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7篇 中班科学活动示范课

时间:2023-10-02 11:25: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7篇 中班科学活动示范课,供大家参考。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7篇 中班科学活动示范课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萌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分享、参与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及大胆操作、积极表达的能力。

  3、鼓励幼儿在玩中积极探究调制泡泡水的方法,初次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小朋友吹过泡泡。

  2、材料准备:一瓶调好的泡泡水;水、吹泡泡工具、洗洁精、盐、

  洗衣粉、面粉、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肥皂水、

  擦手抹布、记录表、粉笔、黑板。录音机、磁带。

  3、场地准备:户外草坪。

  活动过程:

  1、出示调好的泡泡水,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提出问题,幼儿相互讨论。

  “你准备怎样调泡泡水”?

  3、幼儿认识各种材料后,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自由探索与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参与指导。

  问题:哪些原料能够调出泡泡水呢?

  重点指导:(1)启发幼儿认真思考、尝试区分哪些材料能调出泡泡水,并作好记录。激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2)提醒幼儿注意操作卫生,不乱撒泡泡水,不将泡泡水吹至小朋友身上、头上,不争抢工具。

  4、幼儿汇报吹泡泡的发现。

  讨论:你用哪些原料调出了泡泡水?怎样调的?你还有什么发现?

  5、集体游戏:吹泡泡比赛。

  6、活动延伸:幼儿自由在户外吹泡泡,观察泡泡在阳光下的变化。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2

  教学意图:

  风车是幼儿极为喜爱的、制作简单的一种玩具。无论何时,都能玩。在玩风车过程中孩子们发现纸做的风车很容易就破损坏掉,“用什么纸制作风车更好”成了孩子们争论的话题,他们都要自己制作风车,并且还提议要进行风车比赛。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有趣的风车》,让幼儿在制作风车、玩风车的过程中探索什么纸适合做风车。

  教学目标:

  1、制作简易风车,体验制作乐趣。

  2、通过玩风车探索什么样的纸更适宜做风车。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

  纸张(报纸、宣纸、瓦楞纸、手工纸、挂历纸、皱纹纸、锡纸)、吸管、安全钉若干、幼儿个人猜想记录、集体记录表。

  2、经验准备:

  有玩风车的经验,知道制作风车的方法,在玩的过程中提出提问,对什么纸适合做风车有了疑问并做了猜想。

  教学重点:

  记录根据风车转动情况,并与同伴交流分享。

  教学难点:

  探究不同纸张风车转动的实验过程。

  活动过程:

  1、说一说。

  (1)引导幼儿回忆猜想制作风车的纸张。

  教师:猜想了哪些纸适合做风车?

  幼儿:报纸、手揉纸、瓦楞纸、宣纸、图画纸。

  (2)分享自己的猜想。

  教师:你是怎样猜想的?为什么?

  幼儿:瓦楞纸结实,不会破。

  幼儿:手揉纸柔软,会转得快。

  幼儿:图画纸硬,会转得快。

  教师:怎样才能知道你的猜想是否成功呢?

  2、做一做(制作风车)。

  根据自己的猜想选择纸张制作风车。

  3、玩一玩(感知风车的转动)。

  让幼儿到户外动手玩一玩自己亲手制作的小风车,让幼儿感觉、发现谁的风车转得更好。

  4、想一想(由分享个人验证结果引出集体验证表进行经验梳理)。

  教师:你的验证结果是什么?是哪里出了问题?(引导幼儿分析“为什么用瓦楞纸、皱纹纸制作的风车转不起来”。)

  教师:你的风车转得很快啊,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样的纸制作的?(引导幼儿总结什么纸适合做风车)

  5、评一评(集体验证结果,选出最适合做风车的纸)。

  教师:能转动的风车是哪些纸做的?哪些纸最适合做风车?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区域活动时到手工去制作风车。

  教学评析:

  活动生成源于幼儿在玩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材料也是根据幼儿猜想,提供了生活中常见而又熟悉的纸张,如报纸、挂历纸、锡纸……并使幼儿在户外游戏和玩中充分感知和探索,让他们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科学就在身边。活动中让幼儿自我猜想、自我验证,在游戏中引导幼儿积极主动探究“什么纸张最适宜做风车”。活动游戏性、操作性强,体现了让幼儿在做中感受,做中学习的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流畅,环节层层递进,教师的提问启发性强。活动中记录方法新颖,采用实物(具体纸张)记录的方法,既具体形象,又缩短了幼儿记录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探究纸张的适宜性。

  活动可以更开放一些,如不一定非得让幼儿猜想哪一种纸张适合做风车,可以让幼儿猜想哪些纸张适合做风车,然后让幼儿制作多个风车,这样幼儿可以将几种纸张制作的风车进行比较(也可以与同伴比较)从而得出更科学的答案。

  教学反思: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都是老师为孩子先准备好材料,幼儿只要制作就行了,这样就剥夺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而这次我为孩子提供了多种制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脑筋选择材料过程中包含了丰富的学习内容,而且孩子们对于自己选择的材料很喜欢,制作风车的过程也十分顺利。

