训进度把握的关注程度,提升系统化水平,带动整体培训流程更加紧密。可以提前做好课程安排,避免出现培训混乱等问题。此外,培训方式也应该多种多样,可以积极鼓励员工进行自主学习,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工业生产管理效果应该树立先进的管理意识、完善现有的制度体系、不断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企业生产和整体运作的核心内容就是生产管理,生产管理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利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做好经营决策。企业管理意识薄弱、制度体系不成熟以及员工素质较低等因素都不利于现代工业生产管理的发展。因此,应当树立先进的管理意识、完善现有的制度体系、不断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通过研究和分析现代工业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为现代工业生产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研究指导和支持,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作者:刘薇 单位:中航工业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李永春.工业生产环境下现代手工生产的价值体现[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05:43-44.

[2]尤艳丽,闫换新.面向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的物流工程实验室规划[J].商场现代化,,11:123.

[3]王小军.现代工业生产条件下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1,21:291-292.

[4]彭乐峰.美学与工业技术结合的回顾与展望――浅谈审美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03:119-122.

[5]朱正德.柔性检测技术及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应用[J].机械开发,,03:46-49.

[6]童时中.模块化理论和方法是现代工业大生产的基础[J].水利电力机械,2012,02:22-25

现代工业发展中国文化表现论文共2

  1.1 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先哲留下的一份厚重遗产。它凝结积累着民族的智慧,是全体中华民族创造的结晶。

  中国历代各大家思想流派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发展时期都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和作用,就其影响来说,其中道、佛、儒等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特别是儒家的礼学在中国的思想界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从先秦的孔、孟、荀、韩,汉代的董仲舒、班固,宋元明理学以及清学,他们都十分注重礼学,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各个时期的发展。正是由于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长期潜移默化,所以中国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伦理观念和精神力量。注重人伦政治,把礼学神学化、理学化,并强调非常严格的等级观念。显然,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思想作用。

  但是,由于礼学思想的禁锢作用和十分严格的政治等级制度,它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发展无疑也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制约作用。譬如对外来非主流文化和科学文化,以及商业文化、艺术、司法文化的排它性,导致了19世纪的中国起码比国际社会整整落后了近2,而由于儒家礼学思想的束缚,使中国文学的发展也倍受桎梏。

  2.2 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

  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各种思想流派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经常占住着主导地位,但这绝不能说儒家思想就是中国文化的全部。中国文化本身就在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正是由于它善于接受和消化外来文化的优良成果,所以它能长期地独立发展。

  在中国文化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大规模引进、消化外来文化的历史曾经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公元2~11世纪,由印度传入佛教文化;第二次是17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实施的大规模文化扩张。而这两次外来文化进入中国都曾使中国本土文化显得十分仓惶,完全处在尴尬应对的窘境之中。中国文化是在外来文化经过大规模文化渗透以后,甚至是遭到了外来文化的肆掠,才萌生了应对外来文化的举措。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在发展阶段,也受到了一系列的抵触。经过无数次的摸索、发展,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创造性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并最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之后,在与中国文化和社会实践的相互交融中,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又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不断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中国文化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质变后,已基本上奠定了中国文化开放的基石,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在光大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已经十分注重合理地、适时地吸收和消化人类其他文化的优良成果,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持续发展,世界文化才会拥抱中国。可以说,中国文化只要形成了开放的文化发展先导机制,它的发展将会是跨越式的,而在这种先导机制的作用下,中国已经形成了京都文化、海派文化、港台文化、岭南文化、环渤海文化等不同层次的文化网络,这些文化网络共同作用的结果,肯定会极大的提升中国文化的整体文化力,同时还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国力,使中国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发挥不可或缺的全面作用。

现代工业发展中国文化表现论文共3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呈现出了十分丰富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很长时间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因为其自身独特的丰富内涵,养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

  但近些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当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进行,这也导致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的问题,现代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并没有有效的进行认知,十分缺乏古代常识,而传统文化的传承缺乏,也使得现代学生出现了缺乏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等问题。

  针对这样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的指出,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更是人类文化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对语文的人文性以及工具性的统一。

  除此之外,《标准》当中还强调要让学生能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认识到我国的博大的传统文化,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吸收到民族文化当中的智慧精华。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传统古文化进行传承可以说是当代教师十分重要的责任,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教材进行密切的集合,

  并利用在教学当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来使得學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最终使得学生的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一.以教材为立足点,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从初中语文的教材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其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这些丰富的文化内涵则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只对语文的工具性进行了重视,却因此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一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过于重视对诗文的传授但却忽略了对这些诗文体现出来的文化进行传承。

