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3篇(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17 17:55:00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3篇(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供大家品鉴。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3篇(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1

  (一)知识与技能

  1.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3.伴性遗传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熟悉解答遗传问题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通过学习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XY型性别决定方式。

  (2)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

  (3)伴性遗传的特点。

  2.难点:

  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2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2、能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3、能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觉维护环境中的新鲜清洁。

  2、让学生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3、何防止呼吸道疾病。教学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知识与能力

  (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概述肺泡与血液的交换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测量、比较肺活量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1教学重点

  (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概述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教学难点

  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测量胸围差

  2.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

  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的变化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胸腔扩大,腔内气压降低,膈肌收缩,顶部下降

  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胸腔缩小,腔内气压升高,膈肌舒张,顶部上升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气体交换的原理:通过气体扩散作用来完成。

  5.呼吸的全过程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知识目标: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能力目标: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作出推想的过程中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体验肾脏结构的精巧,感悟生命的宝贵和人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肾单位——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和排出的过程

  [难点分析]

  尿液形成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血液,原尿,尿液(无葡萄糖蛋白质和血细胞)。成分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导入:血浆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引出代谢废物的排出,从而引出尿液的排出。尿液血液化验单比较。

  总结:1.肾小囊中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等。肾小球的血液中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蛋白质和血细胞等。2.肾小囊中的液体只能来自肾小球中的血浆。3.由此推测肾小球和紧贴肾小球的肾小囊壁起过滤作用。4。原尿在下行的过程中会经过肾小管,因为它的周围定分布着毛细血管,所以在这儿可能发生物质的重新吸收。

  细菌

  知识目标:

  1、让学生掌握细菌的主要特征;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的发现需要以技术的进步和精细的实验

  做基础;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思考,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点出日本侵略者惨无人寰的行径激起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细菌繁殖速度的认识,减少细菌的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是:

  1、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3

  【知识与技能】

  观察和分析人体的血液样本,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基本成分。

  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举例说明血液的主要功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被染色的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比较三类血细胞。

  尝试解读血液常规化验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血液化验的意义,远离疾病诊断误区,正视健康体检和珍爱健康。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血液的基本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难点】

  正确认识血液化验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到医院看病抽血化验的视频,设疑:为什么医生能根据血液成分的变化来诊断疾病呢?为何因意外失血过多的人必须马上输血?否则危及生命?从而进入本节课。

  (二)新课讲授

  1.资料分析——血液的分层现象的演示实验

  教师简述并演示实验,提示学生认真观察并注意血液各部分的颜色和比例大致是多少。

  出示讨论题:

  (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静止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

  (2)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血液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应该分别在什么层?

  (3)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引导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完善。鼓励性评价。

  2.血液各成分的功能

  (1)血浆

  指导学生观察教材图4-31血浆成分示意图,看一看血浆中主要含有哪些物质。并结合血液的组成,思考血浆的功能。

  (2)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实验

  让学生回顾在医院做血常规化验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预习教材的实验: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明确本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及方法步骤。

  组织学生讨论:

  ①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②你是怎样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③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教师鼓励性评价。

  (3)血细胞

  【红细胞】

  继续设疑:刚才我们用显微镜观察了红细胞和白细胞,而且知道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红细胞最多。那么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红细胞为什么是红色的?可以归纳出红细胞有什么功能?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鼓励性评价。

  设疑:如果一个人的化验结果显示他的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他可能得了什么病?健康会受到什么影响?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展讨论,分析并作出回答。教师讲述:缺铁性贫血症和营养不良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白细胞形态及功能】

  设疑: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白细胞形态是怎样的?有何功能?

  展示红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白细胞的功能。

  联系实际:化脓与发炎。

  【血小板形态及功能】

  学生结合教材图4-34感知血小板的存在,认识血小板的形态。教师联系实际介绍血友病及血栓的形成及预防。

  (四)小结作业

  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血液的成分和作用。教师鼓励评价。

  作业:请同学们课下关注造血干细胞和干细胞研究,了解骨髓的移植,学习为他人和社会奉献一份爱心的精神。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3篇(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物教学设计3篇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微课生物教学设计共3篇(高中生物微课的教学设计)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第二周作业3篇(初中生物教学设计题)


相关热词搜索:生物教学设计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