  优点:

  问题是孩子学习的开端,也是教师了解孩子的窗口。本活动正是抓住了孩子们在玩风车的过程中提出“用什么纸制作风车更好”这一问题生成的。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发展的过程,也是他们积极思维、发展个性、培养良好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过程。

  不足:

  由于前期经验铺垫不够充分,有的幼儿因为对制作风车的方法不是很熟练,所以即使选择了适合做风车的纸张也没有得到成功的体验。针对此种现象,教师并没有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恰当把握时机,当老师知道有的幼儿想用皱纹纸做风车后,老师没有急于否定,而是等幼儿发现皱纹纸做的风车转不起来时,才引导幼儿分析“为什么用皱纹纸制作的风车转不起来”。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活动的闪光点,教师能抓住这些教育契机及时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中成长起来的,但他们不懂得去付出爱。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同时也培养幼儿的爱心,感受家庭的幸福。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判断5以内的数,并根据物体的数量多少进行分类。

  2、对分类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晨间学习儿歌《我家有几口人》。

  2、房子平面图5张,分别标有数字1、2、3、4、5.

  3、5以内不同数量的实物卡片人手一份。

  4、画笔每人一支,幼儿用书第1册第30-31页。

  活动过程:

  1、根据儿歌《我家有几口人》,复习5以内的.数。复习儿歌《我家有几口人》,回忆家里有几口人,并说出它们分别是谁。

  游戏《我家有几口人》。请幼儿随意的走动,边走边念儿歌。念完儿歌时,教师说:“我家有3口人”,幼儿赶紧找3位朋友亲密的抱在一起;如果教师说:我家有4口人,幼儿就去找4位朋友亲密的抱在一起。

  2、学习按物体的数量多少进行对应摆放。

  请幼儿自选一张喜欢的实物卡片,与同伴交流,说出实物的名称和数量。

  出示房子平面图,观察这5座房子是分别贴有数字1、2、3、4、5,请小朋友根据自己卡片上实物数量的多少将卡片贴到相应的房子里。

  教师与幼儿共同检查,是否有宝宝送错了家,为什么?请个别幼儿纠正。

  3、游戏《找找好朋友》,进一步理解5以内的数。

  结合幼儿用书,将数量相同的物品用连线的方法连接起来。

  延伸活动:

  课间活动或晨间锻炼,组织幼儿结合儿歌继续玩《我家有几口》的游戏,让幼儿在说说、玩玩中做到动静交替的活动。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

  一.活动内容:

  有趣的沙漏

  二.设计意图:

  幼儿在玩电脑的时候注意到了那个计时的小沙漏,于是大家关注起计时的问题来,开始研究哪些东西可以用来计时,古代和现代的计时工具有什么不同,等等。由于时间概念比较抽象,运用沙漏这种古老的计时工具是帮助幼儿感知速度的快慢,理解时间概念的.较好途径。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比较、观察、判断探究沙漏速度与漏口多少的关系。

  2.交流和分享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四.活动准备:

  1.用饮料瓶制作的沙漏、饮料瓶若干、钻有不同漏洞的饮料瓶盖。

  2.细沙、漏斗。

  3.幼儿每人一份记录表、笔。

  五.活动过程:

  1.观察沙漏,引起兴趣。

  2.制作沙漏

  (1)幼儿讲述制作沙漏的方法,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示范操作。

  (2)教师介绍不同材料,请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制作不同的沙漏,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表上。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实验情况,并给予帮助或指导。

  3.交流实验结果

  (1)幼儿互相交流实验结果。

  (2)集体分享实验结果,并讲述实验经验。

  通过交流,幼儿获得漏口少则沙漏漏得慢,漏口多则沙漏漏得快的知识经验。

  4.引发新问题

  沙漏中沙子的多少是否会影响沙漏的速度?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常见的豆制品,知道豆制品是黄豆做成的。

  2.通过观察活动,知道豆制品的种类很多,乐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吃过的豆制品。

  3.喜欢吃豆制品,知道豆制品有利身体健康。

  二、活动准备:

  1.几种常见的豆制品(如:豆腐、百叶糕、豆腐干等)。

  2.有目的`地挑几种豆制品及其它不是豆制品的(如:牛奶、面包、鸡蛋等)放在桌上。

  3 . 每个小朋友一只碗和一把勺子。

  三、活动过程:

  1 . 品尝豆浆,引出黄豆。

  师:宝宝们,看!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谁来猜猜看?(出示豆浆)师: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来尝尝看好不好?

  ——幼儿品尝豆浆师:原来是豆浆啊!那宝宝们知道豆浆是用什么做的吗?

  师:真聪明,都将使用黄豆宝宝做的。(出示黄豆)师:谁来说说黄豆是什么样的?(黄黄的、圆圆的、表面光滑的)

  2 . 出示豆制品,让小朋友自己说说。

  师:黄豆宝宝本领很大,它除了能做成豆浆,还能做成很多东西。

  师: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呀?

