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讲稿3篇 鄱阳湖生态经济规划馆

时间:2022-10-26 14:40:39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讲稿3篇 鄱阳湖生态经济规划馆,供大家阅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讲稿3篇 鄱阳湖生态经济规划馆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讲稿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析

  前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的经济特区。国家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世界性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发展背景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在未来发展中,鄱阳湖地区既肩负着保护“一湖清水”的重大使命,又承载着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为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我国大江大湖区域综合开发提供良好示范,特编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8亿元,年末总人口万人。

  现实基础

  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节器,年均入江水量达145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径流量的%,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拥有丰富的鱼类、鸟类等物种资源,是全球95%以上的越冬白鹤栖息地,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鄱阳湖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鄱阳湖地区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连接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该区域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挑战与机遇 未来一段时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能源资源需求将大幅增加,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环境保护压力更加突出;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区域竞争力较弱,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不多,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不足,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惯性依然较大,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绩综合考评体系尚未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强化污染综合防治的宏观统筹机制仍然存在障碍。

  战略意义 鄱阳湖流域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又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鄱阳湖地区是江西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环境承载能力较大。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遵循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理念,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有助于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示范。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强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开发建设,是从江西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 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和谐构建鄱阳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形势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重大实践,必将对江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 影响。

  制约环鄱阳湖发展的因素 由于受经济、社会、政策和 历史 等因素,还有人口、经济、资源的多重压力,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负荷日趋加重,并且日益恶化。当前,鄱阳湖区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水生态失衡、土地植被退化、污染状况加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1.水生态失衡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水系流域面积万km2,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2.土地植被退化

  江西是南方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主要分布于鄱阳湖水系“五河”流域中、上游及鄱阳湖滨湖地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04 hm2,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使鄱阳湖区土壤肥力退化、土壤污染和土壤酸化日趋严重。3.污染状况加重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鄱阳湖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鄱阳湖的污染物来源于降水、地表径流和人湖河道等,污染物主要来流域内的生活用水、工业 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人江河汇集于鄱阳湖,鄱阳湖水质污染呈上升趋势,局部水域污染严重,水生生物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鄱阳湖已具备富营养化条件。4.生物多样性减少

  鄱阳湖湿地,己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之一,也是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著名的“珍禽王国”,吸引了许多珍稀濒危水禽,越冬珍禽种类多,数量大,由于不断的泥沙淤积、人工围垦和捕涝量上升等,鱼类资源趋向衰退。

  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举措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不只是环境的 问题,而是环境、发展 和人与 自然 和谐发展三种内涵的有机统一体,本质上体现了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观。因此,只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把当前和子孙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进行经济和 社会 建设。在此基础上,突出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为以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更多有利的条件。

  1.做好区域一体化文章,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

  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把鄱阳湖区域的治理和人民的利益一体化,健全经济和生态一体化的统一管理机制,对鄱阳湖的开发治理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不仅要充分发挥 交通 运输 网络 系统的作用,构建区域性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系统,还要鼓励鄱阳湖区域各市县的政务信息、经济信息、科技 信息、文化 教育 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医疗卫生信息、旅游 与交通信息等资源建立统一的网络系统,强化环鄱阳湖区域的资源共享。

  2.优化产业构建,探索市场一体化的管理机制

  创新鄱阳湖区域的发展机制,有效地探索市场一体化,以市场来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和优化三大产业的布局及各产业内部的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整体素质,同时和区域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环境相协调,明确分工,强化协作,进一步促进区域内外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再者,要建立能与国际接轨的市场运作规则,统一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机制,同时以 法律 的形式确立市场运行规则,培育一体化的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开展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推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最后,要强化商贸流通体系,构建区域内外的产权交易共同市场。3.加快推进环鄱阳湖区域综合环境治理一体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 科学 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的鄱阳湖经济生态区,首先,要围绕鄱阳湖区域周边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建设,树立大环保的观念,建立全面的环境管理体系和推进清洁生产,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的手段,促进资源的有序、高效开发和利用;再者,要实施人工控湖工程,调蓄长江及“五河”洪水,大力加强沿湖及湖内污染治理,进一步促进湿地生态功能、效益与优化管理;最后,要坚持从鄱阳湖区的湖区系统的角度,对湖区生态环境系统的形成、演化过程、影响 与控制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 研究,关注环境变化对湖区的影响,促进湖区的可持续性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建设