  因此,本文认为,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应重视对教材当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挖掘,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

  我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的传承、发展,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正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着“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

  而以人为本的观念更在儒家、道家的思想当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尤其是儒家的思想,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直至今天,仍然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从这一点我们能够看到,儒家对于神学并不重视,而是格外的对人学十分重视。

  儒家强调人格修养,激励人应该不断的努力奋进。

  在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这一点,例如《十则》等,这些文章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当中十分重要的人生态度。

  而在古代,文人大多会表现出儒家的风范,《孙权劝学》鼓励人勤奋好学,李白也有诗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道家的思想当中,也对以人为本有着十分重要的体现。

  道家强调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在《塞翁失马》当中就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思想,而通过对这些文章进行阅读,则能够发人深省。

  古代的很多文人,在面临逆境的时候都常常利用道家的思想来对自己进行抚慰,陶渊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对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进行了体现。

  2.礼仪教育

  中华民族又被称为“礼仪之邦”,从古代开始,中华民族就有十分完善的礼仪制度。

  还以《为例》,其中写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等,都是向后人传递如何待人接物,而《礼记》更是专门对礼仪制度进行阐述的经典论著。

  这些传统美德的传承,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讲,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含义。

  3.爱国主义思想

  在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古诗文,文天祥写道“人生似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诸葛亮则在《出师表》当中写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些文章都体现了古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传统文化是十分丰富的宝藏,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包含的内容远远不止上文提到的这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需要从初中语文教材当中不断的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挖掘,从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1.课前活动,激发学生热情

  古文是比较难学的,因此很多的学生都比较害怕对古文进行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能够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一些具有独特特色的教学方法来对古文进行教学,从而让古文能够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出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的五分钟当中,利用一些课前活动来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

  例如“推荐一本好书”的活动,很多学生都推荐了外国的名著,但对于我国的古典文学却很少有人会推荐。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我国的经典名著,我国的古代文学大多篇幅较长,例如《红楼梦》共有一百零八回,如此大量的古代文学阅读量学生往往是不愿意主动接触的,

  教师则可以从《红楼小讲》等一些对红楼诗词的讲解当中入手,吸引学生主动的对《红楼梦》进行阅读。

  2.品读鉴赏,提高学生欣赏水平

  对于传统文化来讲,古诗有着十分重要的传承作用,而古诗文更是对古人思想精华的凝缩。

  因此在对古诗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审美,在更好的欣赏优美的诗词过程当中吸取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

《使至塞上》当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十分经典的一联,在对该诗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引导学生对其中的场景进行联想,

  从而理解王维“诗中有画”的意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这一联进行改写,从而更深刻的让学生了解到每局最后一字的妙处,例如“大漠孤烟立,长河落日悬”就缺乏了原文当中的动态美感。

现代工业发展中国文化表现论文共4

  我们现在的挑战是:我们怎样在与强势文化的交流中,保持一种清醒的文化主体意识,既汲取对方的营养,又不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维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独立性?

  首先讲什么叫文化?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讲,文化就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和理论的结晶,它包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等,跟一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密切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就是历史的载体。我们说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朝代,而是指整个中国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有五千年。

  所以,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它的文化主体性失落了的话,那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历史中断了,它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丧失了。因此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一点现在正受到巨大的挑战。

  在当今世界,随着国际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化的开放和交流势不可挡。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因为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将是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文化交流的前提是多元文化的共存,如果世界文化的发展都趋向一元的话,那么既无法交流,也无需交流。

  可惜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也在向全球化发展。当今世界上一些强国的强势文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

  我们讲强势文化,其实说得坦率一点儿,就是美国文化。在现在世界上,美国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这种强势文化正以非常强大的力量和速度在向全球推进,它不仅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同样也在影响着那些有着古老历史文化传统的欧洲国家。所以目前在欧洲,不管是法国也好,西班牙也好,德国也好,同样也都在思考对于美国文化这样一种流行的强势文化,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应对的问题。

  于是,维护多元文化的存在,保持和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可以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民族最关切的一个问题。不然的话,自己民族特有的历史、传统、精神都会在强势文化的影响下,慢慢地消退。而失去文化主体性以后,这个国家的独立性也就丧失了。

  但我们不能采取抵制的办法,说我们干脆不交流,这是不行的。当前有一些国家,特别是伊斯兰国家,有时候就会采取一些完全排斥外来文化的办法来保护自己。比如现在的伊朗,甚至一些美国的歌曲音乐都不准放,这样能不能解决问题呢?绝对解决不了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文化交流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所以,现在的挑战就是:我们怎样在与强势文化的交流中,保持一种清醒的文化主体意识,既汲取对方的营养,又不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维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独立性?

