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购物》教案5篇 超市购物教案活动延伸

时间:2024-01-05 20:26: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超市购物》教案5篇 超市购物教案活动延伸,以供参阅。

《超市购物》教案5篇 超市购物教案活动延伸

《超市购物》教案1

  一、活动目的:

  为了让幼儿体验生活,增强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的兴趣。本园组织大班幼儿去附近超市参观,并尝试简单的'购物,了解购物过程,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尝试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二、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周三)上午xx:xx—xx:xx

  三、活动准备:

  1、动前与幼儿交流,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2、每位幼儿准备10元钱。

  3、提前一天考察路线、环境、安全等情况,做好与超市的沟通。

  四、活动地点:

  学校附近的旭旺超市

  五、具体事项及人员安排:

  现场总负责:各班教师;制定方案、整理资料:xxx

  六、活动重点:

  1、观察物品的摆放方式。

  2、物品的标价方式。

  3、尝试简单的购物和结算方式。

  4、活动后幼儿交流购物心得体验,分享购物成果。

  七、注意事项:

  1、安全教育:

  (1)购物过程中要守纪律,排队等候。

  (2)来回路上要听从老师的安排,注意安全。

  2、每班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调整活动时间。

  3、与家长们一起讨论,邀请家委会帮助共同完成此次活动。

《超市购物》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5页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能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日常生活里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2.使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1.每个学生带一件物品作为商品(如文具、玩具或小说书等),用小数标明每件商品的价格,摆成购物小超市。

  2.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些人民币(面值大小不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四则运算,掌握了小数四则运算的方法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运用小数运算的一些知识,进行一次超市购物的实践活动。(板书课题)看看哪位同学到超市的任务完成得比较好。

  二、组织活动

  1.总价计算活动。

  (1)了解活动要求。

  出示教材上的超市图及商品价格,让学生先熟悉有哪些商品以及商品的单价。说明这些商品的单价在我们的课本上,自己可以去看一看。

  提问:课本上要我们解决哪些问题?你会解决吗?

  (2)解决问题。

  要求每个学生按照教材上的要求,自己依题次根据需要选择商品,作好记录并计算结果。

  (3)每个同学在小组里交流自己购物和解决问题的'情况。

  (4)指名学生谈谈自己解决问题的情况,在全班进行交流。

  结合学生的交流提问:你最喜欢的玩具是哪几种,买回家一共要多少元?

  买8包方便面、一包饼干、5瓶什锦菜和10枝铅笔,带50元。

  钱够不够,你是怎样计算的?

  2.购物活动。

  我们这里已经有一个小超市,上面摆满了小商品,先来进行一次购物活动。大家来推派一个小组的同学做小小营业员,其余每组派两名同学带钱来购买你们喜欢的商品,并且要当面付款结清。买回商品后,向自己小组的同学汇报所买的物品和单价,以及所付的钱款和找回的余钱。然后小组的同学帮助他们算一算,他们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错误。让学生进行购物活动。购物结束后,让每组学生交流自己小组的购物情况,说说买了哪些物品,怎样计算购物总价的,一共付出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说明:我们在购物时,一般要选择我们需要的商品,并考虑需要买多少。在购物以后,我们可以按单价乘数量计算出每种物品的价钱,再算出购物的总价。

  三、交流体会

  今天我们开展的什么活动?你能把自己在活动中的做法和体会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吗?

《超市购物》教案3

  【活动目标】

  1、10以内连加算式的去处方法。

  2、听懂游戏规则,并按要求进行记录。

  3、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布置超市的各种道具,带标价的商品图片若干,样币若干。

  2、记录纸和笔,幼儿每人一份。

  3、请一配班老师协助。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师:瞧,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你们想去购买吗?那我们一起来玩超市购物的游戏吧!