  要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宏伟目标,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就必须把“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一条主线,作为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推行。从鄱阳湖区现状及生态经济区建设目标来分析,其“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促使城市和乡村取长补短,并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上实现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城乡一体化作为结果,是要创造具有城乡优点而无两者缺点、宜于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生存环境。作为城市与乡村在经济、文化、人口、生态、空间等要素交融、协同发展的过程,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在20世纪后期已经不同程度地启动,在21世纪又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纳入了这个过程。

  城乡一体化,作为鄱阳湖区建设的一个目标,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经济内涵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从事较低效率的一产业转入城市从事较高效率的二、三产业的过程,是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对江西来说是实现“民富省强”的过程。社会内涵

  城乡一体化是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参与工业化、现代化并分享工业化成果的过程,包括享受不断提高的工资收入以及公平享受城市全面公共服务的过程,是广大农村居民向城市集中,转变生活方式并实现“全民小康”的过程。空间内涵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现代城市物质、技术、人才及文明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是农村不断发展、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是现代新农村全面建成的过程。可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的城乡一体化不是传统的以城市利益为主体、较少考虑农村甚至以牺牲农村为代价的旧的城市化道路,而是统筹城乡发展优势互补共赢的新型城市化之路。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谋求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协同发展,谋求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乡村居民提供大致均等化的公共服务。[2] 一体化的特征

  鄱阳湖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至少应具备以下五个特征:

(1)城乡一体化是城镇与乡村在经济和空间上的整体协调,合理布局;

(2)城乡一体化是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和新型城市化同步发生相互促进的;

(3)城乡一体化是双向发展的,不是全部乡村都能变为城市,也不是城镇的乡村化,是城镇与乡村互相吸取先进因素,摈弃落后因素的一种双向和谐演进过程;

(4)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包括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精神、文化、社会发展的内容不可忽视;

(5)城乡一体化应消灭城乡对立和缩小城乡社会差别,但是城市与乡村在规模、形态和景观等主要方面的差别不能消灭。城乡差别应体现在特色上、产业布局上,这是永恒的,只是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3]

  一体化的必要性

  2008年全国的城镇化率是%,江西的城镇化率是%,鄱阳湖经济区的城镇化率还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针对鄱阳湖区的特色和建设目标,其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应突出三个方向:工业向生态工业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约化经营集中,农民向中小城市集中。工业向生态工业园区集中是谋求聚集经济效益的有效路径。城乡一体化以“工业向园区集中”为实施路径的起点,引导产业走集约化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产业聚集过程同时也是人口聚集的过程,是市场购买力聚集的过程,是第三产业市场发育扩张的过程,生态经济区建设将为改善城市产业结构、扩大城市就业机会提供空间依托。鄱阳湖生态区的意义:

  生态经济区,是生态环境与 社会 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各个领域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区域。其实质就是以可持续发展 理论 为基础,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与 方法,遵循生态学 规律 和经济发展规律,对全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结构改善和功能强化,在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各类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促进湖区经济和社会健康、持续、稳定与协调发展。

  加快建设国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国家一项重要战略,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

  参考文献:光明日报2010-4-1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启示作者: 李剑 黄新建

  参考文献: 大江网-江西日报2010-02-22 参考文献: [1] 赵其国.论鄱阳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C].内陆湖泊暨鄱阳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文集,江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2006,1:10-17.[2] 曹义虎.关于鄱阳湖资源深度开发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江西水产科技, 2004,(1):2-7.[3] 王万山.生态经济 理论 与生态经济发展走势探讨[J].生态经济,2001,(5).[4] 张田生、张晓东.关于“建立环太湖经济区”的思考[J].唯实,2000,(10).[5] 胡乐飞.立足两个基本认识、做好三篇文章,推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J].理论导报,2008,(5).[6]吴人坚.生态经济区建设原理初探[J].生态经济,200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讲稿2