  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一百多年来,我们实际上都在面对这个问题、处理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解决没有?没有解决!不但没有解决,形势还越来越严峻,在今天的中国人中,懂得自己民族文化精髓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因此,在我们重新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回顾一下百年来的经验教训是十分必要的。

现代工业发展中国文化表现论文共5

  纵观中国文化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每一次的变革,都与当时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这样说,环境决定发展方向。中国文化的发展环境,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方面来讲:

  3.1 文化的全球化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知识、信息和人的创新活动提升到空前重要的地位,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正在向世界性的文化转变,并在文化的时代主题、国际潮流、传播形式和社会作用等方面,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主要表现在:第一,各种文明共存共赢,每个民族的文化进步都必须在开放条件下实现;第二,文化多样化对政治形成了强大的反作用;第三,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软力量”,增强文化的贡献力才能形成综合竞争优势;第四,全球化的文化市场逐步形成,跨国公司在全球文化产业中举足轻重;第五,文化传播走向信息科技时代,创新成为文化进步的强大杠杆。

  3.2 加入WTO

  中国文化制度与WTO的对接也将会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一方面西方文化最为优秀和先进的部分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它包括现代商业管理、企业管理、财政管理、文化教育管理,公共行政管理过程等等。另一方面,西方又把他们的文化垃圾通过各种渠道塞进了中国的文化市场。

现代工业发展中国文化表现论文共6

  谈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论文

  1.工业建筑设计的现状

  近年来工业建筑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科技产业化与产业科技化共同发展。这两者一方面给工业建筑创作提供了多种建筑手法,另一方面也给工业建筑的实践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样工业建筑在发展中不断的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在借鉴民用建筑中比较流行的建筑手法的同时,也不断的谋求自身的新的发展。

  目前国家正在迅猛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采取了很多有利措施,比如新建一些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的建设带动了城市商业区、住宅区、能源供应区的开发建设,使得工业建筑类型与城乡整体文化环境关系日趋紧密,从而成为城市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对旧城区老厂房的结构改造也显得行之有效,这样使得一些大型骨干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随着施工工艺技术的发展,不少国外现代工业建筑中高新技术、新工艺也被引进,这样使得工业建筑形式在不断发展中日趋完善,从而实现了标准化、多样化。特别是多高层厂房、现代交通能源建筑等一批新型工业建筑的出现,不仅满足灵活性、通用性的要求,还大大节约了土地。

  2.进行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2.1开放性原则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一些高科技产业、通讯业等都非常重视自身发展,采取各种手段加大企业的透明度和对外自我宣传的力度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以便打入国际市场,有的把自己的工业理念作为一个参观点,间接的做成了工业旅游项目,为此,这个过程中就建筑设计方面布置了适宜对外开放的参观路线,在参观途中还可以接触或购买该企业宣传的展销产品。

  2.2主导性原则

  当今的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方面不仅要抓住自身企业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还要考察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情况,以便找出差距,及时采取措施。目前竞争不仅仅来自于国内,改革开放的实施也使很多国外企业加入竞争中,为了更好的发展,企业在进行工业建筑设计时自我形象应该具备主导性原则,要积极的做好对外自我宣传、加强企业与外界的沟通。从前那种对外封闭自守的建筑设计概念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要想把企业做活做大,就必须使企业具有新的功能概念,努力营造环境优美、选材精致、造型新颖、跟进发展步伐的国际工业建筑体系。

  2.3安全环保原则

  现在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已得到了一些控制。俗话说“安全第一,环保先行”。这不仅仅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更重要的是考虑到眼下整个地区、国家以至全人类的安全。在整个工业建筑设计初期,作为设计者就应该秉着此项原则,结合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特殊情况,并对工艺流程有所了解,以便合理布局,避免日后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除此以外,有些工业涉及到半导体、医药以及生物化工、原子能电站等,这些企业在建筑设计中需特别创造一些洁净工作区间,以防止各种辐射给人体带来损害。

  3.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

  3.1工业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省地

  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利用,各种能源都在逐渐匮乏,特别是今年来工业建筑等大型建筑的大规模新建,使得土地面积减少速度加快。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节能省地必须放在首位。 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的利用也较为普遍。目前很多工业企业不断引进先进技术,严格控制发展新增加工业建设用地,发展节能型工业厂房。

  3.2工业建筑设计的人性化趋势

  当今社会在不断进步, 人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在逐渐加大,而工业建筑的设计主体也从以生产设备为中心越来越朝着以人为本方向发展。因此人的因素在建筑中的作用就越来越显得重要。工业建筑中的空间及环境与人相融合,这样就需要在建筑设计的初期把人性化这个潜在优势尽可能的发挥,让人们置身于工业建筑的良好环境中产生归属感、生活感和亲切感 , 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标。

