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的村庄改造研究3篇(宁波新农村改造名单)

时间:2022-12-21 23:51:17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基于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的村庄改造研究3篇(宁波新农村改造名单),供大家参考。

基于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的村庄改造研究3篇(宁波新农村改造名单)

基于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的村庄改造研究1

  鑫源乡鑫源村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

  为有序推进村庄规划建设与环境整治,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进程,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佛发?2010?6号)文件精神,现就我村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与建设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规划先行、节约用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出、稳步推进,政府引导、民主管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村庄建设规划体系,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达到村庄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美化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

  采取“突出重点,先行试点,分期实施,稳步推进”的办法,计划用1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鑫源村示范村的规划建设与环境整治任务。

(一)规划目标任务。按照“因村制宜,突出特色,改善环境,促进发展”的原则,高标准编制村镇规划,构建示范村规划体系。

(二)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目标任务

  1、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即村庄主要道路硬化、绿化工程:村庄组级主要道路平整、硬化,道路两旁净化、绿化;建筑物整饰工程:村庄建筑物达到风格基本统一、色调基本协调、窗檐基本规整的标准;房前屋后平整绿化工程;农户庭院整洁,并种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人居环境;饮水清洁工程:保护水源地、保障人畜饮水质量,实施集中供水;农村节能推广工程: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等绿色清洁能源;圈、厕、厨改建工程:开展猪圈鸡舍、厕所、厨房的改建,根治全乡污染源头,有效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垃圾及农肥集中堆放处理工程:垃圾和农肥集中堆放,进行简易的无害化处理;村庄污水有组织、成系统排放工程:污水集中汇集,避免污水横流的现象,从根本上杜绝蚊虫滋生。

  2、电力电讯。加强供电设施与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实施农村通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供电实行“一户一表”,对供电线路进行整治,减少交叉、跨越,并与电信线路实行隔离。“十二五”期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固定电话入户率达95%以上,移动通讯信号覆盖率达100%,100%农户用上安全电。

  3、公共设施。积极配套和完善文化、娱乐、医疗等公共设施。文体活动场所可与打谷场统一设置,综合利用;村委会设立村务公开栏、科普宣传栏、阅报栏、旗杆等;中心

  村设立卫生室;建连锁化“农家店”或便民商店。

  4、住宅改建。按照“使用功能方便合理、日照充足、通风良好”的要求,对农民住宅采取抹灰粉刷、加檐、平改坡、外装饰、改建外立面等多种方式进行整治与改造。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住宅内设水冲式卫生间,逐步取消分散的户外厕所。大力推广建房新图集,新建住宅使用耕地的农户不超过120平方米,层数以2-3层为宜,体现单体建筑个性与整体风格和谐统一,形成地方特色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村庄风貌。

  5、村容整治。农户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率达到90%以上;公共活动场所设置公厕,标准不低于30-50m2/千人,建筑面积不低于30m2;家庭散养家畜做到人畜分离,合理集中布置牛栏畜养用地;逐步取消分散的户外生活垃圾池,实行集中处理。拆除影响村庄规划和村容村貌、压占道路红线与地下管线、河道控制线、高压走廊、公共绿地、文物古迹等违章建筑物及其他设施;对废弃池塘、沟槽进行平整,优化村庄出入口环境面貌。

  6、生态绿化。按照人均不低于的标准布置中心绿地及公共活动场所绿化场地,充分利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及宅间空地种植经济作物和乡土树种;推行农作物秸杆还田或用作禽畜饲料;对公用池塘进行定期清淤,保持水面洁净。

  7、防灾减灾。地处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村庄及时修建防洪堤、截洪沟、泄洪沟、护坡、挡土墙等防灾减灾设施。杜绝在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山洪冲沟等地质危险和隐患地段新建建筑,对此地段上的建筑要逐步迁移到安全地带。公共活动场所要设置灭火器等防火、灭火设备。2层以上住房应进行抗震设防设计。