  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8亿元,年末总人口万人。

  第一章发展背景

  第一节 现实基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第三节 战略意义

  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坚持科学布局,促进协调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促进跨越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

  第二节 发展定位

——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第三节 主要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2009年~2015年为先行先试、强基固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2016年~2020年为深入推进、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2009~2015年重点规划期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生态文明社会初步构建。

  第四节 功能分区

——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高效集约发展区。

  第三章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第一节 湿地保护

  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

  第二节 污染防治

  加强生活污染防治。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第三节 绿色屏障建设

  构建生态廊道。加强植树造林。

  第四节 血吸虫病防治

  加强综合治理。提升防治能力。

  第四章 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

  第一节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提高优质粮食生产能力。开发绿色有机农产品。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生态农业服务体系。

  第二节创建新型工业体系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专栏3:新型工业产业基地

● 光电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基地

● 生物产业基地● 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 优质钢材深加工基地● 炼油及化工产业基地

● 航空产业基地● 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

  第三节培育现代服务业

  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服务业。

  着力发展旅游业。

  努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

  大力拓展金融服务。

  专栏4:服务业重点项目

● 生态旅游基地● 传统文化产业园

● 红色旅游文化产业● 服务外包体系建设工程

● 现代物流基地● 特色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全文发布

  第五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统筹布局、适度超前、安全环保、集约用地原则,加快水利、交通、能源和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形成与建设生态经济区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第一节 强化水利设施

  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加强主要圩堤和河道治理。

  完善灌溉排涝系统。

  第二节完善交通体系

  铁路建设。公路建设。

  水运建设。机场建设。

  第三节保障能源供应

  建设重大能源项目。开发可再生能源。

  完善电力传输网络。加快油气管网建设。

  推进能源节约。

  第四节健全信息网络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政务统一应用平台建设。

  电子商务基础平台及服务系统建设。

  农村信息网络建设。

  专栏5: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 水利保障体系工程 ●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工程

  程

  能源供应体系工●

  第六章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第一节建设绿色乡村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富裕文明、安宁祥和的美好家园。优化村庄布局。打造生态家园。树立文明乡风。

  第二节创建生态城镇

  营造宜居环境。引导绿色消费。完善社区功能。

  第三节促进社会和谐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人才支撑和就业服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专栏6: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工程

● 生态创建工程● 生态景观工程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

● 农民知识化工程● 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工程

  第七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以省会城市为核心,区域其他5个中心城市为重点,加快构建鄱阳湖城市群,形成以点带轴、以轴促面的城镇集群发展模式。

  南昌 九江 景德镇 鹰潭 新余 抚州

  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第三节带动革命老区发展

  提升发展能力。推进扶贫开发。加大扶持力度。

  第八章深化改革开放

  第一节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推进市场一体化

  第二节 推动生态环保机制创新

  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保长效机制。积极推进相关改革试点。

  第三节扩大开放合作

  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切实加强国内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国际生态合作。

  第九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加大国家支持力度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加强金融政策支持。给予重大项目支持。

  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

  第三节加强监督检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讲稿3

  摘 要 随着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环鄱阳湖经济区”的建立,要确立区域一体化的意识,积极促进市场一体化机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推进环鄱阳湖区域综合环境治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环鄱阳湖区域;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

  一、引言

  生态经济区,是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各个领域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区域。其实质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对全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结构改善和功能强化,在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各类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促进湖区经济和社会健康、持续、稳定与协调发展。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国际性的重要湿地,江西人民的“母亲湖”。主要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和抚州6个设市区以及周边的11个县市,本区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状况方面都具有类似性,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水陆结合的自然区。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强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开发建设,是从江西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和谐构建鄱阳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形势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重大实践,必将对江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就此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提出一些战略性的思考和策略,必将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产生很强的实践意义。

  二、制约环鄱阳湖发展的因素由于受经济、社会、政策和历史等因素,还有人口、经济、资源的多重压力,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负荷日趋加重,并且日益恶化。当前,鄱阳湖区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水生态失衡、土地植被退化、污染状况加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1.水生态失衡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水系流域面积万km2,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千百年来,由于人类的不断开发利用,鄱阳湖一直在变化中。近年来,由于不断的围垦、“五水”的泥沙淤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湖泊出现萎缩,河道淤积相当严重,水质量不断下降,湖区水资源、水生态面临严峻挑战。