  3.3注重工业建筑的社会文化职能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人类文明组成的工业及工业建筑,同样也承担着文明继承和发扬的责任。现代社会的工业建筑不再仅仅是生产活动的场所,也应作为传播文化的场所。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应充分发挥地区性及地域性的文化特点,将工业建筑的特点、功能与民族、文化、企业相结合,发掘并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追求工业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协调。比如北京国家体育场、北京香山饭店以及上海世博会中国标志性建筑等等,这些无疑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工业建筑新象、新趋势,他们诠释着这个国家的独特的文化底蕴。 3.4工业建筑设计的可延续性 一个建筑有着它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它可能是体现一个时代的标志。也可能是记录某个时代发展历程的依据。我们可以通过对建筑的探索和寻觅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族和国家,在它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

  种因素的作用,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建造设计过程中,对于工业建筑的技术改造和合理利用越来越得到重视,适当保留可以延续历史记忆,为企业留下深厚的企业文化,这样也有利于更好的保护人类特有的文明。

  3.5工业建筑的多元化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差异,这种情况在工业建筑中也是存在的。近年来由于国际贸易往来的逐步扩大,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现象也慢慢展现出来。建筑场地的地域性文化差异、企业文化及品牌不同、民族性的各异加之大量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境外”设计事务所的参与,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工业建筑逐步走向多元化。在接受全球性的同时,承认各民族、地区和地方文化的价值,在平等合作互利竞争的同时, 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跨文化的、有特色有个性的工业建筑。

  4.结语

  虽然现在工业建筑发展已逐步完善,但是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工业建筑设计思想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内部和外部应该相互结合,尽量使两者能够相辅相成。总的来说,工业建筑设计需要回归艺术。随着高科技产业区迅速蔓延,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工业建筑的使用者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不断增长,产品生产和更新换代周期的不断缩短,对工业建筑以及工业建筑环境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在日常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学习,为这个行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林建,李旗.工业建筑形象的发展与创作.工业建筑.

[2] 刘德华.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J].新建筑.

[3] 铁军,王雪松.工业建筑的技术运用与表达[J].工业建筑.

[4] 黄兴元.工业建筑的文化表现.建筑学报

[5] 蔡荣.浅谈现代工业建筑发展趋势.建筑科学.

[6] 李芗, 魏晓红.新世纪工业建筑设计的思考.

现代工业发展中国文化表现论文共7

  传统文化的给养

  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有力凭证,中国传统文化中蘊含的思想精髓引领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发奋图强,锐意进取,

  而中国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如昆曲、书法和传统刺绣技艺等也为中国的大美增添了一抹亮色,引来无数外国人士来中国探寻钻研,流连忘返,

  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急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把它传承下去。

(二)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在思想方面,中国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沿袭着中国的传统思维,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在做人做事上恪守着中国的传统准则,

  在得意失意时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追寻本我,探究人生的终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人乃至中国政客的精神支柱,是中国古代维护国家政权的精神纽带;

  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技艺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手中不断发扬壮大,中国人靠中国特色传统技艺使中国人的'生活更加具有美感,使生活充满意境和乐趣,在传统男耕女织的时代里,成为了中国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三)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依托

  中国走向世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随着韩国文化凭借韩剧在世界各的的推崇和热衷,中国也急需借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让外国人更加向往中国,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新一代的大学生,更要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托,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积极影响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提高受教于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对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它摆脱了以往以知识学习为目的的学习模式,

现代工业发展中国文化表现论文共8

  现代工业工程拓展方向论文

  摘要:现代工业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应基于现代工业工程的内涵,将绿色制造理论融入到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中,弥补现有理论和方法的不足,注重绿色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渗透,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统一,这样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现代工业工程;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在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度融合的大环境下,生产经营环境对现代企业而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面临着一个个新要求新挑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使协调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步。随着现代工业工程在可持续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不仅通过减少单位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资源消耗,提高生产过程有效性等方式节约资源,而且特别开始注重采用先进的以“绿色”为中心的生产方式使系统减少消耗不可再生资源,达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制造

  制造过程就是把各生产要素转变成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会消耗资源并产生废弃物,从而伴随着污染的增加、环境的恶化、能耗和原材料的高消耗等问题,这些都亟待制造业去解决。人、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和谐是制造业未来的发展目标。绿色制造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损耗,实现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也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设计顶层规划和路线图,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绿色制造作为五项重点工程之一,可见其重要性。绿色制造是指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再利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应的现代制造模式。资源消耗最低利用率最高,对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小,协调发展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其标志性体现[2-3]。