  8、文化保护。列入县级以上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按已批准的规划实施保护;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建筑和公共建筑,有关专业部门要进行充分论证,确定保护、修复的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整治;对古树名木进行登记,挂牌予以保护,不得砍伐、移植、出售,不得在古树名木树冠直投影外5米范围内进行影响其正常生长的各类活动。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支部书记组长,陈邦友、杨能娥担任副组长,张建军、罗明友、慧心骑为成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定期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检查和通报。

(二)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根据各户的经济水平、自然条件、产业特色等,按照“不求其大,但求其美”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一批“传承历史文化、巧借山水景观、反映地方特色、体现田园风光、融合现代文明”的新村庄。

  要以产业为支撑,突出发展旅游型的新型村镇,促进经济发展

(三)完善政策,构建平台。一是盘活土地,筹集建设资金。在节约用地的原则下,实行总量控制、占补平衡,边建设,边复垦;二是加快人口聚集。鼓励农民进集镇生活、居住,对条件恶劣地区的分散村民实施集中搬迁;三是完善机制,鼓励多方投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鼓励集体、个人及社会各方参与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经营。

(四)整合资源,项目带动。积极向上申报项目,重点争取国家扶持,加快通村公路建设步伐,推进组级公路硬化;加大对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配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以沼气池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并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切实改善村容村貌;以水毁农田的恢复、堤渠塘堰的维修、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农村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逐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办好村文化活动室、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加快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村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基于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的村庄改造研究2

  文章标题:管理改造村庄建设

**县按照“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县城、小城镇和小康村集中,生产生活设施向城镇和小康村集中,实行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针对农村自然条件、产业发展、村庄基础等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推广“四种模式十大类型”,建设新农村,取得良好成效。

  依托产业建新村模式培育和依托产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出路在工型。我县工业园、西牛、嘉定、大阿、铁石口、大桥6个乡镇临近县工业园、食品工业小区、铁石口工业小区、大桥工业小区的200多个村小组,组织大批农民到工业园、工业小区培训和务工,人均月平均务工收入800元以上,相当于务农收入的3倍以上。二是优势产业型。我县今年拿出近300万元扶持脐橙、烟叶、甜玉米、生猪生产,使脐橙、半夏等10大优势产业规模变大,据初步估算,今年脐橙可实现产值3亿元、甜玉米及加工产值2亿元、生猪亿元、水产亿元,等等,农民从10大农业产业中人均可获益1600元以上,加快了农民致富,发展了农村经济,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三是亦工亦商型。我县按照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联动的思路,引导农民进入城镇,发展非农产业。

  搞好规划造新村模式为引导农民走城镇化发展道路,我们按照“以人为本、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把县城与小城镇、小康村、工业园区与农业基地、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和建设,形成了一个县城、16个小城镇、240个小康村“三位一体”城镇化规划体系,加快农民向县城、小城镇和小康村集中,推行四种类型,加速城镇化进程。一是城市小区型。我们聘请了深圳设计院专家搞好了**县城第三轮总体规划修编。二是城镇商住型。我们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16个建制乡镇规划修编。在小城镇,规划了既有新农村特色又有商品房功能的社区化新城镇。三是山岗别墅型。我们坚持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住宅美化、过道净化、环境洁化为主要内容,按照“适当集中、科学布局、节约耕地、体现小康”原则,建设小康新村。四是农村社区型。按照“农村社区化、社区城市化、城市生态化”要求,用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指导农村新社区的建设。

  整理改造变新村模式我县坚持把旧村庄整治与农村新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建设分布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新农村。一是扩建治理型。对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采用部分保留、部分新建的方式进行改造,在其周围扩建新区,吸引周围自然村向新区集中。二是保留治理型。对原规划建设还好的村庄,按照“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整体美化”要求进行改造治理,使旧貌换新颜,旧村变新村。小江镇新店子新农村示范点,按照“三横三纵、一溪两岸”整体规划,分住宅区、产业区、休闲区、服务区建设新农村,并搞好“三清三改”,建成了一个具有小桥流水、江南特色的新村。