  2.土地植被退化

  江西是南方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主要分布于鄱阳湖水系“五河”流域中、上游及鄱阳湖滨湖地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04 hm2,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流入江河湖库,致使出现了严重淤积现象,泥沙的淤积使湖库行蓄防洪能力降低,同时由于汛期长江洪水对鄱阳湖水的顶托作用,使得在汛期往往出现“小流量、高水位;小洪水、大灾情”,加大了防汛的压力,加剧了水患灾害,使鄱阳湖区土壤肥力退化、土壤污染和土壤酸化日趋严重。

  鄱阳湖自然植被主要包括森林植被、湿地植被和沙生植被。鄱阳湖区森林覆盖率较低,低于江西省平均水平。鄱阳湖区现存天然森林植被主要是次生林,是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下

  同原生植被经长期逆向演替形成的。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鄱阳湖区周围低山丘陵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一些采伐地未能及时更新,有的成了疏林地,有的演替为灌草丛,甚至有些地方由灌草丛进一步沦为荒山荒地。鄱阳湖湿地植被面积2262km2,自岸向湖心,植被呈不规则的环带状分布,但近50多年来,因受人类和自然因素干扰,湿地植被带完整性遭破坏,湿地植被分布面积逐年减少,生物量逐年下降。

  3.污染状况加重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鄱阳湖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鄱阳湖的污染物来源于降水、地表径流和人湖河道等,污染物主要来流域内的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人江河汇集于鄱阳湖,鄱阳湖水质污染呈上升趋势,局部水域污染严重,水生生物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尤以赣江和信江、乐安河水系为甚,湖区中的农业非点源污染也比较严重,目前鄱阳湖水质的无机总氮含量大于毫克/升,磷酸态磷的浓度大于毫克/升,鄱阳湖已具备富营养化条件。

  转贴于 热点论文网 种减少到80年代的101 种,20多年时间减少了18 种,一些物种正在消失或严重退化,绝大多数水生经济植物趋于绝灭。

  三、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举措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不只是环境的问题,而是环境、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种内涵的有机统一体,本质上体现了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观。因此,只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把当前和子孙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在此基础上,突出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为以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更多有利的条件。

  1.做好区域一体化文章,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

  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把鄱阳湖区域的治理和人民的利益一体化,健全经济和生态一体化的统一管理机制,对鄱阳湖的开发治理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不仅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网络系统的作用,构建区域性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系统,还要鼓励鄱阳湖区域各市县的政务信息、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文化教育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医疗卫生信息、旅游与交通信息等资源建立统一的网络系统,强化环鄱阳湖区域的资源共享。

  2.优化产业构建,探索市场一体化的管理机制

  创新鄱阳湖区域的发展机制,有效地探索市场一体化,以市场来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和优化三大产业的布局及各产业内部的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整体素质,同时和区域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环境相协调,明确分工,强化协作,进一步促进区域内外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再者,要建立能与国际接轨的市场运作规则,统一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机制,同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市场运行规则,培育一体化的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开展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推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最后,要强化商贸流通体系,构建区域内外

  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是实现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大机遇。一个地方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既要找准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又要争取外

  部支持,借力发展。新余的产业优势在哪里?在新能源产业。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光伏产业为龙头,以风电产业、节能减排设备制造为补充的新能源产业,产业基础较好,比较优势明显。正因为如此,国家科技部将“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这张名片授予我们。这是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也是我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争当先行者,实现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大历史机遇。更为重要的是,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以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个战略品牌,争取国家给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各种扶持政策,有助于我们集中政策、项目、资金、资源,加快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为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持久强大的支撑。

???

(四)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是引领我市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放眼当今世界,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大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依赖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去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一趋势不仅将催生新的技术革命,而且将使整个人类的价值观和工作、生活方式都因此而改变。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国际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正在酝酿新的突破,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将成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引发全球产业重新洗牌。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遵循了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理念,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找准了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这一重大战略,把握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契合了新余发展实际,引领了未来发展方向,是关系新余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助于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有助于探索并走出一条我市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路子。

???