  2、游戏:“超市购物”,10以内的连加运算。

  (1)交代游戏玩法。

  师:你们每个人有10元钱,只能选择购买三样物品,三样物品的价格合起来不能超过10元。然后要把你选的三样物品图片贴在记录纸上,并列出算式三种物品合起来是多少钱。

  (2)幼儿选购物品,教师巡视。

  (3)幼儿展示记录结果,学习连加算式方法

  ①师:谁愿意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记录结果呢?请你指着记录纸上的图或算式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如,我买了三种物品,胶棒的价格是1元、水彩笔的价格是3元、皮球的价格是6元;我列的算式是1+3+6=()。(教师把几位幼儿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并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边记录纸上相应的位置边读。)

  ②师:谁发现这些算式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多一个加号和一个数字。)这样连续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算式。请大家想一想,这样的连加算式该怎么计算呢?老师来告诉你们,连加算式要分两步来计算:先算出1+3+4,再算出4+6=10,结果就是10、我们怎么知道这样算是对的呢?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1下面排1个一元硬币,3下面排3个一元硬币,6下面排6个一元硬币,大家一起数一数共有几元钱?(教师引导幼儿从左到右依次点数硬币。)10元,跟我们刚才计算出来的结果一样吗?(一样)所以连加算式要分两步算,第二步算出的结果就是整个算式的答案了。

  ③师: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都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对吗?那现在请你用刚才老师教你们的方法把答案算出来,然后再和同伴互相交换记录纸,来分享一下,看看同伴选了哪三样物品?他列的算式和算出的答案都对吗?如果不对,请悄悄的告诉他改正,好吗?如果判断不准的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哦!

  3、操作幼儿用书上的练习,巩固10以内的连加运算。

  (1)交代题意。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3)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集体验证答案。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超市购物》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超市、了解超市的特点。

  2、感知超市购物的过程,初步学会使用人民币。

  3、通过购物活动,形成初步的消费与理财意识。懂得超市购物的规则,启发学生做文明小顾客。并渗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活动准备:

  1、 家校沟通:请家长支持这项活动,给孩子准备10元钱。

  2、 与孩子讨论购物目标及购物规则。

  3、 向学生提出安全出行的要求,及做文明小顾客的号召(穿校服)。

  活动流程:

  一、课前收集

  1、 有关超市的`资料(超市购物卡、超市专用口袋、收银小票、价位标签、宣传单)。

  2、了解超市的特点(1、超市内的环境整洁。2、物品可以自己随意挑选。3、超市里的物品价格比较适中。4、种类也很多5、明码实价。6、服务员讲普通话也很热情)

  二、组织讨论

  1、在超市入口处要做些什么?(避免与超市内的东西混淆。避免自带物品太多、太重不便于携带,在入口处首先应将自带物品寄存在服务台。领购物车或购物筐。)

  2、在超市里如何挑选购买物品?(先购轻便物 再购沉重物 讲求物美价廉 注重实用性 拿不到时请服务员帮忙)

  3、购完物之后应该做些什么?(主动排队付款 购物筐不乱放)

  三、体验购物

  四、活动总结

  活动延伸:

  写一篇数学日记。

《超市购物》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加减运算。

  2讲述购物的`过程,学习用算式表示。

  活动准备:标有价格的商品图片幼儿活动材料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去超市购物过吗?你是根据什么选择商品的?(价格)

  2.幼儿个别介绍自己的购物过程。

  二、猜猜我们买了什么

  1.今天老师带了了一家图片超市,我们一起来学习购物。(出示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幼儿观察:重点提醒幼儿了解商品的价格。

  2.教师购物①:我有5元钱买了2件商品正好花完,你们猜我买了哪2件?幼儿讲述,并说说为什么?教师用算式表示。2+3=51+4=5

  3.教师购物②:我有5元钱可我只买了1件物品,可能还剩几元?幼儿讲述,并说说为什么?5—3=25—4=1

  三、我来买东西

  1.幼儿有5元钱,买2件物品正好花完,请自己选择商品。

  2.幼儿讲述购物过程,并用算式表示。

  3.你有5元钱,买1件物品用了几元,还剩几元,请自己选择商品。

  4幼儿讲述购物过程,并用算式表示。

  四、小明去购物

  1.今天小明和妈妈一起也去购物,我们一起来帮他完成。

  2.教师介绍幼儿活动手册。

  3.幼儿分散完成。

《超市购物》教案5篇 超市购物教案活动延伸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