  自然和谐出新村模式通过长期不懈地植树造林,**县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我县利用和发挥绿水青山的自然山水优势,实现山水、田园、民居、道路、绿化和谐统一,建设生态庄园型新农村。如,大塘埠镇长岗上连塘新农村示范点按照“一座山头一幢房、一片果园一口塘、一栏生猪一个池”形式建设小康楼,建成了**独有的生态农庄型新农村。西牛镇牛颈村罗屋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采取“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办法,组织全体村民户平集资1300元,大规模地进行“三清三改”,建设了一个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的自然生态新村。

《管理改造村庄建设》来源于.com,欢迎阅读管理改造村庄建设。

基于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的村庄改造研究3

  顺应村情民意搞好村庄改造

*****村位于*****,**村有*个村民小组,户家庭,户籍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外来人口余人,有自然村落组成,全村总面积平方公里。

  二00七年九月镇党委对村级支部进行调整,建立了党支部,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内涵式发展上做文章,在精细管理上下功夫,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积极探索,认真实践,着力于经济工作和社会事业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2008年3月镇第一期新农村建设村庄改造工程拉开了帷幕,**党支部紧紧抓住契机,注重村庄改造的时代性、实效性,以前瞻性的发展眼光,合乎村情的整体布局,统筹兼顾,全盘考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使村庄改造工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在规划布局阶段,根据八大改造建设项目,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党员会、座谈会、发放村民告知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集思广益,征求意见,党支部书记**带领班子和规划设计人员深入村宅现场进行科学决策,规划论证,结合村情精心规划,合理布局,注重实效;工程实施阶段,带领组织党员干部、村民骨干、志愿者队伍顶烈日,冒酷暑,穿家入户,做好施工协调和质量监督;组织小分队拆除违章,整治环境,美化家园。经过近一年有条不紊的改造建设,村庄基础设施显著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以整体提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为目标,新建主干道,拓宽次干道,硬化入户路,新建便民桥,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通过生活污水纳管集中排放,疏浚村沟宅河,改造低压水网,全面改善水环境;建设公共厕所、垃圾房、农宅墙面白化、拆除违章搭建,整治宅前屋后环境,建设中心绿地,组团绿化和牡丹公园,营造清洁、文明环境,为了方便、丰富村民生活,建起了集贸市场、茶室、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乐,全面提升村级公共服务能力,凸现出农村的新气象、新风貌,被确定为村庄改造的示范点,接待了大批市区镇各级领导的视察参观,被评为上海市村庄改造先进集体,上海市美好家园示范村。

  为了确保村庄改造的成果,在长效管理上完善机制,充实人员,增投财力,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区域的保洁保绿管理机制,在垃圾存放收集上全面桶装化,改变以往每户随意放置,杂乱无章、苍蝇滋生的不雅现象,村级公共设施专人管理,联防队协助,做到管理全覆盖,常态化,使村民感受到:实事工程有成效,长抓不懈环境好。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引领人,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的宏伟目标,村庄改造工程的有序推进,顺利实施,取得成效,给了我们深深地启迪:实事工程合乎实情,顺应民意,共同参与,注重实效。

基于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的村庄改造研究3篇(宁波新农村改造名单)相关文章:

检察机关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3篇(新时代检察职能促进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3篇 农村规划新农村建设

县交通运输局新农村建设挂点帮扶工作总结报告2篇(年交通运输局驻村工作队总结)

2022年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汇报2篇 乡镇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市委开展新农村建设2022年工作总结报告2篇(年村镇建设工作总结)

乡镇2022年度上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汇报2篇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乡镇

2022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主要工作总结范文2篇 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计划3篇 帮扶单位帮扶村的工作计划

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3篇(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汇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3篇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