  二、切实把握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本质内涵

??? 深刻理解和把握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本质内涵,是全面推进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我市被科技部授予“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这既是对新余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对城市发展的要求;既是对经济建设的要求,也是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文明建设的要求。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核心是加快发展,特色是新兴产业,关键是科技创新,重点是项目建设,目标是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为使大家更好理解和把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简要阐述。

??? ?第一,核心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科学认识和自觉把握所得出的历史结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但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位仍未改变,发展不足是我市相当长时期的主要矛盾。从这一基本市情出发,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这是我们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是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我市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根本途径,也是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核心所在。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不单是指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50平方公里范围,也不单是指“一大二小”新能源产业发展,而是要把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作为引领全市发展的龙头工程,全面推进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思想,要在全市上下形成高度共识、高度默契,并转化为自觉、持续的共为。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其总体思路是:以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为切入点,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我市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发展定位是:建设新型工业城、科技创新城、文明生态城,努力把我市建成经济发展快、创新能力强、生态环境好、文明程度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主要任务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科技创新力度,切实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到2012年,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其中,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力争12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20亿元,力争1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650亿元,力争7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力争3200亿元。因此,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平台决不仅仅是一个工业园区,任务决不仅仅是发展一个产业,而应把新余整个市域面积作为一个整体,从规划到建设始终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并以发展实际成效检验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成效。

??? 第二,特色是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发明、应用而出现的部门和行业。当前主要指的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技术形成的产业。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必须与新能源产业密切相关,必须以新能源产业为主要支撑。科技部之所以把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这块牌子授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新能源产业起步早、基础好、发展快、特色鲜明,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具有比较优势。目前,全市已注册新能源企业21家,在建项目18个,投资总额645亿元,投产企业11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基本形成了以光伏产业为核心、风电产业和节能减排设备制造业为补充的“一大二小”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方面,龙头企业赛维LDK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多晶硅片生产企业,两个硅料厂全面达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纯硅料生产企业。同时,一大批光伏上下游配套企业向我市加速集聚,基本形成了“硅料-铸锭-硅片-电池-组件-太阳能应用产品”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风电产业方面,江西力德公司拥有未来20年公司发展所需的核心原料,与国内最大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成套设备供应商已结为战略合作伙伴。节能减排设备制造业方面,华电电力螺杆膨胀发电机应用,是目前世界上回收利用各类低品质热能发电的首创技术,参加了2009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材料博览会,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正是我们具有良好的技术储备、产业基础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产业集群,我们依靠新能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新材料是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新材料产业已投产的企业有8家,锂材料、镍材料、太阳能硅、石英陶瓷坩埚等技术在全国乃至世界皆具比较优势。此外,在钢铁产业方面,我市也涌现了以铝包钢、钢绞线、冷轧矽钢片为主的金属压延等高新技术产业。在新兴农业产业化方面,集科技农业、休闲农业和农耕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进展顺利,以新余蜜桔、高产油茶、苎麻、铁观音茶叶等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些特色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力争到2012年,新能源、钢铁、新材料三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600亿元,其中,新能源1400亿元、钢铁1000亿元、新材料200亿元;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0家(2009年为21家),销售收入150亿元。真正使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这块牌子名副其实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讲稿3篇 鄱阳湖生态经济规划馆相关文章:

2022安全法制演讲稿3篇 法制与安全演讲稿

学会感恩演讲稿模板7篇(演讲稿《学会感恩》)

英语口语演讲比赛的演讲稿3篇 口语演讲比赛 英语

的竞选班主任演讲稿7篇(竞选小班主任演讲稿)

感恩的父母演讲稿3篇(写感恩父母的演讲稿)

国旗下校园安全演讲稿3篇 冬季校园安全国旗下演讲稿

幼师师德师风演讲稿范文3篇 关于幼师师风师德的演讲稿

升学宴演讲稿5篇(办升学宴的演讲稿)

有关大队长竞选演讲稿范文5篇 竞选大队副队长演讲稿

关于医院竞聘上岗演讲稿3篇 医生竞聘上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