  ——请幼儿上来介绍。(从颜色、触摸感、软硬程度方面介绍)老师在旁帮助。

  师:你们介绍得真不错!

  3.引出豆制品概念,认识其它黄豆制品。

  师:用黄豆做成的东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豆制品。

  师:你们吃过豆制品吗?你吃过哪些豆制品?”

  师:“为什么要吃豆制品?”

  小结:“豆制品营养丰富,豆制品中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它能使我们的身体变强壮,能增强我们的身体抵抗力。”

  4.让幼儿区分豆制品。

  师:“王老师不小心将豆制品跟其它东西混在一起了,你能帮我把豆制品找出来吗?”

  幼儿到桌上从各种物品中找出豆制品,并放到前面的桌上。

  老师和幼儿一起检验,找出错的,并纠正。

  师:“你们真能干,表扬宝宝们!王老师请你们吃豆制品好不好?!”

  5.幼儿品尝豆制品。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比较三个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知道物体间的大小关系具有相对性。

  2、体验用彩泥“种树”的快乐。

  活动重点:比较三个物体之间的大小,感知物体间的大小关系具有相对性。

  活动难点:学会尝试寻找排序规律:由高到矮或由矮到高,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

  活动准备:每个幼儿三块大小不一的'彩泥,画有小树的绿色卡纸(由小至大3张),吸管、剪刀、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请幼儿“乘坐”各种车辆(摩托车、电动车、轿车等)进入“高速公路”。

  引导幼儿讨论:

  怎样解决废气污染的问题,如何净化空气?

  “新的高速公路造好了,我们乘车参观一下吧!”

  2、请幼儿自制小树苗:

  请幼儿将卡纸上的小树沿线剪下,并在后面贴上吸管。

  请幼儿捏泥:

  “种树需要泥土,我们先把泥捏好。”(将泥团圆)

  请幼儿种树:

  “一团泥上种一棵树,请注意:‘大泥上’种大树,‘小泥上’种小树。”

  引发幼儿小组讨论:。

  引导幼儿找出种得不合适的树,如最大的树种在小的泥块上。

  “怎样种树才最合适?”

  (可以将树由高到矮或由矮到高排序,在将泥团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规律进行排序,最后将树一一对应插上。)

  请幼儿操作,并进行修正。

  3、请幼儿参观种好“树”以后的“高速公路”:

  引导幼儿乘坐不排废气的“车辆”,并互相检验。

  引导幼儿观察“高速公路”上的绿化。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知道风的形成是由于空气的流动。

  2、通过操作,知道风能产生动力、风的大小能影响物体移动的速度这些特性。

  3、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乐于尝试。

  活动准备:

  牛奶纸盒和泥工板人手一份。风车、自制彩带、纸制青蛙若干。事先对于空气的知识有一些了解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1、通过感受扇子扇在脸上的感觉了解风的形成。

  t:我们已经知道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现在我用扇子对着你们周围的空气扇一扇,你有什么感觉呢?

  t:为什么你会觉得身上凉凉的呢?风是怎么来的呢?

  小结:空气动起来了,风就来了。

  t:现在,我再用扇子扇一扇你们,看看,有了风,把你身上的`什么地方吹的动起来了?

  2、了解风的特性。

  (1)风能产生动力(出示风车、纸制青蛙、彩带)

  t: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让空气动起来?(出示辅助材料)先请个别幼儿尝试。

  t:我这里有一些玩具,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玩具?现在他们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我们怎么样想办法请风来帮忙让他们动起来?(提示幼儿可以交换玩)

  t:你是怎么让他们动起来的?

  小结:跑一跑,扇一扇,吹一吹都能变出风来,有了风,就能让一些东西动起来。

  (2)风的大小影响物体移动的速度(出示牛奶盒子、泥工板)

  t:跟风玩游戏开心吗?还想不想继续来跟风玩一玩游戏?(出示泥工板和牛奶盒子)我这里有泥工板和牛奶盒子,谁来试一试,用泥工板让牛奶盒跑起来。

  小结:

   我们可以用泥工板靠近牛奶盒子的底部朝着一个方向扇一扇,牛奶盒子就能向前跑了。(两人一组找空地方比一比)

  t:(请几个幼儿到前面来比一比)刚刚谁的牛奶盒先到达,谁的晚到,为什么会这样的?

  小结:

   原来风大,东西就跑的快,风小,东西就跑的慢。

  活动延伸:

  t:那到底风大好呢,还是风小点好呢?(观看视频)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7篇 中班科学活动示范课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6篇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范文3篇(科学活动教案模版)

中班语言狼来了教案4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狼来了

中班美术教案10篇

中班数学图形教案9篇 中班数学图形数学教案

实用的中班科学教案3篇(适合中班的科学教案)

大班纸科学活动教案精彩11篇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模板4篇 科学活动优秀教案

精品中班语言活动教案6篇 中班语言教案设计意图

中班语言刷牙教案4篇 坚持早晚刷牙中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