  可以看出,绿色制造是一种环保型加工生产方式,它通过采用科技含量高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改变落后的生产加工方式,合理开发使用并循环利用资源、能源、材料,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地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已然成为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我国地大物博,资源环境多样化,但另一方面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并且还存在着资源能源浪费的问题,我国的GDP约占世界的4%,可是我国的石油、煤、钢材和水泥的消耗量却分别约占世界总消耗值的7.4%、31%、31%和40%。因此要实现现代化目标,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是整个生产系统的转型[4]。而绿色制造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造业体现,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统一的有效途径。现存的工业核心要向资源有效利用方向转变,走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少污染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努力实现经济长远、低碳型、节约资源和绿色制造型发展。

  二、现代工业工程

  现代工业工程以系统化为手段,以特定经济效益为目的,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工业工程通过合理配置与利用各生产要素与资源以提高生产率和质量。它追求的生产率提高是指社会总生产率,也就是社会物质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便是减轻对环境破坏的程度。现代工业工程强调系统整体优化,致力于有效把握经营生产各环节,要求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任何阶段都应做到资源消耗的减少,同时还需要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等。由此可见,现代工业工程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推动可持续发展。现代工业工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开始关注协调生产与环境间的关系,研究范围不再仅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扩大到企业内外部资源及其环境,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保护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和维护生态平衡,努力保障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不断地融入工业工程的理论和实践中,现代工业工程开始系统地考虑产品的环境特性,改变人们对产品制造和使用的认识,推动传统制造向现代先进制造转变,而且对自然环境、社会与生产系统三者关系如何达到协调统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等这些内容的思考不可避免地成为目前工业工程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5]。

  三、现代工业工程绿色化方向发展探讨

  现代工业生产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环境的严重破坏等负面效应。究其原因,在于众多企业在生产或制造过程中多以开环系统为主,即从投入原料、生产产品、使用产品到最终报废后丢弃,产品发生报废问题后被废弃投入环境中;还有工业工程提倡的资源节约主要是对单个产品资源消耗的减少,但伴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产量明显会扩大[,为了适应生产需求必然发生以耗费更多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局面,这也是造成现在的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为了实现现代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若还像以往只考虑生产率、成本和质量显然已不能满足,还必须考虑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维护,需要将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生态平衡三位一体。企业的开环生产模式,如精益生产、大规模定制等等带来了线性增长模式与生态环境割裂,而循环生产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循环生产方式有多个层面的侧重,其中在企业层面侧重于绿色制造[6]。另外,工业文明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仅出现在生产的'末端,而是贯穿于生产过程及其前后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如果能够提前对各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防,那么就会大大减轻环境所面临的问题。绿色制造系统是一个闭合循环的复合系统,它对系统的优化不再只是针对生产阶段,而是不断扩展到多次循环使用的扩展生命周期。

  制造业的绿色化是一种先进的考虑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的现代制造模式。绿色制造这种循环生产模式相对已往的开环生产模式综合运用了现代制造业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管理技术和环境技术等多种现代技术,特别重视提高人的素质,以人为图1绿色制造系统循环生产方式本,改善人机关系,实现高效率、低能耗及清洁化的工作过程,以保证产品功能,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为前提,注重资源和能源节约,做到对环境危害最小化。所以,现代工业工程研究逐渐向绿色化方向发展,减少产品及过程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着眼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以小于或等于再生资源的再生速度利用再生资源,优化利用效率和加强对非再生资源的替代能力,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融入绿色制造的工业工程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工程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将绿色制造与工业工程相结合运用到生产实践中,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许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工程的研究中引入绿色理念,开始注重产品及生产过程绿色化。例如德国就已跨出了低碳经济和绿色制造求发展的坚实步伐,德国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核能安全部长加布里尔指出,如果在制造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德国工业就可以每年节省约1000亿欧元。可见绿色制造引入现代工业工程既有利于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又有利于解决产生的环境问题。工业工程在推行绿色化理念过程中,使现代生产逐渐向绿色制造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落实。

  四、结语

  我国目前工业能耗达到全社会能耗70%以上,工业排放污染已然成为污染的主要来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难点都在工业。绿色制造对中国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对把我国从制造大国打造为制造强国也尤为重要。绿色制造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模式,在促进工业生产优化方面与工业工程有着共同的学科基础[8]。将绿色制造技术融入工业工程,绿色制造为工业工程带来了新的思维模式、技术、方法,工业工程拓展了绿色制造的应用领域。同时,二者结合可有效地推动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工业发展中国文化表现论文共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